第251章 常务副皇帝
作者:枝月牙   直播:带老祖宗看现世中华最新章节     
    『\/方大宝\/:刑部兵部军机处,哪个单拎出来都可以让人喝一壶,忙翻天,他一个人搞定了仨,只能说这两兄弟都是狠人。
    一个是1v3,一个是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狠人皇帝,两人都是活生生累死的。
    回复:
    \/小糕手\/: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康熙朝留下了不少隐患,而且国库都被嚯嚯的差不多了。』
    『\/欧林橘orange\/:一个皇帝一个心腹忠臣,都是被累死的,看康熙留下的烂摊子有多大。』
    『\/祈星\/:九子夺嫡,单拎哪一个都能成大气候,但偏偏生在了一个时代,然后大清的气运就尽了。』
    『\/霄湘\/:康熙是真的会生,优秀的生一窝。乾隆是雍正矮子个里拔高个,可惜啊,那长长的寿命要是给他爹和十三叔分分也好啊,好大儿拿这么长的岁数也没啥用。』
    又是同时被q的康熙\/雍正\/乾隆:……
    当面蛐蛐真的好吗?就算你是后世人也太过…
    康熙知道自己后面会有些烂账,但没想到会把这兄弟二人熬死啊。
    看着两人拼命的处理朝政,有点不好意思的想着,他可以少留点可以吧。
    而在府中静养的十三,更觉得他兄弟二人情深义重,为四哥上刀山下火海他也愿意!
    始皇眉眼舒展,想着如今大秦的变革,百姓也在极力实施策略,不禁对李斯更加信任,也感叹,幸亏当时留下来了,可不能轻易就杀了。
    而大秦官员看着毕恭毕敬的李斯,心里痒痒,面上却是一派融洽,不过深深的黑眼圈却也十分明显。
    『\/小个子喵喵\/:康熙喜爱极了弘历这个孙儿。
    回复:
    \/不吃折耳根星人\/:不不不,最爱的是弘皙,从小养在身边,弘历12岁才见到康熙第一面,没多久康熙就噶了,那时候弘皙已经在康熙身边待了二十多年了,而且弘历亲口说过弘皙仗着康熙宠他想夺皇位。
    \/花怜\/:乾小四就喜欢给自己脸上贴金。
    \/肉肉吃肉肉\/:太子的儿子弘皙才是康熙最喜欢的孙子,从小带大而且大婚了还养在身边,死前还担心老四对他不好,不过他和老四的关系挺好的,老四对他也很好,他还称老四“皇父”。』
    『\/今日月影有点甜\/:杀人不过头点地,骨肉血亲的情分在皇家真是一文不值,最爱自由最是真性情的十三却被自己的父皇囚禁在那一方小天地。』
    『\/方格\/:爱欲令其生,恨欲令其死,雍正真的是爱恨都很强烈的帝王,他儿子也随他。』
    『\/无忧\/:“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至乐,宛如昨日事也。”』
    『\/是甜茶呀\/:康熙说四爷小时候喜怒无常阴晴不定,连亲兄弟十四阿哥也不太亲近,只有十三,十三被称为“常务副皇帝”不是没有原因的。
    “十三弟是全宇宙最好的”雍正御笔亲批。』
    『\/工作是一种慢性刺杀\/:最亲最护着的老十三走了,感觉他真的孤独了。』
    众人看得出来,如果不是这两人是亲兄弟,后世的习惯恐怕早就嗑起cp来了。
    但这胤禛对胤祥确实是好的没话说,全宇宙都出来了。
    想想如果自己有这么能一挑三的兄弟,自己确实是轻松好多啊,彼此信任。
    其余的兄弟已经不想说话了,他们也算是见过了老四这不为人知的一面,原来除了冰块脸,他还是“这样的老四”!
    康熙却对自家儿子们的血脉有点担忧,虽然有时代落后的原因,大清被闭塞了,但皇帝的作为也是重要的啊,那老四的儿子就不太行。
    望着上首辨不清息怒的脸庞,众阿哥很想说汗阿玛你和老四一样,阴晴不定,当爹的说儿子,结果两人差不多。
    就在这时候,他们心底十分关心的答案来了。
    光幕上是熟悉的辫子头型,而最让人注意的是标题。
    【康熙朝“九龙夺嫡”的最终结局】
    彼此相争的几人面面相觑,对这最后的结果想看却又自己有答案,下场不会太轻松。
    【大阿哥胤禔:魇镇父兄,囚死】
    【二阿哥胤礽(太子):两废两立,囚死】
    【三阿哥胤祉:在十三阿哥葬礼上不敬,囚死】
    【四阿哥胤禛:夺嫡成功,是为雍正帝,死因成谜】
    【八阿哥胤禩:改名为阿其那,囚死】
    【九阿哥胤禟:改名为塞思黑,囚死】
    【十阿哥胤?:雍正继位后,放逐京外,病逝】
    【十三阿哥胤祥:雍正继位后,封亲王,病逝】
    【十四阿哥胤禵:雍正继位后,派去守康熙陵寝,病逝】
    一时之间,朝堂上静悄悄的。
    众人对着自己历史上的只言片语,有些接受有些难受。
    夺嫡之争本就凶险万分,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过他们输了就代表命没了。
    其他的皇帝倒是有过感同身受,李世民本就是夺位而上,朱棣也是被逼造反,大多除了混乱朝代,皇位之争本就无可避免。
    但他们看着太子那栏,两废两立,头顶问号,不是,太子这是闹着玩呢,来回拉扯。
    但看看这列出来的几人,想必就是参与其中的重要人物了,难怪后世如此惋惜的口吻。
    一般的王朝有厉害的候选人就可以不必怎么操心,除了特殊情况,但他康熙生了这么多能耐的,皇子长大,谁也不服谁,各党羽相争更是腥风血雨。
    叹了口气,平常百姓还有为了家产打的不可开交的呢,更何况这天家争的是江山。
    皇帝们是真的感觉养孩子好难啊,特别是看到了这上面的下场,担心自己也成了其中的推手。
    始皇想着这段时间扶苏的改变,也算是没有从前那副死样,不至于动不动抹脖子。
    想想自己的其他子女,既然要管,那就一起吧,谁也不偏颇。
    于是,扶苏看着面前的弟弟妹妹,感觉自己成了后世那学堂里的老师怎么回事?
    汉朝对于自己孩子还是有希望虽然并不怎么管用,但至少现在也没出什么大的岔子。
    隋唐时期,因为李世民的风头太盛,以至于皇子都快成为背景板了。
    秦王李世民看着自己老爹和大哥的眼神,反正现在天下都知道未来的大唐模样,朝臣也是进言,好像…也没什么事了。
    明朝,朱元璋现在对自己儿子和皇后看的跟眼珠子似得,就怕哪天二人哪个突然病重了,弄得医官是寸步不离。
    元朝,太子是钦定的,只希望这次不要有那种猪队友拖后腿。
    草原人征战四方,也只能希望汉人医官能减少病患的可能,不然,可就和那大明一样了。
    而大清,在少数没有参与夺嫡之争的老五、老七、老十二几人,也只能焦急的等待最后的通牒,毕竟虽然底下暗流涌动,但这次可是直接捅到明面上来了。
    最好便是不要蹚浑水,否则难以脱身。
    后宫的女人们也只能希望自己儿子回来她们好好的分析利害,不要到了撞南墙的时候才后悔,要知道不作不死的道理。
    康熙看着排排跪的整整齐齐的阿哥朝臣们,别说,不戴帽子就是看着敞亮,这宫殿都明亮了许多。
    终是自己儿子们,若是以前,他自然骄傲于自己培养的人,但此刻却要认真对他们做好归宿的打算。
    最终,朝臣退下,单纯的父子关系才是好说话的时候,况且,海外可没有给他们留太多的时间。
    劳累一番,各朝人们仿佛也是经历了一番摧残,他们也意识到,孩子,不是生下来就完事,父母其中一人也是教养不好的,更不能出了事就丢锅。
    皇帝养孩子皆面临种种原因,更何况普通百姓。
    众人坐下歇息的时候,光幕重新运转。
    熟悉的诗人重回人们的眼前。
    【李白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