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利益
作者:谢大海429   带着仓库打造最强游击队最新章节     
    远东咖啡馆。
    店小二把刘钧引上二楼,在楼梯口,正好碰到依莲莎娜和另外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这个男子一直在讨好依莲莎娜,点头哈腰的。
    见到刘钧,依莲莎娜微微点了点头,就从身边走过去。
    过了一会,依莲莎娜进来了。
    “刘公子,又见面了!”
    刘钧依旧给了她一个吻手礼。
    “刘公子又有好些日子没过来了,最近在忙啥?”
    “到处颠簸,赚点小钱呗!”刘钧打哈哈。
    “刚才跟着我后面的那个人,你认识吗?”依莲莎娜看到刘钧依然如故,不肯多说话,就随便聊起天来。
    “不认识,应该是求你办事的?”
    “上海滩的?”
    “上海租界的总督察长陆连奎。”
    “上海滩的红人,这家伙在上海滩骄横跋扈惯了,连黄金荣都不放在眼里,最近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这不,过来找人求情了!”依莲莎娜笑着说。
    “侬不要奎,侬又勿是陆连奎”刘钧这才想到这个人,在旧上海滩,老上海人相互之间开玩笑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意思是:“你以为你是谁,你又不是陆连奎”。可见陆在上海滩也是一个横着走的人物。
    “怎么,你也知道这个姓陆的?”
    “听说过,难道他绑架黄金荣了?”
    “依他的性格和人品,他还真敢!”
    “不过,这次他惹了不该惹的事,把蒋委员长的外甥俞洛民给打了,并关了起来!”
    “这个姓陆的这么大胆?”刘钧只知道陆连奎因为还债,竟然胆大包天绑架黄金荣,勒索他50根大金条的事,而依莲莎娜说的打了俞x民一事倒是没听说。
    这是发生在旧上海滩的真实事件。
    原来,这个俞公子有事经过大上海,住在中央旅社,在进电梯时,他的行李箱不小心碰到陆连奎的小情人刘小姐的脚,刘小姐“哎哟”一声尖叫,俞公子赶紧道歉,但刘小姐不接受俞公子的道歉。
    一起的陆连奎看到他的小情人不接受俞公子的道歉,就知道刘小姐故意找茬,这个中央旅社就是陆连奎开的,他的小情人受委屈,陆连奎自然要为她做主,就连打了俞公子两巴掌。
    这还不算,陆连奎安顿好小情人后,带人来到俞公子住的房间,要检查俞公子的箱子。
    俞公子不是一般的人物,本来被打就很生气了。
    “你凭什么要检查我的箱子?我到哪里都没人敢检查我的箱子!”
    “啪!”
    陆连奎一听更火了,就再狠狠打了俞一个耳光。
    “你敢打我,打我是要付出代价的!”
    “好,既然打耳光有价,那我就多打你几个耳光,你算个总价,二百万我是付得起的!”
    于是,陆又连打俞几个耳光。
    “你说你在上海滩有人,那我就让你打电话,看谁能帮你!”
    等俞打完电话,陆就让人把他关了起来。
    “俞公子竟然被打,他没告诉他的身份吗?”
    “俞公子没说,当着陆的面打了个电话给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吴铁城。”
    当时正巧吴铁城在不办公室,所以俞公子只留下口信,说他在上海被打。
    晚上,正当陆连奎搂着小情人在床上滚时,吴铁城的电话打给了他。
    “你知道今天抓的人是谁吗?”
    陆连奎听了满不在乎,他根本没有把这个年轻人当一回事,打了就打呗!
    “你不知道?那我就告诉你,那是xxx的外甥,俞洛民!”
    陆连奎顿时目瞪口呆,他才知道今天他打的人竟然是他惹不起的大人物。
    他连夜跑去俞洛民住处,各种赔不是。
    俞也是不好惹的主,受到那么大的委屈,他是吞不下这口气的。
    很快,戴笠的手下把陆连奎抓了起来。
    上头发话:既然你那么有钱,不杀可以,就捐十架飞机吧!
    陆连奎后悔不已,不要说十架,就一架都可以让他倾家荡产了。于是,他借口筹钱,就跑来南京找关系,于是就有了上面的一幕。
    后来,陆连奎花了重金,找到国民党元老虞xx,好说歹说,才把捐献十架改为一架,但他也因此元气大伤。
    但本性不改,为了弥补损失,竟然精心策划了绑架黄金荣。黄金荣也不是善茬,查清是际连奎干的事后,派出他的手下,在中央旅社门口将陆连奎杀了。
    刘钧只知道后来发生的绑架黄金荣的事,却不知道前因是因为打了俞洛民一事引起的。
    “你帮他吗?”
    “我才不管这事,不过,上司的安排,给他引见了上层元老级人物,至于结果如何,就看他的造化了!”
    依莲莎娜把两张各15万的支票给了刘钧。
    “刘公子,我们前后分给你80万的收益,合作还满意吧?”
    依莲莎娜对这笔生意很上心,她说通了上司,上司居然给刘钧的盐厂派出一个排的税警驻守盐厂。
    盐厂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中统每个月都有一大笔的收入,自然十分重视。
    “还行,盐厂有税警把关,一切都顺利!”
    刘钧知道,中统之所以派出税警,名为把关,不让其他势力染指,更有一层意思是不让这些盐流向红军根据地,因为他们发现,现在的红军根据地“不缺盐”了,怀疑是从盐厂流出去的。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盐厂的老板和员工全是红军游击队的人,想扣下一点盐是易如反掌。
    “现在国府里有人对我们这块工作有看法,有人想通过上峰来抢一杯羹呀!”依莲莎娜恨恨地说。
    这个盐厂能够运转得好,她功不可没,所以将刘钧当成好友,特别是刘钧给她透露的日本间谍的线索,让中统组织立了大功,她也因此升职加薪。
    “我得到一份资料,你看看!”
    刘钧递给她一张纸条
    “一张菜谱?”依莲莎娜不解。
    “早餐:大米稀饭(扎筷不倒),白面馍,油炸花生米,胡豆,豆腐干,榨菜。
    中晚餐:四菜一汤,牛肉,鸡肉、猪肉,肉炒菜……”
    “刘公子,这……”
    “你们的邻居戴先生特务处饭堂的菜谱,标准不低呀!”
    依莲莎娜一看就恼火了,听上司说,复兴社特务处眼红中统的收益,总是叫穷叫苦,没想到他们的伙食标准比中统好得多。
    依莲莎娜把菜单收了起来,准备给她的上司。
    “你们中统总部是不是有一个叫向y心的职员?”
    “有呀,你怎么知道?”
    “她是日本间谍?”依莲莎娜感兴趣了。
    日本间谍无孔不入,国民政府的许多秘密都被他们掌握,在历次的中日谈判中,日本人总是对中方的底牌掌握得清清楚楚。次次让中方处于被动的局面,让上层非常恼火。
    “不是,她是他的人。”刘钧在桌子上写了个“戴”字。
    中统和复兴社(后来和军统)一直在勾心斗角,互相安插人员,向y心原是戴笠的心腹兼地下情人,戴让她进入中统,主要是刺探中统的情报。
    没想到今天刘钧又给他提供了两条很重要的线索,她高兴坏了。
    “谢谢你刘公子,你每次来都给我带来好消息,不知道如何感谢你!”依莲莎娜高兴地说。
    “刘公子,我们谈点别的吧,您对时局是什么看法?”依莲莎娜突然想听听刘钧对时局的看法,虽然她是双重间谍,有自己的特有的渠道。
    “好呀,我也想谈谈我的看法,对和错你别计较!”刘钧说。
    “没关系,我们就随便聊聊!”
    “民国21年(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联,希望国联调停中日战事,虽然日本人碍于国联的决议,不得不暂时收敛;其实日本人暂时不敢占领上海,因为上海为国际化大都市,各国列强都有利益,他们是决不允许日本人占领的。”
    “但日本人可是对华北领土,虎视眈眈,志在必得!后来的‘塘沽协定’,实际是把平津地区让给日本人;这又有后来的‘何梅协定’,实眈又将河北让给日本人,从此华北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标志着华北在中国版图上名存实亡了!”
    “从我对日本人的了解,日本始终是一只喂不饱的狼,他们的野心大到无边,不仅仅是想占领中国领土,甚至包括东南亚,若干年内,日本与中、苏、美、英为敌。”
    “很快,日本将发起全面进攻中国的战争,中国必将进入全面抗战!”
    后来,依莲莎娜给苏联情报部门的一份报告中,也引用了刘钧对时局的看法。
    “刘公子,有时我觉得你像那边的人!”依莲莎娜笑着对刘钧。
    “怎么这么说?”
    “感觉吧,就像你对日本人的态度,不像国府的一些官员,对日本人唯唯诺诺;还有上次祝森的事,后来听说是被共党暗杀的事,他的地址是我给你的……”
    “日本人的野心,大凡中国人都看得出来,从当年倭寇到现在日本占领东三省、华北,他们的狼子野心,路人昭知。祝森的事,其实我杀他就如动动手指一样,但我是借别人之手达到我的目的,这一点我不瞒你!”
    刘钧知道祝森的死,依莲莎娜肯定知道与他有关。
    “那你站在哪一边?”
    “那我要看哪边有利,你不是也这样吗?”
    依莲莎娜看刘钧的样子,知道他已经知道自己双重间谍的身份。
    “苏联现在是既援助国民党,也援助共产党不是?”
    这一点依莲莎娜最清楚,不过,她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祖国的角度,知道苏联政府对待国共两党,存在有重有轻的态度。
    那个时期,苏联认为国民党就代表着中国,援助国民党就意味援助中国,而对中国共产党,则是通过共产国际进行援助。
    1928年,在国民党背叛革命后,共产国际出资将中共的重要人物召集到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
    红军到达陕北后,在共产党最困难的时候。曾经在经济上给予红军经济援助。
    “我是商人,有时在利益面前,我不关心是什么党,有利则图!”刘钧的坦白反而让依莲莎娜相信。
    依莲莎娜对于国共两党,都是又不爱也不恨,加入中统,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在中国开展工作。
    “依莲莎娜小姐,我们关着门说话,我有很多渠道,知道很多你所不知道的消息、情报,特别是敌对国家与苏联关系的情报,这种关系对你我都有利。”
    “我知道,今年6月,你们中统奉命秘密枪毙了中共叛变的重要人物顾顺章……”这是中统内部的事,枪毙顾顺章一事是中统在苏州监狱秘密执行的。据此,依莲莎娜知道刘钧也知道中统内部的许多事。
    依莲莎娜开始正视刘钧的用意,也就是说,只要有利于自己,管它什么党?
    ……
    南京行营军法处门口,一辆军车停在旁边。
    门开了,一个中年男子走了出来,身上似乎有伤,一瘸一拐的,门口的哨兵已经司空见惯了,视而不见。
    军车上的人下来,连忙扶着他上车;
    过了一会,一副担架将一个满身是伤的中年女子抬了出来……
    上了汽车。
    车子往前开走了。
    在车上,中年男子和中年女子不出声,也许他们往最坏的方面想吧,不过,他们已经对死亡不在乎,在监狱里被拷打多次,虽然伤痕累累。
    “陈副科长,h队小组成员赵天明向您报到!”赵天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主动出声。
    陈玉民,原h队二科副科长,化名张鼎,是隐蔽战线的高级特工。他奉命在上海建立了一个情报站,不断地向中央特科输送情报,1931年中共高级干部顾顺章叛变时,他与当时潜伏在国民党中央调查科的中共党员钱壮飞一起,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损失,保护了一大批中共党员。
    1935年1月,他带着游击队在浙江弋阳县活动时被捕,但当时国民党军还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是把他当成一般的游击队员,关押在南京行营军法处,正准备送往九江俘虏营。
    赵天明的话,让陈玉民一下反应不出来,他对外都是称为张鼎,除了内部的同志外,没人知道他姓陈。
    他认真看了一下,才看出是赵天明,h队的战友!
    但他没有贸然回应,在敌人阵营工作多年,斗争环境的残酷,让他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今天是敌人的军车将他接出来的,这是不是敌人的“苦肉计。”
    拥有丰富斗争经验的陈玉民不出声。
    躺在担架上的吴向群因为受伤严重,已经奄奄一息。
    车子到了郊区一个简陋的小院子。
    陈玉民下了车,走进院子。
    候着的龚队长上来迎接。
    “老陈!”
    “老广东!”
    陈玉民眼睛一亮,连忙上去,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担架上的吴向群已经醒了,敌人长时间的严刑拷打,给她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果今天不是被救,也许活不了几天。
    吴向群,中共江西省委主要领导,因为掩护战友撤退而被捕。
    她的丈夫是红军的高级干部,已经跟随红军长征;她因为刚刚生下孩子,没法跟随大军行动,只能留下来,指挥红军游击队继续战斗。
    他们与余汉谋的粤军周旋了十余天,因为叛徒的告密,部队被包围,她带领一部分战士将敌人引开,后被炸晕而被捕。
    敌人知道她的身份,先是利诱,许以高官厚?;后看她滴水不进,就开始严刑拷打,本来身体已经很虚弱的她,在这些打击下,几次都晕死过去。
    赵天明几个把吴向群抬进房间,放在床上。
    刘钧和李玉梅已在准备各种治疗药品和器械。
    把门关上了。
    他们俩戴上口罩和消毒手套,开始给吴向群治疗。
    李玉梅用剪刀将吴向群沾满血迹的衣服全部剪掉了,看到累累伤痕,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完整皮肤的吴向群时,玉梅不由流下流泪。
    刘钧给她递了一块手帕。
    “把眼泪擦了!”
    玉梅马上收起自己的情绪,把眼泪擦了,立即进入治疗的工作。
    刘钧先给吴向群打了一支麻醉剂。
    过了一会,他们俩开始给吴向群治疗……
    龚队长把情况详细给陈玉民介绍了,陈玉民唏嘘不已。
    “这个刘钧是什么人?”
    龚队长把认识刘钧的过程以及刘钧营救他们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下。
    “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是李部长要求我们全力配合。”
    “昨天他通知我们一起,直接去看守所接你,我们觉得很突然。但刘钧给我们的惊喜,我们也慢慢习惯了。”
    那天刘钧提出要求释放陈玉民和吴向群时,依莲莎娜很久都不出声,依莲莎娜说到底更多的是布尔什维克,只是为了工作而加入中统,国民党监狱里关押了大量的共产党人,她也经常为这些不屈的共产党人而感动。
    吴向群的身份,她知道;也知道国府已经将她列入下一批枪毙的名单。
    而对于张鼎(陈玉民),刘钧则说是好友的亲戚。
    在付出几颗硕大的钻石和几个奢侈品包包后,依莲莎娜答应帮忙,那个时期,金钱还是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的。
    张鼎(陈玉成)被救后,被中央派到西北,与张学良、杨虎城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来在“西安事变”中,张鼎在国共两党的联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解放战争期间,他曾受命负责我军兵工厂的建设与生产,立了大功。
    两个小时后,刘钧出来。
    龚队长和陈玉民连忙上前。
    “吴大姐情况怎么样?”
    “她伤势比较重,再晚两天肯定捱不过,不过,治疗后应该可以康复。”
    吴向群的伤口已经发炎了,打了盘尼西林后,很快就退烧了,效果很明显,但必须静养一段时间。
    吴向群痊愈后,负责江苏省地下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后来被派往上海,在解放上海的斗争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