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棋子上前线
作者:天葫   像妖孽一样纵横官场最新章节     
    一切,正如秦筝所预料的那样。
    不想沦为一只猴子的潘文青,正在思考着自己接下来到底该怎么走。
    秦筝的批判。
    让他领会到了两个扎心的真相:
    一、自身的认知层次太低。
    他不得不承认,他对万事万物的认知,哪怕是跟秦筝比也差了一大截。
    譬如说被动接受事物的变化与主动掌控变化,这种事他从来就没想过。
    以往,他都是走到哪算哪。
    就好比“挖坑”这种事,只有当手中工具齐全时他才会主动出手。
    如果手中没有铲子,他会一直等,等到铲子出现为止。
    他跟猴子一样,从来就没有思考过铲子的本质是什么,自然也就没有想过要把菜刀变造成铲子,然后主动挖坑。
    脑子里缺少创造性思维,变通性不足。
    二、在猴子的世界里,每一只试图挑衅强者、跨越阶层的猴子,最终都会死于无知。
    原因很简单,彼此的认知不在一个层次。
    正如秦筝所说,吴王如果真的想干掉一只猴子,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妥妥的降维打击,手中有箭没箭都一样。
    通过以上这两点反思。
    潘文青现在也明白了陈长安为什么能活到现在,因为陈长安就是吴王。
    不管是以前的杨敬林、丁永春、肖元山,还是现在的袁刚、李玉坚等人,这群人都只是一群反复横跳的猴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青楼问题。
    袁刚眼中的青楼,就是世俗人眼中的青楼,是暧昧与低俗之地。
    而陈长安眼中的青楼是文化之地,是解决精神需求的摇篮。
    这种巨大的认知差距,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陈长安已经利用青楼带旺了吕州的文旅经济,一骑绝尘!而袁刚还处于横眉怒目的阶段,毫无政绩可言。
    试问袁刚拿什么跟陈长安决战。
    “秦筝姑娘,依你之见,猴子应该怎么做才能躲掉吴王的箭?”
    潘文青抛出这个问题,等于间接承认了自己就是一只认知肤浅的猴子,他也是迫于生存压力,没办法。
    他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进一步获得秦筝的良策。
    而这,也恰恰是秦筝一直输出个人观点的主要目的。
    她今天的任务就是要说服潘文青,把潘文青带上陈长安阵营,为陈长安冲锋陷阵。
    秦筝不假思索地回道:
    “一切不识时务的猴子,都在吴王的射杀范围内。”
    “要想躲开吴王的箭矢,只有一个办法:做一个人,主动拿起武器,跟吴王一起清剿那些反复横跳的泼猴。”
    潘文青蹙眉不展:
    “就没有别的办法?”
    秦筝道:
    “一只不想做人的猴子,注定会以悲剧收场。”
    “它只有站在人的立场高度,用人的视角去看待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它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我认知,继而掌控自己的命运。”
    潘文青仔细想了想。
    又郁气沉沉:
    “在改旗易帜的同时,还要拿起武器去反杀其它猴子,说白了,就是给吴王献上投名状。”
    秦筝道:
    “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不主动猎杀其它猴子,无法证明自身的立场。”
    潘文青起身道:
    “今天这几杯茶,没白喝。谢谢你给我释疑解惑。今天就聊到这吧,改天我再来找你喝茶。”
    “潘市长慢走。”
    秦筝也站了起来,目送潘文青转身离开。
    直到潘文青进了电梯,秦筝这才长松一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潘文青这么急着走人,看来是不想再做猴子,想抓紧时间开辟一条活路。
    秦筝掏出手机给陈长安发了条短信:“搞定。”
    简单两个字。
    既诠释了她自己的自信,也昭示着陈长安的棋盘上又多了一枚会主动出击的棋子。
    此时此刻。
    检察院的杨颂声同志,正陪着陈长安在春江边夜跑健身。
    陈长安收住脚步看了一下短信,笑喊:“老杨,有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在这个月涌大江流的晚上,拂面而来的江风,给杨颂声带来了几分凉爽,但他更感兴趣的事,还是陈长安的好消息。
    陈长安笑道:“潘文青现在已经不想做猴子,想做人。”
    “什么猴子不猴子?没听明白。”杨颂声一头雾水。
    这件事,陈长安也无法解释,总不能跟老杨说:“我有一个幕僚在青楼,她叫秦筝……”
    说穿了就没意思。
    陈长安撇开重点谈结果:“他醒悟了,想为人民服务。”
    “这还真是件好事。”
    杨颂声面带笑容,心底却暗惊不已,想不明白陈长安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能把潘文青拉到自己的阵营。
    杨颂声问:“他能帮到什么忙?”
    陈长安分析道:
    “潘文青跟袁刚算是同门,都是老领导钟耀祥提起来的。俩人也常去拜访钟耀祥,颇有感恩之心。”
    “从这个层面来讲:”
    “潘文青就算想向我投诚,他也不太可能会捅袁刚的刀子。他如果把刀子拔出来,肯定会捅向李玉坚这边。”
    杨颂声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静听陈长安的下一步分析。
    陈长安又道:
    “李玉坚的外甥何建军,是冉秋橙的男朋友。”
    “我怀疑,冉秋橙是在何建军的指使下侵吞公益基金,这也是李玉坚急于抓走韩思瑶的根本原因,他想草草结案保外甥。”
    “当初,何建军是在潘文青担任市公安局局长期间,被提拔到吕州看守所。”
    “潘文青很清楚何建军的底细。”
    “你给潘文青打个电话,诉诉苦,就说我们想从何建军这里寻找突破点。但是苦于证据不足,无法对何建军采取措施。”
    听陈长安这么一分析,杨颂声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
    杨颂声虽然不知道陈长安为什么这么肯定潘文青一定会配合,但他可以确定一点,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陈长安不会轻易地把希望寄托在潘文青身上。
    杨颂声当场掏出自己的手机,拨通潘文青的电话。
    “老杨,这么晚找我,有什么事吗?”
    电话里传来潘文青的声音。
    杨颂声向陈长安比了一个噤声手势,示意陈长安别出声,随后打开了手机的免提功能。
    “潘副市,有件事情想麻烦你。”
    “什么事?”
    “情况是这样,韩思瑶不是被省纪委的专案组抓走了嘛,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韩思瑶她确实是被冉秋橙栽赃陷害。”
    “我相信韩思瑶是被陷害,你不用跟我解释。”
    听到这,杨松声与陈长安相视一笑,心想这潘文青果然是改变了立场,想褪下猴毛做个人。
    杨颂声端着手机又道:“现在冉秋橙逃到了国外,所在国家,没跟我国签署引渡条约,搞得这事就这样卡在这儿,没法进一步推动。”
    “那你希望我怎么协助你?”潘文青问。
    杨颂声道:“今天我跟您交个底,我们检察院现在怀疑,冉秋橙也不过是个被人利用的角色,她可能是受了何建军的摆布。”
    “你确定冉秋橙是受何建军指使?”电话里传来潘文青惊讶的询问声。
    杨颂声道:“只是初步判断,目前,陈市长也是建议我们检察院从何建军这里找切入点。可问题在于,眼下我们检察院缺少证据,没法对何建军采取措施。您是何建军的老领导,您看这事,能不能给我们检察院一点支持?”
    “这事你放心,该支持的我都会支持。”潘文青毫不犹豫地回道。
    杨颂声笑道:“潘副市,那这事就拜托你了。”
    “老杨,你也帮我个忙。”潘文青道。
    杨颂声道:“您说。”
    “关于韩思瑶被栽赃陷害这件事,我也是深感惋惜。”潘文青道:“麻烦你帮我向陈市长传个话,在这件事情上,我的立场是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