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秦筝论认知差距
作者:天葫   像妖孽一样纵横官场最新章节     
    “我倒是想成为陈市长的幕僚,为陈市长当说客,哪有这机会?”
    秦筝断然不会承认自己就是为陈长安做事,倒不是因为不敢承认,而是不想破灭潘文青心中的幻想。
    男人喜欢纯粹而干净的东西,对女人的态度也是如此。
    能够当上副市长的男人,生命中不会缺女人。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他们缺的是可以信任、且有精神共鸣的女人。
    天色渐黑,凉风送爽。
    秦筝看潘文青的表情就知道,他并未完全相信自己。
    要不然,他不会流露了一丝失落的表情。
    这种失落就好比是在蛮荒世界发现了一块美玉,结果这块美玉心中有主。
    秦筝保持着轻松的微笑。
    缓缓补述自己的解释:“刚才我跟您解读了陈市长的对手,并剖析了陈市长可以逐个击破的潜在因素。国人信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兵家法则。如果我是陈市长的说客,我这样解剖他,那我岂不是在出卖他?”
    潘文青稍一思索,脸上的种种疑虑烟消云散。
    对秦筝也多了几分欣赏。
    潘文青笑言:“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清别人容易,要看清自己则比较难。你再解剖解剖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真话通常比较刺耳,您确定要听?”秦筝笑问。
    潘文青不以为然地回道:“人在官场,最难听到的就是真心话。你只管放开了讲,物以稀为贵,我洗耳恭听。”
    秦筝想了想,进一步试探潘文青的真实心态:“要不,我跟您讲个故事?”
    “请讲。”
    潘文青的目光中已经流露出期待之色。
    现在他脚下的那条官路,已经延伸到了死胡同,他很想知道这究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因自身弱点所导致的结果。
    这一刻的潘文青,无疑处于一种理性状态。
    秦筝也看出了这一点。
    这也令秦筝意识到接下来只能讲真话,不能带主观性的评价。否则,但凡有一句话缺少说服力,今天便会白忙一场。
    想到这里。
    秦筝谨慎地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故事的真伪咱先不论,您就权当是听个乐子。”
    “历史故事?说来听听。”
    潘文青对历史还是挺感兴趣。
    秦筝道:
    “相传,有一次吴王带着随从去爬山,看到山上有很多很多的猴子。”
    “绝大部分猴子,见了人都惊慌失措地跑开了,它们不是爬树上就是躲进丛林里。”
    “但有一只猴子却与众不同。”
    “那只猴子不仅不怕人,它还在吴王面前反复横跳,显摆自己的灵敏性,就好像全天下就数它最敏捷似的。”
    “于是吴王一箭射了过去。”
    听到一半,潘文青饶有兴趣地插嘴问了一句:“是不是没有射中?”
    秦筝笑道:
    “确实没有射中,那只猴子凭借敏捷的身段,不仅躲开了吴王的射杀,还反手接住了吴王的箭矢,咯吱咯吱地笑。”
    “对于吴王来讲,这简直就是一种嘲讽。”
    “吴王一怒之下,直接命左右侍卫一起放箭。毫无悬念,那只反复横跳的猴子被当场射死。”
    说到这里,秦筝便不再说下去。
    她端起茶杯浅尝。
    潘文青则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他听出来了,这是个寓言故事。
    而他潘文青,极有可能就是那只反复横跳、自取灭亡的猴子。
    好讽刺的故事!
    潘文青的脸色一下子沉闷了许多:“在你看来,我是一个不自量力的人?”
    是的!
    你就是一个不自量力的人!
    秦筝心下轻笑,脸上却保持着一份恭谨之色:“潘市长,咱们只谈故事的本身,暂时不代入角色。从辩证的角度来讲,那只猴子之所以会死,其主要因素并不是因为它不自量力,而是因为它的认知层次太低。”
    “认知层次?这话怎么讲?”潘文青又被秦筝勾起了探讨兴趣。
    秦筝道:
    “在猴子的世界里,那只反复横跳的猴子并不弱,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拥有绝对实力的强者。”
    “不管是勇气还是敏捷性,它都比其它猴子强。”
    “而它败就败在,它不知道,对于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来讲,不管它自身有多强,它永远都是只不堪一击的猴子。”
    “这就是认知问题。”
    “它局限于同类的世界里,误把猴类当成是森林的主宰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山外有山。”
    潘文青听着听着,又郁锁愁眉。
    有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人类的世界里,也有一群上蹿下跳的“猴子”。
    而令他感觉到心塞的是,他就是秦筝眼中的那只猴子。
    “你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人类与猴子。彼此的物种属性不同,差距自然是一目了然。但在现实世界里,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大家都是同类,谁强谁弱?这个事不发展到最后一刻,不好讲,不能过早地下定论。”
    潘文青无法接受秦筝的隐性评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就算泡的是西湖龙井,现在喝到嘴里也没什么滋味。
    秦筝想笑。
    什么是弱者?这就是典型的弱者!
    不敢承认自己就是那只反复横跳的猴子,经受种种失败之后仍幻想着自己是个强者,说白了就是变相的自我麻醉。
    拒不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这不是弱者行为是什么行为?
    秦筝按着想笑的冲动:
    “潘市长,吴王之所以能秒杀猴子,是因为吴王懂得合理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与工具,而猴子不懂这些。”
    “人与人之间的实力差距也是如此,其本质是源自于认知上的差距。”
    “同样一把菜刀,在低认知者的眼中,它只是一把刀,用来砍瓜切菜,生锈或者是残缺后就当废铁卖掉。”
    “而在高认知者的眼中,刀是什么?”
    “刀的本质是金属,是金属就具有无限可塑性。我需要箭时,我可以把它锻造成箭。我需要长樱枪时,我也可以把它锻造成长樱枪。”
    “有必要的话,我甚至可以加入其它元素,它把转化为更为坚硬的钢材。”
    “世间的一切事物,时刻都在变化着。”
    “而猴子,它们只会被动地接受事物的变化,吴王则懂主动掌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吴王如果要杀猴子,纯粹就是降维打击。”
    像这样的话,若是搁在平时,秦筝断然不会轻易地跟人讲。
    颠覆一个人的认知与三观,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对方未必会领情。
    若遇到愚昧的人,对方甚至可能会发出愚昧的嘲笑声。
    但今天,她必须讲。
    当她看到潘文青再次陷入沉思状态时,她基本上可以确定一点,潘文青接下来必然要做出选择。
    与猴子为伍还是与吴王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