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力挽狂澜,大随女帝(55)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看着纵使是跪着,脊背也挺得笔直的义成公主,牵着马站在后面的秦琼和徐世积心中有些酸涩。
    皇室长大的金枝玉叶,担起维护两国和平的使命,远嫁突厥十几年.........
    就在众人沉浸在各自的想法中时,一队女兵布列整齐的从城内小跑了出来。
    女兵在城门的两边站好后,一身将领服饰的张出尘快步走了出来。
    “恭迎义成公主归国。”
    整齐的声音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显得格外响亮,一众女兵目光闪亮的看向义成公主,恭敬对对她行礼道。
    看着五原城外一众英姿飒爽的女兵 ,义成公主的眼角,再次划落眼泪。
    她激动的张了张口,颤抖着声音道:“你们是?”
    张出尘站了出来,对义成公主拱手道:“末将奉镇国公主之命,在此迎接公主。”
    “恭迎公主回家。”
    义成公主在丫鬟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她忍着眼角的泪,语气欣慰的道:
    “镇国公主.......”
    “当初本宫和亲突厥时,她还是一个奶娃娃,想不到,她如今都能接本宫回家了............”
    张出尘上前,面色平静的道:“公主和亲突厥,大隋上下,都很记挂你。”
    “镇国公主说,你为大隋牺牲了太多,大隋......,无论如何都要接你回家。”
    听到张出尘的话,义成公主笑了,笑得畅快淋漓。
    “身为宗室女,和亲是本宫的宿命,大隋能记得本宫,能来接本宫和亲,本宫心中很是感动。”
    张出尘垂眸,“公主牺牲自我,换取了大隋边境的安宁,大隋......怎能不记得公主。”
    听到张出尘的话,义成公主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她转身,看向身后一望无际的草原,看向这个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
    她的眼中没有丝毫的留恋,有的,是怅然和解脱。
    她曾以为,她会在这里待一辈子,像安义姐姐一样,用一生来完成自己维护两国和平的使命。
    没想到,有生之年,她竟还能回到故土.........
    想到这里,义成公主拿出了脖子上挂着的一个小瓷瓶,眼含热泪的呢喃道:
    “安义姐姐,我们回家了。”
    “我们,回到大隋了.........”
    —
    因为义成公主的消失,始毕可汗此时一个头两个大。
    义成公主那么大一个人消失在王都,却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不表明了突厥有内鬼吗。
    此时的他,一边要派人四处寻找义成公主,一边要抓内鬼,另一边还要点兵准备迎战,整个人特别的忙碌。
    就在突厥人四处寻找义成公主的时候,此时的义成公主,早已与嬴政会面了。
    “拜见......二堂兄。”
    看着一身龙袍尽显威严霸气的嬴政,义成公主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前去突厥和亲的时候,杨广并没有登基,那时的杨广,温文尔雅,卓尔不凡。
    此时再见。她印象中无比温和二堂兄,早已没有以往儒雅有气质,取而代之的,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王者之威。
    看着眼前有些瘦弱的义成公主,嬴政叹了口气。
    “平身吧。”
    “多谢二堂兄。”
    “义成,这些年......,你辛苦了。”
    看着脊背挺直,一身傲骨的义成公主,嬴政叹息道。
    义成公主一丝不苟的行礼道:“臣妹是大隋的公主,和亲......,是臣妹的义务。”
    见义成公主说话做事都无比的稳重,嬴政摇了摇头,心中想起了大秦时,之玉说过的话。
    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希望从今往后,大隋,再无公主和亲。
    “回洛阳吧,你一去十几年,吴王和吴王妃,都很想你。”
    义成公主颔首,“是,堂兄。”
    嬴政摆手,威严十足的道:“来人,拟旨,义成公主和亲有功,封为长公主。”
    “多谢二堂兄。”
    义成公主跪下,叩首谢恩道。
    嬴政亲自扶起她,“往后,若有心仪的男子,就告诉朕,朕下旨给你赐婚。”
    “回洛阳的后,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吧。”
    义成公主心苦笑,经历了这么多,如何能开始新的生活?
    也不知,回洛阳后,她将会面对怎样的腥风血雨.......
    她自小在中原长大,中原人会怎么想她,她心中清楚。
    中原人不反对寡妇改嫁,但中原人....肯定接受不了她这个改嫁给亡夫儿子的人。
    她回去后,洛阳城中众人茶余饭后闲话的人,可能就是她吧........
    “是,多谢二堂兄。”
    义成公主低头,掩盖住眸中的想法,对嬴政恭敬的应了一声。
    嬴政欣慰的看了她一眼,“玉儿早已派人来接你,你跟着这些人回去吧。”
    “至于秦将军和徐将军,朕就把他们带走。”
    “玉儿?”
    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义成公主有些懵,不由问了出来。
    嬴政爽朗一笑:“是胜月。”
    闻言义成公主点了点头,并没有深究这个问题。
    中原人喜欢取字,想来这个玉字,是二堂兄给镇国公主取的字.......
    从突厥王庭一路走来,义成公主对传说中的镇国公主很是好奇。
    这一路上,从秦琼徐世积和张出尘的嘴里,她听到了不少关于这位镇国公主的事迹。
    在路上,她还听到不少百姓夸赞这位监国的公主。
    当初她走时还是一个奶娃娃的小公主,如今都能监国了.......
    洛阳。
    上了早朝后,之玉并没有急着离开皇宫,而是去了嬴政平时办公的御书房。
    推开御书房的门,入目的,是一张超级大的舆图。
    看到舆图上完整的世界形状,之玉好笑的摇了摇头,看来老祖宗,很想统一世界。
    不过,统一世界哪里是个简单的事情。
    若只是大陆还好,大不了打下来就是了,但大洋彼岸的国家,凭如今的科学技术,是攻打不了的。
    如今通信最快的方式,是飞鸽传书。
    国土太大,通讯却不发达,治理这样的国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想到这里,之玉叹了口气,快步走向书桌前。
    老祖宗一心想要开疆拓土,她可不能煞风景,既然科学技术不发达,那她就发展科技。
    从今往后,大隋的每个学堂,都要教学生学数学。
    数学学懂了,科技自然也就进步了........
    此时大隋各处正在摇头晃脑学习的一众孩童绝对想不到,他们的噩梦即将到来。
    六月。
    义成公主回京,之玉率领百官和全城百姓夹道欢迎。
    “拜见义成姑姑。”
    之玉和南阳公主站在前端,对着义成公主行了个大礼。
    义成公主上前,一只手扶起了一人,“快快免礼。”
    “多谢义成姑姑。”
    “义成,我的义成。”
    之玉和南阳公主才刚对义成公主见完礼,身后便传来了吴王妃带着哭腔的声音。
    听到这道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义成公主怔愣在原地,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母,母亲...。”
    义成公主张了张嘴,看着眼前比记忆中老了许多的妇人叫道。
    “我的义成,你终于回来了。”
    吴王妃此时再也克制不住,上前把义成公主抱在怀中。
    她紧紧的搂着义成公主,仿佛她要是不搂紧了,义成公主就会离她而去一般。
    “我的女儿,母亲还以为,咱们母女这辈子再也不能相见了。”
    吴王妃抱着义成公主,哭得泣不成声。
    周围位围观的人见此,脸上的表情都有些感动。有些感性的人,早已抬起袖子偷偷抹眼泪。
    义成公主这一去,就是十多年,若陛下不向突厥开战,义成公主,怕是此生都不会再回来。
    看着被吴王妃紧紧抱在怀中的义成公主,南阳公主眼底满是愧疚。
    当初,祖父本来是想让她去和亲的...........
    可父皇心疼她,知道祖父起了让她和亲的心思后,连忙给她定了亲,她这才逃过和亲的命运。
    之玉自然察觉到南阳公主的情绪了,她拍了拍南阳公主,宽慰道:
    “义成姑姑回来,大好的日子,长姐莫要多想。”
    闻言南阳公主点了点头,“自古以来,和亲的公主,能再次回到故土的寥寥无几,姑姑能回来,我心中实在是高兴。”
    之玉淡淡一笑:“待父皇把突厥灭了后,我大隋,就不用公主和亲了。”
    听到之玉这么说,南阳公主苦涩的笑道:“若是公主永远都不用和亲,那该多好.........”
    “如今宇文家虽然.........,但我还在洛阳,还能在父皇母后膝下承欢。”
    “可和亲的公主,她们年纪轻轻就肩负使命去往他国和亲,这一去,就是一辈子.......”
    情绪激动的吴王妃逐渐冷静下来后,她放开了义成公主,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她,眼睛就没从他身上离开过。
    “义成,你瘦了........”
    义成公主勉强一笑,温声道:“路上颠簸,孩儿胃口不好,所以瘦了些。”
    听到义成公主这么说,吴王妃抬手抹了把眼泪。
    她的义成,这些年到底吃了多少苦。
    她来时路上颠簸,所以胃口不好,那她去时,岂不也一样。
    一想到自己才刚及茾,如花似玉般的女儿是一路颠簸着去到突厥的,吴王妃的心就忍不住的痛。
    “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
    义成公主摇头,含笑道:“为了大隋,孩儿吃点苦,并不碍事的。”
    说完,义成公主的视线,放到一旁极力想压制自己激动情绪的吴王的身上。
    “孩儿,拜见父亲。”
    吴王扶起义成公主,拉着她的手老泪纵横的道:“回来了就好。”
    “陛下圣恩,我的义成,终于回到父母身边了。”
    看着洛阳城外最感人的一幕,之玉有些唏嘘。
    历史上的义成公主,从来没有回来过。
    她一生四嫁,为了复国在突厥左右逢源,只为灭了大唐给自己的国家报仇。
    对于这样的奇女子,之玉很是欣赏。
    义成公主与父母叙旧后,之玉上前,对她拱手行了一礼:“姑姑一路辛苦了。”
    “长公主府已修建好,姑姑可先回去休息一番。”
    “晚上侄儿在宫中举办宴席,欢迎姑姑回来。 ”
    看着眼前一身红衣威严与霸气并存的之玉,义成公主笑道:“这就是镇国公主吧。”
    “你.....还真像你父皇。”
    之玉淡然一笑:“我是父皇的孩子,自然与父皇相像。”
    义成公主闻言笑了笑,“宴席就不必了,如今陛下在打仗,我们如何能铺张浪费。”
    之玉闻言有些为难,“姑姑,宴席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闻言义成公主无奈的摇了摇头:“既是如此,那姑姑就不扫兴了。”
    之玉喜笑颜开,“好,姑姑先回去休息吧,晚上侄儿来接你入宫。”
    义成公主含笑点头:“劳烦你了。”
    之玉摇头:“姑姑对侄儿何须客气。”
    把义成公主送去长公主府后,之玉这才带着南阳公主回了宫。
    “长姐,洛阳城中,什么人都有。”
    “姑姑二嫁给亡夫儿子的事情并不是一个秘密,有些心思恶毒的人,可能要拿此事做文章。”
    “今日宴席,你坐在姑姑身边,若有不识相的敢出来找姑姑的不痛快,无论是谁,你直接让人把他拖下去。”
    “姑姑为国牺牲自我,这些人若敢诋毁,本宫诛他们九族。”
    见之玉的语气极为认真,南阳公主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好。”
    之玉颔首,“我之所以要大办宴席,就是想告诉天下人,义成姑姑,是大隋的功臣,是我大隋皇室护着的人。”
    “她牺牲自己,给边境换来了十几年的安宁。”
    “她于大隋有功,这天下,谁都不能诋毁她。”
    “谁都不配诋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