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力挽狂澜,大隋女帝(54)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南阳公主忧心忡忡的看着萧皇后,脸上满是不解:“母后,皇兄都被父皇贬为庶民了,又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呢?”
    萧皇后长长的叹了一声,满脸疲惫的道:“过年的时候,突厥使者来访,说要求娶镇国公主。”
    “这件事,是你皇兄的手笔。”
    “你父皇让你二皇妹一直监国,他心中慌乱,便想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听到萧皇后这么说,南阳公主满是不可置信的张了张嘴。
    “皇兄他怎会......”
    “自古以来,就没有哪个和亲公主的日子是好过的。”
    “二皇妹再怎么说,也是父皇的骨血,是皇兄的妹妹,皇兄怎能做出这种事情。”
    萧皇后摇头叹息,“他糊涂啊。”
    “你父皇那么宠爱你二皇妹,怎么可能会让他的计谋得逞。”
    南阳公主哆嗦着嘴唇,目光暗淡的道:“所以,这才是父皇把皇兄贬为庶民的原因?”
    “怪不得,怪不得我去找父皇求情时,父皇见都不见我。”
    “原来皇兄,竟做了这么糊涂的事......”
    “父皇是天子,是皇帝,父皇可以让二皇妹去和亲,但皇兄绝对不可以,这么简单的道理,皇兄怎会不明白。”
    萧皇后苦涩的摇头,“你二皇兄他,向来是个糊涂的人。”
    “他是从本宫肚子里出来的,是嫡子,但凡他安分守己一些,循规蹈矩一些,也不至于落到如今的这个下场。”
    说着,萧皇后有些黯然的低下头,眼中满是自责。
    “也是本宫不好,本宫没有教好他,才让他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南阳公主握住萧皇后的手,眼中泪花闪闪,“母后,这怎么怪得了你呢。”
    “是皇兄他走错了路,要怪只能怪他自己。”
    萧皇后摇头,看着南阳公主苦涩的笑道:“是本宫没有做积福的事情,这才让你们几兄妹都命途多舛........”
    “往后,本宫一心吃斋念佛,寻求佛祖的原谅。”
    “本宫别无他求,只希望你和暕儿都能好好的。”
    “还有倓儿他们......,南阳,你是姑姑,你往后,多照看倓儿他们几兄弟一些。”
    “他们小小年纪便失去父亲庇佑,你这个做姑姑的,要为他们多费些心了。”
    南阳公主点头,泪眼婆娑的看着萧皇后道:“母后放心便是。”
    萧皇后抬手,把南阳公主凌乱的头发理好,目光温柔慈爱的道:
    “莫要一直躲在府中,有空就多出来走走。”
    “就算不为你自己,也得多为禅儿考虑考虑。”
    “今日你二皇妹特意带了那副红宝石头面前来,就说明她不会为难你二皇兄。”
    “你和她的感情向来还行,往后你们姐妹两好好相处。”
    南阳公主哽咽着点头,“母后,你往后真的不再管俗事了吗?”
    萧皇后颔首,低声呢喃道:“既然要拜佛,自然得诚心。”
    “母后。”
    得到萧皇后肯定的回答,南阳公主心中五味杂陈,抱着萧皇后哭个不停。
    萧皇后爱怜的拍了拍她,眼底满是慈爱之色。
    若是因为她没积福,才让膝下孩子个个都命途多舛,那从今往后,她就一心礼佛吧。
    希望佛祖看在她一片诚心的份上,善待她的孩子。
    她的孩子是皇子皇孙,不该个个都这么惨......
    —
    六月,一早被嬴政暗中派去攻倭国的程咬金传来消息,说需要朝堂增援。
    看到奏折上歪歪扭扭的字,之玉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这程咬金跟在老祖宗身边这么久,字迹怎还是这么潦草?
    心中虽是这么想,之玉面上却没显露分毫。
    她看向跟在他身后的罗羽,吩咐道:“去把木兰军的李将军叫来。”
    “是。”
    李秀宁过来时,身上还穿了训练时穿的短打,想来罗羽去叫她的时候,她还在训练场上。
    “拜见公主。”
    李秀宁脊背挺直的站在书房,拱手行礼道。
    之玉抬手,“免了。”
    说罢,书桌上的奏折被之玉扔了出去,最终落到了李秀宁手中。
    李秀宁打开奏折后,入目的就是程咬金歪歪扭扭的字迹。
    她下意识的勾了勾唇角,不过却没笑出来。
    待看完奏折里的内容后,李秀宁抬头看向之玉,“公主准备让木兰军去帮忙?”
    之玉颔首,“倭国临海,木兰军会水。”
    李秀宁点头,“公主准备派多少人去?”
    之玉沉吟了片刻,“十万。”
    李秀宁闻言拱手道:“臣这就下去点兵。”
    之玉颔首:“接管倭国的官员,你一并带去吧。”
    听到之玉的话,李秀宁诧异的抬头看向之玉,“公主,倭国如今尚未攻下,把接管的官员带过去,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之玉摇头,“此去倭国,路途遥远,你带着他们过去,每攻下一个地方,就分配人治理一个地方,这样效率高一些。”
    “小小倭国,有十万木兰军助阵,我大隋定能攻下。”
    见之玉对攻下倭国很有信心,李秀宁不再多言,“臣这就下去点兵。”
    之玉颔首:“去吧。”
    “木兰军锻炼了这么久,该让世人知道她们的战斗力了。”
    李秀宁点头,眼中隐隐有些澎湃之色,她要让木兰军之名,远扬大隋,她要人世人知道,女子.....不比男子差分毫。
    出了公主府后,李秀宁恰好碰到迎面而来的老熟人......柴绍。
    看到李秀宁,柴绍瞬间眼前一亮,不过下一刻,他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神逐渐暗淡下来了。
    他抬手,温文尔雅的作了个揖:“李姑娘。”
    李秀宁颔首,英气的脸上毫无表情,“柴大人。”
    见李秀宁对他这般疏离,柴绍心中苦笑不止。
    “你刚去见了公主?”
    李秀宁点头,“对。”
    “我还有事,就不在此耽搁了。”
    “听说过几个月你大婚,我在这,便先恭喜你了。”
    听到李秀宁的话,柴绍失魂落魄般点了点头,“多谢。”
    李秀宁淡然一笑,与柴绍擦肩而过,快步翻身上马。
    从她选择接受朝廷封赏做将军的时候,她就知道,她与柴绍之间,再无可能。
    如今正是她建功立业的时候,她不可能嫁人生子。
    她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好不容易有驰骋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她怎会轻易放弃。
    柴绍也许会等她,但柴家不会让他等,比起在外驰骋沙场无法兼顾家庭的她,柴家更喜欢的,是能替柴绍打理好一切的贤内助..........
    柴绍做不得自己的主,也不会反抗他家里的人,所以早在开春之前,他家中就压着他,给他定了一门亲事。
    见李秀宁毫不留恋的离去,柴绍站在原地苦笑。
    他和李姑娘之间,到底再也没可能了........
    —
    李秀宁带着十万木兰军离开洛阳,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此时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北方的战场上面。
    嬴政带兵攻突厥,一路浩浩荡荡,收到消息的突厥可汗愤怒至极,当即把手中的酒杯砸在了地上。
    “来人,把大隋的公主带上来。”
    “是。”
    见始毕可汗生气了,下面的仆人大气都不敢出,连忙往义成公主的营帐而去。
    不过让众人傻眼的是,他们到了义成公主的营帐后,却发现营帐空空如也,义成公主和她的贴身丫鬟早已不知所踪。
    听到下面人的禀告,史必可汗怒目而视,抓着离他最近的仆人狠狠的道:
    “你再说一遍,我的可贺敦去哪了?
    仆人瑟瑟发抖,颤抖的声音害怕的道:“启禀可汗,小的也不知道。”
    “哼。”
    始毕可汗狠狠的把仆人扔往一边去,拿起桌上的刀狠戾的道:
    “找,给我去找,掘地三尺,也要把可贺敦找出来。
    “我就不信,她能凭空消失。”
    说完,他目光狠辣的扫了在场的人一眼,“若是找不到,你们都别想活。”
    “一个女人都看不住,我要你们有何用?”
    “可汗饶命。”
    听到始毕可汗冰冷的话,众人吓得瑟瑟发抖,要么跪下磕头求饶。
    始毕可汗冷冷看了众人一眼,“还不下去找人?”
    闻言众人瞬间散开,连忙四处寻找义成公主。
    就在突厥四处找义成公主时,真正的义成公主,早已被秦琼和徐世积带走。
    路上,一个不起眼的马车内,三个女子心有余悸抱住一团,脸上是满是劫后逃生的喜悦。
    “公主,我认识这里,再往南走半日,我们就离开突厥的地盘了。”
    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掀开马车帘子往外面看了一眼后,红着眼眶看向马车中间温婉漂亮的女人道
    听到丫鬟的话,温婉漂亮的女子激动的抓紧了手中包袱,泪流满面的道:“我们.....,我们要到大隋了是吗?”
    “我们.....,要回家了吗?”
    丫鬟忍着泪水,重重的点了点头,“公主,我们要回家了。”
    听到丫鬟的话,义成公主和另外一个丫鬟再也忍不住泪水,三人抱成一团哭了起来。
    听到马车中传来的哭声,在前面骑马的秦琼有些担忧的回头看了看。
    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停下的时候,徐世积怅然一叹,对着秦琼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
    “秦兄,公主这是近乡情怯了。”
    “她和亲突厥多年,不知受了多少委屈。”
    “如今能回家乡,她定然要把心中的痛苦都哭出来。”
    “我们莫要打扰她。”
    听到徐世积这么说,秦琼酸涩的点了点头,叹息道:
    “都说和亲能促进两国和平,是兵不血刃缓解两国关系的方法。”
    “可从来没有人关心,和亲的公主,过得到底好不好。”
    “咱们才见到公主时,公主瘦的皮包骨似的。”
    “那样子,哪里像是一个公主...........”
    徐世积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头,“公主心中委屈啊。”
    “当初她带着和亲的使命,风风光光的从大隋嫁来了突厥。”
    “按我大隋习俗,启民可汗死后,她本该被尊为太后,受万民敬仰。”
    “可她嫁的是突厥,她得按突厥的习俗行事,得嫁给启民可汗的儿子。”
    “公主生于中原,长于中原,如何接受得了突厥这个习俗.........”
    徐世积语罢,秦琼和他都发出了长长的叹息声。
    此时此刻,他们仿佛明白了陛下这些年南征北战的目的。
    陛下是天下万民陛下,可他也是一个父亲。
    作为父亲,他定然不想自己的女儿嫁去其他国家,去过担惊受怕的日子...........
    两人说话的声音很小,并没有打扰到马车中哭泣的三人。
    队伍不急不缓的向前,穿过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不知过了多久,走在最前面的秦琼抬手,叫停了队伍。
    他翻身下马,走到了马车前方,“启禀公主 ,我们如今,已到了大隋境内,前面就是大隋的五原郡。”
    听到秦琼的话,马车的帘子瞬间被揭开。义成公主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走出了马车。
    遥望着近在咫尺的五原郡城墙,一滴清泪从义成公主的眼角滑落。
    “想不到,本宫此生竟还能回到这里.........”
    听到义成公主的话,众人只觉得一阵心酸。
    徐世积不忍看义成公主此时的神情,他叹了口气,宽慰的道:“公主,咱们回家了。”
    听到徐世积的话,义成公主怔了怔,低声呢喃道:“回家了...........”
    “本宫回家了..........”
    说完,义成公主眼角的泪不受控制的流了出来。
    “十多年了,在外漂泊了十多年,如今终于回家了。”
    在丫鬟的搀扶下,义成公主下了马车,她一步一步的往五原郡而去,目光眷恋而又胆怯,像是一个归家的孩子。
    到了五原郡城墙下,她掀袍,对着巍峨的城墙敬畏的跪了下来。
    “大隋义成公主,完成和亲使命,如今归家了。”
    说完,义成公主对着城墙,虔诚的磕了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