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年终分红
作者:草根废话连篇   工厂大海王最新章节     
    “我们就是冲着这里便宜才来的,涨价我们就不来了。”
    “就是,本来你们这里这么远,如果价格不便宜,我们何必要来这里呢?”
    一时之间,老实的大棚种植户乱了方寸,不知该怎么破局。
    其实,他们也知道这个价格卖低了,但是,不卖不行呀!你若不卖,人家卖,有的菜晚一天采摘就会老,老了就卖不出去。
    于是,他们又找到了杨俊,让杨俊想想办法。
    如今的大棚就像我们国家早几年的稀土一样,一盘散沙,根本没有议价权。二十二户,却只有一个门面房,这些菜如果全靠那一个门面的话,根本消化不完。如果真的涨价,导致这些商贩不来了,销售又是一个问题。
    都是穷惹的祸呀!杨俊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破局。最后,还是决定每种蔬菜都涨价两毛钱,由大棚种植户互相监督,谁破坏规矩就集体讨伐谁。
    这个通知下达后,并没有影响后面的生意,毕竟这个价格相比于到其它地方进货,还是有优势的。
    “小铭,年终财务报表已经做好了,可不可以分红了?”杨蓉在电话中问道。
    今年一整年都没有分红,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大家都盼着呢!报表上赚多少钱都只是报表,只有落袋为安才算是赚到手的。
    “嗯,分吧!”
    杨铭现在没有管钱,他也不缺钱,所以压根儿没想到这事。
    “你在不在这边?”
    “在呀!在淘宝综合办公室。”
    “那我把报表给你送过去。”
    不一会儿,杨蓉就把报表送过来了,报表中记录了各个档口全年的销售额、盈利、各个股东的分红金额,最后又汇总了每个股东应得的分红总额。
    塘厦店全年盈利块,虎门大莹女装批发档口盈利块,203档盈利块,209档盈利块,236档盈利块,255档盈利块, 273档盈利块,286档盈利块,八个档口合计盈利块。
    大概平均每个店赚四十万,其中塘厦店是三月八号开始营业的,255档、273档、286档是五月一号开始营业的。
    分红最多的是杨铭,八十多万,其次是王成芬,四十万多,姚敏夫妇和穆灵犀三十多万。杨蓉、王艳、舒静蕾、白雪、岳春梅、谢思云、张燕姿他们都是二十多万不等。
    “账目与钱对得到吗?”杨铭问道。
    “对得到。”
    “那分吧!”杨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顺便把王成芬的也签了,又嘱咐道,“这可是大家辛苦一年的收成,必须全部打卡上,不可以发现金。”
    杨铭又看了一眼林国栋和王宇的分红,都是两万五千多块。他们只持有塘厦店的股份,正常盈利是分不了这么多的,这其中包含铺完货账户里还剩的二十多万,这次全部拿出来当利润分的一部分。
    他俩都只投了三万块,如果是一整年,基本上是可以回本的。
    因为他俩是看着他们赚钱了才插进来,大部分股东都对他俩有意见,再加上后面又开的三个档口是用的203档、209档、236档的钱直接开的,自然是没有他俩的股份。
    “你还有什么事吗?”杨铭见杨蓉还在这里,便问道。
    “元月份的利润加起来还有三十多万是算作明年的,这些钱我们想再拿去开档口,可以吗?”杨蓉说道。
    开档口是大事,必须得征求杨铭的意见。
    “哈哈,开起瘾来了是吧?有好的档口就开吧!”杨铭说道。
    “那好,我让穆灵犀去找档口。”
    当初找到塘厦店的时候那么不确定,最后还是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赚了二十几万,说明开服装档口还是有钱赚的。
    不过,杨铭已经不太看得上这种生意了,尤其是一个档口只占这么一点股份。
    舒静蕾去沙河找了两次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档口,不过,她也打探到一点消息,年前会有档口空出。
    杨蓉走后,杨铭悄悄打开摄影店的支付宝看了一下。
    里面余额还有九十多万,加上之前分红的两百万,这说明摄影店今年的营收至少在六百万,净利润将近三百万。这个只属于他跟王成芬,不用做财务报表,等王成芬把工资发了之后,就又可以分红了。
    杨铭唏嘘不已,一个摄影店的分红就超过了八个档口的分红。而淘宝店更是他一个人的,十月份的时候才盈利九百多万,三个月过去,现在已经盈利一千六百多万了。
    “今年得给他们多发点奖金了。”
    临近年关,是最忙的时候,很多人都要买过年的衣服,淘宝店的订单本来已经下滑到只有四千多件了,这几天又涨到五千多件了。
    杨铭在元月底就不再烧钱做推广,这几天流量没有上升,销量却突然上升,他知道,这是买家平日里加到购物车,现在拍下付款的原因。
    “王经理,盘点一下库存,棉衣、毛呢不要做多了。”杨铭说道。
    去年这个时候,一个不注意,将羽绒服多拿回来三百多件,后面是淘宝店打折清掉一部分,档口帮着清掉一部分才清理完库存的。
    二月十二号,也就是腊月二十五,杨铭将一、二月份工资一并发放了。
    “各位,手头的工作都放一放,”杨铭看了一眼王艳,说道,“王经理,把在休息的也全部叫过来,我们简单开个会。”
    办公桌前,一群心思早就不知飘到哪里去了的人,静静地看着杨铭。
    不一会儿,人员到齐了,一共十三个人。
    “都自己找地方坐,没地方的就站一会儿,我讲一下放假事宜。”
    “老板,明天就放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