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菜商上门进货
作者:草根废话连篇   工厂大海王最新章节     
    “不管什么时候收回成本,门面总该要吧?我们现在连一辆货车都没有,菜拉过去之后,卖不完怎么弄回来?临时摊位的位置不好,转到那里去买菜的顾客都是冲着便宜去的。”
    杨俊气不打一处来,觉得这群顽固的家伙活该穷一辈子。舍不得投入,又怎么能有收获呢?
    当初是自己找杨铭借钱开垦出来的那片荒地,平整好了之后又免费租给他们三年。后来要打机井,让他们出钱,他们也不出,说什么他们也不知道以后还承不承包,这个钱应该公家出。
    杨俊也没跟他们计较,又把从杨铭那里借来的钱拿出六万多块来,打了五口机井,然后又搭建了一个守夜的棚子,还在路边盖了一个蔬菜基地的牌子。
    “你先是让我们花钱盖大棚,大棚盖好了我们买种子、农药、肥料又花了不少钱。现在好不容易到了收货的季节,这才收回来几百块钱,你又让我们掏钱租门面,我们只是农民,不是商人,经不起这样折腾。”一位大棚种植户说道。
    “就是,当初我们怕种出来的蔬菜不好卖,是你拍着胸脯说帮我们卖的,现在你一下子让我们租两个门面,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呀?”
    出来说话的人一个接一个,仿佛都有道理,好在杨俊已经习惯了。
    两个门面,一个月也只要一万一千五百块钱,他们一共有二十多户,分摊下来一个月每户也只要出五百多块钱就可以了。可是,这群人就是舍不得花这个钱。
    按照农技师的说法,一亩大棚一年能有四万的收入,利润应该在两万多块钱的,分摊到月份,冬季每个月应该在三千左右。让他们每个月再拿五百多块钱出来,换成谁也不太愿意,这个杨俊心里有数。
    但这一切都是因为规模太小和刚起步的原因,如果规模再大一点,外地的菜商就会过来大棚收购,到时候就一切都好办了。
    “今天我去荆州的农贸批发市场已经交了三百块订金了,如果你们不租,那就当我这钱白花了。那我们现在暂时不谈这个,我们谈一下卖菜的事……”杨俊说道。
    “你带着他们继续卖,你又会算账,这件事我们很放心。”大棚种植户杨铁山说道。
    杨俊的人品大家都有目共睹,这一点在杨家塆是有口皆碑的。
    “铁山伯,话不能这么说,村委会这么多事,而且我也经常要去镇上开会,不可能天天去给你们卖菜的,以后得你们轮流去卖菜,分账的方法我也可以教给你们。”杨俊说道。
    “怎么轮流?”
    “我们一共有二十二户,每天用两个人去卖菜,我给你们排一张表格,按照表格来就可以了。”
    “那农忙的时候,我们哪里有时间去卖菜?”
    大棚种植户不光种植大棚,他们的田也在种,农忙的时候确实是抽不开身。
    想到这里,杨俊又说道:“你们就先这样去卖着,农忙的时候我们可以只派一个人去,然后再请一个人去卖就行了。”
    就这样,卖菜的事情安排妥当了。
    第二天,杨俊本来是不想去卖菜的,想来想去,还是又去了一趟沙市的农贸批发市场。
    他一个一个门面挨个宣传,也给开着三轮车去进货的菜贩子宣传了一遍,让他们自己去杨家塆大棚进货,价格要比在这里拿货要便宜许多。
    具体便宜多少还得看量,简单来说看是贩子还是菜商。贩子一天进一百斤菜,每斤便宜一个三五毛钱,他开个三轮摩托去,可以省下三五十块。而菜商可能要进一千斤菜,他们要开小卡车去,利润小了他们不会去。
    杨俊宣传了一上午,还是有点担心那些菜商和贩子不去杨家塆,他便去找人用红纸写了个条幅。
    “岑河杨家塆大棚蔬菜基地,欢迎菜商调菜。呃,杨俊,你搞这个有什么用啊?”卖菜的妇女将条幅展开,问道。
    “打广告啊!我去借个梯子来,咱们把它贴上去。”
    当即,杨俊从管理处借来了梯子,将条幅贴了上去。
    当天傍晚,就有一辆三轮车直奔杨家塆大棚而去,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两口子以卖菜为生。
    沙市其它地方的大棚起步早,都有了稳定的客源,价格高且坚挺,菜到他们手上已经没有多少利润了,今天他是过来碰碰运气的,看这边的菜会不会便宜一点。
    大叔先是在大棚里转了一圈,看着种植户在忙着采摘、整理蔬菜,他一家一家问,也不急着进货。
    这群老实的农民这辈子都没做过生意,见生意主动上门,都纷纷按照杨俊告诉他们的价格报价。
    见这人只问不买,便一个比一个报价低,西红柿从四块一斤报到最后三块一斤,黄瓜从三块一斤报到最后两块一斤。
    这个大叔最后是满载而归,这个新发现让他一连高兴了好几天。
    他从杨家塆大棚里批发到蔬菜后,在菜市场里一枝独秀,因为他的每样菜都比别人便宜五毛钱。
    别人向他打听在哪里进的货,他也不说,于是,这帮人在傍晚的时候就尾随他,一路跟到了岑河。
    “哦,我知道了,老方是去杨家塆那个蔬菜大棚基地,我们快跟上。”
    当天傍晚,一连来了三辆三轮摩托车,同样用前几天的价格买走了许多蔬菜。
    这件事很快在菜市场传播开来,此后,每天都有十几辆车来这里进货。这其中还有几辆车是菜商,他们要的量大,价格又往下压了几毛钱。
    一群老实的农民,谁能抵抗得住这泼天的富贵?都纷纷抢生意,毕竟卖出去就是钱。
    生意太好,很快,大棚里的菜就有点供应不上了。然而,他们想涨价,却涨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