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危机
作者:香晓宁源   穿越之小小农女种田忙最新章节     
    第81章 危机
    丁蔓继续说:“齐伯伯,您去找单叔,他是从军中退下来的,他最有退敌经验,您找他商量。
    齐伯伯,我找您主要是想和您商量,今年村里全部的粮食不粒也不能卖。”
    “哎呀,如果不让卖粮怕引起不满。”
    “没事儿,如果执意要卖的您让他们卖给我,我按市价收。齐伯伯,我还想把进咱们村的路口垒起一道墙,我出银子,齐伯伯您安排排垒。
    我们要垒的和昌城城墙一样坚固。”
    “这么严重了?需要垒城墙?如果真垒墙,怎么能让你自出钱?这是为整个村子好的事情。蔓姑娘,你先回去,我去找其他人商量一下。”
    丁蔓点头,起身离开。路上她拼命的想前世看电视里的抵御工事。一时又觉得自己是不是过于草木皆兵了。
    齐明匆匆的去找到各族老,初时他们还不已为然。后来听说豫州有人造反了才郑重起来。
    他们再三问齐明消息是否可靠,听到是蔓姑娘传回来的都沉默不语。村里人没有一个人能比丁蔓知道消息多。
    丁蔓不管齐明是否商量下来,她派杜飞去秦家寨订青砖,越多越好,要立即送来。
    杜飞领命骑马去了。丁蔓又让丘娘子和童娘子给家里人每人做一身短打衣服,棉的单的各做一套。
    丁二石等人随着丁五,领着几个壮丁去了北山。
    丁大石出去巡视庄稼,已经半个多月没回来了。
    王氏觉察出了不对,妞妞这孩子整天忙什么?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能见到人。
    她吃饭的时候抓住丁蔓问:“妞妞,是不是有什么事儿?你可不能瞒着我,你阿奶我不是经不住事儿的人。”
    丁蔓只好把现在的状况告诉了王氏。李氏等人也第一次听丁蔓说。李氏担心起了在外的丈夫。
    陈兰和徐景之陆陆续续的运回来几批粮食。晚上悄悄的运到北山地窖里。
    北山被丁蔓租下用来养殖,村里人一般不去北山。
    青砖一车车卸在山脚下,齐明召集全村人垒墙夯土。下面全部用大石块垒地基,中间是米汤活的泥,掺杂着草做成的碁块垒成。上面全部用青砖。
    从北山西角一直垒到东山。两山相隔有半里地。
    村里人很多不以为然,甚至是偷偷的埋怨丁蔓大惊小怪,钱多没处花了,让他们也跟着劳累。对于齐明提出来的分摊更是装聋作哑。
    地里粮食该收了,村里人更是不到村口了,理由充足,收庄稼。丁蔓就去雇人干。
    慢慢的,村里人发现不对劲了,不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讨饭的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衣衫褴褛,像他们当初一样。
    他们问讨饭的人,知道外面乱了,苛捐杂税让他们活不下去了,豫州有人造反了。
    村民们害怕了,着急了,不用人催就去山脚下垒墙了。
    丁蔓把流民拢在山根下,迅速的给他们搭建了窝棚,一天管两顿饭,让他们一起垒城墙。
    墙建到一半儿的时候,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村里开始少东西。不是没了鸡鸭就是少了晒的衣服。
    单广义率人持枪巡逻,暂时还没人敢抢东西。
    丁蔓暗暗着急,这天县里衙役骑马奔来,下达了征兵令。蒙国和伊丽国正式发动了攻击。
    平岭关一时伤亡惨重。秦国公八百里加急,报给朝廷,要求紧急增援。
    朝臣们纷纷上书,武将们义愤填膺,主动要求出战。
    太子却揪着武王收留宁王世子这件事不放,放言武王一天不把宁王世子交出来,他一天不增兵。
    朝臣们失望的看着他们未来的君主,这样拎不清的人值得效忠吗?
    大臣们要求见皇帝,太子恼羞成怒,罢黜了进言的大臣,打杀了主战的一名武将。
    朝臣们兔死狐悲,他们想方设法见老皇帝一面。
    这些事情丁蔓都不知道。征兵令上两丁抽一丁,丁大石是官身,免了兵役。因为没分家,丁二石也不用服役。
    丁树根家,吴大家都在征兵名单里。吴大家抽两丁。
    吴小顺跃跃欲试,他一直都有个将军梦,练了这么长时间武艺,终于有了展示的时候了。
    吴二反对也没用。吴大决定自己去,吴顺在县学读书,他不能让儿子处在危险中。
    却被衙役告知,吴顺已经从县里报名了,并且已经出发了。同去的还有许多学子。赵锐也去了。
    吴大一听吴顺已经去了,坚决反对吴小顺再去。吴家就这俩儿子,不能都去前线,万一有个闪失可怎么好?
    谁知道吴小顺半夜里,偷偷的拿了自己的长枪,弓箭,骑马跑了。等天亮吴大发现追也追不上了。吕氏婆媳流泪不止。
    丁树根和表叔王铮的名额,被丁蔓用流民顶了,丁蔓许诺了他们家人衣食无忧。
    并不是人家的命就不值钱,丁蔓征询了他们的意思,各取所需。
    他们想为家人挣条活路,在这乱世,丁蔓不收留,他们不知道自己能挺多久。
    这出一个人,挣全家活命的机会,他们非常感谢。
    征兵令第四天,衙门领军营的来点兵。来的是一名校尉。
    他叫于平安,和丁三石曾经在一伍里,后来丁三石升了百户,他也成了校尉,俩人就分开了,但是也常常见。
    丁三石托他捎回来一封信,信里报了平安。王氏和陈兰对于平安非常感谢,并给于平安准备了一些吃食。
    村里人大部分被抽了丁,全村人聚集在一起,送走自己的丈夫(儿子)(父亲)。
    众人都哭哭啼啼的,依依不舍。吴大妮挺着孕肚,抹着眼泪送别向大牛。向母一遍遍嘱咐儿子千万要保重,一定要活着回来。
    杨虎子和李大兰成亲多年没有孕,李大兰好容易怀上孕,还没满五个月,杨虎子就被征了兵。
    杨虎子一遍遍嘱咐爹娘照顾好自己媳妇儿。
    郑石头被陈兰退婚后一直没成亲,这次也被征了兵。
    兰氏认为陈兰害的自己儿子不愿成婚,她愤懑的瞪了陈兰一眼,她甚至恨上了丁蔓。
    儿子还没成亲就被征了兵,上了战场不知是生是死,越想越伤心。放声大哭起来。
    丁蔓对丁平安躬身行礼:“于叔叔,我村里人就拜托您了。”
    村里人看丁蔓认识军营的人,并且拜托照顾自家人,都很感激,感觉放心不少。
    村里服兵役的走后,村里是低迷了一段时间。很快他们就顾不上伤感了。
    这一天午时,马大壮浑身是血的跑回来,到了村大门,无力喊门倒在地上。
    墙堡上巡逻的看到连忙跑下去打开门,把马大壮扶了进去,又赶紧的插上门栓。
    马大壮已经昏迷过去,巡逻的人把马大壮背到丁蔓家。
    丁大石忙让杜飞去找郎中,他和丁二石把马大壮放在门房铺上。
    声音惊动了隔壁的丁五父子。父子俩急匆匆赶过来,看到浑身是血的马大壮吓了一跳。
    郎中赶过来,给马大壮切了脉,开了一副药让赶紧的煎熬给他服下。
    又让人烧热水,他给马大壮清洗伤口。
    丁蔓从作坊里被小丫环桃枝叫回来。看到马大壮浑身是伤躺在铺上。
    马大壮历练的不错,丁蔓就把他调回来专管运输。马大壮在家里没事的时候也跟着单广义练武,身手练的不错。寻常两三个人近不了他的身。
    他是早上赶车走的,拉着最后一批货,丁蔓让他告诉铺子里的人,如果乱起来就关掉铺子,不用管东西,第一时间保命要紧。
    不知道为什么他自己浑身是伤的跑回来了,牛车也没赶回来。
    再急也没用,都得等马大壮醒来才能知道真相。
    陈兰急匆匆过来,丁蔓让她回作坊,宣布全部放假。同时让吴四妮给她们把工钱结清。
    陈兰又急匆匆的赶去作坊,吴四妮抓紧算上工人的工钱。
    村里气氛因为马大壮的浴血归来一下下紧张起来。
    单广义抓紧操练壮丁。丁蔓收留了一些流民,把青壮也编进队伍里,加上杜飞,伍成昆,丁树根几人,共组成了五十人。这五十人分三队,每天轮流值班。守护家人。
    村口墙堡上,村里也安排人随时巡逻,轮到丁家时,壮丁们就去。
    马大壮慢慢的睁开眼睛,他虚弱的抬头看看,看到是在自家里放下心来。
    马大壮看到丁蔓焦急的说:“蔓姑娘,全乱起来了,不知道哪来的流寇冲占了昌县,我没靠近昌城就被里面的人出来围住了,货被抢了,车也被抢了,我拼命跑回来的。”
    丁蔓没想到事情严重到这地步。她让马大壮好好养伤。
    丁蔓示意单广义出来。大家坐在堂屋里。商量接下来怎么办。
    单广义说:“蔓姑娘,昌县离我们这里并不太远,也就五六个时辰的路程。很难说流寇不来我们这里,我们要早做打算。我们人太少了。”
    丁蔓知道,高墙只能抵挡一时,她们吃亏在人太少,如果敌人哪怕只有三百,她们也防了这头防不住那头。
    丁蔓暗恨自己,没经过战乱,实在是没有经验。冷兵器时代,拼的是武器。
    她懂弩的制法,却一直忽略了这事儿。
    丁蔓忙摆手让银环拿纸笔来,她画出弩的图纸,交给单广义。
    问他可有人能作出来。单广义拿着弩的图片眼睛大亮:“蔓姑娘,这里这个机关是连发的?”
    “对,我不会用这个,我也是无意中发现的图纸。我还知道有一种大的弩,攻城用的。”
    单广义激动了,他亲自给丁蔓研墨,让她画出来。
    丁蔓苦笑一下,她真不想画出这个。她前世时好奇,搜百度。和同学做手弩玩,顺便搜了一下攻城用的强弩,射力七八百米。
    她和同学当时看了还觉得太残忍了。杀伤力太大。
    可现在她竟然要把这么残忍的武器画出来。
    丁蔓犹豫了。单广义有些着急了,他加重语气说:“蔓姑娘,现在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蒙国和伊丽正在联手攻打我们大庸,三老爷正在平岭关浴血奋战呢。如果他们攻进来,后果不堪设想。”
    丁蔓闭了闭眼,接过毛笔画起来。详细的标上容弓孔,沟形矢道,望山,悬刀。
    并把材料也写上,她把图纸交给单广义,郑重说:“单叔,这弓弩杀伤力太大,有伤天合,不要轻易使用。
    您嘱咐世子,一定让信的过的人做这个,图纸千万别泄露,单叔,这个如果做出来,能射七八百米远,射穿城墙轻而易举。”
    单广义双手接过,他郑重的对丁蔓说。:“蔓姑娘,我替天下黎民谢谢你,我不假手与人,我亲自给世子送去,图在我在,我亡图毁。”
    说完转身去收拾行装,他要立即启程。昌县被占领,他需要绕道沂水,这样需要多走一段时间。他准备了两匹马,换马不换人。
    单广义走后丁蔓心里非常不舒服。她不是妇人之仁。大庸朝百姓和蒙国伊丽国百姓没什么不同。
    都是爹生娘养的,哪个不是儿子,丈夫,父亲。只因为上位者的野心,他们就要付出鲜血,付出生命。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是虚话。她不知道自己把弩画出来是对是错。
    丁蔓回到自己房间里,关上了门。谁也不让进。
    李氏要拍门,被王氏制止了:“让她自己待会吧。这孩子,和你阿奶一个样一样的,心软。”
    丁蔓晚饭也没吃就躺下了。银环和徐珊担心自家姑娘,两个人不敢睡沉了,就合衣躺在外间。
    睡到半夜丁蔓被喊叫声惊醒,她一骨碌爬起来,摸黑打开房间门,银环迅速的点上油灯。
    丁蔓快速穿上短打,抄起棍子就往外跑。
    徐珊和银环也紧跟身后,丁大石和丁二石也穿好跑出来。
    丁蔓一会儿就跑下去,爬上墙堡,只看到墙下不少火把,黑暗中不知道有多少人。
    丁蔓心中发沉。她低声和徐珊说:“回去让老太太和太太们穿戴好,简单的收抬一下,领着大少爷二少爷去后山,让五太爷领着秋小姐和夏少爷一起,快去。”
    徐珊匆匆下了墙堡,回去传话。不一会儿回来了,同来的还有十一岁的丁树。
    “树儿,你跟来干什么?快跟阿奶去后山!”
    “我不!阿姐,我长大了,你六岁就帮家里挣吃食,我已经十一了,可以保护家人了。阿姐,让我和你一起。”
    丁蔓看着比自己矮不多少的大弟,想起他瘦瘦的脖子支撑着大脑袋的样子,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现在的少年挺着胸脯说要保护家人了。
    她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嘱咐:“记住了,别逞强,看事儿不好要保护好自己,逃跑不丢人,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