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乱相初起
作者:香晓宁源   穿越之小小农女种田忙最新章节     
    第80章 乱相初起
    丁蔓迅速的退回,单腿连踢,把吴小顺逼退后又一个跳踢,踢向吴小顺颈部。
    吴小顺左腿向前,左手变拳上挡护头,拳高于头,左膝微屈,右腿猛力扫向丁蔓。
    俩人战了个旗鼓相当。丁三石看的目眩神驰。
    等俩人练完后,丁三石过来要说话,丁蔓笑着说:“三叔,我全教给你,放心吧。我们先回去吃饭,饭后我教你。”
    陈兰过来给丁三石见了礼,然后对丁蔓说:“蔓妹妹,孟娘子的货我们是不是再多十罐?”
    “不用,在商言商,交情是交情,她送的贺礼重,我们以后还回去就是了。”
    “嗯”
    丁三石这才注意到陈兰。陈兰已经十五岁了,比丁蔓高了一个头。给人感觉温温婉婉的,说话动作却和人不符。
    丁三石在军营,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女孩子,尤其是这么漂亮的女孩子,一时手足无措起来,脸红红的,对陈兰的见礼也忘了回应。
    陈兰被丁三石的反应也带动的不自在,她接触的都是比她小的男孩子,和她相仿大的是马大壮,马大壮见到她都恭恭敬敬的,谨守本份。
    像丁三石这么阳刚帅气的青年男子她也第一次见。她忙和丁蔓说话才避免了尴尬。
    说来奇怪,她跟着丁蔓见识人不少,还第一次见到男孩子害羞。
    丁蔓听到陈兰回答含糊,抬头才看到陈兰脸红红的,她奇怪的回头看,自家三叔脸色也不自在,眼睛不知道往哪看,像个毛头小子。
    丁蔓哈的一声笑了,众人看向她,她掩饰的说:“吃饭吃饭,吃完饭上学的上学,忙事儿的忙事儿。”
    吴小顺控诉般的看着她,蔓妹妹是不是忘了他们还要蹲马步?虽然说单师傅有事告假不在,他们的功课也不能落下是不是?
    丁蔓和丁三石回去洗漱吃饭,吃饭时丁蔓伏在王氏耳边嘀嘀咕咕,眼睛还瞄向丁三石,丁三石故作不知道,耳朵却红了。
    王氏听丁蔓一说,恍然想起自家三儿还没媳妇儿,儿子回来她只顾高兴了,忘了这茬。
    她笑眯眯的问:“三儿啊,如今你也不小了,你俩哥哥在你这个年纪都当爹了,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媳妇儿?”
    丁三石被问了个大红脸,他想起陈兰的样子,脸更红了,低声说:“我听娘的。”
    “你听我的?我咋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
    丁三石直接看向丁蔓:“妞妞知道!”
    丁蔓的嘴立即成了〇形。三叔这是摆烂?
    王氏没心情吃饭了,立即下炕穿鞋,去找吕氏商量去了,这事儿没成前不能声张,要悄悄的问。
    丁蔓笑呵呵的对丁三石说:“三叔,咱俩出去走走?”
    丁三石来的匆忙,确实是没仔细看看,听了点头应了,不出意外,这里就是他家以后要生活的地方。回不去云州了。
    丁蔓领丁三石走在田间地头,她问出了一直想问的:“三叔,边境还一直打仗吗?”
    “嗯,对,蒙国,伊丽国一直觊觎我们的领土,年年挑起事端,伊丽国国王年龄大了,各王子已经长成,这几年忙于争斗,没顾上我们,一旦老国王死了,他们会继续侵犯。
    蒙国年前战败,和我们休战三个月,暂时让我们能休养生息。”
    “不能把他们打退吗?”
    “能!”
    “那为什么还让他们一次次侵犯?”
    “这个有些事情不能说,天家的事不是咱们能议论的,我只能告诉你,秦国公的二十万大军的军粮,军饷,朝廷从来没发足过。
    到手的军粮不是霉了就是沙多糠多。军饷更是少的可怜。这几年一直都是武王府勉强支撑。”
    丁蔓了然了,难怪翼州大量吸收外来人口,难怪世子对粮食种植这么重视。
    丁三石不说丁蔓也知道,她学的历史这类事儿多的是了,争名夺利,还有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那些人距离丁蔓很遥远,她接触的最高地位的就是武王世子程凌风。
    国家大事丁蔓管不了,她听三叔说了大庸朝皇帝已经年老,偏听偏信,最近还迷道,想要长生不老。
    太子替皇帝处理政事儿,武王府更是处处艰难。
    王氏的速度很快,托吕氏探了陈木的口风,周氏有子万事足,什么事儿也不管,整天眼珠子似的看着儿子。
    陈木没想到丁三石看中了自家大女儿,他有些受宠若惊,丁三石是有官职在身的。他家委实是高攀了。
    陈木高兴之余也没一口应下,他问了问陈兰,陈兰害羞的点了头。
    因为丁三石在家休假没几天,所以找到媒人,换了庚贴,算是这亲事定下了。等陈兰十六岁后再成婚。
    王氏给的聘礼真不少,绸缎布两匹,订亲礼十两,银钗一对儿,卷云形掩鬓一对,银桃心一对儿,银手镯一对儿。各色点心各两包。
    陈木一家人都看直了眼,尤其是小白氏。时下说亲只需要二两银钱,丁家给了十两,还有那么多首饰。媒人也特别的有面子,舌灿莲花的夸着丁家的好处。
    大白氏盯着那一堆银首饰和十两银锭子,心一直在疼。如果这死丫头不分出来,这些都归她管,都是她俩大孙子的。
    陈光笑呵呵的捋着胡须,孙女嫁给了百户,等于他家攀上了高枝,他看以后谁还敢笑话他。
    儿子再分家也是他的种。他用眼神止住大白氏,笑呵呵的说:“大丫,这些都是你的,你自己收着,以后就是你的陪嫁。”
    大白氏要张口被他狠厉的瞪住。他可知道自家这大孙女替蔓姑娘管着一间作坊,挣的银子多了去了。以后只能交好不能交恶。
    陈兰收起东西,顶着大白氏吃人的目光放到自己房间,出来时拿着二两银子,递给陈光:“阿爷,这二两银子您拿着打酒喝!”
    “啊?哈哈哈,好!好!”陈光接过银子,揣怀里,慈爱的看着大儿一家人。
    陈兰已经不相信阿爷了,但是能花钱让阿爷高兴,并能管束一家人别来添乱,她不吝啬出些银钱。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丁三石要返回了,王氏给他准备了衣服吃食,席正平和丁三石的一模一样。把从小没娘的席正平感动的跪地给王氏磕头。
    王氏扶起席正平:“好孩子,你若不嫌弃就把这里当家,以后有时间你就和三石回家来。”
    陈兰害羞的递给丁三石一双她亲手做的鞋。丁三石灼热的目光看着她,没忍住手拢了拢陈兰的头发:“等我回来。”
    席正平抹着眼泪上了马,同行的还有去昌县考童生试的赵锐,吴顺,齐明的小儿子齐光,还有石三的儿子石顺义。
    丁树根,赶车,赵腾亲自陪考。众人一一告别后,都各自踏上了征程。
    丁蔓坐在马车上,翻看着账本,十三岁的丁蔓已经长到了一米六。
    她的眼光不错,徐景之确实是个人才,这几年陆陆续续的在翼州辖内十二个县开了铺子。
    徐景之在外也被人称呼一声徐爷。翼州这几年粮食高产,昌县更是成了产粮大县。
    岑县令因为政绩卓着已经升为了知州。新派来的知县姓汤,汤明中。世子暗中操作,这新任县令是世子的人。
    汤县令得到世子嘱咐,积极的配合丁蔓的各种动作。
    丁蔓忧心忡忡的坐在马车里,大丫环徐珊坐在一旁,递给丁蔓一杯水。另一位丫环叫银环,以前是干杂耍的,会一点点功夫。因为长的漂亮被一富家少爷看中,银环不从,偷逃跑途中被丁蔓救下。
    被救后对丁蔓死心塌地,每日凌晨练功最用功的除了吴小顺就是她了。
    老皇帝身体已经彻底不行了,太子替皇帝处理政事。他不思怎样为天下黎民谋福祉,却趁手中掌权,打压兄弟,搜刮民膏,各种苛捐杂税,百姓苦不堪言。
    三皇子安王回到自己封地,暗中招兵买马。二皇子宁王投靠太子,太子疑心他暗中效劳武王,找了个借口毒杀了宁王一家。
    宁王侍卫拼死护着宁王世子逃到翼州投奔武王,同来的还有效忠宁王的残部。
    太子大怒,一封封谕令发往翼州,斥责武王收留逆贼,居心叵测。
    一时间朝廷动荡。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伊丽国结束了动乱,联手蒙国攻打大庸,其他小国家也蠢蠢欲动。武王和世子决定先攘外,再安内。
    太子却在这时候频频出昏招,卡住翼州军粮,喝令户部不许拨给翼州一粒米,一文饷银。
    朝臣们纷纷上书,太子不为所动,他觉得武王比外敌更可气更要多加防备。
    丁蔓下了马车,走在田梗上,徐珊银环跟在身后。
    丁蔓看着稻田里沉甸甸稻穗,今年又是丰收年。
    这几年靠林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砖瓦房。地里粮食丰收。
    丁蔓又开了一间粉条作坊。村里人闲暇都在作坊上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村里人碰到丁蔓都会称呼一声蔓姑娘。
    丁蔓看着眼前的一切,来之不易。她以为就这样平淡的生活下去。却没有想到现实又给了她一棍子。
    她没经过战乱,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心里?惶极了。
    徐珊默默的跟在姑娘身后,这一次跟着姑娘巡查铺子,每个县城都多了衣衫褴褛的人。
    翼州产粮远近闻名,这也吸引了众多难民。
    这在平时是喜闻乐见的,翼州地广人稀,需要大量人口开发耕地。可这乱世,流民多了就不是好事了。
    丁蔓回到家,九岁的丁树和七岁的丁岩正在对练,一看到丁蔓回来了,忙围过来“姐姐,你回来了”。
    王氏闻声迎出来,怀里抱着丁三石的女儿,一岁的丁萝。
    丁蔓接过丁萝,亲了她一口,小丫头高兴的咯咯笑。
    陈兰笑着迎出来:“累了吧?我说我去,你非说萝儿小,离不得我,你看她,跟着娘从来不找我。”
    丁蔓看着眼前的亲人,那份不安慢慢的散去。她要用尽全力护住家人,护住这份亲情。
    她把丁萝递给王氏,小丫头死命的搂着丁蔓的脖子不撒手,王氏笑拍了一下她的屁股,示意丫鬟桃红把丁萝哄下来。
    丁蔓给陈兰使了个眼色,然后对王氏说:“阿奶,我出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
    王氏不疑有他挥了挥手。陈兰跟着丁蔓出来,止住了她的问话。
    两个人一起来到丁五家,丁秋迎了出来:“三婶婶,蔓姐姐。”
    十二岁的丁秋像个小大人,主理家事。丁树根怕孩子们受委屈,一直没再续弦。
    丁蔓进了堂屋,朝准备吃饭的丁五,丁树根施礼。
    丁五看丁蔓脸色凝重,忙问:“蔓丫头,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了?”
    “五爷爷,估计要打仗了。”
    “打仗?我们这里没事儿吧?”
    “爷爷,蒙国和伊丽国联手了,他们第一时间攻打的就是咱们翼州。平岭关首当其冲。”
    “那朝廷就不管?就眼看着?”
    丁蔓摇摇头,继续说:“五爷爷,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咱们翼州。我这回巡视铺子,发现多了许多流民,我怕我们这也乱了,我们要提前准备。”
    丁五问道:“这么严重了?那我们该做什么?”
    “五爷爷,您别声张,悄悄的带咱家的人去山里挖地窖,咱们多有些粮,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记得咱逃难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吃吧?那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
    “三婶儿,你去找孟娘子,和徐叔一起悄悄的收粮,千万别引起人的注意。”
    “收多少?”
    “越多越好。如果用不上更好,我们也可以再卖掉。”
    “好,我下午就走。”
    “五爷爷,您一定要想办法把地窖挖在隐蔽处,做好防潮。”
    丁五答应了。丁蔓又去找到单广义。单广义接到了新消息,正巧也要找丁蔓。
    “蔓姑娘,我刚刚收到消息,豫州乱了,有人反了。我怕我们受到波及,是不是我们该做些准备?”
    “单叔,我正是因为这个找你,你把咱家的壮丁都集合起来,你安排人巡逻吧。先保证家人安全。”
    “好,我这就去办。”
    单广义转身出去了,丁蔓和陈兰出了丁五家,丁蔓让陈兰先回家,她去找齐明。
    丁蔓带着银环到了齐明家,齐明家的新房子和丁蔓家不远。
    也学着丁蔓家盖了围墙,安了大门。村里现在几乎看不到以前的栅栏门了。
    丁蔓开门进去,狗叫声引出来了齐义的媳妇秦霞,秦霞是秦大虎的女儿,齐义随父亲去购买砖瓦,两人相识,一来二去,有了情意。秦大虎又有意和齐明交好,就成了亲。婚后生育一子,被当成了眼珠子。
    齐光在几年前和赵锐一起考中了童生,现在县学里求学,准备今年下场考秀才。
    石顺义和吴顺那年落榜,去年俩人同时考中童生,也去了县学。
    秦霞把丁蔓迎进去,叫出自己的公爹后就退了出去。
    齐明富态了不少,他笑呵呵的问:“蔓姑娘,什么时候回来的?铺子巡视完了?”
    “是。齐伯伯,我这次是有要事儿相商。”
    齐明郑重了神色,认真的倾听。丁蔓说:“齐伯伯,除了咱们翼州,其他地方都被苛捐杂税收怕了,很多人都逃离本地了。
    刚单叔收到消息,豫州有人造反了。豫州和咱翼州相邻,不可说不受到影响!”
    “竟然有人造反?哎呀,咱这才刚过上几天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