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成长的徐温书
作者:翎云天   老子是王,辅政王!最新章节     
    徐温书知道,这就是皇叔说的高处不胜寒!
    身为帝王,就不能信任任何人。
    因为任何人都是他手中的棋子,他想要这颗棋子生,这颗棋子就生。
    想要这颗棋子死,这颗棋子就得死!
    他的皇叔是他最崇拜的人。
    他不希望他的棋盘里有皇叔这颗棋子。
    董庄端着一个黑色的盒子,颤颤巍巍的站在徐温书身上。
    也不知道是天气寒冷的缘故,还是因为手里的木盒子里装着什么可怕的东西的缘故……
    徐温书在肃王府外站着,却迟迟没有进去。
    “陛,陛下。夜深了,还进去吗?”董庄小心翼翼的问道。
    徐温书看着天空,长长的呼了一口气。
    然后抬腿走进了肃王府……
    屋里,徐策等人玩得正高兴。
    刘集目光一扫,看见了徐温书。
    他连忙对着徐策说道:“王爷,陛下来了。”
    徐策闻言,笑吟吟的看向徐温书。
    当目光落在董庄手里的木盒子时,徐策的脸色沉了下来。
    肃王府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赵恶来也盯着董庄手里的盒子,目光凝重。
    赵思农和傅太游的心里忽然升起一股不安的感觉。
    “参见陛下。”
    众人起身,恭敬行礼。
    唯有徐策坐在位置上,没有动静。
    “婉儿,天色也不早了。你带着小青他们回房间里休息去吧。”徐策开口道。
    赵曼婉愣了一下,点头:“好。”
    然后,赵曼婉就带着一众女眷离开。
    月凌青和商红衣对视了一眼,只觉得小皇帝今晚来肃王府的目的,并不单纯。
    她们担忧的看了一眼徐策。
    徐策见状,冲着他们微微一笑,示意没事。
    等她们都离开后。
    徐温书才缓缓上前,冲着徐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傅公,赵尚书,都坐下吧。”徐温书笑吟吟的说道。
    徐策道:“呵呵,大过年的。你小子不在宫里吃你的山珍海味,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
    徐温书笑着说道:“已经很久没有和皇叔在一起好好的吃个饭了,所以就偷偷跑出来了。”
    徐策说道:“哈哈哈,你小子。”
    “来吧,坐下一起吃吧。”
    徐温书像个孩子一样,兴奋的坐下然后自己拿起碗筷就开始吃了起来。
    徐策看了,笑了笑:“慢点,又没有人跟你抢。”
    徐温书惊叹道:“今晚的饭菜是谁做的,我感觉比御膳房的大厨做得还好吃!”
    徐策脸上挂着笑:“今天的年夜饭,都是出自你三个皇婶,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徐温书道:“这味道,绝了。”
    “就是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尝到几位皇婶的手艺了。”
    听到这话,傅太游和赵思农等人的眼里都闪过一抹担忧之色。
    徐策却道:“只要你想吃,以后都可以来。我让你皇婶给你做。”
    徐温书笑眯眯的说道:“好嘞皇叔。”
    赵思农看着徐温书脸上的笑容,只觉得越发的看不懂徐温书了。
    吃完饭后。
    徐温书抬头看向徐策。
    徐策也平静的看着徐温书。
    傅太游几人也是一脸严肃!
    他们知道,正题……来了!
    “皇叔,刚才董县那老东西在我面前说了皇叔的坏话。”
    “他说皇叔的权力太大了,身上又有开疆拓土的盖世之功。”
    “随着常家和淮西勋贵被灭,朝堂上已经没有人能够制衡皇叔的人了……”
    傅太游和赵思农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果然还是来了……”
    徐策功高震主,迟早会引来皇帝的忌惮。
    只是没想到徐温书会这么急迫,徐策前脚才刚解决完淮西勋贵和常家,他后脚就来了肃王府……
    徐温书对着徐策说道:“我听了之后非常不喜,就让董庄把那老家伙杀了,那盒子里装的就是董县的脑袋。”
    董庄上前,打开了盒子。
    里面人头,赫然就是董县。
    徐温书说道:“皇叔是我最崇拜的人,我是绝对听不得任何人说皇叔坏话的。”
    赵思农和傅太游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惊骇之色。
    小皇帝真的变了……
    变得更加的杀伐决断,也更加得有心计有城府了。
    这些,都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必须拥有的能力!
    徐策看着徐温书。
    徐温书眼神闪躲,不敢与徐策对视。
    徐策道:“抬起头来,看着我。”
    徐温书闻言,抬头,与徐策对视。
    徐策道:“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那我就再给你上一课。”
    徐温书看着徐策,眼神里藏着一抹不舍。
    这应该是皇叔最后一次教他了。
    徐策说道:“身为靖朝的皇帝,你的话就是不可忤逆的圣旨。”
    “即便这话是错的,也绝不允许任何人违背。违背之人,不听话之人,杀之!”
    徐策说道:“你的眼神要永远坚定。”
    “你的心思也要永远让人猜不透。”
    “记住,你是靖朝的皇帝。你不需要向任何人低头,也不能向任何人妥协!”
    徐温书神情严肃的说道:“皇叔,温书记下了。”
    徐策说道:“年后我会请命,离开京城。”
    “靖朝以后就靠你了。”
    徐温书鼻尖一酸。
    虽然这就是他此行的目的,但当徐策说出他要离开京城的那一刻,他还是有诸多的不舍。
    “皇叔,你想去哪里?我可以给你安排一个繁华的封地。”徐温书强行压下心里的不舍与悲伤,对着徐策露出一个笑容,道。
    徐策眼神有些复杂,既是欣慰,又是心疼。
    虽然说现在的徐温书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但说到底也还只是一个刚满十四岁的孩子啊!
    徐策说道:“就去北戎吧,北戎初定,很多事也需要有个人看着。”
    徐温书张了张嘴,最终都没有说出话来。
    “那……温书就回宫了。”徐温书脸上露出一抹牵强的笑容。
    徐策点头。
    徐温书转身离去。
    “等一下。”
    徐温书擦掉眼角的泪水,转身看向徐策:
    “皇叔,你还有什么事要叮嘱温书吗?”
    徐策起身,来到徐温书身前,伸手替他理了理衣服,说道:
    “现在的你足以撑起靖朝的天了。”
    “放心大胆的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有抗不了的事儿,就叫人去北方叫叔,叔来替你摆平。”
    徐温书身体一颤,笑着点头:“好!”
    徐策站在肃王府外,目送着徐温书离去。
    心里也是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