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靖朝少年说
作者:翎云天   老子是王,辅政王!最新章节     
    在客栈外面,一个十二月的成员转身对身旁的人说道:“你跟上去,确认好他们的位置。”
    “是!”
    ……
    京城外的一座荒村里。
    数十个修罗殿的杀手汇聚在一起。
    一个气息强悍的首领说道:“接到总部的命令,我们分部立刻进入蛰伏状态!”
    “所有人各自分散开来,半年内不要互相联系了。”
    “是,首领!”
    ……
    十二月的目光盯着那杀手首领。
    当初接沈家任务,三番五次刺杀徐策得就是他。
    “派人跟踪上去,不要放跑任何一个。”
    十二月冷声说道。
    身后,一个女子点头道:“是,首领!”
    修罗殿的人在疯狂撤退,蛰伏。
    十二月和暗决部的人在疯狂锁定他们的位置。
    江湖上,一股肃杀的气氛弥漫开来。
    无数江湖势力在看到肃王府对修罗殿下达的围剿令后,都是一阵惊叹。
    纵是强大如修罗殿,在面对肃王府的围剿时,也只能避其锋芒,像老鼠一样仓惶逃窜。
    而在肃王府的徐策却是一脸的悠闲。
    徐策躺在槐树下乘凉,郭贾匆匆忙忙的找上了他。
    “王爷,目前各个郡县的义务学堂都已经开筹备完毕,现在就是聘请先生来教书了。”
    郭贾汇报到。
    徐策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说道:“坐下说。”
    郭贾也不客气,躺了下去。
    徐策说道:“你现在来找我,是遇上了什么麻烦吗?”
    郭贾笑了笑,说道:“也不算麻烦,就是得劳烦一下王爷您。”
    徐策说道:“说吧,你要我怎么配合你?”
    郭贾说道:“这对王爷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就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在推行义务学堂的时候发现,京城周边百姓的积极性都比较高,而且也有很多读书人乐意到学堂里帮忙教书。”
    “但是越往京城外,那些读书人就越是不买账,所以学堂倒是筹备起来了,但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教书先生。”
    郭贾继续说道:“我发现自从王爷说出为天地立心四句话后,如今的京城的读书人非常的崇拜王爷。”
    “要是王爷能够在读书人的圈子里刷刷名声,那对于我们推进义务学堂的事可就太有帮助了!”
    徐策听后面露难色:“你让我一个莽夫去读书人的圈子刷名声,你这不是在为难我吗?”
    他徐策,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不是读书的料子,一提到读书就犯困。
    “呵呵,王爷怎么能是莽夫呢。您上次在景园楼上还写出了一首可以流传千古的绝美诗作来。”
    “您要是莽夫的话,那天下就没有读书人了。”郭贾显然不相信徐策的话。
    一首会下瑶台月下逢,一句为生命立命。
    就已经轰动了整个读书界。
    徐策听了,不由得有些挂不住了。
    他也就会几首唐诗三百首,上次在景园楼抄了一首李白清平调还是因为前世看网文小说看多了,也就立下了。
    至于横渠四句那就更别提了,几乎很多小说里都会出现这一句经典名言。
    让他去跟读书人打交道,那根本就装不了一点!
    “那些读书人太迂腐了,我跟他们实在是聊不到一块来。”徐策摆手说道。
    郭贾听了,心里也知道徐策对于儒家和读书人的态度,于是也没在强求。
    过了一会儿他说到:“那要不王爷您再这一篇文章,就重点说一下如何为什么小孩子进入学堂读书吧?”
    郭贾这两天到周边的州郡看了,很多州郡还是没有太把他们肃王府弄的这个义务学堂放在心上。
    在那些州郡的官员心里,为了让一群贫困老百姓的孩子进去学堂读书而花费一大笔钱财,是非常不值得!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人去和那些州郡的官员们沟通,这个事儿还得徐策来做。
    郭贾目光灼灼的盯着徐策,他认为徐策是有很大的才学在身上的,只是徐策不屑于表露来罢了。
    他也很好奇,如果是徐策来写这么一篇文章的话,徐策会怎么写?
    徐策愣住了。
    为什么要让小孩读书……
    这类的文章他好像还没有见到过……
    嗯?有了!
    “婉儿,备笔墨。”
    徐策看向正在远处叽叽喳喳的三女,道。
    赵曼婉闻言,起身说道:“好的王爷。”
    片刻后,赵曼婉取出文房四宝,好奇的问道:
    “王爷,是郭先生要写文章吗?”
    郭贾连忙摇头道:“启禀王妃,是在下想请王爷这一篇文章来激励各个州郡对义务学堂的重视。”
    赵曼婉愣了一下:“是王爷要做文章?”
    赵曼婉忽然想起上次在景园楼的时候,徐策作的那首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下瑶台月下逢。
    至今想来,那首诗还是非常惊艳。
    赵曼婉忽然看向徐策。
    商红衣和月凌青见状,也走了过来:“王爷样做文章?”
    徐策看了一眼几女,点头道:“嗯,义务学堂的事情非常重要,我也想为此出一份力。”
    赵曼婉曾经也是京城有名的才女,这个时候忽然就感觉和徐策找到了共同语言,上前一边给徐策研墨,一边好奇的问道:
    “王爷,您这是样作什么文章啊?”
    徐策拿起毛笔,说道:“我要说一篇——靖朝少年说!”
    郭贾和赵曼婉都是皱了皱眉头:“靖朝少年说……”
    就在这时,徐策提起笔来,开始在纸上写出一排排文字: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九洲,则国胜于九洲。少年雄于天下,则国雄于天下!”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靖朝,与天不老;壮哉! 我靖朝少年,与国无疆!
    郭贾和赵曼婉看完之后,都惊呆了。
    这篇文章……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