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风云突变
作者:上班总在星期八   武侠:我那该死的江湖女人缘最新章节     
    清晨,应天府,皇宫御书房。
    朱棣随手拿起一个包子就往嘴里送,另一只手拿起奏折准备开始批阅。
    他打了半辈子仗,对吃也没什么讲究,甚至有时还会怀念那些陋食简餐,纵横沙场的日子。
    目光方才移到奏折上,却听得门外一声:“报~!八百里加急,边境战报!”
    他眉头一锁,这大清早的八百里加急,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只见一名士兵慌慌张张拿着一卷战报,来到御书房前,他跪下便道:“皇上,鞑靼派阿鲁台率部三万铁骑进犯斡难河,守将王成兵败退守,请皇上速派援兵!”
    朱棣闻言,将奏折往桌上一摔:“大胆鞑靼!居然敢犯我大明!你给朕细说,王成手下也有五万人,他虽非大将之才,但守城一道应该不成问题,怎么会被三万铁骑击败?”
    “回皇上,王将军坚守方两日,城门就被人打开,鞑靼铁骑星夜突袭,王将军这才败走。”
    “城门被打开?怎么有可能?军中混入了敌方暗子?”
    “似乎……小的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不是军中之人,他们人数不多,武功高强。”
    “人数不多,武功高强?难道是武林中人?”朱棣自言自语了一句,他又问道:“城破是多久前之事?”
    那小兵畏畏缩缩,将头埋得更低:“回皇上,是……是半月前。”
    朱棣一拍桌子道:“半月前!八百里加急怎会这时才传到京城!”
    “皇上,这是第二封加急,上一封,半路被人劫了。”
    “反了,居然有人敢劫军报!”朱棣正欲发怒,却觉得此事不简单,城门被开,还劫有人路上劫军报,这分明就是内部有人搞破坏,而且这必定是同一伙人。
    他早年跟随徐达跟元军打了多年的仗,深知元军虽然打仗厉害,但是向来大开大合,很少能策划如此周密,这手法,实在不像那群游牧部落能干得出来。
    细思极恐,必定还有其他内部势力配合鞑靼的进攻,必须尽快彻查,否则后患无穷。
    他大手一挥道:“来人,传锦衣卫指挥使杨晓,镇抚使张武季!”他顿了顿,又道:“传少师姚广孝、各部尚书、淇国公丘福、武城侯王聪火速来殿内议事!”
    经过商议后,朱棣决定派淇国公丘福、武城侯王聪,点兵二十万,五日后出发前往斡难河迎战鞑靼。
    朱棣本欲亲征,但是姚广孝认为国内情况有点蹊跷,为免朝中动乱,还是劝朱棣留在应天府。
    兵贵神速,五日后,十万大军自应天府出发,其余部队在安徽、江苏抽调。
    大军先发,粮草后行,共二十万大军开往斡难河与鞑靼开战。
    几日后,徐城卫所军营,夜中丑时。
    昨日才送走北伐大军,忙碌了一整天的指挥使刘横伸了个懒腰正准备上床睡觉,一把刀便架到了他脖子上。
    一个黑衣人自黑暗中走出,压低声音道:“不想死,就别出声!”
    刘横也是见过世面的,当年也打过靖难之役。他没有慌乱,而是沉声道:“你是何人,竟敢动卫所军指挥使,你可知这是死罪?”
    黑衣人道:“你若是不能乖乖听话,那你此刻就得死!”
    刀架在脖子上,刘横虽不惧,但也不得语气放软几分:“你要我做什么?”
    黑衣人道:“很简单,调集卫所军,包围徐城!”
    刘横心头一惊:“你们要谋反?”
    黑衣人冷笑道:“谋反?朱棣原先在北平当藩王,为何现在会在应天府当皇帝?这年号本应是建文吧?
    若你能配合我们举事,不仅不用死,若事成你还能加官进爵,入朝拜官。”
    此话一出,刘横心头更惊,这黑衣人是竟然是建文帝势力的人?
    此前他也略有耳闻,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在朱棣打进应天府时并没有死,而是逃出皇宫,从此下落不明。
    若真的是他回到应天府,那便不是谋反,他可是太祖朱元璋所点的正统继承人,当今皇上朱棣才是篡位。
    想及此,刘横的心动了几分。
    黑衣人将刀挪近他的脖子,刀口已在他的脖子上划出一道浅浅的血痕。
    好汉不吃眼前亏,刘横一咬牙道:“好,我现在就调兵!”
    他可不想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而且,就如黑衣人所说,若事成还能加官进爵,当个朝中大员,可不比一个地方指挥使强多了。
    最重要的,是迎回建文帝,名正言顺。
    很快,辰时方一过,徐城便被几千卫所军包围,指挥使刘横打的旗号是为建文帝勤王。
    同时,徐城周围的各条官道也突然被一伙神秘人掐断,整个徐城变成了信息闭塞的地方,外面的人不知道城中情况,里面的人也不知道实际发生了什么。
    由于事情发生得太快,城中官府为了保全百姓安危,只能选择投降。所幸的是,卫所军进城后,只是控制城中治安,封锁城池,并没有伤及百姓。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扬州、合城两地,皆是被当地卫所军打着同样的旗号包围,他们进而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城池。
    唯一与其他两城有所不同的是,合城还来了约两千人马,他们在城中单独驻扎,并没有与其他卫所军一起。
    这些人皆是兵强马壮,装备精良,远不是普通军队可比。为首之人手持一把折扇,乃是一名三十来岁,风度翩翩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