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深陷裸贷—回乡下
作者:无望的守候   出事了这个快穿不狗血了最新章节     
    客车卷着尘土驶向远方。
    下午的阳光照的人有些发晕,村里的土路上基本没什么人行走。
    周冷背着行李,拿出了剩下的两个包子继续边走边吃。她扛着包袱走路的样子格外的显眼,走了几分钟后她就遇到了相熟的人。
    迎面走来的是村里的老人,论辈分陈望应该叫她三婶子。
    远远的那个有些瘦弱的女人就打量着周冷,她晒的黑亮的脸上透出几分迟疑来。
    周冷率先开口打着招呼:“三婶子,好久不见了,还是这么精神啊,我是陈望啊,看你这是认不出来了?”
    “陈家丫头,哎呦呦我滴个乖乖,你这去上学小半年了吧,这变化也太大了,怎么造成这个样子啦,不过瞧着可结实了不少。我听你奶奶说你平时还勤工俭学呢,真厉害啊。”
    周冷学着记忆中陈望的样子腼腆的笑了笑然后说:“三婶子,我这还背着东西就先回家看我奶了,回头咱们再聊。”
    “行行,快去吧,背了不老少的东西。你奶奶知道你回来铁定高兴。”
    “三婶子再见。”
    “回头再唠。”
    周冷辞别后继续赶路,接下来她遇到了熟人就主动打个招呼。
    毕竟照片的事情她不知道是否通过网络传播到了这个有些落后的村子里,打招呼会让大家重新认知自己新的形象,避免有什么闲话传到奶奶的耳朵里。
    村里大多数人家的房子都已经是砖瓦房,个别房屋外墙还贴着白色的瓷砖,红色的砖墙围着院子,有的人家瓷砖上还带着山水画,只有零星的几家还是夯土房和茅草屋顶。
    陈家就是这村里房子最破的人家之一,一个老人供一个学生还有自己的嚼用,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陈家的条件一直都不太好。
    周冷走到了自家院子门口,这里和记忆中丝毫不差,木头钉的大门紧紧的关着,透过缝隙能看见一个老人在院里菜地里摘菜。
    陈家奶奶叫王秀丽,现在她老人家年纪大了,耳朵有些聋,眼睛也花。如今只是地里的活和每天的两顿饭就让她闲不下来。
    “奶,我回来了。”女孩亲切的在大门外喊着。
    周冷喊完看着没反应的奶奶,她只能先进院子放下行李后再远远的再次大声喊道:“奶,孙女儿回来了。”
    她怕忽然靠近吓老太太一跳,不如远远的喊一嗓子。
    如此轻松就能打开的门也昭示了陈家没有丝毫防贼之心,贼来了也许都会留几块钱再走。
    王秀丽抬头看向院门口,她站起来回话:“谁呀?咋听着是陈望的动静。”
    周冷快步走近一点到了老人面前高声说道:“奶奶。”
    老人仔细的端详了她两眼后才高兴的拍手笑了起来,她拉着周冷的手说:
    “孙女回来了,学校放假了?这次看着可黑了不少,你是不是又出去打工了,奶还能挣钱呢。地里的粮食长得不错,现在政策好了。”
    老人一边说一边要去拿周冷放到地上的编织袋,她总觉得孩子还小,自己还年轻,重的东西要自己去提。
    周冷先一步扛起行李后说道:“奶,我先把袋子拿屋里去,你继续摘菜吧,今天我孝敬孝敬你,给你做个拿手的大菜——土豆烧茄子。”
    王秀丽笑的眼睛眯成了缝,黑黄的皮肤显的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几分,她走回菜地继续摘菜,嘴里答复着:“行,可别把房子点着了就行。”
    周冷进屋放好了行李,就开始打扫卫生,倒不是她嫌弃老人,实在是老人眼睛花了,看不清东西,所以许多地方因为看不清就容易藏污纳垢。
    王秀丽拿着菜进屋内的时候,周冷已经在捞饭了。捞饭是没有电饭锅的农家用大锅煮饭,熟了以后捞干食用。
    “我们丫头在外面吃苦了,如今这活干的是有模有样喽。”老人有些心疼的说。
    周冷高声回话:“奶,你去屋里看电视吧,饭好了我叫你,吃完了饭,我有点事和你商量。”
    老人打了一下孙女的后背说:“你呀,真是和你那个死爹一样,有啥话就说呗,提前说这一句怪让人惦记的,我给你烧火,你就现在说吧,现在还不是我看电视的时间点呢。”
    周冷拿来板凳让老人家坐下,没让她上前烧火,两人就在灶坑前说话。
    她看着老人的精神面貌还不错,这才放心开口说:“奶,我不想去上学了,我想回家来陪着你。”
    老人家浑浊的眼睛认真的盯着孙女,她没有激动的质问更没有不解的疑惑,只是平静的说:“你想清楚了?”
    这是出乎周冷意料的结果。她试探性的说:“奶奶,我以为你会生气呢。”
    王秀丽感慨叹了口气,她语气平和的说:
    “奶是老了,眼睛花了,但是心没糊涂啊,你妈为啥就不回来了,外面的日子太大了,容不下咱们这样人家养出来的娃,回家好,家里的日子安心,守着地总能过的自在,这一辈子不就这样吧,怎么都是活。睡的不过一米宽的地,吃的绕不过五谷杂粮。”
    周冷侧身伸手握了握奶奶的手,她大声的解释着:
    “奶,我到了县里的学校就跟不上那里的学习进度了,城里学的和我在乡里学的都不一样,英语我也跟不上,慢慢地就不喜欢学习了,奶你说的对,我在外面心不踏实,倒是回家了心里踏实多了。”
    “咱们的根在这里,这里的土地啊能让咱们长的好。”
    周冷点头。
    祖孙说着话,周冷熟练的捞饭、炒菜。
    今日终于不是老人一个人安静的吃饭了。
    饭桌上,王秀丽担心孙女回来心情低落,她主动的挑起话题,说着村里各家的趣事,仿佛在暗示村里也很好。
    吃过了饭,周冷拿出了给老人买的衣服和鞋子让她穿上试试。
    王秀丽笑的合不拢嘴,虽然嘴上说着浪费,但心里也是高兴的。
    次日,周冷就在家里大改造。首先是打扫卫生,把家里盖在身上能压死人的被子拆开,把棉花弹一弹,房顶换上了新的稻草,院墙和木门也重新钉了一遍。
    一周的时间,家里就焕然一新。
    两人在自家的院子里干活,很少有人来打扰,周冷的内心觉得格外的平静,她喜欢这样简单安静的日子,在这里她非必要不和外人沟通,平时基本也很少说话。
    王秀丽也喜欢和孙女一起做事,有亲人陪伴她开心了许多。
    老人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只知道院里地里的这些活计,她虽然知道孩子上学能有更好的未来,但是她更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孩子上学的费用会越来越贵,万一自己哪天死了,孩子书没读完,地里的活又没学会,那她要怎么生活呢?索性回来吧,至少能吃饱穿暖,自由自在。
    家里的事情基本忙完了,周冷就带着老人进县城采购了,她想给奶奶配个老花镜,还要给家里买个新电视。
    现在家里看的电视是老式电视机,甚至没有天线,是家里织毛衣的织针掰弯后插到了电视后面本应该连接天线的地方,而且也只能收到国家一号台和省二号台。
    王秀丽喜欢看电视,那是她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也是她见证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地方。老人家每天晚上都雷打不动的趴在电视前的桌子上,脑袋紧紧的贴着屏幕,认真的看着。
    现在家里当家的彻底成了周冷。老人嘴里抱怨着乱花钱,胳膊腿却顺从的跟着孙女,她知道这是孩子的孝心,不能辜负也不想推脱,她知道望望这孩子从小就自尊心强,要多夸少打击。
    这是老人在接儿子骨灰回家后第二次来到县城,上一次她紧紧的握着小陈望的手,上一次她是小陈望的依靠,这一次是孙女紧紧的抓着她的手腕,这一次孙女是她的依靠。
    两人给王秀丽配了花镜,周冷又扯了几尺布,奶奶一直说要教她做鞋,做衣服,她知道老人是怕她没有生活技能,老人想干嘛她顺着就好了,技多不压身。
    午餐时间。
    周冷带着老人到了一家外观好一点的饭店吃饭,老人有些紧张的拉了拉孙女的衣袖,她用自以为很小的声音说道:
    “败家孩子,在这里吃要多少钱啊,早上我说带两个馒头你就不让,花这钱干啥。你个败家子。”
    周冷想要小声的回答,但是老人听不见,她只能摆了摆手,然后安抚的拍了拍老人的胳膊。
    两人进入餐厅后落座,点餐。
    在周冷的坚持下点了一个素菜,一个肉菜,两碗米饭。
    王秀丽为数不多的去饭店吃饭的经历里,她去的都是路边的苍蝇馆子,她甚至不敢去那些装修整齐,窗明几净的餐厅吃饭,她总觉得那里的饭更贵。事实上是差别并不大。
    在王秀丽浑浊又犀利的目光下,周冷一个米粒都没敢留下,就差舔盘子、舔碗了,看着干净的过分的餐具,老人还是偷偷的打了周冷一下,发泄了自己小情绪。
    结账,离开。
    出了大门,两侧的服务员客气的说道:“欢迎下次光临。”
    王秀丽努力的挺了挺腰板,然后慢悠悠的走了出去,到了门外几米后又泄了气的说:“两个菜,两碗饭,快一百块钱了,哎呦呦,真是心疼人啊。”
    “奶,你觉得咋样,人家给你端茶倒水,笑脸相迎,你说这钱值不值。”
    老人又轻轻的打了周冷一下,她没说话,心里想这钱花的是值的,她也是去饭店吃过饭的人了,死也值了。
    两人又去买了电视,周冷还偷偷买了一些老人爱吃的糕点,这里购买电器没有上门服务、配送到家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