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薅羊毛?2
作者:大木公   梦回大宋最新章节     
    10万贯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并不是每个商家都有实力能够轻易从流水中拿出来的。
    尤其是广州、泉州和宁波三地的商人,去年才被宋齐鲁用海图刚刚薅走了160多万贯。
    但是这次的确是机不可失啊,剩下的六十几家,也都是能够在大宋能够排在二流档的巨贾,身家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于是最终,这六十几家三三两两的合伙出资,又从宋齐鲁这里认购走了25个加盟名额。
    这样宋齐鲁手下全国的琉璃盏加盟商就达到了60家整。
    成功“骗”到手600万贯加盟费之后,宋齐鲁也宣布不再招收加盟商!
    这也标志着宋齐鲁成功的将自己和这一众人,通过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宋齐鲁突然有些自嘲的想到:
    别人发家都是靠做买卖起家的,而自己的起家史,则是搁着大宋商人这一头羊,往死里薅羊毛!
    如果不是因为有穿越作弊器的存在,到底是谁更技高一筹,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水泥拢共弄了不到十万贯,跟这600万贯的天文数字比起来,立马显得有些不值一提了。
    这比大宋一年所有的赋税加起来也不差多少了。
    宋齐鲁多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心安,宋齐鲁宣布自己的“科研所”,正在斥巨资在研发一种完全透明的玻璃,还有依此制造的“玻璃镜子”。
    一旦技术攻克,将会无偿和各位加盟的合作伙伴共享成果。
    就这样,底下在座的众人这心里才稍微平衡了一点。
    总不能你这又拿钱,又占股份的,一点事不做吧?
    “嗯对了,我倒是听官家提到过一件事,在开封府部分由皇室掌管的无主宅院、商铺都将出售。”
    “如果你们有意的话,我便把内务府专门负责此事的太监招来。这事如今还只是内部消息,买不买的你们自己拿主意,我就不掺和了。”
    “唔~此事难得是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我等也想表现表现,可是奈何这钱……”
    “是啊,是啊,的确如此,我们也是有心无力啊!”
    众人说的好听,心里盘算的也不过是盯准了开封府庞大的市场,难得有这么一次机会可以插进去。
    “嗯,那这样,每家10万贯的加盟费我可以先收一半,剩余款项我以一分利息,给各位宽限到明年,诸位看下如何?”
    宋齐鲁沉吟了一下,最终说出一份折中的方案。
    “那真是太好了,多谢宋大人高义!”
    这一分钱的利息,在当时来讲基本上就跟白用差不多。
    要知道如今的钱庄放贷利息都是三分起步,也就现在改名的“皇家平安钱庄”,利息是一分五罢了。
    既然是皆大欢喜的事儿,宋齐鲁也就招呼人去把内务府的黄门太监招来,他本人则是以避嫌的名义闪人了。
    宋齐鲁可是知道,因为杜充个怂货的原因,1130年下半年开封又再次沦落到金人手里。
    这时节再在这待下去,估计到时候这些商人一准会上门骂自己。
    最后宋齐鲁听张半城说,这群商人也是给力。
    基本所有出售的地产、铺面和田产,全部被这些人扫荡一空。
    赵构本来就没打算回开封府的事儿!
    所以难得有这个一个“套现”的机会。
    他是把除了开封内城的皇宫、府衙和王府之外,像什么皇庄啥的全部打包贱卖了。
    要不是怕开封府民暴乱,他都想把皇宫直接卖给这帮子商人。
    赵构真是爱死宋齐鲁了,居然还可以这么玩?
    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吧!
    这群商人基本上被宋齐鲁跟赵构这两个人的“无耻”组合,差不多全给掏空了。
    赵构不仅得到了300万贯的国债资金,而且卖房子七七八八的还弄了400多万贯。
    比宋齐鲁弄得600万贯加盟费只多不少。
    这第二天“心满意足”的商人们,基也都散伙回家了。
    虽然这次都被搜刮的,连裤衩子都差点不保。
    但是总归是在皇帝面前混了个脸熟,多少都分了点肉吃。
    尤其是宋齐鲁放开的七彩琉璃的加盟,这简直就是最大的意外收获。
    这么大动静,想瞒人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为了本来就没多少名声的赵构考虑,宋齐鲁还是求见了赵构一回。
    最终在宋齐鲁的苦心劝导之下,赵构这才不情不愿的拿出两百万贯来,用于进一步减免中原和两河地区农民的赋税。
    又拿出来一百万贯,用于皇家蒙学堂和皇家医药局的兴建。
    作为安抚赵构的条件就是,除了通过官府邸报之外。
    宋齐鲁还通过“中华商报”,对赵构的仁义爱民之举,进行大肆宣扬。
    手稿都是赵构指派铁杆心腹汪伯彦亲自执笔的。
    不过看着满篇的之乎者也,宋齐鲁差点没当着汪伯彦的面撕掉。
    “汪大人,这样写怕是不成啊!”
    “哦?不知宋大人有何高见”
    对于宋齐鲁这种“文盲”居然还敢对自己指手画脚的,汪伯彦是大为不满的,好赖老子也是进士出身好不好?
    搞笑!
    “汪大人这锦绣文章做给读书人看,那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我大宋商报主要是面对百姓的。我读着都费劲,你还指望老百姓能看明白?”
    宋齐鲁眼看着汪伯彦那鄙视的眼神,他也没什么好气。
    “嗯,这倒是个问题,汪爱卿还是重新改一改,用白话文书写。”
    连赵构也觉得宋齐鲁说的有道理,汪伯彦一看自家主子都说话了,也只能硬着头皮书写了。
    一连改了两次,宋齐鲁都不满意。
    最后直接自己动手了,诗词歌赋不如你们,要说这大白话还真不怵。
    最后几经修改后,终于定稿。
    大体意思就是:
    我赵构不日就将班师,还都开封。我就是因为不忍心看百姓疾苦,所以这才变卖房子卖地的。
    你看看我掏了300万贯用于积极抗金,准备收复失地。
    200万贯补贴减免农税。
    100万贯盖学校、医院。
    这可是我老子和我大哥都没曾做到过的,我做到了。
    所以,你们该拥护谁心里有数了吧?
    虽然赵构从中截留了一百多万贯给自己,但是这事儿也没人敢往外说啊。
    不过十几日时间,赵构的“义举”就传遍了天下,一时间风头无两。
    听闻此消息,最为激动的莫过于开封百姓和开封留守宗泽个“小天真”了。
    宗老大人是盼星星盼月亮,天天盼着赵构能回开封“重拾旧河山”。
    单单是奏折都写了好几封了,为此还广泛联络“义军”,准备组建一支“百万大军”给赵构当班底。
    先不说赵构这人,压根儿就没回开封的想法。
    就说这对他本没什么归属感的“百万大军”,就算是白给他,他也不敢要啊!
    要是把自己玩进去,那可是哭都没地方哭去了!
    不过接下来的日子,宋齐鲁总算是清静了一些。
    除了陪自己老婆待产之外,也就是去军校收拾那帮子大头兵。
    一个月的新式军训科目考核过后,宋齐鲁逐渐加大了对识字的普及力度,由原来的每天十个字,涨到了二十个字。
    除了常规训练和战术之外,会识地图,也成了硬性规定,除了少数人之外,弄得这帮人是整天叫苦连天。
    整个七月,大部分时间都是宋齐鲁在盯着这群军官生。
    张俊则是带着部队,不停地辗转各地平叛。
    本来宋齐鲁是顶上这个“肥差”的,赵构估计也是怕宋齐鲁实力趁机做大。
    所以,以宋齐鲁陪产为由,直接委派了张俊前去。
    其中不乏也有赵构扶持张俊,以此来抗衡宋齐鲁势力的私心。
    对此宋齐鲁表现的很从容。
    不去就不去呗,宋齐鲁就老老实实在赵构眼皮子底下“教书育人”。
    反正因为宋齐鲁的强行介入,从占城倒腾的大批粮食早已运抵北方。
    这些粮食都是低价,甚至赔钱出售的,这也抑制住了粮价的疯狂上涨,让百姓得以有口饭吃。
    再加上赵构在宋齐鲁的怂恿之下,实行的减免赋税做法,给他赢回来不少民心。
    使得这些农民运动的无论是规模,还是声势,都比原来历史上的小多了。
    所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这用来形容此刻“捡漏”的张俊,再合适不过。
    不仅部队越打越大,功劳和官职也是一路水涨船高。
    直接因功升任观察使,成了正儿八经的建炎朝廷的一线高级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