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两面三刀
作者:水动   颠覆战国之魏国最新章节     
    赵国王宫
    相国太午成急急忙忙走进来,对着赵王语施礼道“大王,暗探回报,魏国派中行令徐然出使中山和燕国。”
    赵王语疑惑问道“你是认为魏国此举目标是赵国?”
    太午成答道“正是,魏齐之战已经结束,齐国割五城求和,魏国不需要再让中山和燕国掺合。唯一可能的就是要对赵国动手!”
    “岂有此理!魏国欺人太甚!寡人要亲自讨伐!咳咳。。。”赵王语激动的说道,身体忍不住的咳嗽起来。
    太午成急忙劝道“大王不要动气!如今魏国强悍,不宜硬拼。整军备战的同时也要向诸侯求援,告诉他们唇亡齿寒的道理。”
    赵王语听完也冷静下来,立刻召集公子成和中护军赵刻,以及赵国新提拔的少司寇李兑。可见,赵国也开始改善宗室垄断官职的问题了。
    赵王语开口说道“赵刻,军队训练如何?”
    赵刻急忙回答道“大王,八万将士整装待发,随时可以出战!”
    “彩!”赵王语夸赞道。
    此时公子成则说道“王兄,我军人数不如魏军,不宜硬拼。”
    赵王语一生要强,最不喜欢听这些,生气的说道“都打到家门口了,还不拼!”
    赵成一下子不敢说话,此时少司寇李兑说道“大王,齐国大败,魏军也损失惨重,出兵赵国兵力也不会像之前齐国那么多。可以引诱中山和燕国联盟伐齐,趁机签订攻守同盟,如此这两国就不会背刺赵国。”
    公子成不以为然的说道“那么赵国又得罪了齐国,万一齐国和魏国联合出兵,岂不是更糟糕。”
    李兑毕恭毕敬的说道“只要在三国出兵的时候,赵国以魏国要进攻赵国为借口退兵返回,那么中山和燕国也就成不了大事,齐国必然感谢赵国从中斡旋。”
    赵刻不屑的说道“两面三刀,非大丈夫!”
    太成午却赞同道“大王,臣附议少司寇之计策!”
    赵王语也点了点头“赢了才是大丈夫!此事就交给少司寇了,寡人赐你行人仪仗出使中山和燕。”
    “诺!”李兑高兴的回答。随即又说道“大王,请调代郡兵马适当威慑!”
    “好,令代郡守赵豹调兵屯边境做好随时南下准备!”
    “谢大王!”
    公子成见状也想表现,说道“王兄,秦楚也可以联系,让其背刺魏国。”
    赵王语点了点头,他原本也是这么想的“出使秦楚就交给你了,多带金银!”
    “诺!”
    赵刻此时也说道“大王,魏国大军都在东部,平原兵力太少不足以抵挡。当先加派人马。”
    “你领三万人马驻守平原!多备粮草,与邯郸遥相呼应!”
    “诺!”
    秦都咸阳
    秦公驷正和几个重臣烤火讨论,客卿张仪,大良造公孙衍,将军赢疾和赢华。
    秦公驷烤着火说道“诸卿,今岁秦国虽然灭了蜀苴两国,但是兵力粮草耗费巨大,还丢了武关。今日希望诸卿能解寡人之忧,明年秦国何去何从?”
    嘴炮张仪首先开口“君上,秦国之忧在于关中之险要不存,昔日四塞之地先失河西,再割函谷,如今丢失武关,此时守尚且不足何以东出。但此三处分别被三国占据,秦当拉一国,打一国,合一国。”
    公孙衍听完不是滋味,丢失武关让他失去晋爵机会,不然灭国之功劳足够封君了。当然秦国国君还没称王也是一个原因。
    秦公驷却听的兴起,问道“如何拉一国,打一国,合一国!”
    张仪继续说道“楚国被韩国背刺,必然报复,到时候韩国不能战求救,秦国就可以逼其割让函谷关,如果韩国不允,则出兵夺函谷关。如果韩国同意,则出兵楚国夺回武关。此拉一国,打一国。至于合一国自然是魏国,魏国忙于东线,秦国先不要触动,,先盟好。日后出兵河西可以先联系齐赵背刺其后。”
    秦公驷听我不断点头。
    公孙衍却说道“秦国大战方休,如何对付有函谷武关地利的楚韩?”
    “张仪相信天下是没有攻不破的城池!”张仪说道。
    赢华立刻说道“没错,韩楚战力低下,一个冲锋就垮了。”
    哈哈哈哈,除了公孙衍其余人都大笑了起来。
    此时赢疾则说道“张子,秦国在巴蜀的屁股还擦干净,早晚会出事,还是先解决为好!”
    所有人笑声戛然而止。
    秦公驷也微微点头道“正是,巴国未灭,川中不得安宁。”
    公孙衍立刻说道“君上,衍请命灭巴国。”
    秦公驷没有立刻说话,看了看张仪,才对公孙衍说道“征伐当然要大良造了,勿急,坐下说!”
    张仪随即说道“君上,出兵巴国正好可以让楚魏放松警惕!”
    公孙衍看到这里鄙夷一眼张仪,变脸真快。跟赵国一样,两面三刀不被其他人喜欢,但是国君喜欢。
    赢疾则说道“先出兵巴国,如果攻楚,可以由汉中出兵攻打楚国汉北之地,逼迫其交还武关,或者顺江攻打上庸。”
    秦公驷听我立刻起身,走到地图前端详起来,其余众人也纷纷跟了过来。
    只听秦公驷高兴说道“彩,彩,彩。。。赢疾此击甚妙!”这时才想起,补充道“大良造以为如何?”
    公孙衍立刻施礼道“公子疾计策甚好!臣当然认同!”
    这时秦公驷则说道“那这次就给年轻人一点机会,巴国这仗就由赢疾为主将,赢华为副将,统兵八万。至少大良造就辛苦一下,整训新兵,备战韩楚。”
    赢疾听到可以独自领兵当然兴高采烈,急忙回答“谢君上!”
    赢华也跟着高兴。
    公孙衍听完,眉头紧锁仅仅一瞬间,但立刻又恢复平静,回答道“臣领命!”
    所有人心里清楚,秦公驷是要提拔自己的弟弟。所有国家都一样,连魏申都一直努力的要提拔公子高。血缘一直是最稳固的关系。
    “哈哈哈。。。我秦国上下一心,霸业可成!”秦公驷高兴的说道。随即又对张仪说道“张子,你的伐交大策准备如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