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离间建奴
作者:佰夫长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最新章节     
    嗯!
    朱由校颔首,赞同杨肇基,李邦华的说法。
    军事上,朝廷持续查漏补缺,培养可造之材,完善后勤系统,该做的基本都做了。
    剩余的,便任由前线将领发挥。
    朱由校起身走下玉阶,来到作战地图旁,来回打量着军事地图。少顷,询问说:“皇太极亲自率军西征,辽东,辽南何人统兵防御。目前,朝廷是否收到有关辽东,辽南传来的消息?”
    杨肇基答道:“禀陛下,衙门尚未收到两地的消息。既然皇太极出兵大宁行都司,在辽东,辽南必有所动作。故而,一两日内兴许传回消息。”
    这时,刘若愚突兀的出声,低声说:“皇爷,昨日指挥使汇报,莽古尔泰现身辽南。”
    啪。
    朱由校轻轻拍了下额头。
    莽古尔泰。
    他差点忽视田尔耕送来的情报。
    这时,不等朱由校出声,李邦华出言道:“陛下,若莽古尔泰出现在辽南,辽东战场若非代善,即是阿济格。建奴内,有资格独立领兵贝勒不多。”
    阿济格。
    莽古尔泰。
    朱由校喃喃自语,阿济格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招降明军左梦庚部。莽古尔泰,参加萨尔浒大战,进击内喀尔喀巴林部,斩俘甚众,数次进攻明军,屡立战功。
    相较皇太极的老城谋划,阿济格,莽古尔泰,性格均有极大缺陷。
    朱由校托腮思绪片刻,转首说:“目前,辽东,辽南,尚未有消息传回,但朝廷基本能推测辽东,辽南的建奴统帅,能否设法干掉阿济格,莽古尔泰。”
    闻言,杨肇基,李邦华对视。
    少顷,杨肇基出言说:“陛下,臣有一计,兴许不能干掉阿济格,莽古尔泰,却能离间八旗。”
    “哦。”
    朱由校表情微愣,欣喜的询问:“爱卿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杨肇基直言不讳说:“奴酋努尔哈赤去世,选拔继承人时,莽古尔泰因其生母窃藏金帛得罪而死,加上他本人性情粗野,无人拥护,没能被拥立为汗。
    此人身为建奴四大贝勒之一,平素极不服气皇太极,兴许有自立的想法。阿济格能征善战,却是一个缺少智慧,性格粗暴的人。
    朝廷可在两人身上做文章,臣建议,趁着皇太极远在大宁行都司,朝廷派使团出使辽东和辽南,陛下加封阿济格,莽古尔泰为大汗,赐大汗印信。”
    离间?
    封大汗。
    赐大汗印信?
    朱由校诧异的望向杨肇基。
    他料到杨肇基会使用离间计,却没想到杨肇基做法这么毒辣。
    此计短期内能否离间八旗,却绝对能在阿济格,莽古尔泰内心埋下权力的欲望。
    时机成熟,保不齐对方背刺皇太极。
    关键能够直接恶心皇太极,报皇太极欲拉拢大明勋贵之仇。
    思索片刻,确定计划可以实施,朱由校询问道:“宁锦之战,建奴坚持几日?”
    杨肇基思量片刻:“从五月十一日,皇太极亲自率领四旗向大凌河,小凌河城方向挺进,到六月十二日皇太极返回沈阳,战事恰好维持一个月。”
    一个月。
    一个月时间足够朝廷暗中操作。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朱由校当机立断说:“杨卿,计划是你提出来的,那么你亲自来实施,朕全力支持你。”
    杨肇基谢过皇帝信任,继续进言:“陛下,离间计短期内难以见效,需在辽东,辽南做好军事出击的准备。”
    朱由校微微颔首,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建奴来袭,边军不能坐山观虎斗,袁崇焕部,毛文龙部是该行动,无需刻意寻求作战,只需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抓住战机袭扰建奴。
    旋即,他向杨肇基叮咛说:“传令蓟辽总督王之臣,宣府总兵曹文诏,蓟镇张凤翼加强边境防御,以防建奴小股骑兵偷袭。
    传令延绥总兵来斯行,大同总兵马世龙,强化两镇防御,警惕套寇趁机作乱。”
    杨肇基认为皇帝有点小题大做,建奴,明军未分出胜负前,套寇应该不会作乱,他依然领命。
    小心驶得万年船总归没错。
    旋即,朱由校追问:“孙传庭,是否率军开拔前往西南?”
    杨肇基微愣,设五大战区,西北诸事不归他管,思索片刻说:“孙传庭,练国事,来斯行返回陕西,各部开始向西安府聚集,五月末应该率军出发。”
    闻言,朱由校示意杨肇基,李邦华去忙,他独自站在军事地图前,推演起建奴进攻路线图。
    是日。
    建奴犯边的消息,好似疾风骤雨传遍京城。
    初闻,百姓惊慌。
    这十几年,朝廷主要战事来自辽东,数次出击胜少败多。
    北疆即将夏收,建奴趁机犯边,战事拖得越长,对夏粮影响越大。
    百姓纠结中,前线传回的捷报,驱赶他们的所有惧意。
    临近黄昏。
    前线信使快马入京。
    “大捷。”
    “大捷。”
    “太平堡,太安堡守军重创建奴。”
    沿街百姓闻讯,纷纷弹冠相庆,迅速让开通道任由信使驰骋。
    此时,北部战区官署,杨肇基刚刚找主管礼部张梦鲸,钱龙锡商议完离间建奴之事,决定派钱谦益,薛凤翔率领使团出使辽东,辽南。
    临时收到前线捷报,杨肇基,李邦华几名官吏阅读后,齐刷刷狐疑的望向信使。
    “消息来自何处?”
    信使恭敬回答:“禀大人,消息来自太平堡,太安堡两名把总。”
    杨肇基,李邦华对视。
    非他们怀疑战报真伪,实乃战报中杀敌数量太过匪夷所思,远超朝廷预料。
    他有所怀疑,李邦华,王家桢,统统有所怀疑。
    八千。
    斩首八千。
    宁锦之战都没这种出彩的战报。
    何况乎,前线两处小小的军堡呢。
    杨肇基斩钉截铁说:“你马上随本官进宫。”
    杨肇基,李邦华,王家桢马不停蹄,领着信使匆匆进宫。
    乾清宫。
    朱由校苦心研究前线战况,奈何信使带回的消息有限,尚未有什么突破性收获。
    突闻杨肇基去而复返,领信使进宫带回前线捷报,亲自通读战报,他亦瞠目结舌,即刻给信使赐座,赐茶,赐糕点,让其在乾清宫边吃边休息。
    旋即,派刘若愚召集内阁,六部进宫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