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先让他们饿上三天
作者:西窗V听雨   月下寻花最新章节     
    告示一经张贴出去就引起了轰动,不为别的,就为了那句“顿顿有肉”。
    在这个食物匮乏的时期,别说顿顿有肉了,就是十天能吃一顿肉都是奢侈。
    于是前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把用来当做报名处的叶寻花宅院挤了个满满当当水泄不通。
    叶寻花没想到这郓城县不大能人却不少,竟然有这么多的科学技术人才。
    可是等到一询问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很多人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
    “听说你懂的农田水利?”
    “对!我种了二十年的地!”
    “请问什么是勾股定理?”
    “哈哈,屁股腚沟也讲理?”
    “石灰石遇到水会发生什么反应?”
    “会,会喝了它!”
    折腾了一上午,一个有用的人才也没招到。
    叶寻花一看这样可不行,马上改变了招聘方式。
    凡是来报名的一律交一斤黍子,也就是黄米。
    凡是被录取的,可以领到十斤黍子。
    这样一来那些怀着侥幸心理想蒙混过关的人就得掂量掂量了,可别偷鸡不成蚀把米。
    到了下午,前来报名的人就少了九成,只有那些确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敢来一试。
    一天过去,只招了三人。
    一个是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孙半仙,一个是会建桥铺路的高师傅,还有一个是个女的,精通养蚕缫丝的朱寡妇。
    朱寡妇一个妇道人家本来不应该出来抛头露面,可是架不住肚子饿啊。
    在生存面前,除了大是大非,一切都可以被忽略。
    叶寻花之所以录取她,一来看中她的缫丝手艺,可以为以后的纺织工业出力。
    二来也有解放妇女的思想在内,让朱寡妇做个时代楷模,引领先进的理念思潮。
    孙半仙虽说是个风水先生,但他对天文、地理、地质、水文方面有独特见解,将来修坝筑堤少不了他。
    高师傅就不用说了,城乡建设发展离不开这样的人才。
    为了怕只有三个人的学堂尴尬,又特批了陈修文兄妹俩一同学习,这样五个人的学堂也算初具规模。
    当然这才是公开招生的第一天,还有许多人没得到消息,估计三天报名时间到了,怎么也得有十几个人吧。
    叶寻花是这样打算的,等到人员招够了,就集中拉到梁山上去培训进修,在梁山建立一个大型的科研基地,研究制造较为先进的生产机械。
    比如建筑、运输、纺织、食品、国防等各行各业。
    是时候把蒸汽机造出来了!
    有了蒸汽机,就可以造汽车、造轮船、造火车甚至飞机。
    叶寻花畅想着以后美好的前景,到时候就可以和安月桐开着房车到处旅游了。
    今天是安月桐走了的第九天,再过一天,也就是后天,安月桐就应该回来了。
    到时候她回来一看见粮食问题解决了,会不会对自己赞赏加崇拜呢?
    第二天中午,终于又招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师从鲁班门的戴一眼,一个是从军械监退下来的李铁锤。
    戴一眼之所以叫这个名,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木料,他一眼就能看出来能做什么东西,不带有一点误差。
    李铁锤人如其名,在锻造铁器方面淫浸多年,手艺精湛,要不是因为得罪了上司,也不会解甲归田。
    叶寻花对这两个人都比较满意,特别是李铁锤。
    他把手枪拿给李铁锤看,李铁锤很快就把手枪拆卸成了一堆零件。
    然后仔细研究一番,闭着眼又把手枪组装起来了。
    说自己也能做出来,只是需要时间。
    “那这个呢?”
    叶寻花又把微冲放在李铁锤面前,这回李铁锤拿过来看了看,闭着眼就把微冲拆了。
    “小李啊,有你的!”
    叶寻花的老毛病又犯了。
    就在这时,门房进来通报,说卜得志来找老爷,好像有急事儿。
    叶寻花赶紧出来,就见卜得志一脸的汗。
    “叶大人!不好了!城外,城外来了好多人!”
    “小卜啊,镇定点!这些人是不是来报名的呀?”
    “这个,我倒不清楚,要不您亲自去看看?”
    叶寻花跟着卜得志来到城头,抬眼往远处一看,就见尘土飞扬之中,无数的人正朝着郓城县城涌来,犹如一排排翻腾的人浪。
    “这好像不是来报名的吧?”
    卜得志嘟囔着。
    当然不是了!
    这是大批的灾民,数量比城外原先的灾民还要多出数倍,差不多能有十万人!
    叶寻花放下单筒望远镜,心里哀叹一声,咋整?
    很快,大批衣衫褴褛的灾民铺天盖地就到了城下。
    他们从原先的灾民手中抢夺食物和衣服,霸占原住民的简易帐篷,殴打驱赶他们。
    原先的灾民奋起反抗,但架不住新来的人多,被打的头破血流,满地打滚。
    随着新来的灾民越聚越多,他们开始冲击城门,想要冲进城里来。
    叶寻花仔细观察了良久,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里面的一些人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故意捣乱,目的动机不纯。
    谁会在这个灾情严重的时期趁机捣乱呢?
    叶寻花首先想到的就是梁山。
    梁山就是借着灾民暴乱的时机四处攻城略地,所到之处官军望风披靡。
    可是自己却抄了他们的后路,把他们的大本营给占了,而且还让他们吃了一个哑巴亏,永远不能和自己为敌。
    那么他们怎么会甘心吃这么大的亏,不得想办法找回来?
    于是他们派人趁机混入灾民之中,鼓动灾民说郓城县有粮食,那么灾民们必然会蜂拥而至。
    然后他们再趁机捣乱,攻陷郓城县城。
    究竟是不是一问便知!
    叶寻花找来一根长绳,把绳子系在自己腰上,另一头让卜得志和几个士兵拽着。
    约摸了一下绳子的长度和城墙的高度,感觉相差不大,觑的一个时机,从城头一跃而下。
    卜得志吓得“哎呦”一声,赶紧往城下面叶寻花跳落的地方看去,只见叶寻花临近落地的时候扯了一下绳索,登时卸去了下降的力道。
    叶寻花就像一只灵活的猿猴,瞬间就抱住了一个人,抬手将那人打晕,然后摇动绳索让卜得志等人把自己拉上去。
    城外的人见一个人从天而降,接着打晕了自己的同伴,好像要将其带走,赶紧来救。
    却被那人三拳两脚打倒一片,叶寻花迫退来人,就觉得腰上一紧被拉了起来。
    他一手搂着那个人的腰一手抓住绳子,在城墙上连续踩踏,几步就爬了一半。
    就听到下面一个人高呼:“花荣!快拦住他!”
    紧接着一根弓弦发出“绷”的一声,一支利箭电射叶寻花的后脑。
    叶寻花就觉得瞬间被寒意笼罩,手一松马上下坠了一尺。
    一支箭一下钉在城墙上,距离叶寻花的头顶不到半寸!
    叶寻花转过身来,就见城下人群里站着一人,虽然穿着破烂的衣衫,却掩盖不住逼人的气势。
    那人二十多岁,剑眉朗目,手中拿着一根雕弓,见叶寻花躲过了那一箭,看也不看又是一箭射来!
    这一箭仿佛长了眼睛,并不射向叶寻花,却直奔叶寻花手中的绳子而去。
    当叶寻花意识到对方的目标是绳子的时候,握绳的手急忙一抖,晚了!绳子应声而断!
    他就觉得手中一空,身体直线下坠。
    上面的卜得志等人一片惊呼!
    此时,花荣的第三支箭衔尾而至,直取叶寻花的心口!
    叶寻花身在空中无处借力,已是避无可避。
    没奈何只好把左手抱着的那个人往身前一挡。
    还好他宅心仁厚,用那人的肩膀来挡,没有用脑袋。
    花荣的这一支必杀之箭一下钻进了那人的肩头。
    花荣一呆,向叶寻花拱了拱手:“多谢不杀之恩!”
    他自然看出来了,叶寻花放着离得近的脑袋不去挡,而是用远一点的肩膀,相当于救了那人一命!
    叶寻花瞬间落地,刚才喊花荣的那个魁梧汉子已抢了上来,一拳打向他的耳朵部位。
    他立足未稳,只好低头躲过,接着一个寸拳击在魁梧汉子的肘窝。
    魁梧汉子浑然不觉,第二拳又打了过来,这次是勾击他的下巴。
    叶寻花左手抱着一个人不方便,只好松了手双手应敌。
    那个肩头中箭的哼了一声,慢慢转醒。
    叶寻花发觉魁梧汉子应该是练的铁布衫,所以皮糙肉厚不惧拳脚击打。
    一般练铁布衫的都有一个罩门,也就是身体最脆弱的地方,只要找出罩门所在,攻击之下不死也得重伤。
    不过叶寻花懒得去试探对方的罩门,对付这种人必须采取灵活打法,不能和他硬碰硬。
    他并没有急于将对方击倒,而是借着缠斗之机观察周围情况。
    除了地上那个中了箭的,就只有花荣和这个魁梧汉子是梁山上的。
    其他人都在一旁看热闹起哄,应该都是普通灾民。
    看来这次梁山派这三个人前来捣乱,目的就是为了压垮郓城县。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还要进一步去验证才行。
    叶寻花借着魁梧汉子的一个直拳后退一步,后背已经靠在了城墙上。
    “且慢!我叶寻花手下不杀无名之辈,来将报上名来!”
    魁梧汉子一怔,回道:“俺乃董平是也!江湖人称一直撞!”
    “原来是董兄弟,地上这位是?”
    “这是俺李俊哥哥!”
    “既然是你哥哥,怎么不去救治他?难道想让他流血而死?”
    “啊呀!都是你,忘了救俺哥哥了!”
    “这可不能怪我,箭是花荣射的。”
    董平开始手忙脚乱的给李俊拔箭。
    “董平哥哥!且慢!”
    小李广花荣赶紧阻止。
    这中了箭伤可不能轻易拔箭,因为箭头上都带着倒钩,如果用蛮力硬拔出来,会将肌肉撕裂,筋脉拉断,很难痊愈。
    “那怎么办?”
    董平看着躺在地上的李俊急的直搓手。
    “先给他上金疮药吧,等回去再医治。”
    花荣也没有好办法,他的箭术一流,治伤的手段却没有。
    这时候叶寻花站了出来。
    “这伤可不能等,耽误了治疗时间这条臂膀就废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
    董平急得直跺脚。
    “我这有大夫,可以给他医治!”
    叶寻花的这句话就好像黑夜里的指路明灯,让董平瞬间找到了方向。
    “那可太好了!快去找大夫来吧!”
    见叶寻花也不动弹,董平只好催他。
    “你们是来捣乱的,我凭什么帮你们?”
    叶寻花很认真的问董平。
    董平把后脑勺挠了半天,也想不出来如何回答。
    是啊,天下哪有帮敌人的道理!
    还是花荣机灵,朝着叶寻花一抱拳:“叶大人休怪,只要大人给李俊哥哥医好了伤,我们马上退回去!”
    这还差不多!
    叶寻花对着城头上喊道:“放个吊筐下来!”
    不大会儿的功夫,一个大吊筐慢慢放了下来。
    叶寻花示意董平把李俊放进去。
    董平抱着李俊站了进去,对着上面喊:“好了!快拉!”
    上面一点反应都没有。
    花荣对叶寻花说:“请叶大人下令,赶紧救治我家哥哥。”
    叶寻花这才挑了挑眉毛,喊话把人拉上去。
    上面的卜得志听了,让士兵往上拉人。
    董平和李俊上了城头,等在一旁的随军医师马上开始医治,很快安全的取出箭矢,上药包扎起来。
    随后又将二人放了下去。
    看到虽然虚弱却无大碍的李俊,花荣舒了口气,再次向叶寻花表示感谢。
    叶寻花淡淡的道:“好走,不送!”
    “告辞!”
    花荣大声的招呼灾民:“都跟我回去!”
    然后当先便行,董平背着李俊跟在后面。
    三个人穿过人潮人海,很快就消失在叶寻花的视野里。
    “我擦!上当了!”
    看着一个不少的灾民叶寻花傻眼了。
    这几个家伙能鼓动灾民来到这里,却没有办法让他们离去。
    灾民们来了是因为这里有粮食,跟你们回去有什么?回去继续挨饿吗?
    灾民们又不傻!
    傻了的只有一个,叶寻花。
    怎么办?
    不能继续以前的方案了,若是继续舍粥会导致疯抢,舍粥的队员会有危险。
    刚才捕鱼队已经遭遇到了这种情况,他们把鱼拿回来,还没下锅就被抢走了。
    有一些反抗的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刚来的的这些灾民已经饿的太久了,他们脾气暴躁,动辄就会大打出手,完全不管不顾。
    看来得另谋他策了。
    叶寻花让卜得志放下绳子自己爬了上去,愀然不乐的回到了家中。
    虽说安月桐这一两天就能回来,可是一下子多了十万灾民,辟谷丹肯定不够。
    还是集思广益吧,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
    他把招来的那五个人叫到一块儿,开了一个临时会议。
    “大家各抒己见,说说有什么好办法度过眼前的难关。”
    李铁锤首先开口:“自古大灾之年都是朝廷开仓放粮,民众自己再想些办法,一起共度时艰,大人可以上奏朝廷,请求放粮赈灾。”
    叶寻花摇了摇头,现在受灾的范围太大,还有梁山在其中作乱,朝廷匪乱还剿不过来,赈灾的事几无可能。
    戴一眼道:“大人还是坚守城池,不再放一粒粮食到城外,他们得粮无望,三日后自会离去。”
    叶寻花否定了这个提议,灾民都是同胞兄弟姐妹,怎能轻言放弃。
    再看其他人,高师傅低头不语,朱寡妇眉头紧皱,孙半仙沉思良久终于开口。
    “大人何不分而治之。”
    “怎么个分而治之法?”
    “城外的灾民有十万之众,约有一半是老弱妇孺,还要一半却是青壮男丁。”
    “这些青壮灾时是吃粮最多之人,可是在战时却是可用之兵。”
    “我夜观天象,见天狼犯紫微,此乃兵凶战危之兆,不出数载必有战乱。”
    “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叶寻花心中一动,把孙半仙请到了西厢书房。
    “大人,我观你气色有王者之相,将来必能成就一番霸业!”
    “孙先生,可不能乱说,容易给我招致杀身之祸。”
    “大人放心,这个我自会守口如瓶,不然也不会前来投靠。”
    “请孙先生继续说。”
    “大人可以将这五万青壮收归门下,练就一支精兵,届时就是如虎添翼。”
    “可是当下粮食如何解决?”
    “大人尽管去做,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这就叫吉人自有天相!”
    这孙半仙有点道道,竟然知道我还有后手。
    叶寻花暗自点头,这个办法不错,可以把这五万人送到梁山上训练,如果有人问起来,就说是梁山余孽。
    官员私自蓄养军队可是谋反大罪,不能走漏一点风声。
    这就是孙半仙要求和叶寻花单独谈话的初衷。
    叶寻花盘算了一下,如果把这五万青壮调到梁山上,剩余的老弱妇孺灾民还有城里的人就都有饭吃了,现存的粮食足够支持一个月的时间。
    至于这五万人的吃饭问题只能等安月桐的辟谷丹了。虽说数量可能不够,但可以想其他办法啊。
    可以继续捕鱼,狩猎,养殖家畜家禽,采摘树叶野菜。
    怎么也能度过这个难关。
    叶寻花计议一定,接受了孙半仙的一个建议:锁城三天,让城外的灾民饿上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