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高一上学期:迷茫
作者:刀公   为了爱,山之子求学记最新章节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赵山文迎来了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三年前,赵山文在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中一举夺得班集第一名,让他自信心大增,初中三年一直苦读,力争保住第一名,最后成功考上q市一中。
    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比拼,赵山文会在什么位置呢,他自己心里是没有底的。赵山文现在对第一名不敢奢望,平时的历次测试成绩已经说明,他现在没有实力争夺第一名,他现在只希望自己能在班里中偏上的位置就行。
    不是赵山文对自己要求不高,这是客观环境使然,q市一中集中的是全市的尖子生,竞争激烈程度跟平丘中学和山陵县不在一个量级,作为一个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初来乍到一个大城市,又得花费很多时间在学习适应新环境上,而且比起城市里的孩子,他在学习条件和基础上确实差一些,他的英语成绩现在很难追上城市里的孩子。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考试题型和分数跟高考保持一致,语文、数学、英语各150分,其他科各100分。
    考试结果出来后,19班同学炸开了锅,每个同学都关切地看看自己的成绩和排名,然后议论起来。
    这是一次大洗牌,要知道,这里的大多同学,在初中时都是班里的佼佼者,现在这些曾经都优秀的同学聚在一起,总得有人来垫底。
    大多同学看了排名都是失望的,毕竟排名靠前的人数是固定的,不可能让每个同学都排前面,无论以前排名多靠前都没办法。
    赵山文看了自己的排名,既吃惊又失望,心情一下跌落到了谷底。19班总共62名同学,赵山文排名第43名,算中偏下了,没想到差到这个程度。
    期中考试考第一名的是班长伏贵龙同学,赵山文这下服了,难怪杜老师开学直接指定他做班长,可能知道伏同学初中时就是q市一中初中部成绩拔尖的学生,升入高中部后自然不会差的。
    赵山文比较了一下,自己与伏同学差距最大的就是英语,伏同学英语139分,自己75分,其他各科差距不大,历史、地理分数甚至比伏同学高。
    再看看排后面的同学,大多是q市市区家庭那些“公子哥们”。
    赵山文在与同学相处两个多月后已经知道,在q市一中上学的同学不全部都是考上来的,进入q市一中还有另一个通道—择校。学校为了有足够办学经费,每年接收一些没考上q市一中的学生入学,条件是交一笔择校费,不过择校也要达到一定分数才有资格。
    从生源来看,q市一中的学生可以分为统招生和择校生。如果除去择校生,赵山文的期中考试成绩在统招生里已经快垫底了。
    从总体上来看,排前面的大多是q市市区家庭和县城家庭的统招生同学,排后面的大多是q市市区家庭和县城家庭的择校生,农村家庭的同学没有择校生,大多排在中间,排前面的很少。
    跟赵山文来往密切的同学,大多排在他前面,只有少数几个排在他后面,同桌陈思的排名比他靠前,不过身后的一个女同学排名又在他后面。
    进入高中的第一次考试成绩极大打击了赵山文的自信心,他又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如别人聪明,还是自己不够努力,还是自己学习方法不够好。以前在19班本来就不起眼的赵山文现在显得更加不起眼了,他是那样平凡而普通,普通得大部分同学都想不起来班里有这么个人。
    一次周末在教室自习,赵山文偶然看到伏贵龙同学桌上放着个器件,好奇地拿起来看看,上面有个标识“文曲星”,还有像电脑键盘上一样的按键。后来听李祥说后赵山文才知道,这个器件是英语电子词典,可以用来查英语单词,只要输入字母,英语单词的释义就很快出来,甚至能发出读音。赵山文听了好羡慕,要自己也能有个这样的工具学习英语就好了。
    此时的赵山文不知道,他跟城里同学的学习条件可不仅差在一个英语电子词典,很多城里同学晚上都有家教专门辅导,周末和节假日还上课外补习班,父母能把生活上的一切事务都安排好,只需要专心学习。
    当然外部条件只是影响因素,不是决定性的,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家庭条件带来的差距需要赵山文用天分和努力来弥补,学习基础带来的差距也需要一定时间来缩小。
    期中考试后,赵山文变得情绪低落。此时赵山文已离家两个多月,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以前在平丘中学,即使遇到周末连续补课,他最长三个星期也会回家一趟。
    赵山文想家了,想念父母,可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回家一趟。一个人在大城市生活的赵山文,慢慢感到了孤独无助,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随着对新同学的热乎劲和新环境的新鲜感淡去,随之而来的是矛盾。跟在平丘中学一样,集体大宿舍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晚上的卧谈。赵山文的宿舍虽然只住了七个人,但晚上的吵闹程度却不亚于初中,有四五个同学晚上总要打闹到深夜12点多,有时甚至要到凌晨1点左右。他们卧聊最多的话题是女生,赵山文不喜欢谈论这些话题,他想睡觉,他想睡好觉第二天好好学习。
    白天赵山文和舍友一起上课吃饭看着没啥问题,一到晚上就显得与他们格格不入,当舍友在吵闹时,赵山文只能默默忍受着,当舍友都睡得打呼时,他却又睡不着,被他们气得心情郁结。还好赵山文性格比较能忍耐,舍友也都知道他是个好人,彼此之间才没发生直接冲突。
    赵山文慢慢觉得,就算在q市一中,同学素质也不是就绝对都高,晚上宿舍里的吵闹跟初中的同学一样;q市一中的老师也不是绝对都好,像英语和化学老师上的课他就不喜欢;要想成绩好,关键还是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心态静下来,提高有效学习时间。
    在这样的认知下,再加上期中考试带来的心情沮丧、长期离家引起的孤独和宿舍环境带来的睡眠问题,不甘平凡的赵山文想起了假期来家里家访的山陵县第三中学老师,于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逃离。
    如果山陵县第三中学愿意要他,他只想提一个条件,给他一个单人宿舍。赵山文想象着,他在山陵县第三中学住着一个单人宿舍,每天可以好好睡觉,上课时间认真听讲,课余时间在宿舍里苦读,三年面壁,自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或许比在q市一中更有前途。
    一个周末,赵山文独自在宿舍,他翻一翻自己床尾的帆布袋,找到了当时来家访的山陵县第三中学高老师的电话。赵山文拿着电话,又陷入了犹豫,要不要打这个电话呢,他还是对q市一中不舍,几次拿起电话又放下去了。在痛苦中挣扎了半天,赵山文抱着试试的心态拨了电话过去。
    伴随着电话铃声,赵山文心跳加快,他还在犹豫该不该打这个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赵山文紧张地道:“高老师,您好,我是赵山文,平丘镇的,现在q市一中上学,前段时间您来过我家里呢”。
    “噢,是赵山文呀,我记得,我记得,你最近怎么样呀”。高老师客气地回应道。
    赵山文听着对面跟以前一样热情的声音,紧张得到一定舒缓,他用学生求老师的口气说:“高老师,是这样的,我来到q市一中上学一段时间后,对这儿的环境有些不太适应,想问问,现在山陵县第三中学还愿意要我吗,对我是什么态度”。
    赵山文说的“态度”用词有些不准,他的意思是会给他什么条件,他不想说得这么直白,紧张中又没想好怎么表达恰当。
    “我们没有什么态度”。高老师直爽地回答道。赵山文听到这话有些懵,没想到态度变化这么快,当时还上门来请的,现在就没态度了。
    见赵山文没有说话,高老师顿了一会儿接着说:“赵山文,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可以跟老师说说,老师帮你参谋参谋”。
    赵山文听高老师说话的口气,的确是真诚的,就像教自己的老师对自己说话的口气。对老师来说,天底下的学生都是学生,只要一声老师叫出来了,似乎就应该以为人师者的态度对学生释疑解惑。
    赵山文放下了戒备心理,以一个学生求教老师的姿态对高老师说:“高老师,我来到q市一中上学一段时间后,发现这里也不是什么都好,宿舍里的同学晚上经常吵得我睡不好觉,部分老师上的课也不容易听懂,我对这里的环境有些不适应,现在还挺想家的,感觉能在家乡学习也挺好的”。
    高老师一听明白了赵山文的处境,安慰赵山文道:“赵山文呀,我感觉你还是继续在q市一中学习为好。哪个学校的环境都不是绝对好的,即使你回来山陵县第三中学上学了,也肯定会面临很多问题,而且可能会比在q市一中更多。q市一中怎么说都算全省最好的高中了,如果在那里有些老师的课你不喜欢,在山陵县第三中学只会有更多老师的课你不喜欢”。
    赵山文听高老师说着,先是有些诧异,原来这老师来家里是挖自己放弃q市一中去山陵县第三中学上学的,现在倒说q市一中的好,劝自己要坚持留在q市一中。然后感受到的是善意,高老师说的是实话,也的确是为自己好。
    高老师接着耐心劝慰赵山文,他说刚离家求学都有个适应的过程,在外面习惯了就好了,人长大总要离家的,在外面要多交往一些朋友,多与家里保持联系,提高自己独立生存能力。关于宿舍里晚上吵闹的问题,高老师建议赵山文可以给班主任老师反映一下,他相信班主任老师肯定不会不管这事的。
    高老师就这样和赵山文聊了半个多小时,赵山文慢慢情绪稳定了,他认同高老师的看法,之前内心的一些矛盾和疑惑也解决了,他很感激这好心的老师。
    “高老师,谢谢您!”赵山文最后道。
    “不客气,赵山文,祝你成功。”高老师最后道。
    挂断电话后,赵山文爬到床上躺着,他继续回味着高老师给他讲的话,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赵山文终于想明白,自己回山陵县第三中学的后路已经断了,他现在只能继续在q市一中学习,要么改变环境,要么适应环境,他只能在q市一中这个环境里力争达到最理想的结果。q市一中的环境也并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不好,很多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赵山文的心终于沉下来,他决定,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