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钱小小教训林浩浩
作者:瑜真   我们全班都穿越了最新章节     
    “开饭。”王婆喊了一声。
    钱小小便抱着小包子回到堂屋。
    沈月娘现在已经冷静下来了,上前接过子颜。
    “娘。”子颜见他娘要抱他,他直接将手抱住沈月娘的脖子。
    “子颜想吃什么?”沈月娘问道。
    “想吃肉,大肉。”白子颜说。
    “好,一会给子颜吃大肉。”钱小小在一边回答。
    “谢谢姨姨。”
    “真乖。”钱小小又想上前捏他脸。
    “吃饭喽,吃饭喽。”是孩子们都过来了。
    只要他们所在之处都是跟菜市场一样的闹闹唧唧的。
    孩子们后面在跟着宋研。
    每天都有值日生。
    吃饭前回去端菜,摆碗筷,盛饭,饭后收碗,打扫堂屋。
    所以除了值日生在忙和,大家都是坐在座位上等着开饭。
    “宋先生,孩子还乖不?”钱小小问道。
    宋研被这一问,他看向林浩浩的方向。
    林浩浩被宋研这一望,忙低下头。
    “看不见我,看不见我。”他小声的念叨着。
    “林浩浩,你在干嘛呢?念啥经?”钱小小就是想教训他,但是怎么教训的自自然然呢,这就看钱小小的表演了。
    今天多了两人吃饭,是廉元若和栀子。
    她们跟钱小小坐一桌,两人都看到了上次救他们的人。
    “我出个题目给你,你看你能答上来我就答应你一个要求。”钱小小对林浩浩说。
    “嘿嘿,老师,这样不好吧?”
    “怎么?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呀?瞧不起我出的题目啊?”
    “不是,怎么会呢,老师,您问。”
    “请用一句话形容苏轼的一生,再用一句话形容苏辙的一生。”
    “苏轼啊?呃......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yan)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老师,苏轼这辈子最喜欢吃。”
    “嗯,算是吧,但不完全,再想想。”
    “好诗,这苏轼,是谁啊?”宋研在一边问道。
    “呃......我认识的一个叔伯,别看了,你继续。”钱小小忘记了,这个朝代并没有苏轼啊,只能随便扯个谎,然后瞪林浩浩一眼。
    “还有啥?”林浩浩求助的看向旁边的陈岳,陈岳连忙将头转向一边,装作看不见。
    他才不傻呢,肯定是老师听说了刚才上课的事情。
    于是林浩浩用右手轻轻拍了拍他右边的安培。
    “林浩浩,你怎么了?”安培忽然故意的大声的问道。
    林浩浩真是气死了,亏得大家小时候一块撒尿和泥巴长大的。
    原来两人自小就是邻居。
    林浩浩只能将希望放在他对面的黄建仁。
    黄建仁见林浩浩一直看着他,他用手摸摸自己的脸,然后问边上的人:“我脸上有东西吗?”
    林浩浩撇撇嘴。
    “老师,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先生已经收拾过我了,你看。”说着伸出左手,掌心到现在还是红的。
    “额咳咳......”宋研尴尬的咳嗽两声。
    “你错哪里了?”这是女人最喜欢问的一句话。
    “我,不该在课堂上胡说八道。”林浩浩说着头恨不得低到胸口上。
    “聪明劲是有,就是不把这聪明劲放在学习上,先生打得好,以后谁要还是不听话,宋先生尽管打。”
    大家低着头偷偷瞄钱小小。
    “啊哈,也没有啦,孩子们都挺乖的,最近学习进步也很大。”
    “主要还是先生教的好。”拍拍宋研的马屁。
    然后又说:“谁能回答刚才的问题啊?”
    “老师,我知道。”金子举手。
    “行,那你说。”
    “苏轼这一辈子都是被贬三次,分别是黄州;第二次是惠州;第三次是儋(dan)洲(海南岛),他是个敢于创造的人,也是一个重视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
    他在书法、绘画、医药、烹饪、水利方面均有卓越的成就。
    他对生活的态度就三个字总结:进、退、弃。
    他对民生也很关注,尤其是农民,从《荔枝叹》、《陈季常》、《朱陈村》、《五禽言》、《吴中田妇叹》、《吴中之女》等都可以看出来。
    而苏轼的弟弟苏辙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扶哥魔’。
    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冤种弟弟。
    他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救自己的哥哥苏轼。
    不是在救苏轼,就是在救苏轼的路上。
    为了能够救苏轼,他从一名普通的书生,一路往上爬到了当朝宰相的位置。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果苏轼再犯错,他只能考虑自己当皇帝的事了。
    苏轼和他那冤种弟弟苏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故事还得从两人年幼的时候开始说起。
    兄弟两人加上父亲苏洵,被称“三苏”。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父亲苏洵将兄弟二人叫到房中,对这哥俩说道:“你们两个是亲兄弟,以后一定要互相扶持。”
    苏辙听后认真的说:“我知道了父亲。”
    而苏轼却说:“父亲,弟弟说他知道了。”
    也是从这个夜晚开始,苏轼开始了他的坑弟之路。
    接下来苏轼的一生就干了五件事:
    第一、因为写诗被流放。
    第二、因为嘴欠被流放。
    第三、骚扰张怀民被流放。
    第四、研究美食被流放。
    第五、等弟弟来捞自己。
    而作为苏轼的弟弟苏辙,这一辈子也只干了五件事:
    第一、捞哥哥。
    第二、哭着捞哥哥。
    第三、写诗捞哥哥。
    第四、弃官不做捞哥哥。
    第五、一路向上爬,位极人臣捞哥哥。
    大家都知道古代稍微有名的诗人基本都是放荡不羁的人,所以苏轼也不例外。
    各种写诗批判官员、批判朝廷。
    苏轼嚣张到了什么程度?
    一首诗骂遍北宋所有官员,结果被人针对的给抓去坐牢了。
    可他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有个好弟弟苏辙。
    然而此时的苏辙也只是一个芝麻小官,根本没法利用自己的权力将他救出去。
    但是没办法,身为弟弟,还是得救。
    于是,苏辙写了一篇文章,内容大概意思就是,只要把我哥哥放了,我为我哥哥顶罪。
    但是人微言轻,根本没起到作用。
    在狱中的苏轼大概也知道自己可能是要死了。
    于是写了一首“绝命诗”。
    开头第一句就是: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身亡。
    就是说皇帝你的光辉润泽万物,是我愚蠢自取灭亡。
    上来就给皇上一顿吹。
    而最后一句则是: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对着弟弟苏辙也是一顿表白。
    皇帝一看,心里高兴极了,能让大诗人苏轼如此吹嘘自己,又为两人的兄弟之情感动不已,于是便将苏轼给放了。
    通过这一次之后,苏辙是怕了这个哥哥。
    觉得这个冤种哥哥嘴这么欠,估摸着以后很定还会出事,自己得赶紧往上爬有权力才行。
    不然以后可咋救他?
    就这样苏辙开始了升级打怪往上爬的人生。
    可奈何苏轼实在太能作了。
    苏辙还在打怪升级,苏轼的嘴又开始欠了。
    那时候的宰相还是王安石,恰时王安石变法,他觉王安石这变法没用,便写诗内涵王安石,说他变法屁用没用,瞎折腾。
    于是被贬到了黄州。
    不过这个苏辙没法救他。
    因为苏辙也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自己也被贬到了河南。
    这个时候搞笑的事情就出现了,前脚写诗讽刺完王安石变法贬到黄州,后脚因王安石变法失败,宋神宗推行新法改制,苏轼觉得这还不如王安石变法呢,再次写诗,讽刺皇帝新法不如王安石变法,要知道当时的苏轼可是文坛领袖,这影响力可就大了去了,结果就被宋神宗送进了牢里,以免影响自己的新法推行。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乌台诗案。
    苏辙没办法,于是更加努力往上爬。
    最后一路官至北宋宰相位极人臣。
    差点就爬上了龙床,不是,是龙椅。
    不得不说,神宗皇帝确实是很喜欢苏辙的。
    真就差点将龙椅让给苏辙了。
    但是苏辙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哥哥苏轼。
    苏轼这一生中给苏辙写了很多的家书,每一封都是情真意切,真情流露,但最后的总结就四个字“弟弟救我!”
    除去向弟弟求救外,苏轼还向自己的冤种弟弟要钱,有一次,苏轼要买房可是钱不够,于是给苏辙写信要了三千贯,而此时的苏辙因为风光大嫁了五个闺女,兜里一分钱没有,但是最后还是跟别人借了三千贯给了苏轼,搞得自己愣是到七十岁才买得起房子。
    后来苏轼在惠州修桥又没钱了,又向苏辙写信要钱,苏辙连当年神宗皇帝赏赐的金币都拿去变卖了。
    1097年,六十二岁的苏轼又因种种原因被贬到了当时还是蛮夷之地的海南岛,这是苏轼一直以来受到的最严重的处罚,在当时的北宋被贬海南岛只比满门抄斩低一级。
    苏辙一看这情况,救是没法救了,只能与哥哥一起同甘共苦了,于是赶忙上书要求将自己外放到海南岛去,不过并未能如愿。
    最终在1101年,苏轼病逝于常州。
    苏辙也结束了自己扶哥魔的一生。
    细数苏辙在当宰相的时间里写了二十九首诗,其中有二十五首诗给冤种哥哥苏轼的回信,属实是为了苏轼操碎了心。
    其中最着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
    总体来说,苏轼一生在被贬,走遍大半个中国。
    而苏辙,为了捞哥哥,一路做到了宰相,一个被哥哥支配一生的文学家。”
    “最强大脑啊。”陈媛媛佩服的五体投地。
    “啪啪啪啪.......”大家鼓起掌。
    “这,你们说的这两人听着还挺厉害的,到底谁啊?怎么你们都认识?”宋研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
    “开饭,开饭。”钱小小一看情况不对,马上喊开饭。
    “吃饭,吃饭。”
    “哎呀,今天这红烧肉真好吃,王婆,您手艺又进步了。”陈岳说。
    “子颜多吃肉。”钱小小把肉夹给子颜。
    “是啊是啊,青菜也很好吃呢。”黄建仁说。
    宋研夹着青菜送到嘴里:真有这么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