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新任务
作者:谢大海429   带着仓库打造最强游击队最新章节     
    这天,刘钧往卫生队方向走,李玉梅远远就看到刘钧的身影,急忙出来。
    “刘同志,今天你终于有空过来我们卫生队了。”
    “哎呀,你说的倒是,我还没到过你们这里呢,怎么样,感觉好吗?”
    “太好了,上次营救的红军伤员里有3个医生和5 个护士,我们的卫生队力量壮大了,而且你提供了那么多的好药和医疗器材,大家都很高兴!”
    李玉梅说的倒是,卫生队的医生都说,主力红军的医院都没有那么充足的药品,不像以前除了少量的盐外,只能采摘一些中草药,西药是非常奢侈的。
    李玉梅带着刘钧在卫生队转了一圈,卫生队的医生和护士们纷纷出来与刘钧握手,他们知道,卫生队的这一切都是刘钧的功劳,他们再也不会眼睁睁的看到自己的战友因缺医少药而牺牲。
    刘钧问他们还缺什么。
    “如果能有x光机就好了,但即使有也用不了,没电……”
    虽然卫生队药品不缺,但许多基础的医疗器材都没有。
    “x光机我可以解决,下一步电的问题我也在考虑,应该很快了。除此之外,像呼吸机、血压计、血氧仪、无影灯、高压灭菌锅、转运担架、无菌手术床……我想办法给你们解决!”
    医生护士听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对于刘钧说的这些器材,他们有的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游击队的 卫生队也能配备了。
    医生护士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今天晚上我将要出一趟远门。”
    李玉梅一听就紧张了,她担心刘钧突然离开游击队。
    “我想去瑞金看一看!”
    “主力红军走后,白匪军在那杀了许多红军伤员,那里很危险,能不去吗?”
    “没关系的,我会保护自己的!”
    “那我陪你去!”李玉梅知道说不过刘钧。
    “女同志不方便,那些地方很危险!”
    刘钧拒绝了。
    红色苏区的首都在哪?当然是江西瑞金,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1934年11月,老蒋派李延年部攻占瑞金,后突发奇想,半途改派李默庵部占领瑞金。
    李默庵,湖南长沙人,黄埔一期,在军校秘密加入共产党,是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跟随蒋校长走了。
    让一个前共产党员,攻占苏区首都,老蒋可谓是用心良苦!
    其实天理循环,报应不爽!1949年4月,率部攻占南京总统府的解放军首长,居然也是一位前国民党将领,他就是原冯玉祥手下的将领,后被蒋介石收编的吴化文。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讽刺?
    所以,刘钧想到去瑞金看一看。
    刘钧在史料中,找到当时国民党军占领瑞金时的许多照片,如红军在瑞金的大礼堂,这是红军自己建造的高大建筑,由钱壮飞设计的;还有建于1933年的防空洞,可容纳2000人,是中国革命防空史上的典范,国民党军占领瑞金后把它填埋了。
    翻到国民党军拍摄的未得及撤退的被敌军抓获的红军女战士、小红军战士的照片,刘钧久久凝视。
    夜晚十点钟,营地一片黑暗,战士们已经休息了。
    刘钧轻装出发了,到了营地的门岗,刘钧突然看到李玉梅站在路边,她也是一身轻装。
    “玉梅,你怎么在这里?”
    “刘同志,我请示过魏政委,他同意我跟你一起去瑞金。”
    又是这一招,魏政委对他的这次单独行动很不放心,但又没办法阻止,刚好玉梅过来请战,所以魏政委想了一下,觉得有玉梅在,刘钧就不敢冒太大的风险,所以就同意了。
    刘钧想了一下,兴国距离瑞金直线距离有150公里,那是高速公路的距离,如果步行的话,起码有200公里,所以刘钧这次要动用红星号。
    红星号的秘密只有玉梅和秀英知道。
    很快,红星号来到他们身边,一会就升空了。
    瑞金茅家岭监狱。
    监狱长林胜杰正一个人在办公室喝茶,这个监狱关押了250个“犯人”,其实所谓的犯人大部是原来的红军俘虏,里面都是经过“过滤”的,那些有职务的重要的犯人基本都被枪杀了。剩下一些认为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少年红军,还有一些女红军俘虏,因为她们在部队里基本从事技术工作,如机要员、文秘、护士,国民党想把她们争取过来为他们服务。所以特别强调不能虐待她们。
    有一次,一狱警见到一名红军女俘虏长得漂亮,就借审问之名把她踢出来,并且欺辱了她,结果当天晚上这名红军女俘虏就自杀身亡,引发了监狱所有人员的暴动。而这个女红军原是红军机要员,掌握着很多机密,还来不及审讯就出事了,气得上峰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个狱警枪毙了,才平息了监狱的暴动。
    最近听说上头要把这些人全部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感化”。
    监狱长林胜杰正苦恼,因为这批红军俘虏没有任何油水,不象其他监狱,关押社会上的人犯,有时家属会上下打点,要好好照顾,所以他们的外快还是令人眼红的。
    所以林胜杰听说要把这些人全部转移,就开心起来!
    “报告长官,外面有人找……”
    一狱警进来,递了一个证件给林胜杰,证件封面是“中华民国校官证”,打开里面看,军官名:刘钧,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稽查科,上校。
    林胜杰一看,赶紧站了起来,他知道这个部门的人都不可惹,权力大得很。(国民党中统成立的时间要比戴笠军统早)
    一身中山装的刘钧走了进来,后面跟着穿着军服,夹着公文包的李玉梅。
    林胜杰赶紧招呼他们俩坐下,并泡了一壶好茶奉上;
    “两位长官过来,有什么吩咐?”
    林胜杰有点奇怪,一般上面有要事会提前打电话的,这两个人突然过来,不知道何事,不过看到刘钧气宇轩昂,不是善良之辈;后面那位漂亮得不知道如何形容的女军官更是让他不敢正眼看。
    “我们过来要秘密调查犯人里面的一些人,你把他们的名单拿给我。”
    虽然林胜杰满脸的疑问,但知道不该问不能多问。
    林胜杰让狱警把监狱里的所有犯人的花名册都拿了过来,刘钧和李玉梅装模作样翻看着。
    过了一会,刘钧对林胜杰说:“我们要提审一区的孔波云,三区的黎向盛,林楚才,还有五区杨荣昌。”
    林胜杰头疼起来,虽然上峰从来没有告诉他这250个犯人的身份,只是强调不能乱动,少一个唯他是问。
    刘钧知道林胜杰的顾虑,转身向李玉梅示意,李玉梅就从公主文包拿出4张白纸,每张纸都盖着红色的公章,上面分别是上面4 个人的名字,看来早就准备好了。
    林胜杰看了一下,提审单不似有假,就小心翼翼地询问。
    “请问刘长官,李长官,你们是在这里审还是按以往的在外面审?”
    “这4个人都是上头要特别提审的重要犯人,当然要提走,你别问那么多,你立即把他们提出来。”
    看到刘钧有点恼火,原先他还想打电话给上峰确认的,林胜杰也就不敢问那么多,这提审文件与他以往见过的一模一样,反正有正式公文,不会出事。
    “刘长官李长官,您稍等,马上安排。”
    一辆汽车缓缓地开出监狱。
    汽车开出十几公里后,来到赣江边停了下来。
    刘钧命令这四个人都下车。
    四个人站成一排,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孔波云,黎向盛,林楚才,你们三个站到一边,杨荣昌你不动!”
    包括李玉梅都不知道刘钧想干什么。
    只见刘钧拔出手枪,“噗噗噗”将孔、黎、林三个打倒在地,这么近的距离,都是一枪毙命。
    刘钧确认他们三个都死透了,就把他们三个都丢进江里。
    将近70岁的杨荣昌看呆了。
    “杨大爷,你没吓坏了吧?”
    “我什么都不知道!”杨荣昌还在震憾中。
    “杨大爷,不用担心,是红军救了你。红军没有忘记你,你把八个儿子都送去红军部队,是红军的大功臣。”
    刘钧握紧杨荣昌的手。
    杨荣昌顿时老泪纵横,1934年5月的《红色中华》刊登了一幅红色宣传画,里面讲述的是瑞金下肖区一老汉将自己八个儿子送到红军队伍的故事,这在当时苏区扩红运动中引起较大的轰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刘钧知道,杨大爷的八个儿子都牺牲了,现在,杨大爷不能再牺牲了。
    刘钧小声把杨荣昌的情况告诉了李玉梅,听完刘钧的介绍,李玉梅心里涌起了万分的敬佩之情。
    将杨大爷送到一个可靠的人家后,并给了他50块大洋。
    刘钧和李玉梅回到红星号。
    李玉梅一直想问刘钧,为什么要将另外三个人杀了。
    刘钧笑了笑,“这三个人都是红军的叛徒,白匪军将他们与红军俘虏关在一起,就是想混入红军俘虏里面,刺探情报,以后有机会甚至可以长期潜伏在红军队伍里。”
    ……
    油山根据地,总部召开会议。各地游击队70多人参加会议。
    会上,通报了赣南省和赣南军区突围的情况,1935年3月,中共赣南省和赣南军区根据中央分局提出的分散突围的指示,将部队机关1800多人分成三路突围,遭遇白匪军的阻击,突围部队被包围和分割,损失很大。包括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大革命运动时着名的农民运动领袖等相继牺牲,他们这一路突围部队仅剩下80人。
    “形势不乐观呀!”
    大家听了很沉重,形势是严峻的,粤军调集重兵对赣粤边游击区重重包围,全面清剿,留守红军处于被动局面。
    粤军构筑了三道防线,将赣粤边游击区团团包围。他们通过组织军事清剿、经济封锁、政治欺骗等方面,步步紧逼,不断压缩红军游击队的生存空间。
    然后宣读了分兵四处建立根据地的命令。
    会议结束,大家按照分工各回自己的部队。
    “报告,紧急情报!”一参谋匆匆从外面进来。
    这是中革jw从国民党内部获取的情报:白匪军近日准备将一批红军俘虏大约538名从瑞金押送至赣州集中营。中央指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解救这批红军俘虏,因为这批人有大部分是17、18岁的年轻的红军战士,还有一批女战士。
    在瑞金县一祠堂,一群被俘的红军战士排成几队,有记者在拍照。镜头中的他们还都是半大的孩子,仔细看还有几个小战士赤着脚,面对国民党的镜头,他们一脸的凝重,脸庞稚嫩而坚强。
    一白匪军军官在给他们训话。
    “你们这群没长大的毛孩,不好好在家陪着父母,跑去当什么红军?红军给你们管饭了吗?给你们衣服鞋子了吗?你们红军面对强大的国军,一败涂地,现在逃跑了,国府念着你们年经还小,是受红军蛊惑,所以决定择机将你们送去感化院。希望你们到了感化院,好好接受教导,争取早日转化。”
    《中央日报社》记者后来说:在这群红军小战士的面上,完全没有那种害怕的神色,共产党真的可怕,连那么小的孩子都能拉过去!
    国民党总结了前几次围剿经验,意识到共产党的问题不可急于求成。据此,国民党内部提出了“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指导思想并得到蒋介石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在处理红军俘虏政策上有所改变,国民党南昌行营出台了《处置俘虏办法》。
    以往对比红军,红军对国民党军俘虏的政策是非常宽容的,而国民党军对红军俘虏的处理却是十分残忍的。所以国民党的政策除给红军增加了宣传的口实和增加红军的反抗之外,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到了第五次反围剿,国民党才意识到利用红军俘虏进行宣传和瓦解红军士气和提高国民党战斗力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命令各地“剿共”司令部必须成立俘虏收容所,在江西九江、上饶还建立了感化院。
    根据掌握的情报分析,白匪军对这500多红军俘虏应该不会枪杀,这对拯救工作非常有利。但是关键问题是根据地距离赣州有将近一千公里,如果从这里派出力量进行拯救,根本来不及了!
    李贺在军用地图上看了一眼,用尺子量来量去,突然就有了新想法。
    “想到什么办法了?”
    “我在地图上看了一下,从我们这里过去,有将近一千公里,步行的话是不可能的,而瑞金县离赣州150公里,兴国离赣州也是100多公里。如果他们派出一支精兵的话,在半途营救,说不定还有机会!”
    “你是说兴国县东山游击队?”
    “对,我反复分析了他们的战绩,一支小小的游击队,充其量不到100人,配备的武器大多是主力红军淘汰下下的旧武器,能打响就不错了,情报上说他们共消灭了一个营加一个连的白匪军,这不管是偷袭也好,正面作战也好,容易吗?如果这战绩证实,缴获了一个营一个连的装备,那么游击队现时的战斗力应该是惊人的;特别是成功破坏重兵把守的庆功会,而且全身而退,更是让人惊叹!这胆识,用兵之策都非同小可,可见之游击队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指挥员,可惜,我们手中对这支游击队的情况掌握不多。”
    “看来,我们真的要去一趟,了解一下,如果真如情报所说,我们在江西的被动局面就会打破!”
    “那现在这个拯救任务怎么办”
    “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破坏工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有留守红军部队被打散,各地党组织全部被破坏。我们的根据地刚刚建立,现在是两眼一片黑,与外界的联系全部中断,最好联系中革jw,请他们提供帮助,尽量联系赣州地区的党组织,将命令送达东山游击队。”
    李贺的提议通过了,然后通过电台直接与中革jw联系。
    1935年5月18日傍晚,赣州市阳明路天阁街口的李氏中医馆。
    店小二正在打扫大堂的卫生,这时,一穿着长袍的中年男子匆匆进来。
    “先生,请留步,本馆已经打烊了,有事明天再来吧!”店小二连忙拦住他。
    “我家内人今晚吃了隔夜的饭,肚子疼得打滚,来请大夫帮忙抓一副药”。
    店小二有点不高兴,但想到老爷子的吩咐,只能答应。
    “您先坐一坐,我去帮你叫老爷出来。”
    一会,馆主李仁同慢慢出来,中年男子用左手往上拉了一下右手的袖子,然后双手合十。
    “家的人生病,只能麻烦老爷子了!”
    李老爷子回了礼,看到中年男子的衣服的第二个纽扣没了,用了一根黑线代替纽扣绑着。
    他不动声色,拿起中年男子递过来的药方,看了一眼。
    “这是合春堂开出来的药方,为什么不在那抓药?”
    “合春堂缺了半夏和甘草,杜老说您这肯定有,让我来找您!”
    “这个杜老头不听我的劝,早让他多备一些甘草就是不听!”
    李老爷让店小二按药方抓好药,包好递给这中年男子。
    “连喝三天,可以复渣。”
    中年男子交了钱,千恩万谢离开了药店。
    早上,赣州市隆昌酒楼,一群茶客在喝茶,聊天打卦,只见那天捡药的中年男子坐在一小桌,桌上放着几碟小点心,一壶茶,悠闲着喝着茶,看着报纸,是一份《中央日报》。
    九点左右,另一名男子过来。
    “请问,我能坐这里吗?”
    中年男子看了身着黑色服装的对方,看到第二粒扣子掉了,用一根黑色的线串着。
    “坐吧,没其他人。”
    由于酒楼生意太好了,拼桌是经常的事。
    店小二加了一壶茶和几盘小点心。
    两人就看着报纸,过了一会,中年男子问黑衣男子。
    “你手里的报纸是几号的?”
    “我的是18号的,今天的报纸,你的呢?”
    “我的是17号的,今天的报纸卖光了。”
    “等会你看完后借给我看一看,今天的新闻我还没看呢。”
    “好的,昨天的新闻我也没看。”
    再过一会,黑衣男子用左手把报纸递给中年男子,中年男子也用左手将自己手里的报纸递给黑衣男子。
    他们俩将报纸全部看完,茶也喝完了,点心也吃完了,然后各自结账离去。
    三天后,从兴国县城回来的小程交给魏政委一封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