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谋反
作者:通通如山   我在异界缔造玄幻最新章节     
    中洲东山郡,徐家
    诺大的操练场上,数万甲卫寒光闪烁,刀锋剑影,兵强马壮,气息汇聚成一体磅礴浩瀚,直冲云霄。
    而在甲卫最前面,则是五位高大身影,身形或多或少有与常人相异,气息雄厚强盛,远远望着都让人眼睛刺痛,止不住流泪。
    “父亲,已准备妥当。”
    徐家长子徐明拱手,眼中狂热不止。
    面前则是一个短髯中年男人,衣着华贵,不怒自威。
    正是徐家当代家主,徐元贞。
    “起事!”
    景元九年冬,徐家反!
    割裂东山,白石,阜水三郡,依据阜河天险,背接东海诸国,抵御大周。
    一时间,天下哗然。
    大周都城,上京
    “徐家怎敢!”
    雄伟高大,金碧辉煌的金銮大殿中,雕栏玉砌,富丽堂皇。此刻,却在那至高无上的龙椅上,一个十来岁的龙袍少年暴怒咆哮,九重天阶之下,文武百官默然无声。
    他便是大周景元皇帝,周常洛。
    “兵部呢,快给朕发兵,给朕灭了徐家!”
    “微臣在。”一年迈大员从一侧迈出跪下。
    “告诉朕,现在兵部能调多少兵马?”
    “陛下,现在只有北军与中军可调七万兵马。”
    “怎么才这么点,其他三军呢?”
    应声又站出几名官员。
    “陛下,西军提防扎罗,不可轻易调动。”
    “南越异族蠢蠢欲动,南军无法调离。”
    “东军战事吃紧,无法抽拔。”
    周常洛愤怒地攥着拳头,“那把禁军也派去。”
    顿时,下面乌压压跪成一片。
    “万万不可啊,陛下。”
    “京师乃国之重本,禁军万不可调动。”
    周常洛则浑然不听,大手一挥喝道:“朕意已决,兵部速从中军北军抽调六万兵马,再合五千禁军,给朕讨伐徐贼。”
    “诸位爱卿,谁愿担此重任?”
    群臣环顾,无一人敢言。
    沉默良久,从一侧站出一着甲胄的中年将领。
    “微臣愿前往,讨伐逆贼。”
    “好,不愧是武威侯。”周常洛大喜,痛快地拍打椅子上的龙头扶手。
    而就在话音未落,又从一旁站出几名文官模样的红袍大员。
    “微臣愿往。”
    “臣兵部侍郎,请战。”
    随后又有数名武将站了出来,一个个争先想作为本战的统帅,文武百官相持不让,一时间大殿宛如个菜市场。
    周常洛眼底闪过怒气,他没想到这个时候这些大臣还在这争权夺利,却也无法抉择。眼神微乎其微地瞥向了右侧的首位,宰相袁世昌!
    袁世昌看着小皇帝这般,明白终究还是差了火候,站了出来喝道:“微臣请战。”
    一时间,大殿之内寂然。
    周常洛一下子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那便全全听相父的。”
    “臣,谢恩。”袁世昌应声跪地,随后转身大喝道:“秉承皇恩,此战我为统帅,武威侯为左副帅兼先锋大将,兵部侍郎黄百珲为右副帅,各将各领,由五军都护府抽调。”
    “诺。”大殿中洪亮一片。
    周常洛这才松了口气,甩袖离开。一旁的太监急忙大喊:“退朝!”
    三日后,集合六万精锐以及十万辅兵民夫,号称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东进发,其中暗藏数位真武境修士。
    于阜河附近,遭遇徐家大军,而徐家足足有七名真武境修士,且多为炼兵法,个个身如神兵利器,威力巨大。
    两军交战,十余位真武境修士打得难舍难分,大地河流都被打得破碎,兵锋剑气不断飞溅,无数的士卒惨死在他们的战斗余波下。
    更是突然出现了东海诸国的军队,导致大周节节败退,最后袁世昌以及玄崖子暴露真武境至强战力,一举扭转战局,徐家大军败逃。
    正当袁世昌准备整合军队,乘胜追击时,阜河诺大的河面卷起百丈巨浪,一只滔天巨兽出现!
    巨鹿王!
    庞大的身躯仿佛撑起了天地,巨吼如雷暴炸响,震得无数士卒内脏炸裂,当场身亡。
    饕餮巨口张合之间,便吞食了数百士卒。
    最后还是袁世昌为首的一众修士,齐力才将巨鹿王艰难逼退,但也有两名修士不幸被吃了。
    巨鹿王的出现,导致大军损失惨重,就连阜河都被染红了,也错过了最好的追击机会,只能退守休整。
    此战,不同于天门关之战,事发突然,导致实况不为世人所知,而是彻彻底底向天下人彰显了修士的强大。
    初春,白雪缓缓消融,形成涓涓细流,流过无数尸骸缓缓注入阜河。
    袁世昌坐在马上,哪怕身为真武境修士,已经能数日不睡,但眼中也疲惫不堪,布满了血丝。
    历时三月,终究是平定了反叛,收复三郡失地。
    但徐家作为数百年的世家,五百年前的徐国后裔,哪有那么容易消灭,其在中洲东部数郡可谓是根深蒂固,势力滔天。更是与东海昭平国勾结,现在见大势已去,竟逃去了昭平国,现在更是取而代之。
    袁世昌只好与东军整合,依据中洲与东海的巨山大河为险,重新部署防线。而为了抵御徐家修士的突袭,只好留下几名修士防守。
    而这,就是修士背后的世家大族,文武百官想要的。当修士出现的那一刻,这一幕就有了预定。
    普通士卒想要杀死元基境修士,都要百来条人命来填。而想要杀死真武境修士,只怕要精锐大军的困杀才有可能。
    哪怕是大周,这种巨大代价都是无法承受的。
    所以,对抗修士的最好方法,便是其他修士。
    这些修士的留守,意味着徐家离去形成的巨大利益,将由他们背后势力瓜分,东部军队也不可避免地会沦落世家大族之手。
    此役之后,修士这种强大武力存在,潜移默化地成为了各方势力的实力象征。一些没有强大修士的世家大族,明里暗里受到打压,日渐衰落。
    尤其是在景元十年二月,一未知真武境修士一夜之间,屠尽当地大族朱家三百二十四口人,导致这种事情达到顶峰。
    而曾经吃过李二牛血肉的只有百来人,再吃血肉则无效。所以那些当时没有分到血肉的世家大族,将目光放到了赋有灵性的先天修行者。
    寻常武夫,究其一生也不过能敌个三五人,强些也不过号一声勇猛。而修士,单单是引气期间,便能强健筋骨,打个数人不在话下。元基境可谓百人敌,千军万马中取人首级。
    真武境更是超凡脱俗,一人可镇一军!
    但是先天修行者修行缓慢,为了加快修行速度,世家大族便疯狂收集山珍灵药,以及大量粮食。
    一时间,导致天下动荡,劳民伤财,百姓没粮食可吃。再加上年景不好,数地发生天灾,百姓食不果腹,只能背井离乡,形成灾民潮。
    而在这些灾区,时常能看到各大世家大族的人,其中最醒目的,是一些灰衫人,男女老少皆有。他们施粥散粮,行医治病,宏传教义。
    而他们来自朝林郡斗米派!
    自从朝林郡归于黄岐后,他便在所有耕地上种了粮食。给每家每户留了余粮,象征地交了一部分给朝廷,剩下的便全部收入斗米派。
    趁着灾祸爆发,便派弟子游走各郡灾区,传播教义,广纳信徒。而那些世家大族对此,却不敢说什么。毕竟,这可是一位真武境至强,乃至是第三境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