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开互市
作者:开飞机的人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最新章节     
    顾士隆有些急,他想早点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时间拖的越长,朝堂上能看出端倪的人就越多,到时来争功分蛋糕的人就越多。
    要是有人说动了皇帝,万一派人把他这个总指挥给换下直接摘了他的桃子,或者派2个份量够的人来分他的功劳,他都没有地方哭去。
    所以他需要早点把河套开垦出来,自己想办法筹集到大军开战的粮草,必功于一役!
    “可!”
    “他们要什么都给换!”
    朱厚照答应的很爽快,很干脆。
    换物资而已,怕什么。
    大明现在的国库暂时不怎么样,但武器装备,生活物资绝对是顶尖的,也是蒙古各族必须的。
    单单敞开了铁锅供应,这些游牧民族就的跪下喊爸爸。
    何况还有盐,铁,布,这些都是他们急缺的。
    不事生产,就是北方民族最大的缺点。
    就算是火枪火炮要换都行,这还巴不得他们放弃自己骑马射箭的长处。
    到时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打仗就是看谁钱多。看国力强弱!
    让他们知道火炮响一次需要多少银子,火枪打一发子弹需要多少钱,想要来对付大明,那就拿战马来换。
    顾士隆突然感受到一股强大得如同三山五岳一般、带着凌厉气势的气息如狂潮般汹涌而至,使得他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变得有些凝滞起来。
    眼前的皇帝宛如一座巍峨高山屹立不倒,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霸气和威严,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在这片虚空中,似乎隐约传来阵阵龙吟之声,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一头凶猛巨兽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狰狞獠牙,正对着天地间发出无声却又震撼人心的咆哮。
    面对如此壮观景象,被皇帝使感染,顾士隆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豪迈之气:我究竟害怕什么呢?又有何可惧之处?
    此时此刻,他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种豪情壮志之中。
    我强敌弱!
    刹那间,顾士隆只觉得身上的血液都在沸腾都在燃烧,年过六十行将就木的身躯在这一刻重新焕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朱厚照的手指遥空指了指东面,云淡风轻,道:“派几个有份量的人过去谈!”
    “也可以派人去西边一些找瓦剌各部,亦力把里相谈,和这些部族开榷场和他们互市,换取需要的战马,牛,皮毛等我朝需要的东西。”
    顾士隆的张大了嘴,脸上也变幻多次,刚刚因为激动有些红润在这一刻又变成了白色。
    陛下您还真是胆子大,要什么都换?
    “陛下,拿什么去互市,臣还是去和参谋部的人协商一下吧。陌刀,盔甲,火枪,火炮这些肯定是不能换的。”
    朱厚照斜眼看了看这位老将,哈哈大笑起来:“怎么,顾卿,莫不是怕了不成?”
    顾士隆也是跟着呵呵的笑了起来,胆怯在心中转了一下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臣倒是不怕,只是给了对方太多好东西,反过来对付我大明儿郎百姓,这笔生意长远来看那还是失败的。”
    “那就不要长远,争取三两年就把对方干趴下,再也没有了和朝廷作对的心。”
    “用什么东西去互市,你们去商量着办,朕下旨让边关的几个布政使司全力配合。”
    “臣谢过陛下。”
    “这个事情对外说是朕的主意,免得你招了宵小的中伤,还要分神去应付他们。只是抢了你的这个功劳有些过意不去。”
    “臣岂敢!”
    “陛下对老臣的维护之情,老臣铭记于心,唯有到时拿下吉蘘兄弟的人头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顾士隆哽咽着,心中感慨万千,眼角有些湿润,能辅佐如此明白事理的君王,又对自己这样的无条件信任,焉有不全心全意为之?
    有了皇帝在前面抵挡所有的明枪,暗箭,自己只需要一心对外征战就行。
    “除了互市,对草原上的这些部族。顾卿可还有其他见解?”
    “回陛下,臣认为,这些蛮子畏威而不怀德。”
    “惟远交近攻而已!”
    皇帝答应开放互市,那就没有什么能阻挡自己的脚步,顾士隆早就想过这个问题。
    草原上的部族大大小小多如牛毛,小部落一个姓氏几十上百人,无数小部落组成中,大部族,最后才是被各部台吉统领。
    平常叩边来边关打草谷,也是上头下令,让无数小部族自己出人出马,然后汇集在一起行动,抢大明的粮食,铁器,人口等。
    互市一开,他们就再也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只需要带着货物牛马羊过来。
    拉拢一批对大明有好感的部族,打击一批,整个草原上就会分崩离析。
    当年皇帝在奉天殿也说过养羊论,宣府那边长城之外的张北县,现在每天来交易羊毛的商人络绎不绝,率部整族投靠过来宣府的也不在少数,能分得田地,安心放牧,谁愿意去抢,过朝不保夕的日子?
    他顾士隆如此急切的想要把河套之地的田地都开垦出来,也是存了这样一个心思,吸引草原上各族来投,削弱吉蘘兄弟的势力。
    此消彼长,加上明军越来越强大,要不了多长时间,整个北方收归朝廷都指日可待。
    “远交近攻!”朱厚照低头沉思几息,“不错!就这样!”
    “鞑靼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大势所趋,任谁也抵挡不住!”
    “陛下所言甚是!只是包头这里建城之后,还需要文官来治理,互市一开,税收,田产等臣这等武人是做不来的,还请陛下早日派人过来接手。”
    顾士隆清楚的很,他只管手头的军队,其他的一概不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