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洞天福地
作者:土星环会坠落   以AI之力,化身魔道巨擘!最新章节     
    处理掉洪家兄弟后,古夏回过头来。
    在尸体里翻找片刻,终于找到那第四块玉璧,没有这东西,他可没法回去交差。
    时间很快来到傍晚。
    古夏再次与鱼离烟会合,将玉璧上交后,他又开始了修行。
    意识进入体内。
    因为最近用影鳄收割了不少灵魂。
    古夏的魂力增加到可掌控19个念头,因此承受血魔煞气的上限也增加不少。
    所以,他再次吞噬不少血莲玄力。
    此刻古夏体内穴窍激活已达到120个,超过一般意义上甲等天才的上限。
    这也是今天古夏敢一人和数十武者组成军阵并联后对拼的底气。
    在星辰的运作下,他的血魔玄功修行井井有条。
    古夏粗略的巡视了一下丹田和经脉后,意识就移步到灵台中。
    今天作战中发生了一点情况让他有些在意。
    那就是他的影子突然无故从影鳄状态退出了。
    灵台空间内。
    只见星璇周围往日那一直盘旋游动的小影鳄蜷缩成一团黑影,一动不动,周围则飘浮着九朵幽蓝火焰。
    那正是今天影鳄收集到的魂力碎片,足够古夏再增加两个念头的魂力。
    古夏用意识触手轻轻触碰了一下蜷缩着的小影鳄。
    一股难以言明的反馈传来。
    是一种情绪波动。
    似乎在说累了、吃不下了。
    古夏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影鳄是有上限的,一次最多只能收割九个人的灵魂。
    他便不再打扰影鳄的休息。
    用灵魂将九朵魂力碎片吸收后,古夏能操纵的念头就达到了近21个。
    血魔煞气的承载上限也更高。
    估摸着他可以再毫无顾忌的激活十个穴窍以上。
    而且最重要的是,星辰的算力再次增加,已经是最初时的21倍。
    破解御兽符的速度又增加了一分。
    古夏似若无意的瞥了鱼离烟一眼,只要他一破解御兽符,就打算背刺这狐狸精。
    到时候那前辈墓室里的宝藏,还有夏侯凌的悬赏就都归他了。
    ……
    三天后。
    在最偏远的一座山峰里,古夏打开尘封已久的石墓。
    这一次,没有人捷足先登。
    当然这不代表古夏此行就很顺利。
    因为此峰无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这里盘踞着妖兽。
    那是一窝毒蜂妖兽,足有数百只之多,每一只都有拳头那么大。
    虽然毒蜂的实力都很弱,只有开窍境的实力,但它们是特化形的妖兽。
    本体非常脆弱,尾巴上锐利无比的蜂刺却能刺穿古夏坚韧的皮肤和护体玄力。
    蜂毒不致死,可是却会让人头痛异常。
    古夏第一天来此时,一时不慎被毒蜂在脑袋上蜇了一口。
    让他足足头痛欲裂了一整天,若不是星辰帮他分解了毒蜂的玄毒,估计还要头痛月余。
    之后古夏花了足足两天时间,才把毒蜂全部清理。
    为此鱼离烟还怀疑古夏在恶意怠工,想要给夏侯凌几人拖延时间。
    ……
    翌日。
    “那前辈墓室的入口就是此峰顶端。”
    在鱼离烟的带领下,古夏来到一个前阵子刚来过的地方——轻绝峰。
    两人很快来到山峰顶端。
    一阵清风,站在这高处,能看到周围云雾环绕,四面都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宛如站在擎天一柱上。
    如若是观景此处是极好的。
    少女:“我们到了。”
    “离烟小姐入口在哪?”古夏有些迷惑,他实在看不出此处哪里像是一座坟墓的入口。
    鱼离烟:“入口就在这,就在我们面前。”
    “难道在脚下?”古夏左顾右盼,觉得只有脚下才能隐藏一个墓室。
    “不是,在这!”鱼离烟指向了天空。
    “嗯?”
    “你看着吧。”
    鱼离烟取出那五块玉璧,只见在初升的霞光下,五块玉璧散发出青色的光辉,并摇晃起来。
    随即玉壁飞起,在空中飘浮、旋转。
    几息后一个由青色玄光组成的旋涡在玉璧之间生成。
    少女:“这便是那前辈墓室的大门,我们进去吧。”
    “传送门!宇域道术!
    离烟小姐,我能冒昧问一下那位前辈的名讳嘛?”
    古夏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的传送门。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这种涉及空间法则的存在都只像是一个传说,古夏没想到有一天居然能近距离观察到。
    鱼离烟表情有些怪异,并没回答,而是道:“进去之后你就知道前辈的姓名了。
    快点进去,里面的空间撑不了多久,我们要速速取出遗物,然后赶紧离开。”
    说完,少女一跃进入了传送门,身形瞬间消失。
    古夏犹豫片刻,闭上眼睛也跳了进去。
    一瞬间,他只觉得五感顿失,看不到也听不到任何东西,似乎连思维也停止了。
    良久。
    五感恢复后,古夏眼前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坐在地上四顾着,不由惊道:“这里是哪里?”
    一旁鱼离烟:“这种域界有人称作小千世界,有人称作世外宇域,也有人称作洞天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