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疑云重重
作者:王北刁   综武:作恶就变强,我成魔道魁首最新章节     
    事情有了眉目,徐啸行赶紧带着蛋子和尚去寻人,发现杨巡检家正做水陆大会。
    使人通报了来意,那被称作圣姑姑的老妪,听说其中有个自称蛋子和尚的,立即对此事上了心,立即对府中的人道:
    “这和尚是我前世的兄弟,平生最是孝顺我,曾有病他割下腿上一片精肉煎汤与我吃,我就好了。今世合该我来还他,正是恩恩相报,快带他来见我!”
    徐啸行和蛋子和尚正被招待吃斋,一个老嬷嬷跑来请道:
    “蛋长老,你前世的姐姐唤你呢!”
    蛋子和尚摸摸光头,疑惑道:“谁是贫僧的姐姐?”
    老嬷嬷便把圣姑姑说的话述了一遍。
    蛋子和尚跟徐啸行对个眼神,知道对方只是找了个借口,于是立刻前往相会。
    净室中,圣姑姑见两人进来,先起身招呼,客客气气地请了二人就坐,并打发闲杂人等回避。
    三人并未兜圈子,很快就谈到了核心问题。
    徐啸行直接拿出临摹的天书,请圣姑姑辨认。
    圣姑姑见了天书大吃一惊,道:“此乃九天秘法,雷文云篆,贤弟从哪里得来?”
    两人见她果然认得,便将白云洞里拓印天书、受谶语提醒的事都说了。
    圣姑姑一拍大腿,激动地道:“这可不是巧极了?此书非这位仙长不能取,非我这贤弟不能显,也非我不能识得,一饮一啄,莫非天定?”
    原来这圣姑姑乃是云梦山的一只千年狐狸,因为仰慕仙法,也曾往白云洞求法。
    却被一位老者告知:
    洞内的天书有神人看管,不得接近。但她与天书有缘,早晚会习得,只需潜心学好书体,必有得见的一天。
    徐啸行立即知道,指点这圣姑的老者,必是袁公无疑。
    此时他已经将眼前的事捋清楚了,这袁公是有意将天书的内容传播出去,但恐怕他也是身不由己,不方便直接传授,遂设计了这么一出:
    先纵容徐啸行将天书的内容拓印,之后指点了蛋子和尚如何查看天书的内容,更是在多年以前就教会圣姑如何识别雷文云篆。
    徐啸行深知,这应该是袁公在阻断因果,这样一来,别人就无法通过推算而直接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这背后的原因与眼前两人无关,徐啸行暂时不打算告诉他们,先学到天书记载的内容再说。
    这老圣姑不愧是学习多年,很快就将天书的内容翻译出来。
    望着翻译出来的内容,她喜道:“此书名如意宝册,记载有七十二地煞变法,以及三十六天罡变,合计一百零八种仙法,端得是神妙无方!”
    蛋子和尚问:“天罡与地煞,有何分别?”
    圣姑道:“天阳,地阴;天虚,地实;天尊,地卑;天简,地烦。地煞法成,但能役使一切有情有形之物,只尽着人世间的变化,终未免为天数所囿。若天罡法成,神游天府,名压仙班,虽上帝亦不得而制之矣!”
    蛋子和尚道:“一般能驱神役鬼么?”
    圣姑道:“神鬼亦有情之物,如何不能!”
    “那么,同样是变化之法,修习天罡、地煞两种变化,有什么限制条件吗?”徐啸行是修道之人,了解的比蛋子和尚多,一张嘴就问到了点子上。
    圣姑道:“仙长明鉴,需要先修习地煞之法做底,待熟知七十二般变化以后,还需要灵体合一、念头通达方可修习天罡之法。”
    她说的不够具体,但徐啸行还是听明白了。
    灵体合一,那就得是合体期以上的修士才能修习。
    蛋子和尚点头道:“好,那咱们就先习练地煞变化!”
    圣姑却道:“只是在天书的最后面尚有一段文字,翻译过来几乎全都是数字,实在搞不懂其中的意思。”
    徐啸行接过看时,却见密密麻麻的都是数字,中间零星夹杂着几个文字,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看了许久,他也没什么头绪,就要还给圣姑时,将那张纸稍稍倾斜,却忽然灵光一闪。
    他不动声色地收回纸张,随意道:“留我这一份吧,我觉得其中必有深意,待我闲时参研。”
    反正天书的拓本都在圣姑手里呢,两人对徐啸行的行为没什么意见。
    蛋子和尚不觉竟有些泪眼婆娑,拜道:“千辛万苦,终于得了真经,若无两位提携,我终如璞不知雕、蚌不知剖,何所用之哉?我于修炼毫无根基,乞求千万挈带同行修炼。”
    徐啸行微笑着将他搀起,圣姑也双手扶他,道:“此自然之理,何用叮咛!但修炼之事,说时只一句,做时不容易。”
    “第一要择地。既要宽敞,又要幽僻,鸡犬不闻,人迹罕至,方能秘密。使神鬼往来而无碍。”
    “第二要聚财。修炼之时经年累月,供给须是完备。这还是小可,其合用东西,如五金百货,诸品药料,各项家伙,必须无物不备,临时便于取用也。耗费若干钱物,非千金不可。”
    “第三要齐心。假如三人同去学道,其心不齐,一人中道而废,剩余两人也做不得事了。”
    蛋子和尚听说,流泪起来道:
    “我千般辛苦,终等到天书到手,已是万分侥幸。求得圣姑见面,不指望做天仙,便做一日地仙,死也晦目。”
    “据圣姑这般说,第三件齐心不难。第一件择地,或入深山穷谷,还有幽僻之所,也都容易。唯独这第二件聚财,不做官、不做盗,这千金从何而来?”
    修行界讲究的是“法地财侣”四要素,看来这狐仙也能明晰。
    徐啸行大笑:“这个却是容易,在下颇有资财,些许小事只是等闲。待修成之日,我辈需齐心协力,共襄大事,也不枉这一番造化!”
    蛋子和尚合掌礼道:“全仗仙长与圣姑提挈,小可敢不从命!”
    于是三人分头采买,金银等物对徐啸行来说不值一提,千金也只是等闲。
    只是他在采买之时,顺便买了一本说文解字,和尚也只当他是为了闲暇时消遣心情之用。
    唯独圣姑人老成精,看徐啸行买书的时候若有所思。
    ……
    一应准备很快完毕,三人找了一处灵山大川的钟秀之地,由徐啸行出手开辟洞府,狐仙施展妙法修建内里,一座三进的洞府很快建成。
    这座洞府在群山环抱之间,上通天、下通水,聚气藏风,汇合山川之灵脉,端得是片宝地,三人对此都很满意。
    徐啸行随手一挥,准备的一应物品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起,修炼正式开始。
    正所谓:
    古洞天书不记年,谁将真法向人传。
    一从辨出雷文字,修炼成时拟上仙。
    ……
    山中修炼不知岁月,转眼不知已过了多少时日。
    因为准备充分,又有徐啸行这个明白人指点,各人道法进步神速。
    徐啸行对这方世界的认识也更进一步,发现这个世界的上限果然要比仙剑世界高许多。
    短短时日之内,那狐仙已经修到了元婴期,徐啸行自己更是再进一步,突破到了出窍期。
    出窍期顾名思义,就是元神已经能离体出窍。
    不同于妖族的神识分身,元婴出窍乃是真正的神仙手段,神游千里不在话下,化形显圣也只是等闲。
    修炼之余,徐啸行独处之时,时常翻看着带来的那本说文解字,并随手勾画着什么。
    他的这一行径时常被圣姑看在眼里,心中不免有些芥蒂。
    这一天,她终于忍不住找到了徐啸行,谈及心中所虑。
    “仙长,老婆子有事找你商量,若有言语得罪之处,还请恕罪。”圣姑入到净室,先行告罪。
    徐啸行示意她但说无妨,圣姑直言道:“我等三人邀天之幸,得了这天书宝册,修炼之初就曾发过愿誓,要共同进退。如今仙长独得辛秘,却不愿与我二人分享乎?”
    徐啸行愕然,知道他的一点小动作还是被圣姑注意到了,不禁摇头苦笑:“圣姑莫非以为我是发现了什么而藏私了?”
    圣姑十分礼貌地道:“并非怀疑仙长,仙长乃是剑仙转世,一身攻伐手段,老身怎敢不敬?只是老身活了千年,对这人世间的事情见得多了,有些事须瞒不过我这双眼睛。”
    “哎,徐某并非刻意隐瞒,只是有些事干系重大,若是知晓了,凭空担上天大的风险……看来有些事乃是天定,既然圣姑已然发现,我只好如实相告,叫蛋生一块来听吧。”徐啸行叹息一声,直接承认他有所发现。
    不多时,圣姑叫来蛋子和尚,两人将目光看向徐啸行,等待着他的解释。
    徐啸行将圣姑翻译出来的那页不明文字摊开,指着带来的那本说文解字,说道:“这上面一连串莫名其妙的数字,其实就着落在这本字典上,四个数字为一组,分别代表了页数、列数以及行数,最终凭借一组数字,就能确定一个字。”
    他用手指着一组数字,让蛋子和尚从说文解字上找出相应的字。
    这种方法对于古人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只要看过谍战类的作品,马上就能明白这种加密方式。
    蛋子和尚如法炮制,很快就翻译出几个字来。
    徐啸行又拿出一张纸道:“这就是我从天书中发现的秘密,其实并非什么修炼的秘法,而是一段留言信息。从最初得到这天书开始,我就一直怀疑是那袁公的刻意安排,如今看到这段文字,相信你们就能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两人同时一惊,全都往徐啸行翻译出的那页纸上看去。
    只见上面开篇就写:
    能读到这段话,既说明你是人道种子,今后务必行事缜密,小心天界追索。
    混沌初开,人仙并立于世。
    仙家寿元悠长,与天同寿,与日月齐辉,移山填海,无所不能。
    然人族亦不遑多让,除寿命有所不及外,同为混沌生灵,神通不弱于仙家。
    上古时有夸父追日、后羿射日,更有刑天舞干戚,与天帝争锋……
    不仅东方如此,西方亦有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等英豪……
    古往今来不乏大能,为人族气运奋力。
    然上古神族残暴、仙人高傲,人族也有自身之野望,凡此种种,终使仙凡之间爆发大战,以至于天河倒灌、日月无辉。
    其结果惨不忍睹,东方有不周山擎天柱崩塌,西方则有灭世洪灾……
    此后为免去争执,上古大神合力施展大神通,开天辟地、设置六道,使仙凡再不混居。
    自此仙凡有别,划分三界,各不相扰。
    但吃过亏的神族始终忌惮人族的力量,之后的报复随即而至。
    刑天授首、后羿中计……
    那些人族强者要么被消灭,要么被召上仙界看管,留在凡间也受到种种折磨。
    那些对人族怀有同情的仙人,也都被夺去神力,有的被贬拘禁,有的甚至直接轮回往生。
    吾师九天玄女就是其中之一,因不忍人间生灵涂炭,传授了人族天书,却被天帝所忌,明升暗降,最终被羁押。
    我虽为妖族,却深受恩师教诲,今当秉承其志,布道人间。
    翻译过来的一整页文字到此为止,圣姑与蛋子和尚面面相觑,这才明白袁公为何要在洞中刻下天书,又为何要千方百计指引他们获得。
    哪知徐啸行此时又掏出一页纸,上面仍旧有许多内容。
    他目光灼灼地望着两人道:“读到此处,应该已经能说明我并未藏私。但这留言还有下半篇,若是继续看下去,就将再无退路,你们可要想清楚了。”
    两人心惊不已,万万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竟然接触到了上古辛秘。
    人老成精的圣姑真就有意退缩,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怪自己多事。
    蛋子和尚却心怀慈悲,想知道全部的真相,同时也下定了承担风险的决心。
    徐啸行看两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心中所想,于是对圣姑说道:“此事风险极大,不需强求。”
    圣姑思索许久才道:“袁公乃是白猿修炼成神,尚且对人族有怜悯之心,我长于人界,受人间香火滋养,更该尽力。更何况修炼了天书,已沾了因果,此时逃避却说不过去。不过我有一事相求,老身有一子一女,万望仙长应允,许他们一同修道。”
    徐啸行点头答应道:“这是自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况骨肉至亲?”
    于是,在两人全都同意的情况下,徐啸行继续将另一页文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