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天书奇谭
作者:王北刁   综武:作恶就变强,我成魔道魁首最新章节     
    对这个变故,徐啸行是万分的想不通。
    按说这种衍生世界,乃是根据人们的意识而形成,怎么会出现完全陌生的世界?
    直到系统给出了剧情提示,他紧皱的眉头才稍稍放松。
    『相传在周敬王时代,有九天玄女下凡,帮助越国讨伐吴国,并且收了云梦山的白猿作徒弟。』
    『后来天上的玉帝让白猿掌管《九天秘书》,白猿却利用职务之便,偷盗九天秘书中的《如意册》,并将其中的道法刻在白云洞的石壁上。』
    『等白猿盗书事发,幸得修文舍人祢衡解救,玉帝就让他守卫白云洞的天书,同时还送他“雾幕”护洞。』
    ……
    也许是因为本世界确实有些冷门,系统给的介绍十分详细,提到了狐狸精母女,以及一个叫蛋子和尚的重要人物。
    徐啸行越看越觉得熟悉,童年的记忆忽然涌上心头。
    《平妖传》的故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因为这部小说并不是很出名,但是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一部动画片应该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天书奇谭》。
    袁公、蛋生、狐妖母女……一个个鲜活的造型,都是来自于戏曲中的造型,生旦净末丑俱全,给年幼的徐啸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是蛋生吃大饼的镜头,让他至今还能记起。
    徐啸行不由得感叹,彩虹桥果然足够神奇,选取的场景特别适合自己。
    一直以来,徐啸行修行的进度都非常快,除了修炼功法以外,其他方面都有欠缺。
    刚刚在仙剑一的世界里补充了许多攻伐之术,现在又来到了天书奇谈的世界,他又有机会补齐自己的另一个短板——变化之术。
    世界说明中提到的那本《如意册》,正是徐啸行目前需要的东西。
    他清楚地记得,不论是狐妖还是蛋生,在修习了天书上的内容以后,都精通诸般变化,一共108种神奇术法。
    系统还特地对《如意册》进行了标注,上面赫然写着:载有三十六天罡大变法,以及七十二地煞小变法。
    三十六天罡大变法……
    七十二地煞小变法!
    那是二郎神与孙悟空修习的变化之术,可不仅仅是变个形放点幻象那么简单!
    三十六天罡大变法包括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等神通;
    七十二地煞小变法则包括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借风等等。
    研习了这等法术,那才是彻彻底底的通晓变化,才符合人们想象中神仙的样子!
    想到这,徐啸行一下子抓住了进入本世界的核心人物,那就是获得天书《如意册》!
    “貌似那个袁公不好对付呀!从周朝到宋朝,少说得有一千两百年吧?这家伙修炼了那么久,还是受了天庭的册封,一定不好对付!万一被他发现我偷看了天书,岂不是会向对付那几只狐妖一样,追杀我到天涯海角?”
    对于如何获得好处,徐啸行绞尽脑汁的琢磨起来。
    并且对于本世界中的自己是什么身份,他目前一点头绪都没有。
    不过好在如意册的方位还是比较清楚的,就刻录在云梦山的白云洞之内。
    幻化成普通人的模样,徐啸行打听到了云梦山的具体方位,就在山脚下仔细观看。
    山顶处果然有个洞府,周围云雾缭绕,只依稀能看见洞外有一尊白玉香炉。
    “不能靠得太近,还不知道袁公是什么修为,万一被盯上就得不偿失了!”
    就这么在山下等了三天,那洞府却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过徐啸行已经确定有人在里面,昨日他隐约看见,云雾中有个身影在舞剑,许是舞到兴致高处,两道寒光冲破迷雾直冲天际,却原来是一对雌雄宝剑。
    “看这剑势,此人的修为绝对不低,必是袁公无疑。”
    确定了袁公还在,徐啸行索性就在山脚下的村子住下,充做一个游方郎中,闲来向村民打听袁公的事。
    虽然村民知道的也有限,却还是被他打听出一个有用的信息。
    那洞口的香炉平时从不使用,只有每年的五月初五,才会升起缕缕青烟,那时候仙人就会离开洞府,飞到天上去。
    还有人说,洞中石壁上刻有仙家秘要,谁要是能学了去,定能羽化飞升、寿与天齐。
    徐啸行稍加分析,立即就琢磨明白了,暗道:
    “袁公因私自将如意册中的内容篆刻在白云洞中,所以被天帝惩罚在此看守白云洞,不得擅自离去。但是他每年都要上天述职,看来就是五月初五这天!”
    “不过这机会也未免太过明显了吧?连山脚下的村民都知道这个规律了,若是有人跟我一样用心揣摩,岂不是很容易就能盗取天书?”
    更奇怪的是,洞中石壁上刻有天书的事,竟然传得几乎人尽皆知,这不是摆明了勾引别人去偷吗?
    徐啸行对此纳闷不已,却因为所知道的信息还太少,想不明白袁公到底有什么企图。
    不过徐啸行有的是耐心,离五月初五还有一个月时间,他索性就真的当起了郎中为村民看病。
    因为他颇通医理,又有法力助阵,所以几乎是药到病除,连周围村子的人都来找他看病。
    如此,他就有了理由时常上山观察白云洞,人们只当他是进山采药。
    终于等到端午时节,徐啸行在天还没亮时就早早进山,径直往白云洞进发。
    冒着雾气,他来到洞口不远处,收敛气息静静趴在草丛后,就等袁公上天述职。
    就在此时,洞府周边终年不散的雾气敛尽,徐啸行立即低头,只见洞中走出一人:
    眉端抹雪,颏下垂丝。面如金粉,形如瘦鹤。
    身穿着四镶黄布袄,腰间紧束细绦,脚踹方舄,手执藤杖,一看就是位得道真仙。
    他抬头望向天际,目光却似有似无地瞥了一眼徐啸行藏身的草丛。
    徐啸行心中一紧,却见袁公又扭头望向天空,驾云而去。
    “不对,他刚才往我这边看了一眼,肯定是发现我了!”
    作为修士,他的感知异常敏锐,袁公那微小的动作,并没有逃过他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