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新的规则(四)
作者:竹野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最新章节     
    虽然换了地方,但第一个招工满员的还是修路管理局——修路如今也有专门的衙门管着了,太原城附近几处较大的灰岩都在被不断开采,这让水泥的造价也下来了许多。
    修路这种工程,对民生的好处多不胜数,但对衙门而言是沉重的包袱,造价高昂不说,几年内都是不可能回本的,恐怕要等十几年后。
    沥青路的造价会低许多,但更需要人手,人力不够的情况下,便只能掏钱了。
    修路局先满人倒不是百姓们就喜欢干重体力活,而是这项工作要求最低,只要是个健全人就行,无论男女都能上,当然,那种眼看着就病病歪歪的还是往后稍稍吧。
    但别的,无论是织布,炼铁,制钢,镀锡还是造玻璃,蒸花露,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见到钱的活,再聪明的人,头一个月都拿不到工钱,得跟着师傅学。
    虽说管饭吧,但百姓穷怕了,非得积攒一点钱才愿意去“打白工”。
    不过百姓们也不傻,自己读完扫盲班就去找工干,但孩子们还是得继续读。
    反正现在读书便宜,自家只出书本费,只要愿意干活,怎么也供得起。
    白茵茵已经读完了扫盲班,她和她三哥年纪小,学得快,扫盲班才读了两个月便升入了进修班,进修班倘若好好读,怎么也要花两三年的功夫。
    这两三年读完,只要能通过考试,就能进高学。
    她原本以为爹娘不会去参与招工,毕竟家里有三套铺子,且衙门说了除非他们作奸犯科否则不会收走。
    干活——对他们这种人家来说是不体面的。
    结果爹去印刷厂,娘进了纺织厂。
    且这两个厂都在钱阳县!
    白茵茵觉得天都塌了,家里竟然只剩他们兄妹几个。
    从来只听过父母在不远游,这还是第一次见父母把孩子抛下远游去了。
    家里的兄弟姐妹急得团团转,家里宅子小,大哥成亲后就搬了出去,如今听到消息也带着妻子赶回了家。
    “怎能如此!”大哥急得上火,不断擦拭额头的汗珠,白茵茵连端了一碗凉白开过去,大哥接过后一饮而尽,冲爹娘喊道,“爹娘也得为弟弟妹妹们着想,都还是孩子!”
    “正因为都是孩子。”白老爹老神在在地说,“原先我还忧心,家里就三间铺子,将来传给哪一个,我也不同你说虚的,全给你不行,我怕你弟弟妹妹们饿死。”
    “可不全给你,家里就这点东西,一人分一点,又都要饿肚子。”
    “以前这话不能跟你们说。”白老爹脸上有喜色,“我真是愁的不行,你嘛,人是老实,可老实人只能守业,你三弟聪明,偏又是老三。”
    “还有你四妹和五妹,将来出嫁,想嫁进不愁吃穿的好人家,家里要备多少嫁妆?总不能紧着你们兄弟,叫你们妹妹喝风去吧?”
    “三间铺子,外头的人羡慕,可真算起来,又值当个什么?”白老爹看向妻子。
    妇人也笑:“原是想着将我的嫁妆拿出来,卖一间铺子,分给小四小五,也还算体面。”
    白老爹一拍大腿:“如今是好了,你们也不必争,家里的铺子搁在那,等我和你们娘死了,你们再看着办。”
    “女吏说得好,人要自食其力,靠祖宗立不起来!”
    “我和你们娘给你们带个头,人不能怕苦,倘若我们两个老东西也能靠做工养活自己,那你们也行。”白老爹目光扫过自己这一堆子女。
    要说他这一生最得意的,就是养活了这么多孩子,一个夭折的也没有。
    哪怕最笨的老二,也有一把子力气。
    最忧心的,也是这么多孩子。
    老大运气好,生来就是老大,按规矩,家里的产业都该给他。
    可为人父母,总是更希望孩子们都过得好,不少老人甚至还会从大孩子手里拿钱给小的。
    他怕自己一死,老二这个笨的会流落街头,老三这个聪明的会去作奸犯科。
    老四老五是女娃,以前只能嫁人,倘若没给她们挑到好丈夫,将来受了欺负,遭了罪,谁能给她们撑腰?
    自白茵茵满了十岁,他就总是愁的睡不着觉。
    可他就是不做生意的材料,怕收回了铺子反倒守不住产业。
    “你们也别怪我们。”妇人突然说,“家里的铺子还在那,你们做工挣钱,我和你们爹也补贴你们。”
    老大不说话了,他一咬牙:“行,爹娘去吧,家里有我照看。”
    老大妻子突然说:“不如请个老妈妈?给孩子们做饭洗衣,这钱我们出。”
    老大妻子含糊道:“我是来不了的,老师叫我再读读书,去考女吏……”
    一家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老大妻子头上。
    白茵茵忍不住喊道:“嫂嫂真厉害!”
    大嫂脸颊一红,但强撑着说:“这怎么说……我还没想好,倘若真去当了女吏,将来阮姐打下别的地,我恐怕也得走,大郎他……”
    老大不说话,只低着头。
    妇人拍板道:“考!怎么能不考!以前有妻随夫,如今也能有夫随妻,你过去了,叫大郎也跟你过去!”
    老大急道:“娘!”
    妇人瞪他:“如今钱庄快建好了,我和你爹还有些积蓄,到时候交足了十五年的养老钱,到了岁数就能领钱,不用你们操心。”
    “咱们家能出个官,光宗耀祖的事!”妇人,“你是怕孝顺不了我和你爹,还是怕离开太原?”
    “儿啊,树挪死人挪活,咱们家朝上数几代,也不是太原人啊!是你祖宗在老家活不下去了,到太原来混口饭吃,才有了如今的产业。”
    白老爹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不是个坏人,但就是畏首畏尾,这也怕那也怕,就是挣钱的机会摆在眼前都会自己错过。
    自幼待在太原城,长到这个岁数就更不敢出去了。
    白老爹看了眼老妻,知道妻子和自己想法一样,因此指着老大说:“这事儿我和你娘一个意思,英儿能考女吏,别人求不来的好事。”
    “就是将来调走了,也好过留在这儿吃老本。”
    “到时候她走,你跟着走。”
    老大没想到父母都不站自己这边,明明他是来兴师问罪的,结果一家人都逮着他批,他喃喃道:“外头哪是那么好待的?”
    “也行。”妇人说,“那你跟英儿去把离婚办了吧。”
    老大惊诧大喊:“娘!”
    妇人:“别叫我娘,生不出你这么没出息的儿子。”
    白茵茵忍着不笑,在心里同情自己大哥。
    “一家人总有一个要朝前冲。”妇人,“你不是那个材料,难道还要拦着英儿?倘若如此,你不要叫我娘,丢我的脸!”
    白老爹:“我也是这个意思,有英儿往前冲是好事,难不成两个怂包凑一起等着天上掉馅饼?”
    老大:“……”
    爹娘说他是怂包?
    是这个意思吧?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