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小民生活(一)
作者:竹野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最新章节     
    “跑慢些!”周慧叉着腰,她站在家门口,冲一开门便冲将出去的小妮吼道,“小心摔了!”
    小妮停下脚步,转头冲着周慧嬉笑:“娘,我会翻跟头,我翻给你看!”
    说着,小妮便举高双手,助跑几步,前脚一蹬,然后——
    啪嗒一声,在地上摔了个狗吃屎。
    周遭的路人“哎哟”了一声:“这是谁家的小姑娘?”
    “牙摔掉了可咋办?”
    周慧:“……”
    小妮爬起来,看娘没朝自己走来,嘴一撇便要哭。
    周慧只能走过去,把小妮抱起来,无奈道:“你以为你是你大姐?她多大,你多大?”
    小妮搂着周慧的脖子,撒娇道:“大姐现在不带我呢!”
    周慧:“你大姐有正事,娘也要上工,叫你奶带你。”
    小妮将娘的脖子搂得更紧了,她小小个人儿却有自己的计较,自从爷奶和大舅来了以后,娘和大姐花在自己身上的时间便少了。
    她再也不是家里最受宠的那个了。
    大姐还把她的衣裳拿给小丫穿!
    小丫是爷奶和大舅捡来的姑娘,爹饿死了,她亲娘将最后一口粮喂给她以后自己去投了河,那时爷奶和大舅还有些存粮,见她可怜便抱回家养。
    自从小丫来了家里以后,娘和大姐便常叫她照顾小丫,说小丫可怜,小妮听着就生气——她觉得小丫在和自己抢娘和大姐!
    大姐和娘都是她的!她的!
    “娘,我想吃肉饼。”小妮哼唧道,“就我吃,不给小丫。”
    周慧奇怪的看着小女儿:“怪了,你这脾气是像谁?”
    大妮可从不这样,周慧回想片刻。
    小妮出生以后,大妮就很有长姐的样,从不和小妮争,也不吃醋,看到好东西还会想到自己的小妹妹。
    可能这就是老人说的,老大傻,老二奸?
    自己的二哥好像也比大哥更会偷懒耍滑头。
    看来老人的话,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
    “那给不给大姐吃?”周慧问。
    小妮想也不想:“给大姐!给大姐吃大的,小妮吃小的!”
    周慧笑道:“乖乖,你可真是里外分得清楚。”
    小妮自觉这是夸奖,得意的挺起胸脯。
    想了想兜里的钱,周慧还是带着小妮去买了肉饼,却不是只买两个,而是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了一个,她和小妮等在摊位前,听着摊主一遍揉面一边唠嗑。
    “哪能天天有猪肉?”摊主,“我家那口子每日天不亮就去城外等着,这就,抢来的肉也不够用。”
    食客们笑道:“这是你们生意好。”
    摊主也高兴:“倒也是,每日都没有剩的,就是想带给家里的娃娃吃也余不出来。”
    摊主做的是煎饼,花了大价钱买了个圆形铁板,在上面刷上一点油,将包着肉馅的饼放在上头慢慢煎,煎出来的饼外脆里软。
    摊主舍得放料,猪肉和着白菜或萝卜调拌成馅,虽然肉不多,但分量很足。
    钱阳县的百姓都很愿意花点钱饱饱口福。
    这东西他们自己在家可不舍得开火做,偶尔解解馋不如在外头买。
    “周工,你也来了!”摊主看到周慧很是热情,她煎饼的时候专程挑了几个肉馅更多的,不过也不敢太明显,免得老客们骂她,“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周慧笑着说:“就昨天。”
    她前段时间被临时抽调去清丰县带徒弟,忙了好几周,才终于放假回来陪陪家人。
    摊主艳羡的看着周慧,觉得对方是她见过命最好的人。
    两个女儿都生得聪明伶俐,大女儿体格好,眼看着就要去当兵了,小女儿成绩好,将来不是当女吏就是当技术员。
    还找到了爹娘,将一家子都接了过来。
    家里还没有一个懒人,租了个大房子,爹娘和大哥开了个育儿所,一个月下来也有不少赚头。
    这世上的家人,并非都是一心的。
    像她自己家,也将爹娘接了过来,但爹娘非但不体谅她摆摊辛苦,还总朝她伸手要钱,侄儿还背着她欺负她小儿子,她骂也骂不得,打也打不得,自己生闷气。
    可骨肉至亲,又能如何呢?
    这么一比,摊主便更觉得周慧命好,家人没有拖后腿的,周慧自己也有能耐,如今都是周工了,纺织厂的人谁不知道,周慧如今都能跟着老师傅一起做新织布机了。
    说不准年底她就能分一套房了!
    “我那大闺女也要进纺织厂了。”摊主将煎好的肉饼用黄纸包起来,放在周慧递过来的篮子里,满脸堆笑地说,“周工要是看她能按,也教教她,她是个痴儿,但干活老实,很知道知恩图报!”
    周慧忙说:“姐,你别忧心,厂里的姐妹们都一样,上头都看着呢,只要干得好,哪能不让她们上进?更何况清丰县也要开厂了。”
    食客们激动起来:“这是真的?”
    “布告栏还没贴呢!”
    “要是清丰县开厂,咱家闺女过去,高低也是个组长吧?”
    “周工过去得是主任吧?”
    周慧摆摆手:“我是技术工,不是管理,我只是过去带徒弟,带完还要回来。”
    食客们依旧很有兴趣——这可和他们儿女的前程挂钩。
    “已经要建厂了吗?”
    “啥时候能建好?入秋能不能?”
    “我儿子年中就能做全日工了!要是建厂,砖瓦工得要人吧?”
    “听说清丰县砖窑都建起来了,没从咱们这招人!”
    周慧被团团围住,好在小妮已经习惯了娘的“人望”,小妮并不慌张,只盯着肉饼流口水,怕饼凉了便不酥脆了。
    “活只会越来越多!”周慧快被淹没了,她赶忙喊道,“清丰县干什么都要人!诸位叔叔婶婶们,倘若真是心急,便回去多督促孩子念书,成绩好,还怕找不到好活计吗?!就是账房,那也要算术好呀!也要会打算盘!”
    食客们七嘴八舌:“如今倒是什么都要成绩了。”
    “就是干苦力也要识字。”
    “我家娃就是太笨!如今拼音都认不完!”
    “哪有说自己娃笨的?”
    “哎!实在夸不出聪明。”
    周慧趁他们聊得热火朝天,悄悄抱着小妮钻了出去。
    她的如今的人缘,真是好的有些过分了。
    自从她成了周工以后,周围的人都成了好人。
    这感觉真怪,可又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