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考校
作者:野渡舟游   一九八零之重游人间四十年最新章节     
    又是一个清晨,合江渡口,稀疏的人群有序的买票上船,这是为了方便天云镇与合江县两岸人民学习工作经商搭建的渡口,分车渡和人渡,人渡十五分钟一班,不管人少,只管人多,只要不超过轮船限定人数,即使没有人,十五分钟铁定一班轮渡过去,十五分钟后再开过来。
    车渡要人性化一点,三十分钟一般,如果到点没车,对面也没用无线电喊话,就不用开过去,等到下一个三十分钟或者对面喊话再过去。
    叶利安叶利勤两兄弟早起,这时是没有专门到合江渡口的公交车的,四五公里的样子,这时的大多数人选择徒步这四五公里,赶时间的,选择坐需要路过天云镇的长途车。
    长途车到了渡口是需要全部乘客下车的,乘客下车之后乘人渡过江,再凭车票回到长途车的位置上继续长途旅程。
    “行啊!小勤,能跟上我的步子,看来没少锻炼啊!”叶利安跟叶利勤选择了跑步到合江渡口,倒不是为了省车票钱,因为叶利安在部队有练习长途奔袭的,而叶利勤也是从小长跑练习不断,所以两兄弟决定趁机拉练一下。
    “还行。”叶利勤呼吸频率没乱,调整得很好。
    “等我去买票。”叶利安看买票得队伍不长,让叶利勤等。
    “不用了,安哥,我看见我们厂的车了,那辆面包,应该是老爸和四叔开的车。”叶利勤指着排队等车渡的第一辆车对叶利安说。
    “这么巧吗?”
    “可不嘛。走吧。”
    两人快步来到面包车旁边,叶利勤看见副驾驶的叶国兴,就敲了敲车窗。
    “耶,小勤,你们怎么在这儿?”叶国兴赶紧的打开车门。
    “哟,小安,小勤,这么巧。”叶国茂也看见两兄弟了。
    “我们昨晚没接到火车,上合江已经过不了江了,所以在合江县城住了一晚,早上跟小勤顺便晨跑上来的。”
    叶利安简单解释了一下。
    “来来来,我来介绍一下,这是舅公,这是李爷爷,这是秋奶奶,这是我大哥的孩子叶利安,这是犬子叶利勤。”
    “舅公好,李爷爷好,秋奶奶好。”叶利安礼貌性问好。
    “舅公好,奶奶经常提到你,没想到你看上去那么年轻,李爷爷好,看你就是很有文化的样子,有时间请多指教小子一下,秋奶奶好,你气色好得不得了,不是辈分在这里,我该管你叫阿姨才对。”这是在外面碰上了,如果在叶家第一次见面,铁定是要给舅公赵梓民磕头的,所以叶利勤也豁出去了,仗着童言无忌,先是一顿力捧。
    “好好好,叶利勤是吧,你奶奶都怎么说我啊?”赵梓民先是给叶利安回了一个好字,然后对叶利勤说到奶奶的话题很感兴趣。
    “奶奶让我读的你的信,说了当年送你参军和送你离开的事情,说没想到今生有机会再相见。”
    “虎父无犬子,国兴,你这孩子不错,有你高情商的风范。他们是接的火车,你们分两路,一路接飞机,一路接火车是吧,有心了。”李江浑看见叶利安手上拿的接车牌,很容易想到叶家的安排。
    秋雅琴莫名的很喜欢叶利勤,但是因为不会说兔语,所以用手势招呼叶利勤过去。
    拉着叶利勤的小手一顿打量,对着李江浑将叶利勤一阵夸,最后塞了一张鹰酱币到叶利勤手里,李江浑解释说是见面礼。
    叶国兴和叶国茂是没见过鹰酱币的,但是一路闲聊的时候,知道赵梓民李江浑是准备了一下鹰酱币零钱作为见面礼的,所以也就没有在意。
    但是叶利勤前世是见过的啊,纸币入手,就知道这不是简单的零钱,所以叶利勤都没打开看,直接谢谢秋奶奶,然后将鹰酱币放进兜里了。
    “这个钱是鹰酱币,比兔币值钱,你别乱花小心被人骗。”李江浑好意提醒叶利勤。
    “放心吧秋奶奶,我不缺钱,你给的见面礼我一定好好保存,不会花的,看见这个钱就像看到慈祥的秋奶奶一样。”
    “诶,钱嘛,就是花的,如果你喜欢收藏,秋奶奶这次没准备,下次给你带点纪念币给你。”李江浑继续当着秋雅琴的翻译。
    “秋奶奶,你不知道,这个钱在我们这儿是不能流通的,只能换了兔币才能花。”
    “哟,你还知道这个,那你知道怎么换吗?”秋雅琴的意思,但实是李江浑口述的。
    “去银行换,一块换八块,在民间换有一块换十二十三块的,至少能一块换十块。”这东西,叶利勤门儿清,就差把弄巷里的门牌号背出来了。
    “能换这么多?他说的是真的吗?”李江浑都被叶利勤的话吓了一跳,转头问叶国兴。
    “我们也没有换过,只是厂里有几个倒爷,聊天的时候提起过,没想到这小子听去了。”叶国兴说的是实话,这一天多的相处,知道了对方的性格,所以就没藏着掖着。
    “那正好,我们这次来带的兔币有限,私带了些鹰酱币,到时候你能不能帮我们换换,梓民那里也需要换是吧?我们也不是要换多少,一比九或者按官方的一比八都行。”李江浑倒不是贪图这个民间汇率,就算全按一比十二换,也发不了财,没带多少鹰酱币出来,再说了,换那么多兔币带回去也没啥用。
    “这个要等回陪都市区才行,这里没有换的。”叶国兴给大家解释道。
    “不急。回去再说吧。”赵梓民也作做了表示。
    这时,车渡过来了,按理,除了叶国茂和一个随车人员,其他人都应该下车乘人渡的轮船过江的,但是叶国茂人头熟啊,直接给工作人员打了招呼,赵梓民众人虽然下了车,但是等排队的车按顺序上完车之后,赵梓民等人最后步行上了车渡的轮船。
    叶国兴对车渡上的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每人散了一支烟,芙蓉烟已经抽完了,已经换回了红山香烟,工作人员都很满意。
    在车渡摆渡的过程中,叶利勤看了一下自己揣兜里的鹰酱币,果然是最大面额的一百元,揣好,这个可是装叉利器。
    过了江,离叶家老宅就很近了,叶家赵老太太早从大儿子,二女儿和儿媳那里得到了弟弟今天会回来的消息,在大门口早已经望眼欲穿。
    汽车不能开进镇上,在离叶家老宅最近的路边上随便停了下来。
    下车后的赵梓民第一次显得紧张。
    叶利勤牵了赵梓民的手,“舅公,奶奶盼了你很久。”一句话,让赵梓民放松了下来,让叶国兴叶国茂前面
    带路,李江浑秋雅琴随后,断后的是叶利安。
    兴许是来了生人,镇上的狗都叫得特别欢实。
    远远的看见赵枝芬老太太站在门口盼望,叶国茂远远的率先开口,“妈,小舅回来了。”
    一句话让赵枝芬老太太热泪盈眶,“回来了,快,让我看看。”
    “姐,我回来了。”叶利勤领着赵梓民快步上前。
    半辈子没见面的两个老人,慢慢对视,相顾无言,唯有千行泪。
    众人在旁边矗立,没有打破这个气氛。
    良久。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进屋,姐给你做了以前你最爱吃的狮子头。”
    赵枝芬老太太,先清醒过来,赶紧拉了赵梓民的手,要领赵梓民进屋。
    “姐,你这些年过得还好吧。”
    “早些年不行,一大家子人都没吃的,很难熬,现在熬出头了,几个孩子都很争气,有了第三代,如果叶利安再争气点,就能有第四代了。”
    两个老人走得慢,聊得多,后面的也只能慢慢跟着。
    好不容易进了屋,众人分别见礼。
    叶家第三代还在叶利安的带领下给赵梓民磕了头,赵梓民很高兴,每人给了一百鹰酱币的见面礼,但是没给叶利勤,说是要考校一下叶利勤的功课。
    叶利勤心想,“舅公,我磕头可没偷懒,你这一碗水端的可不平。
    刘双在旁边最是幸灾乐祸,小声跟叶利勤说。“哥,我们都还小,安哥年龄又大了,不考校你,考校谁?”
    李江浑见赵梓民寻亲得以圆满,很是羡慕。
    叶大生生前的书房内,赵梓民,李江浑,秋雅琴,叶国盛都在, 当然还有叶利勤,但是赵枝芬和叶国兴没在,忙活中午的吃食去了。
    “叶利勤,在学校都学了些什么呀?”
    “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外文物理,医卜星相,音乐美术,武术健康,品德生活,社会实践,大概就这些吧。”叶利勤说的很平淡。
    “你们这边的教育这么全面的吗?”李江浑是真被叶利勤吓到了,忠厚老实的叶利勤怎么看也不像胡说的样子。
    “李叔,你别听他的,叶利勤他是自己爱看书,所以各方面都有涉猎,但是学校没这么多学科。”
    叶国盛给李江浑做了解释,还瞪了叶利勤一眼,“好好说。”
    “我是好好说啊,我的意思是这些都可以考,六十分没问题。”
    “哦。”李江浑来了兴趣。“梓民,要不我替你考考。”
    “江浑兄,你随意。”
    “叶利勤,美术就不用了,我看了你的人物肖像,不错,虽然不能说传神,但是凭照片能画到有七八分相似,难能可贵了。没少下功夫吧,谁教的你画画啊?”
    “我们美术老师,齐射。”叶利勤心想,虽然现在你们不知道这个名字,不过随着两岸的文化交流,你们的书画界很快就能知道。
    “书画不分家,你既然画画有这个功底,那书法就不考了,相信也不差。”
    “琴棋书画,我考你棋艺吧?”李江浑像是在说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啊?”叶利勤哭笑不得,这个李爷爷不按常理出牌啊。
    “怎么,不会?”
    “我刚才只说了音乐美术,没说琴棋书画啊。”
    “这么说,就是不会了?”
    “也不能说不会,你想考校什么棋吧?”
    “你擅长什么棋?”
    “象棋围棋五子棋。”叶利勤如数家珍。
    “这些你都擅长?”
    “我都不会。象棋你可以找我爸下,他应该能入你的法眼。”叶利勤也不按常理出牌,算是以牙还牙。
    “你爸会,就没教你。”
    “是的,他会的我不会,我会的他也不一定会。”
    “那还是说说,你会什么吧?”
    “鹰酱国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曾经发明了一种棋,叫做强手棋。”
    “这个你都知道,你会?”李江浑来了兴趣。
    “不会。”叶利勤继续不按常理出牌。
    “那为什么提到这个?”李江浑也是好耐心,丝毫没有发火。
    “我们这里没有这个强手棋,但是我根据书上的介绍,自己弄了一个科学土豪棋,这个我擅长,因为规则都是我制定的。”
    “但是这个我不会啊?”李江浑笑着对叶利勤说。
    “我可以教你。”
    “算了,你教我就没有了考校的意义。既然你知道强手棋,就说说你对强手棋的了解吧。”
    “强手棋为了反映当时资本主义家垄断市场的现象和危害,鹰酱人最初是想用游戏这种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向人们演示富足的地主如何通过租赁变得更富有,而租客则变得更贫穷。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玩强手棋的学生能够对社会经济有所了解,感受到资本主义繁荣背后隐藏的社会不公,对这种现象保持质疑,长大后有所作为。”
    “说得很好,算你过关。”
    “琴棋书画,会琴吗?”
    “二胡算不算?”叶利勤反问。
    “算。二胡其实属于二弦琴,当然算。”李江浑回答得很是干脆。
    “那我略懂。”叶利勤回答得很客气。
    “要不我们试试?”李江浑想听叶利勤拉一个。
    “没带二胡上来,要不回陪都再试。”叶利勤想结束这次考校,这个李江浑太鬼了。
    “你上次不是借了隔壁老王家得二胡吗,我让叶利安再去帮你借。”叶国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在后面背刺叶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