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老知青
作者:禅猫儿   软萌小知青的吃瓜日常最新章节     
    因为老知青还要上工,所以陈书宁再次回到知青点的时候,大家都起床了,一群人都在院子里的大木桌前等着开饭。
    端着饭盆的刘淑梅从厨房一出来,见陈书宁回来忙招呼:“书宁你回来了,正好马上就要开饭了,我还想着等下出去找你们呢,赶紧过来吃饭,对了玲玲和王知青呢?你们不是一起出去的吗?”
    “他们还有点事要跟大队长说,我就先回来了。”
    此时桌子上已经坐满了人,有昨天刚到的新知青,也有老知青,陈书宁大致的看了一下,老知青里面,七女四男,难怪昨天看到他们六个新来的女知青时,看起来脾气就不错的刘淑梅会有那样的表现了。
    因为大家都坐在桌前等着,所以陈书宁也没有主动上前帮忙端菜,而是笑着坐到了一直冲她招手的王春妮身边。
    陈书宁这边刚一坐下,王春妮那边便迫不及待的问道:“书宁你们一大早去大队长家干啥去了?”
    一会沈大河可能就要带着盖房的工人过来挖地基了, 所以陈书宁也没什么可隐瞒的,于是便大方的回道:“我跟钟知青他们去找大队长商量盖房的事情了。”
    听陈书宁说是这事,王春妮一脸羡慕的说道:“书宁,真羡慕你能搬出去住,你是不知道昨晚我都被挤成什么样了,真的就连翻个身都难现在我这腰还疼着呢,可惜我带的钱不多,知青办补贴的那钱我还想着要做一套厚被褥,不然我一定也盖间房自己出去单住。”
    说到这里的王春妮感觉自己的腰好像又疼了,手不自觉的就向着她那根本看不到的腰揉了去。
    有些好笑的看着王春妮,陈书宁凑近王春妮的耳边低声提醒道:“你要是真的想搬出去也不一定非要盖房才行啊!”
    见陈书宁的样子,王春妮也不由得放低了声音说道:“啊?可我也不想去老乡家搭伙。”
    “谁让你去老乡家搭伙了,盖房子的钱不够难道简单的修房子的钱你也拿不出来吗?你要是真的想出去住,就我昨天住的那个仓房,简单的修一下应该也用不了多少钱。”
    听了陈书宁这话的杨春妮眼睛瞬间就是一亮,对啊,她怎么就没想到,盖新房子的钱不够,可简单修个房子的钱她还是能拿出来的。
    而且那个仓房看着挺小的,修起来应该也用不了多少钱吧。
    看着一脸兴奋的紧盯着仓房看的王春妮,陈书宁好心的提醒道:“你要是真想住仓房的话就抓紧时间去找大队长,别到时候被别人抢了先,那可就再难找到这样合适的房子了。
    还有,你去找大队长时要把话说明白,这房子你花钱修就得有居住权,别你花了钱把房子修好了,最后大队长再安排其他知青一起住,那这房子你修不修就没什么意思了。”
    虽然听不懂居住权是什么意思,不过王春妮还是将陈书宁的大致意思都听明白了,当下就连吃饭都顾不上了,向陈书宁打听了大队长在哪后,便直接冲进屋里拿了钱就往大队部跑。
    其他并没有听到两人对话的人不明所以的都看向了陈书宁,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的陈书宁只好开口解释道:“春妮突然想起来找大队长有点小事,她走的时候说让我们不用等她吃饭了。”
    别人不了解可许来娣却是知道自己这个好友的,那就是个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的主,如今能让她连吃饭都顾不上的绝对不是什么小事。
    想着春妮刚刚是听了陈书宁说了什么才跑出去的,于是便向陈书宁投去了询问的眼神。
    陈书宁却只是神秘的笑了笑,小声说道:“一会春妮回来你就知道了。”
    陈书宁不说许来娣也没有办法,冲着陈书宁笑了笑问道:“书宁,一会吃完饭我们想去镇上转转,你要不要一起?”
    想着自己正好要给家里寄平安信的陈书宁听了这话忙笑着应道:“好啊,我正好想给家里寄信呢,不过能不能等我一小会啊,我想先去村里买个箱子,不然我的行李就那么堆在仓房的地上,我怕被老鼠咬了,你放心,我一定快去快回,耽误不了多长时间的。”
    “对啊,你这么一说我好像也得买个箱子才行,不然东西就那么堆在地上也不是回事。”
    许来娣下乡家里虽然只给了她十块钱,也知道自己下乡之后家里是不会再管她的,不过有了知青办给的那八十块钱的补助,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许来娣还是舍得买的。
    “是啊,我也要买一个,陈知青,一会你去买箱子的时候可以带我一起吗?”
    “还有我,我也要买个箱子,还有洗脚的木盆也得买一个,陈知青,一会也带我一个吧!”
    “当然可以,一会吃完饭我们一起去。”
    不少人都是在听到陈书宁提起之后才想起来,老知青好像就是每人都有一个上了锁的木箱子,用来装一些贵重的或是隐私物品。
    就连没什么行李的杨小红都觉得应该买个箱子,要知道她长这么大手里可是第一次有了九十块钱,这会儿的她是直接把那些钱都放在身上的,不然放哪她都觉得会丢,那可不得买个箱子好好的锁起来。
    于是新知青要一起去买箱子这事就这么简单的在饭桌上定了下来。
    等到刘淑梅和王梅香把饭菜都端上桌后,见众人都到齐了冯保国起身代表老知青发言:“欢迎新知青来到青山大队插队!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以后大家就是一口锅里吃饭的亲密战友了,我希望大家以后能够相互团结,相互帮助,一起为革命事业出力,下面我们大家先各自做个自我介绍。”
    “就从我开始吧!我叫冯保国,来自东市,下乡六年了,也是因为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大家就选了我当咱们知青点的负责人,主要是负责知青和村子之间的沟通事宜,以及知青点这边的事,以后大家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来找我。”
    接下来是老知青一个一个的开始自我介绍。
    “我叫刘青松,来自青市,下乡四年了。”
    “我叫徐路,来自津市,下乡三年。”
    “我叫董微微,来自海市,下乡两年。”
    一圈介绍下来,陈书宁知道了原本的老知青中,四个男知青分别是冯保国、刘青松、董卫兵、和李军,女知青则是刘淑梅、王梅香、董微微、段红霞、郭丹、孙小小和方晴。
    因为老知青吃完饭还要上工,所以大家也只是简单的自我介绍了一下就开始吃饭。
    说是早饭,其实也不过就是每人一碗稀的可以照出人影的杂粮粥以及一个看不出是什么面做的馒头,外加一人一块芥菜疙瘩咸菜。
    这些东西对于陈书宁来说也就只有那碗粥还能吃的下去,至于那馒头和咸菜的味道,陈书宁实在是不敢恭维。
    加上想着盖房的事情算是解决了,可是新房里还是需要些家具的,于是饭桌上的陈书宁几乎没怎么动筷子,等到大家都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向刘淑梅打听。
    “淑梅姐,村子里能不能换到家具?我想换个装衣服的柜子。”
    “有啊,村里的王二爷爷家就能换到,王二爷爷当年打仗的时候伤了腿,不能上工,所以就在家干些木匠活什么的,你们出了知青点右转,顺着村里的土路一直走到头,门前有棵大枣树的就是王二爷爷家,挺好认的。”
    “对了,正好你们都在,我就把咱们知青点的事情跟你们简单的说一下,如今我们这些老知青是搭伙做饭的,男知青负责砍柴挑水,我们女知青负责做饭。”
    “至于口粮则是自己管自己的,做饭的你们自己拿饭盒装粮食一起蒸,吃多少蒸多少,吃菜的话院子里的自留地里就有,都是我们大家一起侍弄的,所以是大家一起吃,油盐酱醋这些东西则是大家每月统一交两毛钱,到时候一起买。”
    “你们新来的知青要是想跟我们搭伙吃饭呢,就是这个规矩,若是不想搭伙吃饭也可以自己单独开火,可是要等我们做完饭之后再做,挑水砍柴这些事也要你们自己解决。”
    “不过因为你们新知青的口粮还没有领回来,所以今天早饭的粮食都是老知青出的,算是给你们迎新了,你们看看是跟我们搭伙还是自己开伙?”
    刘向阳和赵前进两个男知青不会做饭,自然是要跟老知青搭伙的,杨小红是选择和老知青搭伙的,倒是杨晚秋一时间有些犹豫不决,说是想一想再做决定。
    而陈书宁是要自己盖房出去住的,所以日后自然也是不会跟老知青一起吃饭,所以当场就决定自己开火了。
    至于房子没盖好的这几天,陈书宁还是要跟大家一起吃饭的,除了自己的口粮之外,陈书宁一天给老知青一毛钱的补贴。
    因为不管是上山砍柴还是挑水,这些活对于陈书宁现在这个小身板来说都是干不了的,所以陈书宁就决定直接拿钱了事。
    这会儿正好赶回来的钟玲玲和王文启也是和陈书宁一样,暂时先跟老知青搭伙,等钟玲玲的房子盖好了就自己单独立火。
    王春妮那边人还没回来,等回来再说。
    吃过饭后老知青们都去下地了,可是因为昨晚到的时间晚,所以几人都想着先在知青点收拾行李,也好看看还缺什么然后再一起去镇上置办,顺便给家里寄信。
    陈书宁也是要给家里寄信的,不过她的行李倒是不用着急收拾,等房子盖好了在再收拾就好,于是就回仓房休息,等着其他人收拾好一起去领口粮和买家具。
    杨晚秋和杨小红她们四个是后来的,所以只能住在炕稍的位置,这个季节天热两人还不觉得什么,可是两人都是京市来的,京市的冬天就已经够冷了,可听说黑省这边的冬天可是要比京市冷上好几倍。
    所以杨小红是打算下午去镇上的时候把知青办给的棉花票用了,把自己带来的棉被再加厚一层。
    而杨晚秋则是有着别的想法,在杨小红开始铺床的时候,杨晚秋却是拿了半袋红糖去仓房找了陈书宁。
    “书宁,你真的要自己盖房子啊?这盖间房子得不少钱吧?”
    陈书宁不仅有着原主记忆,更是有着前世积累的鉴茶经验,哪里会不知道杨晚秋是什么人,在看见她凑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猜到她想干什么,这会儿听她提起盖房的事就越发的确定了。
    于是也不等杨晚秋开口接着说下面的话,而是直接说道:“是啊,人工加上材料大概需要八十块吧,怎么你也想自己盖房吗?要是的话你可得赶紧跟大队长说,趁着这会儿地里的活还不多,队上也能抽出人来帮你盖,若是等再过两个月秋收的时候,那你就算是想盖大队长也不能批了。”
    一听盖间房要八十块,别说杨晚秋原本就没有自己掏钱盖房子的想法,就是有她也舍不得拿出那么多钱盖房子。
    要知道她如今手头上虽然有点钱,不过如今已经跟家里闹翻的了她也就只有这些钱傍身了,只出不进的日子她可不得省着点花。
    想着陈书宁下乡她爸妈一定没少给她带钱,所以这丫头才有那个底气一来就盖房子,而且日后陈书宁家里也会不断给她寄钱,所以她自然是不需要像她这样算计着花钱。
    想到这里的杨晚秋越发的嫉妒陈书宁了,为什么同样都是女孩,她陈书宁的家人各个都把她当成宝,爸爸妈妈宠着,哥哥护着,姐姐疼着,就连比她小的弟弟也处处让着她。
    而她就那么命苦,疼爱她的外公外婆、妈妈那么早就离开了她,她那个所谓的爸爸竟然为了外面的两个野种那么苛待她,真的是越想越生气。
    于是便装作听不懂陈书宁的意思一样,笑嘻嘻的拉着陈书宁的手:“书宁,我家如今是个什么情况你还不知道啊,我手里就那么点钱,可是一分都不敢错花的,对了,下乡之前我买了点红糖,给你拿来点泡水喝。”
    说着又一脸委屈的摇了摇陈书宁的手:“书宁,知青点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就这么点大的炕却睡了那么多的人,连翻个身都困难,所以书宁,等你房子盖好后,我能不能搬过去跟你一起住啊,这样我俩也可以做个伴,免得你自己住着害怕,你说好不好?”
    陈书宁直接被杨晚秋的无耻给气笑了,轻轻抽回自己的手说道:“红糖我妈给了带了不少,就不要你的了,还有杨晚秋,是谁给你的自信,凭你几句话就想搬进我自己花钱盖的房子了里?想要住的宽敞那就自己盖房子啊,你不是也领了知青办给补贴的八十块钱吗?再一个你这种一心想要不劳而获的资产阶级剥削思想可是要不得的。”
    “陈书宁你胡说八道,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怕你一个人害怕才想着去陪你的,你这是狗咬吕洞宾。”
    看着气急败坏的杨晚秋,陈书宁轻蔑的看了她一眼,随后一脸嘲讽的开口:“这么说我还得谢谢你呗,不过可能要辜负你的好意了, 因为我一个人住不、害、怕,再说虽然我们是从小就认识的,可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现在的关系好像不怎么好吧,杨晚秋同志你该不会是得了失忆症吧?”
    说完陈书宁便不再搭理杨晚秋,因为这个时候院子里已经传来了不少人的说话声,听着应该是村里帮忙盖房的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