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劳力
作者:太白真人   东北乡女匪事最新章节     
    苏老太爷听了回来报信人讲的话,眼中精光一闪:
    “你是说,咱们粉坊那边,有人跟日本鬼子干起来了?”
    “对,老太爷,那边打得老激烈了,哎呦妈呀,我从来没看见过那场面,可吓死个人了!”
    报信的人使劲吞了口唾沫。
    他能说,到现在他腿还吓得不听自己个使唤,软着呢么。
    苏城一拍巴掌:
    “爹,这是有贵人来助咱们苏家了呀!
    那些伙计们都是替咱们家扛活计的,在咱们地界上让日本鬼子祸害,咱们没那武力值过去救他们也就罢了。
    只能干瞅着揪心巴拉的。
    可现在既然已经有贵人来打日本鬼子了,那咱们苏家合该也出点力。
    甭管咋样,不能在这儿干看着吧!”
    苏老太爷捻着胡子,抿着嘴,望着苏家粉坊的方向,半天没言语。
    苏城知道,他这老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现在不知道日本鬼子和那帮子人谁胜谁负之前,他不敢随便下注。
    他们家人面广,可知道天宝镇外头的大地主人家,好多为了保住家业,有许多投靠了日本鬼子的。
    当然也有那誓死抗日到底,不肯屈服于日本鬼子的人家,也有许多就是了。
    老太爷这份家当置办起来不容易。
    想当年他们家不过是逃难过来的盲流子,当初费了多大劲才攒下的这些个东西,现在就有多不舍得失去。
    催老太爷下决心变卖家财买枪举家抗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们小辈的说得再多,老太爷脑瓜子里的想法转变不过来,也是白扯。
    眼瞅着粉坊那头枪声越来越激烈,打得都要冒烟了。
    苏老太爷到底是心中的爱国情怀占了上风。
    他使劲一捋胡子,不由得“哎呦”一声,劲儿使得大发了,一下子扯下来好几根。
    人老了,连胡子都稀了,拢共就这么几根胡子,这还扯下来好几根,可把苏老太爷给心疼坏了。
    苏老太爷稳了稳心神,运了运气才又说道:
    “去,去把老五给我喊过来!”
    苏老太爷当年跟老爹跑到天宝镇苏家屯定居以后,就开了苏家粉坊。
    只不过当初只有小小的一间破茅草屋。
    那时候爷俩也没钱,一应事物都是爷俩拼命干,掂对出来的。
    好在他们家有祖传手艺,同样的粉条子,就是比别家做得好吃劲道。
    慢慢攒了点钱,苏老太爷就娶了一房媳妇。
    这媳妇一娶进家门,就一个人当俩人用。
    什么也得跟着干。
    甚至媳妇怀了孕,生孩子的前一刻,都还在粉坊忙活着,孩子都生在粉坊里。
    等后头家里越发有了点钱,苏老太爷又纳了房小老婆。
    小老婆是穷苦人家出身,进家门以后也得跟着干活,半刻不得闲。
    多了人手,自己做出来的粉条子也更多了,苏家赚的钱也就越多。
    苏老太爷尝到了娶媳妇的好处。
    反正甭管娶回家的是大老婆还是小老婆,一律都得干活,没有干待着享福的道理。
    这些娶回家来的大老婆小老婆,不光能干活,还能生孩子。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用另外花雇人的工钱。
    实在是一举多得。
    他尝到了甜头,自然就往家又纳了好几房小老婆。
    当然,他纳的这些小老婆,都是穷苦人家出身。
    而且专门选的都是没有裹过小脚的姑娘,这样的姑娘是天足,下盘稳,在粉坊里干活也自在。
    选的姑娘也个个都是身强力壮,一瞅就身大力不亏的。
    纳小老婆的钱他也不少给,反正相当于一次性买断的苦力。
    算来算去,还是比雇人在粉坊干活划算。
    他那大老婆倒也不是个拈酸吃醋的主儿。
    主要是苏老太爷这人找小老婆,就是为了能有个一次性买断的壮劳力。
    也不会就对谁偏宠着。
    大家都是要干活。
    不干活就是没饭吃。
    粉坊的活计可不轻松,整日间累得哪有那个心思和精力勾心斗角。
    甚至于对夫妻间的那档子事儿,都累得没了心思。
    有时候累得,回家躺到炕上,连饭都吃不下去,就想眯一会儿。
    大老婆是个明白人,对于苏家的家财也早有区处。
    自己一进门,早早就生了儿子,算是有了依靠。
    这些小老婆再是多,也不过是粉坊里的免费劳动力。
    她们生的儿女跟自己的儿子比,在苏老太爷眼里怎么着也还差个劲儿。
    妾生子如何能比得过原配生的嫡子。
    大老婆更是为了表示自己宽和待人,索性跟这些小老婆们姐妹相称。
    小老婆们自然也不敢作妖。
    她们敢作妖不好好干活,苏老太爷头一个就得惩治她们。
    她们被买来当小老婆,就是来干活生孩子的,可不是让她们来这儿作威作福的。
    她们生的子女,自然也都敬着大老婆生的儿子苏城大少爷。
    苏城也是个精明的,明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道理,对这些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们,那也是乐得亲近。
    如此妻妾相得,子孙和乐,在苏家众人齐心合力之下,苏家粉坊的生意自然也是越发的好了。
    苏老太爷的儿子也都各自娶了大小老婆,甚至连女儿们,也都是招赘在家。
    家大才能业大的道理,苏老太爷可太知道了。
    他们家的孩子们,打小也没有娇惯的,从一会走路,就要在大一些的孩子指挥招呼下,摇摇摆摆地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哪怕是帮忙拿根柴火,捡几个土豆子,也都得劳动。
    就没有偷懒的可能。
    按照苏老太爷的说法就是,干活干活,不干人怎么能活。
    只要活着,就得好生干活。
    自来穷人乍富,家里容易出败家子的事情,在苏家是万万不可能发生的。
    一个是苏家的孩子们打小就得干活,跟家里的长工没啥区别。
    再一个也是他们手里头没钱出去浪。
    钱都在苏老太爷一个人手里头攥着,苏家的孩子每个人按月是有点子份例。
    可这点子份例钱,恐怕攒一辈子也未见得起够出去喝一顿花酒的。
    但在家里吃的也还不错。
    因为干的都是体力活,不吃肉没力气。
    所以苏家子弟除了兜里没钱,跟附近的地主家里的伙食比起来,也就算很可以了。
    当然穿的虽然不是绫罗绸缎,倒也还算可以。
    衣服上也有补丁,不过不多就是了。
    既然吃穿不愁,苏老太爷觉得家里这些崽子们,那跟他小时候比,简直就相当于是生活在福窝里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