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事故调查(中)
作者:都满弘   大国化工最新章节     
    氮氢压缩厂房内一片狼藉,地上满是灭火时留下的积水。事故调查专家组的五个人立即分开,各自凭借专业本事努力寻找线索。
    耿志扬早已猜到事故现场情况不会太好,因此穿了一双坚固耐磨而且防水的军警靴。他趟过飘着油花的积水来到西头的四号压缩机前,对机器的进出口连接部逐一进行认真检查。
    尤其是六段和七段的进出口,他则是一点一点地检查,不放过哪怕一丝一毫的细节。
    不多会儿功夫,他便在六段出口法兰处发现了异样:“咦?这里怎么会有破口?”
    他低下头在螺纹法兰尾部的管道处仔仔细细摸了一遍,心头忽然闪过一道亮光:“是了!我想起来了!”
    他忽然记了起来,当年化肥厂压缩厂房的爆燃事故是由于管道破损而导致可燃气体大量泄漏所致,而六段出口管道上的这处破损,极有可能就是事故的源头。
    “王总,你来一下!”耿志扬把王景光喊过来道:“你看,这儿有个破口,会不会就是泄漏点?”
    王景光忙俯下身去左瞧右瞧,倒吸了口凉气道:“管道上怎么会破了个洞?”
    耿志扬道:“我看着这个弯头不像是合金钢的,怎么有点像不锈钢呢?”
    “不锈钢?”王景光诧异道:“这地方怎么能用不锈钢弯头?厂里的人疯了吗?”
    他用手擦了擦管道破损处的污渍,又凑上去看了半晌儿,直起身道:“没错,就是不锈钢!”
    王景光是化机厂的总工程师,几乎每天都要跟碳钢不锈钢等各种钢材打交道,因此对不锈钢性能和特征非常熟悉,应该不会看走了眼。
    “那就对了!”耿志扬分析道:“我估计这个地方弯头出现了问题,厂里没钱买新弯头,就从尿素装置剩下的材料里,挑了个壁厚差不多的不锈钢弯头给换上了。”
    王景光只觉得不可思议道:“可是尿素装置的操作压力比这边低多了。”
    “是啊!”耿志扬冷笑道:“要不然怎么会出问题呢。原因就在于此啊!”
    他回头对正在别处勘察的杜秀兰道:“杜总,我发现了个地方不大对劲,麻烦你过来瞧瞧。”
    杜秀兰正在一二号机组那边投入地进行检查。耿志扬喊了两三遍后,她方才听到动静站起身回应道:“哎,来了!”
    她捡着水浅的地方迂回来到四号压缩机旁,笑了笑道:“怎么了?耿总有什么发现吗?”
    耿志扬指着六段出口管道上的法兰道:“法兰尾部管道螺纹上有一个破口,我觉得应该是这次事故的源头。王总也同意我的观点。”
    “哦?”耿志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引起事故的源头,杜秀兰登时又惊又喜道:“耿总,你厉害呀!”
    她沿着耿志扬指引的方向,对螺纹法兰尾部管道上的破口认认真真查看了一番后,衷心佩服道:“耿总,你说得对,这里应该就是氮氢气泄漏的地方,也是引发此次爆燃事故的源头所在。”
    她赶紧直起身子招呼道:“俞总!魏总!这边来!耿总找到事故源头了!”
    俞先捷和魏家法听到喊声后,立刻趟着水小跑过来道:“哪儿?在哪儿呢?”
    “这儿!”杜秀兰指着压缩机六段出口连接管道说道:“螺纹根部有一个破口,高压氮氢气就是从这里跑出来的。”
    俞先捷和魏家法争着靠上去观察了一番,然后不解道:“这地方怎么会出现破损呢?压缩机开车前没检查吗?”
    耿志扬指着那个弯头据理分析道:“压缩机六段出口连接的是一个高压弯头。按理说这里应该用高压合金钢弯头,但它用的却是不锈钢弯头。不锈钢机械性能较差,耐不了这么高的压力,我估计问题就是出在这上面。”
    “化肥厂也是个老厂子了,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俞先捷难以理解道:“这地方敢用不锈钢,未免胆子也太大了吧?”
    魏家法冷笑道:“老俞,你别把化肥厂的人想得水平那么高。不锈钢在机械性能上比合金钢和碳钢差远了的这个事,他们还真有可能不知道,说不定还以为越贵的越好呢。”
    杜秀兰好奇道:“耿总,我看你一进来就朝着这边过来了。你怎么知道问题是出在四号压缩机呢?”
    “是啊,我也很好奇。”魏家法附和道:“我一个专门搞压缩机的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你怎么会一找就一个准?这也太神奇了吧?”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俞先捷得意地显摆道:“人家耿总在厂里的外号是半仙,听说能知道过去未来之事。对人家半仙来说,找个事故源头且不是小菜一碟吗?”
    耿志扬听到他开始胡说八道,赶紧辩解道:“不是啊,我没那么神道!我就是按照现场情况分析之后得出来的推断。”
    “哦?”杜秀兰一听更加的感兴趣了:“你快说说,你是怎么推断的?”
    耿志扬手指着厂房外面道:“刚才咱们进来之前,我发现厂房外立面,东边的烧灼痕迹明显要强于西边。西边墙面烧灼痕迹很轻,甚至还能看到原有墙面的颜色。”
    俞先捷不解道:“那不应该说明起火点在东边吗?因为东边烧的早,所以才烧得厉害啊!”
    “这场火跟一般火灾不一样的。”耿志扬不慌不忙道:“压缩机里面的气体都是带压的,它往哪边喷,哪边就会烧得更厉害一些。所以我据此分析,这场大火肯定是从西边往东边烧的。气体来源大概率会在西头的四号压缩机。”
    他笑了笑道:“所以我就直接奔着这边来了。结果一看,还真是这儿出的问题。”
    得益于耿志扬的精准分析,事故调查专家组仅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便找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其效率、专业性和精准度让李中奇等人惊叹不已。
    当他不住口地夸赞杜秀兰身为省里来的专家水平高时,杜秀兰尴尬地解释道:“李局长,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最大功劳是耿总的。是他分析出事故发生的位置,又找到了具体源头。所以,你要夸的话就夸他吧。”
    “耿总!?”李中奇听罢登时惊诧万分。
    他万万没有想到,孙成鑫坚持让加入专家组的耿志扬,居然是突破常规找出事故发生原因的关键所在。
    “看来孙市长的眼光够毒的。”李中奇暗暗服气道:“要不是他坚持推荐了耿志扬,我们这次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出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