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英雄所见略同
作者:都满弘   大国化工最新章节     
    既然韩松年先挑起了话题,耿志扬当仁不让道:“是啊!我们准备在尾气管道上加一台氨催化反应器,用氨来还原尾气中的氧化氮气体。这么一来不但能降低尾气中氧化氮的含量,还能进一步提高尾气的温度,增加它在透平中做的功。”
    “太巧了!”韩松年道:“我们所刚研发出了一种氨催化还原反应催化剂,就是小滕负责的。他都跟你说了吧?”
    “说了!”耿志扬倒不隐瞒:“我这次来就是想跟你们一起合作,在我们新建三硝项目上使用你们所新研究的催化剂。”
    “哦,那真是太好了!”韩松年道:“你们大概要用多少?有数吗?”
    耿志扬道:“你们新研究的催化剂还不是太稳定,我们打算在线并列两台催化反应器,互为备用。要是再加上二硝准备用的,大概需要五十多方吧。”
    “五十多方?”韩松年大喜道:“那可是太好了!一定要用我们所的催化剂产品,我们绝对给个最优惠价。”
    滕海洋此刻方才得空插话道:“韩老师,耿志扬就是想来跟您谈催化剂价格的。他嫌咱们要的十万块太贵,想让咱降降价。”
    “哦?你都跟他谈过了?”韩松年恍然大悟,但并不以为然道:“十万块的确要的有点高了。这么着,我们的生产成本大概在三万多一方,就按四万一方卖给你们怎么样?”
    一立方米催化剂要价四万元。那么五十四方催化剂就需要花费两百一十六万元。不过耿志扬其实只打算先在三硝项目上应用氨催化反应器,等经验成熟了再在二硝装置上引入此设备。
    所以说,他们这次只需要购买二十七方催化剂,大约需要花费一百零八万元。
    耿志扬顺势点头道:“好的!你们研究出个成果也不容易,我不能把价格压的太低,总得为你们以后的研究出点力。”
    别看韩松年是个书生型领导,但性格豪爽并不在乎蝇头小利。他哈哈一笑道:“耿总,既然你是硝酸生产企业的领导,那以后咱们少不了打交道。你又是小滕的同学,咱们之间有事好商量。”
    韩松年身为一所之长,公事比较繁忙。谈妥了价格后,耿志扬和滕海洋见又有人敲门进来向他汇报公务事项,便知趣地告辞离开。
    回到滕海洋的办公室后,他直爽道:“志扬,我没签过合同,不知道该怎么起草,要不你来弄合同吧?”
    “行啊,没问题。”耿志扬满口答应道:“有固定的合同范本,只要照着咱们项目的具体内容填进去就行。我先起草一份,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你比着葫芦画瓢改就行了。”
    当天晚上,滕海洋做东请耿志扬夫妇吃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俩人酒量都很一般,但老同学好久不见难免热情过了头,一个不小心便喝的醉意盎然蹒跚而归。
    公事办完之后,耿志扬又陪着妻子在广即市尽情地玩了两天,这才驾车返回了安海。
    到了月底的最后一天,他又亲自开上蓝鸟轿车,和妻子一起陪着卢洪涛和卢晓玉父女赶往省石化设计院报到。
    来到省石化院后,卢晓玉先去人事科登记并递交了报到证,又跟着父亲来到院长办公室跟周宇凡见面打了个招呼。
    三硝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如今的氮肥工业公司俨然正是省石化设计院的大金主,周宇凡自然是非常热情地欢迎他们一行人的到来。
    “卢总,我这就把吕所长喊下来,让他跟小卢见个面。”周宇凡道:“上个星期我们院正式成立了民建所,吕金生现在是那里的所长。我想让小卢跟着他干,你们没意见吧?”
    卢洪涛对设计院的分工并不是很清楚,求助似的看向了耿志扬:“志扬,你觉得呢?”
    耿志扬呵呵一笑道:“我觉得挺好!听说吕工是省院建筑专业的大拿,在省内建筑行业也是小有名气。小玉跟着他干肯定会进步很快的。再说了,今后二十年内民建行业会非常红火,小玉跟着吕工能挣大钱的。”
    耿志扬的意见,卢洪涛还是非常相信的,当下道:“那就谢谢周院长照顾小玉了!”
    周宇凡哈哈一笑道:“卢总,你闺女就是我闺女。放心吧,小卢在我这儿,我一定照顾好她。”
    几个人说笑间,一个身材高大面向儒雅的中年男子匆匆来到了院长办公室。
    周宇凡拉着他给大伙介绍道:“这位就是我们院民建所所长吕金生吕工!”
    卢洪涛忙握住他的手道:“吕所长,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周宇凡见吕金生一脸的茫然,笑着赶紧解释道:“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安海市氮肥公司卢总,那个小姑娘是他的闺女。小卢今天来报到,以后就去你们部门跟着你干了!”
    “哦,卢总!欢迎,欢迎!”吕金生恍然大悟,赶忙道:“我们民建所刚成立,但是项目还是很多的。您闺女来我们部门以后马上就能参与到项目里去,估计最快半年就能独立搞设计。”
    卢晓玉到了省石化设计院任职以后,吕金生就相当于她的指导老师和直属顶头上司。卢洪涛不敢怠慢,主动找着话题跟吕金生好好地攀谈了一番。
    耿志扬好奇地问道:“吕所长,你们民建所现在有多少人?”
    吕金生不好意思道:“部门刚成立,现在人还不多,只有结构、水道、暖通等专业四五个人。”
    “太少了!”耿志扬摇头道:“最多六七年以后,房地产市场会迎来一个大爆发。现在得赶紧把人招足了,正好拿这段时间来锻炼队伍。等到六七年后就可以施展手脚大干一番了!”
    吕金生震惊道:“耿总也认为房地产市场会红火起来?”
    “那是自然。”耿志扬侃侃而谈道:“我们国内的城市化水平太低,所以各个城市都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再加上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对住宅和商业地产的需求都会极大的上涨。”
    他继续说道:“建筑业火了,自然会带动建筑设计行业。我估计你们民建所至少得扩充到二三十人才行。也可以先扩到十几个人,今后以他们为骨干,根据需求再相应增添人手。”
    吕金生如遇知音,连连颔首道:“耿总,咱们俩观点一样啊!我也认为将来是房地产行业大发展的时代,院里成立民建所是大势所趋啊!”
    他转头冲周宇凡道:“周院长,耿总的观点跟我一样,将来房地产行业会大火的。我那儿现在人力不足,您还是得再给我增加人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