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门前冷暖自己知
作者:都满弘   大国化工最新章节     
    农历乙亥年的大年初一,安海市氮肥厂党委书记田连营的家里破天荒冷清了下来。
    自从二硝装置开车失败以后,卢洪涛彻底夺回了厂长应有的权威。而曾经不可一世的影子厂长田连营,如今只能在党委书记的职权范围内规规矩矩地办事了。
    幻化的泡影破灭后,不但昔日那些络绎不绝登门拉关系的干部职工不见了踪影,就连被誉为田连营手下三只好狗的周庆铎、董鸿运和祝兴国也几乎不上门来。
    祝兴国因为涉及犯罪已经被羁押,因此他不来倒是有情可原。周庆铎据说跟董鸿运勾连在了一起,被他说动后居然办了停薪留职去了外省的寿化集团,因此三个人都不可能再上门来拜年。
    至于以前经常来走动的副厂长高崇山和智文阁,如今也不再登门交流感情,有事也仅仅是打个电话而已。
    有道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田连营已经习惯了家里人来人往宾客盈门的热闹场面,如今突然一下子冷清了下来,难免心里有些不得劲。
    他想起今早上跟卢洪涛等厂领导一起去退休老职工家里团拜时,大家伙不约而同地围着卢洪涛感谢起来,再也不把他这个昔日第一副厂长放在眼里了。
    “唉!”田连营重重地叹了口气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呀!”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正牌厂长卢洪涛的家里在过年期间也是冷清如斯,并没有一个氮肥厂的干部或者职工上门来拜年甚至送礼。
    究其原因,居然是因为他住在化工厂宿舍。他所在的厂级领导楼单独在一个小院里,小院门口有门卫值班,除了家属亲戚外闲杂人等一律禁止入内。
    因此,即使氮肥厂的人打听着找到这里,没有经过他的允许也不可能进的来小院。
    当年的化工厂领导采取如此措施,为的就是防止有人上门送礼说情。小院门口的关卡一设,不但省却了许多不必要的人情世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行贿受贿等腐败事件的发生。
    所以安海市化工厂才能搞得如火如荼,成为市级企业里为数不多的高盈利性生产单位,从而成为市里的标杆和各企业学习的榜样。
    但是,卢洪涛家的清静在大年初三的上午终于被人给打破了。来的这个人不但拿着贵重的名酒名茶等奢华礼品,而且是正大光明地登门拜访,卢洪涛还没有任何理由将其拒之门外。
    因为人家是跟着女友上门来给二叔拜年的,卢洪涛再不讲情面也不能把自家的侄女挡在院外。
    这个人当然是耿志扬了。他跟卢晓清进了卢洪涛家门后先拜了个年,然后把带来的各色礼物一股脑放在了地上。
    两瓶泸州老窖特曲、一盒西湖龙井、一盒正宗阿胶,还有一些冬季稀罕的水果。卢洪涛看得直皱眉道:“小耿,你这礼送的也太重了吧?”
    耿志扬还未说话,卢晓清笑嘻嘻道:“二叔,茶叶、阿胶和水果是我买的,你可别把功劳记到他身上。”
    耿志扬附和道:“是啊!就那两瓶酒是我出的钱。”
    虽然比茅台五粮液要便宜一点,但两瓶泸州老窖特曲依然值不少钱。卢洪涛道:“这两瓶酒也不便宜,以后别花这个钱!”
    耿志扬笑了笑没有接话,卢晓清道:“您是我们的长辈,来拜年不拿点东西不行啊!”
    肖月琳打圆场道:“洪涛,咱家晓清拿点东西来,你还说到什么呀?等咱去看大哥的时候把情还回去不就行了?”
    卢洪涛笑道:“这个主意不错!晓清,等我去看你爸的时候再把酒给他带过去。”
    卢晓清很明白二叔只是说说而已,断不会把他们拿来的酒转手送给她爸爸的,因为他们兄弟之间的来往向来是意思意思就行,绝对不会互相赠送贵重东西的。
    而且作为老大的卢洪波不发话,当弟弟的卢洪涛哪里敢轻易改了规矩?
    卢洪涛两口子招呼着耿志扬和卢晓清坐到了沙发上,大女儿卢晓玉帮着给未来的姐夫倒了一杯热茶。卢晓清见状不乐意道:“小玉,我是你姐姐,你怎么不给我倒茶先给他倒上了?”
    卢晓玉笑道:“二姐,人家姐夫是咱家的客人,我当然得先给他倒茶了。你又不是外人,想喝茶自己倒就行了!”
    说话间,二女儿卢晓洁也端来了一杯热茶,放到卢晓清身前道:“二姐,喝茶!”
    卢晓清故意夸赞道:“还是小洁跟我关系好,什么事都先想着我。”
    卢洪涛并不关心女孩子之间的玩笑话,而是冲耿志扬问道:“小耿,省鼓集团李总他们年后什么时候来啊?”
    耿志扬道:“现场调研的工作基本做完了,这段时间他们先不来了,集中精力开展研发工作。”
    “哦……”卢洪涛想了想又道:“那什么时候能开始制造新机器呢?”
    耿志扬道:“年后上了班,我抽时间去一趟省城。一是跟他们一起解决一下研发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就是催一下研发进度。”
    “那就好!”只要耿志扬对四合一机组的研发工作上心,卢洪涛就能放心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否则怕是连觉都睡不好。
    “年前银行来咱们厂催还债务了。”卢洪涛道:“咱们不能按找合同如期偿还本息,人家很有意见,还说要把咱们告上法庭呢。”
    氮肥厂每年需要向银行偿还本息一千多万,而实际上仅能还一半都不到,所以说人家银行方面不满意是很正常的。至于对方说的要把厂子告上法庭,应该只是个威胁。因为即便是银行方面告赢了,氮肥厂现在也没有钱还债。
    而且假如银行方面逼得紧了,把企业的经营彻底搞垮,那么让氮肥厂还钱的希望就彻底破灭了。银行方面若是有足够的智慧,断断做不出为了索债而杀鸡取卵的糊涂事来。
    但凡氮肥厂尚有一丝生机,未来还有还钱的希望,若是彻底破产倒闭了,欠的那些钱大概率是要不回来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氮肥厂欠的钱越多,银行方面会越发地重视,不会轻易让它倒闭破产的。
    耿志扬道:“只要今年我们能顺顺利利地把二硝装置开起来,一年挣三千万足够咱们还债的。就算那些陈年旧账,将来也能一笔了清。”
    “所以……”耿志扬微微一笑道:“二叔,您就把这个利害关系给银行的同志说明白。我想他们会做出正确的决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