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田同志很郁闷
作者:都满弘   大国化工最新章节     
    五月上旬的几天时间里,田连营同志过得很郁闷,非常的郁闷,前所未有的郁闷。
    一个刚毕业半年多的毛孩子,在他一连串的针对性整治下,最后连个普通的工人岗位都没有竞聘的上。堂堂北海工业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居然沦落到了待岗的悲惨地位,由此可见得罪了他田大书记的可怕后果。
    只是没想到,刚过了五一劳动节,市电视台的一个美女主持人带着一帮子记者来到厂里,居然指名点姓要采访被他整得几乎要下岗的小伙子耿志扬。
    好说歹说刚把电视台的人糊弄走,精神文明办的人又找到他,说是要给耿志扬申请今年度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搞得他更是一头雾水。
    田连营不是一个莽撞之人,在没有搞清楚对手底细之前不会胡乱下手整治人的。他查过耿志扬的档案,小伙子父亲只是区里一个毫无实权的副科级干部,母亲更是无权无势的下岗工人,因此不属于有背景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关系户。
    其实也好理解,如果耿志扬真有背景,那么绝对不会被分配到效益一般的氮肥厂来。有背景的人即使去不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最差也会被分到类似市化工厂那种效益好的企业才行。
    所以说能分到氮肥厂的大学毕业生必定是无根无基的普通人,他是可以不假思索随意打压和揉捏的。
    只是当他像往常一样跟精神文明办的同志提出可不可以换个其他人时,对方立马变了颜色,不但严厉批评了他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错误观念,而且郑重警告他本年度获奖人选已经确定为耿志扬同志,让他千万不能有任何不切实际的企图和幻想。
    面对文明办的严肃指责,田连营除了唯唯诺诺接受批评外别无选择。不过这让他更糊涂了,从报纸上报道的内容来看,不就是耿志扬在爬山时打了场架救了几个女孩子吗?怎么会让文明办如此重视?
    如果说电视台是为了增加新闻素材才对此类事情感兴趣,但精神文明办超乎寻常的强硬态度就无法理解了。从往年经验里讲,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名单都是由各单位推送的,怎么就不能换个别人呢?
    在他看来,为二硝项目鞠躬尽瘁的董鸿运同志在精神文明方面就要比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耿志扬强上去很多。为什么就不能让董鸿运同志来拿这个奖项呢?
    除非耿志扬能量大到不允许别人来偷抢他的事迹和功劳,或者说这份荣誉就是为了专门奖励给他才通知到厂里的。
    老田同志忍不住犯起了嘀咕:“莫非我小看了耿志扬不成?其实他认识我们所不知道的重要人物?”
    正在他茫然无解忐忑不安时,市团委的同志又找到厂里,说是要为见义勇为的新青年耿志扬同志申报年度十佳青年荣誉称号,让企业帮着整理一下资料。
    这下子田连营彻底坐不住了。本市的年度十佳青年可不是谁都能轻易得到的荣誉,氮肥厂成立几十年来还没有一个人获得过如此辉煌的荣誉称号。
    如今好不容易打破了零的纪录,获奖者却是一个被他无情打压的待岗职工。氮肥厂的待岗职工荣获本年度全市十佳青年,无异于是对厂领导们有眼无珠不识人才的绝妙讽刺。
    田连营慌神之余赶紧安排人通知耿志扬来厂里报到,但却遗憾地得知,人家已经坐火车去了广即市访友,何时回来尚不清楚。
    “看来小耿这家伙藏得够深的。”田连营暗自后悔道:“我得找个机会赶紧跟他缓和一下关系,省得稀里糊涂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此时的耿志扬却没有心思去琢磨卢晓清等人帮他争取来的这些宝贵荣誉。他正在广即物化所跟在此攻读研究生的大学同学滕海洋叙旧攀谈。
    “海洋,我听说你跟的导师是专门研究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专用催化剂的?”耿志扬佯作随口问道。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滕海洋想了一会儿才道:“哦,你说的是处理氧化氮尾气用的那种催化剂吧?”
    “对!就是它!”
    滕海洋毫不隐瞒道:“志扬,我导师是专门研究各种工业催化剂的。你说的那个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只是一个很小的分支课题。我导师现在忙得很,就把这种小课题交给我了。”
    “交给你了?”耿志扬闻言大喜道:“你干到什么程度了?能用于实际生产了吗?”
    滕海洋直叫苦道:“老兄,我刚来还不到一年。课题也是刚从一个师兄那里接过来,哪有那么快出成果啊?”
    耿志扬以为他不知道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所具有的巨大商业价值,于是耐心解释道:“海洋,我们国家的环保标准马上就会有新版发布,所有硝酸厂家的尾气排放标准都会提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排放标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最多十年以后,硝酸厂家排出的尾气不经过处理是很难达标的。”耿志扬循循善诱道:“所以说到了那个时候,专用于用氨来还原氧化氮气体的选择性催化剂需求量会大增,。”
    “这个我知道。”滕海洋道:“给我课题前,我导师专门跟我讲过的,还说国外同类产品一立方米就卖好几十甚至上百万美元,可贵了呢。”
    “是啊!”耿志扬顺着他的话题道:“咱们国内现在还没有此类催化剂,所以老外卖给咱的价格很高。等到将来最严格的新标准实行以后,市场需求量大了,价格还会上涨的。”
    滕海洋眼珠一转道:“志扬,你这家伙突然来找我,是不是就是为了这个催化剂?”
    耿志扬和滕海洋上大学时在一个宿舍里住了四年,而且还是对床,彼此非常熟悉对方的秉性,所以能从话语里很快猜出对方的企图。
    被老同学说破了自己所来的目的,耿志扬却丝毫不慌,哈哈一笑道:“海洋,被你猜对了!我这次来就是想看看,你们所在这种催化剂上研究的怎么样了?”
    “怎么?你们厂需要用这种催化剂处理尾气?”
    “对!”耿志扬倒也光棍,如实相告道:“我们厂从约翰国新引进了一套双加压法硝酸。它排放的尾气虽然达标,但是原装置尾气是用天然气燃烧还原的。”
    “天然气?”滕海洋惊讶道:“那成本可不低啊!”
    “你说对了!”耿志扬道:“我们厂搞不到天然气,只能把这一块儿取消掉。但是这么一来,尾气温度就下来了,后面的透平做功跟着减少,会导致接下来的一系列问题。”
    “哦,我明白了!”能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智商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滕海洋若有所悟道:“你是想用氨催化还原来代替天然气燃烧还原,从而把尾气温度升上去,对吧?”
    耿志扬点了点头道:“对!我就是这么想的。”
    “唉!”滕海洋叹了口气道:“老兄,不瞒你说,我现在倒是取得了一些数据,但是距离真正能用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