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为尊者讳
作者:一灯阑珊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     
    道士二十来岁,相貌并非凶神恶煞,只是唇上蓄着一撇小胡子,平白看着老相。和白湛几人在院中面向而站,言辞高昂,侃侃而谈。
    白湛等人显然和他意见不同,偏偏口齿不如道士利落,笨嘴拙舌,憋得面红耳赤。
    白湛孙无咎加杜乔柳恪的组合,不说博古通今,至少里头没一个是草包,竟被一人压制至此。
    林婉婉摇头晃脑,暗道眼前的场面活像四个良家妇女被一个恶霸欺负。
    以一敌四,这道士真是个人物。
    再看旁边的柳三郎,只敢紧紧抓住李君璞的袍角,眼睛左看右看,不知听懂了没有。
    李君璞则双手环胸,全然一副旁观者的模样。
    白湛气到三尸神跳,偏偏找不到突破口,眼见段晓棠两人进来,找到另一个“止战”借口,“你们来啦!”我不理你了。
    段晓棠把肩上的稻草靶子竖起来,“家里做了点糖葫芦,送来给你们尝尝。”
    杜乔长呼一口气,介绍道:“蕴华,这两位是我邻居段晓棠和林娘子。”
    又向段晓棠说道:“潘潜,字蕴华,我在大慈恩寺认识的朋友。”
    林婉婉哑然道:“道士进佛寺?”
    潘潜:“某只是好做道士打扮。”当然若是银钱紧张,亦可以做个帮人念经祈福的野道士。驱邪避灾就算了,没那本事。
    孙无咎刚刚脑袋嗡嗡响,没想到潘潜这么难缠。和白湛一样的主意,只想逃避,“糖葫芦是什么?”
    段晓棠:“用糖裹了山楂,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林婉婉取下一串,递给柳三郎,“三郎呀,这是姐姐特意给你选的。果子最大糖最厚。”
    柳三郎欢天喜地接过来,“谢谢林姐姐。”
    段晓棠将草靶子递到众人面前,“拿吧。”
    诸人各拿一串,杜乔帮潘潜拿了一串递过去。
    潘潜见糖葫芦冰里透红的模样,情不自禁吟道:“色白浑逾美,精红更较狂。”
    唯有白湛和李君璞各有顾虑。
    段晓棠闻到白湛身上有些酒气,但他眼神清明口齿清晰,哪怕喝了也没多少,估计是来杜乔家换衣裳的。
    “不然你两分吃一根?”
    李君璞白湛神色一凛,打心底拒绝,不约而同各拿一根。
    甜食入口,激动的心绪方才平静下来。
    段晓棠好奇,“你们刚刚在说什么?”吵得跟个斗鸡眼似的。
    潘潜看在糖葫芦面上,对段晓棠格外有好脸色,“史书是否该曲笔为尊者讳。”
    直笔和曲笔的争论,一直都有,他们争论的重点在最后四个字,“为尊者讳”。
    很容易猜出几人的论点,并不是说站在“为尊者讳”角度的杜乔等人不公正耿直,这是他们的出身立场决定的。
    想在官场混下去,太直白可不行。
    林婉婉悄声问道:“李二哥怎么不参与?”
    柳三郎年纪小,听不懂正常。李君璞竟然全程旁观?
    李君璞直言,“我后来的,又不可能去修史。”
    照目前的情势,他也混不到能在史书上留下的名字的地步,何须在意。
    白湛挺起胸膛,“晓棠,你怎么看?”
    段晓棠手往李君璞身上一指,“和玄玉一样,关我什么事。”
    孙无咎:“为尊者讳实为尊者讳耻,是为隐恶扬善。”
    段晓棠:“嗯。”
    孙无咎:“那就该讳呀!”
    不讳,不是书能不能存世,是写书的人能不能存世的问题。
    段晓棠:“书是人写的也是人看的,一千人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曹操刘备,能管得住别人怎么想?”
    “历史,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娘子。”
    这句话潘潜格外不同意,“段郎君,史书当秉笔直书,岂能因个人心意而改变。”
    段晓棠不在意的态度,让孙无咎也调转方向,“难道不在乎身后名?”
    段晓棠:“生前名我都不在意,千秋功过任评说。再说人骂你,躺坟里还能跳起来,同他吵一架。”
    “你们现在争这些有用么,是能修史,还是干大事能在史书留名,或者再退一步,能影响到修史人的观点?”
    扎心了!
    一堆人争的面红耳赤,结果只有杜乔一个官身。
    白湛琢磨一圈,也就现在冷静下来,要换刚才热血上头的模样,非得气死一两个。“你这话到外头说,非得引来口诛笔伐不可。”
    段晓棠:“他骂任他骂,清风拂山岗。再者我辩论不是强项,但自认动手能力不弱。”
    白湛和孙无咎“虎视眈眈”看着潘潜,论武力,他俩也不差。
    潘潜镇定心神,不退半步。心底打定主意,以后只去“招惹欺负”文弱士子。那些文武兼修的,三思而后行。
    糖葫芦送到,段晓棠功成身退,给杜乔留下一句话,“吃了我的东西,记得把我的活给干了。”
    杜乔嘴里的糖葫芦顿时不香甜了,“等衙门封印后,我再动笔。”换言之现在一个字都没写。
    林婉婉恨铁不成钢,“下笔千言,文不加点,是一个文人的基本素质。”
    “长林呀,你看看晓棠,一支笔一个晚上一个奇迹,你和她学学!”
    杜乔抓狂道:“我为何要费尽心思写一个男子有多俊秀!”
    林婉婉:“为了艺术!”
    白湛目瞪口呆,“你们又让长林写什么东西?”艳情诗。
    段晓棠:“一点点正史的衍生读物。”
    白湛恍然想起是什么东西,“哦。”
    右武卫一群军汉,四平八稳的兵书读不通畅,只能另辟蹊径,搞点课外读物。
    野猪皮的兵法教科书——《三国演义》。
    现在看来,似乎和杜乔的属性不搭,擅文才不代表擅长写订制文。
    段晓棠扭头问道:“李兄,有没有兴趣?”
    柳恪年纪小,笔力不足,阅历不够。孙无咎的为人,总忍不住往里偷偷夹带私货。
    李君璞看过大纲,毫不犹豫地拒绝,“没兴趣。”别以为他每日很清闲。
    林婉婉忽而想到,潘潜能和杜乔说得上话,肚子里肯定有墨水,随口就能作诗,问道:“不知潘郎君擅长何种文体?”
    潘潜联想到刚才杜乔的话,“诗文和墓志铭。”在长安没名声,油水多的墓志铭活接不到。
    白湛一脸怪异的看向潘潜,兄台,你的人设太割裂。
    一个梗着脖子说史书不为尊者讳的人,竟写谀墓之文。
    潘潜:养家糊口不寒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