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全体会议
作者:一灯阑珊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     
    王瞎子被祝三扶着从头走到尾,几根手指拈来拈去,方才道:“第三个池子东方向突出一角,隔三寸的地方埋一截柳树干,保出入平安。引水排水处的安铁栅栏,中间横纵都要六根铁钎,防小人。”
    生意人无非求三样,平安聚财,不犯小人。
    谁说瞎子不会看脸色,王瞎子纵横胜业坊多年,靠的就是这份从不为难主家的贴心。
    孙无咎靠在白湛耳旁,揶揄道:“是个妙人。”
    祝明月也喜欢王瞎子这份识时务,边角地方下点功夫便能求一个心安。
    李匠人看着这么一大片地方,看着院中原有的房屋,问道:“祝娘子,建砖房还是土坯房?”
    祝明月:“前头门面砖瓦房,后面的地基用砖石,上半部分用土坯,屋顶用瓦片覆盖。”防潮防湿。
    李匠人琢磨着祝明月这次是要节省成本,“那先挖池子,挖出来的土正好摔泥坯。”
    祝明月微微颔首,“李师傅想的周到。”
    李匠人鞋底在地上磨来磨去,“这地方大,若是铺石费的银钱可就多了。”
    祝明月:“可若下雨泥泞更麻烦。”
    李匠人:“道路用石板,其他地方用碎石子通铺,赶车去渭河边上,几文钱就能让人捡一车。”
    碎石子没那么平坦,但只要铺仔细些差不到哪儿去。
    祝明月:“行,麻烦李师傅你做主。”
    别人家修房盖屋,都是自备材料,唯独到了祝明月这里,哪有备材料的闲心和人手,全是包工包料。
    祝明月:“先建后头的作坊部分,门面放到最后头。你二位先算算材料需要多少银钱,”指了指赵璎珞,“钱的事找赵娘子支用。”
    第一阶段是李匠人的主场,周木匠顶多打打下手,家具这些可以放到后面做。
    李匠人算出买砖石木料的钱,赵璎珞直接从马车上提下来一个钱箱,当场给付。
    李匠人:“我下午去砖瓦窑订货,老周买木材,待会让人过来挖土。”
    这行动的积极性,让孙无咎白湛叹为观止。
    祝明月:“秋收前能完工么?”
    古代秋收有多重要,战争都得给它让路。一旦工程遇到秋收,工人都得回乡抢收,只得停工。
    李匠人算算工期,“恐怕得加人、赶工。”
    祝明月:“钱不是问题。作坊秋收后就得开业,只管叫人做便是。”
    若是别人说这话李匠人心里说不得还要打个嘀咕,但祝明月向来说话算话。
    白湛诧异道:“这就完了?”都打算好陪你们奋战好几日,结果租房、堪舆、建房半上午就搞定了!
    “又不是凤台龙阁雕梁画栋,还要怎么仔细。乡下起房子有些不用泥瓦匠,自己就能修了。”祝明月不知白湛惊奇在何处,“有没有兴趣来当监工?”
    白湛没监过工,但清楚只要不打算捞油水,这可不算好活,“没空。”
    祝明月:“你们遣的人,直接让他们来这边报道。”
    几间现成的屋子当库房,五谷豆坊毕竟卖吃食,生羊毛味道太大了,人过来边当监工边做库管,安排的明明白白。
    白秀然:“我找了一个染工,过几日才能送过来。”人在外地庄园,信使今天刚出发。
    祝明月:“陈牙人寻摸了两人,到时给他打下手,我们先试试色。”
    同样是奴仆身份,白秀然推荐来的人只要过得去,谁做管事不言而喻。
    工地已经开工,戚兰娘小声说道:“我看了现有的厨房,大锅饭做不出来,前两天工人不多,先安排人送饭。等灶台搭好,再让厨娘过来。”
    李匠人是修灶台的老手了,不用多要求也知道该怎么做。
    祝明月:“就这么办吧!烈日做工辛苦,让厨娘多熬些消暑的绿豆汤,别叫人中暑了。”
    戚兰娘轻轻点头,“我记下了。”
    祝明月招呼众人,“我们今天的事情做完了,去吃一顿?”
    孙无咎:“有点难以置信。”三个女人的行动力太强了,自己选的管事还没出发呢。
    什么叫快刀斩乱麻,什么叫兵贵神速!
    祝明月花了半天将作坊选址、装修搞定,然后等了三天,终于等来合伙人送来的“虾兵蟹将”。
    不怪他们做事拖拉,谁也没想到祝明月动作这么快。
    首次高级管理会议就在新作坊前头的门脸房开始。
    屋子不断有人进来,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良有贱。不约而同来之前被郎君娘子或者管家敲打过,在这别想着偷奸耍滑,丢家里的脸。
    诸人面上镇定自若,暗地里却忍不住打量各位未来同事。
    祝明月最后进来,当仁不让坐在上首,微微转头问道:“人到齐了么?”
    戚兰娘:“都到齐了。”
    祝明月对着诸人开门见山,“我姓祝,是作坊的东家。你们都是各处荐来的,今天头一回见面,不如先做个自我介绍。从右手第一位开始吧。”
    其他人心底思量,各处荐来,是不是说明屋里所有人背后都有一个东家。
    坐在祝明月右手第一位的徐达胜站起来,对着诸人颔首致意,“鄙姓徐,徐达胜,之前在绸缎铺做掌柜,望诸位日后多多关照。”
    祝明月回忆徐达胜的资料,是白秀然开的半死不活的绸缎铺的二掌柜。
    不过不算说假话,二掌柜也是掌柜,副处长当面也不称副呀!
    徐达胜旁边的中年男人形容有些畏缩,颤悠悠站起来,“我叫王还。”说完便坐下了。
    徐达胜暗自苦恼,这人是昨日白进管事交到自己手上的,显然他们二人背后是同一个东家,没想到上不得台面。
    王还之后是娄禀,“娄禀,以前是跑商的。”孙无咎荐过来的人。
    徐达胜暗道,以前没见过,和自己不是一个东家。
    祝明月:“以前跑的哪条线,交易哪些货物?”
    “长安到晋阳,”偶尔通过晋阳入草原,娄禀挑点能说的,“带的货物一般是牛羊和药材。”
    专业对口,祝明月微微颔首,表示满意,“下一位。”是李君璞荐过来的独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