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涡扇8航空发动机
作者:行道人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最新章节     
    研究院院长名叫孙德海,是个高瘦的眼镜男,满头华发,笑起来平易近人。
    “李元同志,总算是把您盼来了”,老人热情上前,远远伸出双手。
    李元快走几步,握住老人干瘦的手掌。
    “老院长,让您久等了”,李元一语双关。
    “只要是您能过来,等多久,我们也乐意。
    能够设计出涡扇8如此优秀的航空发动机,足以看出您的功力。
    称之为国内第一人,绝不为过”。
    “哎呀,您老这是捧杀啊,我可没有得罪您,哈哈哈。。。”
    “一点也不为过,涡扇8、钛合金和5轴精密机床可都是你的作品。
    任何一项都可以流放千古,受后人敬仰”。
    “哎呀,不敢当,不敢当”,李元被夸的轻飘飘的。
    寒暄过后,一众人进入车间,身后的一些工人正在忙着卸货。
    “老师,按照要求,已经把扇叶的加工参数输入,您帮着把把关”。
    来到机床前,郝伟终于逮着机会和李元说话。
    李元上前调出参数检查,随后向郝伟点点头,“没有问题”。
    “赵工,您直接启动吧”,郝伟对着一个30多岁的青年说道。
    在这么多人注视下,青年有点手足无措。
    “放心,我老师已经检查过了,就按平时操作便可”。
    对方深吸一口气,终于按下心中的不安,拿起托盘上的零件坯子,放入夹具固定结实,关上防护门,按下启动按键。
    只见一束激光投射在零件上,快速标点,完成位置矫正。
    接下来,只用了不到5分钟,一个扇叶便加工完成。
    从夹具上取下加工好的扇叶,开始测量。
    很快便得到数据,检验员兴奋地喊道:“合格!”。
    顿时,四周之人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现在的发动机,就差各种规格的高压扇叶和涡轮,这些零件对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太高,一直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现在两个问题都已解决,接下来的工作就要简单很多。
    两天后,所有的零件加工完成。
    郝伟已经被安排熟悉控制程序,确保动力输出和油耗之比最佳。
    接着,就是开发动机的正式装配。
    “李元同志,我可是听老师傅们说了,你那个模型的装配水平非常高,这次的样机装配请您亲自出山”。
    李元也想见识一番涡扇8的极致特性,所以也就当仁不让,一口应下。
    装配开始,一般情况下,老师傅装配需要边看图纸边装配。
    但是到了李元这里,他根本没有看一眼图纸,因为设计模型就在他的脑海中。
    再加上亲手装配过一台模型,不敢说驾轻就熟,起码是按部就班。
    最为惊奇的是,整个发动机的装配过程,没有使用过一次龙门吊,全都是徒手操作。
    这一点,就镇住了所有观摩的人。
    李元的动作丝滑,边装配边讲解要领,旁边的高级钳工全都拿笔记录着,生怕漏掉一句话。
    见到他们如此认真,在遇到装配困难的零件,他会反复说明并演示。
    这些高级钳工没有一人因为李元面嫩就看轻他,全都恭恭敬敬地喊着老师。
    其后,李元不断感慨:正是因为他们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才在后世推出了大名鼎鼎的昆仑、太行航空发动机。
    1周时间悄然流逝,李元装配好1台发动机,稍事休息,便开始了第二台的装配。
    涡扇8航空发动机分为进气口、风扇、高压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喷管和控制系统组成。
    进气口有21个可变弯度的进口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前缘固定,通热空气防冰,后缘可调。
    风扇,3级轴流式,钛合金制成。最大转速r\/min。前2级转子叶片有叶中阻尼凸台。
    高压压气机,10级轴流式,前3级整流叶片可调,转子由锻造盘叠成,采用热等静压工艺。
    燃烧室,短环形,无烟设计。燃烧室喷嘴安装在燃烧室前部,电容器放电点火。
    高压涡轮,2级轴流式。第1级采用冲击冷却,第2级对流冷却。
    低压涡轮,2级轴流式。
    加力燃烧室,可变面积的燃油喷嘴,以最小的压力实现软点火。
    喷管,平衡梁式收敛-扩张型。
    控制部分全部采用磁控开关,并对各个部件进行温度、震动等性能监控。
    所有关键部位使用的材料都是高温镍基合金、耐热镍铬铁合金和多种钛合金。
    又是一周过去,第一台发动机控制程序调教完成,现正在测试台上进行参数测试。
    很快,测试参数呈现的一众领导的面前。
    李元拿起他面前的那张测试单,重点关注的几个指标全都符合要求。
    最大加力推力:dan;
    中间推力:7812dan;
    加力耗油率:2.15kg\/dan*h;
    最大连续耗油率:0.55kg\/dan*h;
    推重比:8~10.9;
    自重:1.2kg;
    涵道比:0.25~0.45;
    最大直径:1.12米;
    长度:5.62米。
    看完后,李元心中非常的开心,部分参数已经超越了参考对象f100。
    这说明他不仅完全消化吸收了艾美莉卡的f100,并且有所突破。
    估计最大的突破便是控制系统。
    在f100的基础上,他参考过去涡喷6改,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完善。
    再加上高压同轨喷油系统的使用,无论是油耗,还是响应速度,都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可变涵道比,可以让发动机在高速突进和巡航之间自由切换。
    此时会场内传出了窃窃私语声,慢慢声音越来越大。
    此时,孙院长敲敲桌子,把吵闹声压了下去。
    他首先看向左首的李元,“李元同志,您先说说?”。
    “好的,孙院长。
    涡扇8基本符合设计预期,部分参数优于设计参数”。
    孙院长点点头,看向右排第二个人,“秦工,你怎么看?”
    “说实话,拿到设计图纸时,我知道这款发动机设计的非常优秀,但是一直对其设计参数疑疑。
    拿到测试数据时,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些居然是真实的。
    按照这些数据,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三代机的发动机,完全可以媲美艾美莉卡最新公布的四代机。
    如此,我们的歼8就和这款发动机不太匹配了,有那么一些大马拉小车的嫌疑”。
    孙院长挨个点了几个工程师,基本上意见一致。
    最后,老院长严肃地看看大家,然后转向右首之人,“老沈,宣读保密条例吧”。
    对方严肃地点点头,起身带领大家宣读保密条例。
    “第一、总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