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小棉袄
作者:行道人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最新章节     
    老将军讲话结束,场面稍稍有点安静。
    开始是一个人鼓掌,慢慢全场跟着鼓起掌。
    不过比起其他人,掌声还是小了很多,看来今日列席之人心中不太服气。
    很快,大家在引导下,开始参观发动机和气流扰动器。
    负责讲解的是基地的试飞员。
    当看到控制模块时,大家纷纷询问,场面一时热闹非常。
    李元已经跟着几位领导来到一个小会议室。
    “李元同志,感谢你为国防建设做出的贡献,除了三个项目该有的费用,这50w是追加的奖励经费。
    希望你们实验室早日做出更为优秀的设备,尤其是飞控系统,将会为我们飞机再增添一双翅膀”。
    所有人全都坐下后,谭老将军第一个发言。
    其他领导都是乐呵呵地看着、听着。
    实验室上级许领导内心是乐开了花,自从上次开会后,上级减少621国家重点实验室投入,他的内心是焦虑的。
    好在实验室从军方拿到三个项目,暂时能够让实验室继续开展研究。
    让他惊喜的是,李元的随手之做,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刚开始听童代表报价只有1w元时,他其实是不以为然的,以为仅仅是做一些局部改进。
    没有想到,李元竟然把涡喷-6的性能提升3倍多。
    这次军方相当大气,直接奖励50w元。
    许领导一直笑眯眯地注视着李元从容地回答着各位领导的问话。
    “各位领导,相关资料已经提交,不过,我们能不能负责部分芯片的制造。
    小心思是想赚点科研经费,好让我们一直能够坚持半导体研究”。
    听到李元的话语,谭老将军再也无法忍受。
    “各位领导,大家看到了621实验室的实力,所以我呼吁,是不是适当增加一些科研经费。
    堂堂国家半导体实验室,实验经费还得自己赚取,这个太好笑了。
    我不想贬低其他研究机构,但是,从产出来看,李元他们不该如此卑微。
    不要忘了,这个实验室的研究内容可是连艾美利卡都忌惮的。
    当初不惜用精密机床技术,来换取我们解散华清实验室,并派出狗腿子看着华清。
    所以,我再一次呼吁大家,希望加强对621实验室的经费支持”。
    处于中央的领导,略一沉思,边开口道:
    “按说,当初既然确定了重点投资项目,未来几年肯定不能随意更改。
    但是621实验室研究方向与军方非常合拍,情况较为特殊。
    这倒是可以探讨一番。
    谭老将军,你的话我记得了。找机会我会在会议上提出建议”。
    “我相信你!”谭老将军点点头。
    “小李,你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飞控系统的研究情况”。
    许领导对这个项目的开发思路异常看好,想着给实验室加重分量。
    “好的。
    开始我们实验室想到的方法是使用一个微控制器。
    就是把运算单位、存储单元和接口单元全部集中到一个芯片内。
    通过分析,感觉这个芯片太过庞大。散热将是一个大问题,同时面积太大,也容易失效。
    所以,我们把飞控系统计算控制单元分解为cpu、程序存储、数据存储、接口驱动器等分离单元。
    如此设计,还有一个好处,便是并行研发。
    每一个单元都可以独立升级,只需要适配接口便可。
    而且,这种架构也可以设计成通用计算机,可以加快其他行业的发展”。
    李元知道许领导的意思,所以重点提到计算机。
    计算机的重要性,他相信大家都知道。
    果然,李元说完后,领导们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回答一些问题后,李元提前离开会议室,当然是被请走的。
    走出会议室,在小礼堂的门口看到了蒋校长,他一直等在那里。
    李元快走几步,“蒋校长,好久不见”。
    “是啊,好久不见。
    我知道你们一定可以做出很大的成就,只是没有想到你们居然跑的这么快。
    我为你们骄傲”。
    “都是母校培养的好”。
    “走吧,一起吃个饭”,蒋校长呵呵一笑道。
    二人就在附近一家国营饭店点了两个菜,1斤馒头。
    围绕着龚师兄、黄师姐、及其他师生,他们聊了一个多小时。
    “小李,以后你就要低调一点,现在的气氛不太好”。
    结束的时候,蒋校长提醒道。
    李元心中一紧,知道蒋校长指的是什么,默默点点头。
    看到李元听劝,蒋校长安心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李元被童代表带着在南北两大飞机厂奔波。
    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按照图纸试产的发动机,无法达到设计指标。
    他被要求,需要现场进行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期提高成品率。
    直到见识到工厂的生产过程,李元知道了发动机不达标的原因。
    最大的问题是出在管理上。
    图纸分发下去,如何加工,完全靠工人们自己把握。
    质检员业务能力不强,验收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工具。
    装配前,不进行严格的动平衡调整。
    以上这些,他在资料中都有专门地说明。
    可惜,他们基本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开始试产。
    李元在得到厂长的支持后,开始对各个生产线制定生产流程。
    并指导他们设计生产用工艺卡片,确保每一个人都知道每一步怎么做。
    经过3个月的整改,北方飞机厂生产出的发动机,终于满足设计指标。
    接着,又马不停蹄赶到南方。
    盛夏时期,李元还待在南方的时候,杨婷产下一女。
    又是三个月过去了,在京都落下第一场雪的这一天,李元回到了家中。
    当抱着孩子的杨婷看到李元的时候,当时就哭了。
    “对不起,李元,我生了一个女孩子”。
    李元上去几步,把他们一起拥入怀中。
    “老婆,你是知道的,我更喜欢女儿,那可是爸爸的小棉袄”。
    “可是,可是。。。”
    “别可是了,我们还年轻,可以生一群孩子,无论男女都是我的心肝宝贝”。
    杨婷终于放下心来。
    “快看看你的小棉袄,和你长得一模一样”。
    小心翼翼地接过,看着襁褓中熟睡的小人,李元的心都化了。
    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涌上心头,低头在她的脸上轻轻一吻。
    也许是陌生气息的靠近,小家伙睁开眼,看了一眼李元,张嘴就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