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全面改进
作者:行道人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最新章节     
    被老将军严厉的眼神注视,二人全都六神无主。
    眼神转悠半天,也没有找到求助的人。
    老将军叹息一声,没再关注二人。
    转头看向李元,笑容慢慢浮上脸庞。
    “小李,你的这个改动好啊,不过,你有没有对散热器改进的方案啊”。
    “首长,我试试看”。
    “小童”,他转向童代表。
    “小李但有所需,你要全力满足”。
    “是,首长!”
    “小李,大胆尝试,我给你兜底”,老将军非常欣慰。
    这次试车成功,让他对涡喷-6改充满信心。
    当雷工和柳工匆匆忙忙地赶到基地,基地的人都已离去。
    只有两个小年轻等着他们。
    听完汇报,他们商量一番,一起找到了基地负责人。
    “没有办法,小李的工作单位,我们也不知道,你们可以找童代表,每次都是他在联络”。
    基地负责人对二人多少也有不满,但还是如实相告。
    二人辗转打通了童代表的电话。
    “对不起,李元的单位对外保密,如果你们有需要可以向上级申请”,童代表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既然如此,那请童代表告知李元同志的单位名称”,拿着电话的柳工强压怒火。
    “对不起,保密。如果没有其他事,我就挂了”。
    柳工生气一把拍在桌子上。
    “不就是一个破代表,一问三不知”。
    从免提听到整个对话的童工脸色也不好看。
    虽然他们的飞机故障率高,但也是现在唯一的国产战机。
    他们到了哪里,对方都是热情招待。
    这次老将军对他们不满,就是那个小子搞的。
    这种风头被人抢走的苦闷,让二人无处发泄。
    现在,又知道对方是保密等级如此高的单位,他们心郁更是难平。
    “什么单位,对我们居然也保密?”,雷工若有所思。
    “回去和领导汇报吧,看看领导有没有办法”,柳工道。
    “也只能如此”。
    20天后,一个晚上,童代表把4台全新的涡喷-6发动机运进了维修厂。
    这几天,李元带着肖工一起加工需要的部件。
    这里有一台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国产机床c620-1。
    李元对它进行了改进,一个是更换了部分零件,提升了加工精度。
    目前所有需要更换的配件,都完成了改进或重新加工。
    电控模块进行了防水、隔热处理,整整做了6套。
    4套发动机刚到,二人便开始了拆解和升级。
    为了提升测试的时长,李元使用念力对每一个部件进行扫描检测,对有瑕疵的部件进行更换。
    尤其是压力机里9级叶片,他更是一片片地检查,确保没有带伤的叶片出现在里边。
    当所有部件安装完成,他看着10个火焰燃烧室(也称作火焰筒)陷入深思。
    现在整个发动机,最大的薄弱点便是这里,他必须的进行改变。
    翻找记忆,最后选择了涡轮和火焰筒的优化方案。
    这两处不解决,就无法真正提升翻新寿命。
    李元选择的是沈阳航空发动机厂1970年的改进方案。通过采用合气膜气焰筒、浮动式防热屏等20多项改进。
    这次改进,将彻底解决涡轮和火焰筒的寿命问题。
    李元一边默默抄作业,一边向前辈致敬。
    这一次的改动较大,过去的液压阀全部被改为电磁阀,整体上看起来更为规整。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柳工和雷工早已放弃了寻找李元的想法。
    他们分别向厂领导汇报后,两家工厂非常重视。
    召回二人,由副厂长带队,再一次杀到了京都。
    基地领导被磨得受不了,联系到老将军。
    “稍安勿躁”,老将军在电话中一句话打发了二人。
    两位副厂长本就是带着任务来的,怎么可能回去。
    他们带着人开始测绘之前试车报废的涡喷6改样机。
    当他们刚刚测绘完成,对着原本放置控制单元的位置发懵时,李元带着4台全新的发动机再次来到了基地。
    当知道那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小年轻,就是那个把他们之前核心工程师搞得难堪的人时,一脸不可思议。
    反应过来的他们兴冲冲向着李元热情地进行自我介绍,倒是把李元吓了一跳。
    “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李元客气地和他们握手。
    “李同志真是年轻有为,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要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脚步了”。
    “您可太谦虚了,我们也是站在你们的肩膀上,才做出些微的进步”,李元跟着客气。
    “不不不,飞控系统一直是我们的梦想,您能实现,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幸亏有了你们”。
    两位副厂长继续捧杀。
    “您们错爱了,控制模块和飞控系统差远了”,李元客气道。
    “几位,中午休息的时候再聊,该干活儿了”,童代表不客气的打断这些没有营养的寒暄。
    “不好意思,我先去忙”,李元歉意笑笑。
    “你忙,你忙”。
    这次是两台发动机同时试车,控制方法没有改变,上次的试车员轻松上手。
    为了不互相影响,两台发动机相距50多米。
    两台发动机没有出现任何意外,都正常启动,并运行平稳。
    午饭后,李元被两位副厂长拦下。
    “李同志,我为上次柳工的不当言论向您道歉,他们代表不了**飞机厂,我们厂还是非常期待与您合作的”。
    “李同志,我也为雷工向您道歉,请您一定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
    两位副厂长姿态放的相当低,让李元有点受宠若惊。
    按说,他们不应如此。
    李元也懒得猜测,只要有所求,他们会自会提出来。
    “我从未往心里去,都是技术讨论,每一人都有各自坚持,这很正常”。
    “我就说嘛,李同志一看就是做大事的人”。
    “那是,相由心生,李同志一看便是格局超凡之人”。
    李元也不得不服,这些管理者在为人处事方面确实远超他人。
    明明知道他们在睁眼说瞎话,但是听起来就是舒服。
    “不知二位?”
    李元自动认输,两人的捧功让他有点受不了。
    二人没有像柳工和雷工那样冒失,整个阶段在京都拜访了朋友。
    从他们的嘴中得知,芯片技术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技术,是工业明珠上的明珠。
    国内现在还没有类似的技术。
    这一发现,让他们大吃一惊。
    根据柳工和雷工的汇报,上次实验,就是使用的专用芯片。
    而且据他们了解,在绵阳山区就建有一个芯片生产基地。
    军方的一些研究机构,已经得到了芯片设计的指南性文件。
    二者联系,他们不得不认真对待李元这个小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