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清洗
作者:沐风叶   明末:边军不退最新章节     
    就在何令要离开的时候,朱由校突然又道:“朱威前段时间计杀高攀龙的时候,是不是有个女人?”
    何令嗡声道:“回禀陛下,确实有,据奴才查知,那女子与朱威的妻子有些关系,好似是一家人,查到的结果,两人都是云南大理宣州知州刘远道之女。”
    朱由校嘴边露出些许玩味的笑容:“哦?没想到了,咱们堂堂的朱伯爷,不但妻子是舞姬,姨姐更是青楼女子,也倒是合适!”
    何令连忙跪下:“陛下…请慎言,朱威是神宗皇帝赐婚,万万不能从陛下口中说出什么坏话来。”
    朱由校深深看了何令一眼,语气有些冷意:“你这样说,是为了朱威,还是为了朕啊?”
    何令以头叩地,力气很大,砰砰作响,倒是没有出血,但是额头也是肉眼可见的肿了起来。
    “陛下…奴才是阉人,除了伺候陛下之外,就再也没了用处,奴才的心,始终在陛下身上,陛下让奴才站在谁那边,奴才就站在谁那边,哪怕现在陛下让奴才去做朱威的狗,奴才也愿意去。”
    朱由校嘴角的笑意逐渐变大,最后完全掩盖不住:“好奴才…陈百办事不太稳妥,你先去给他打打下手,好好看着,好好学着!”
    这意思很明显了,就是朱由校已经厌烦了陈百的愚蠢和不通窍,想让何令取代陈百,成为新的秉笔太监。
    从御马监太监到秉笔太监,一阶而已,但是两个位置的权力却是大大不同的,秉笔太监又称内相,是可以和内阁大臣平起平坐的存在。
    可是何令心中并不为自己升官感到开心,反而对朱由校更加害怕,一个从朱由校小时候就陪伴朱由校的人,说放弃就放弃了,何令比的上陈百吗?显然是比不上的,那到时候,何令会不会也被放弃的更加彻底呢?
    朱由校见何令这反应,也是很满意,他想要的,就是何令这种知道轻重,懂得进退的人,而不是拿着情谊做靠山而办不成事的人。
    “何令,你很好,将刘玉儿的消息,一字不落的传给秦冉儿,不论用什么方法,让秦冉儿知道,也让天下人知道。”
    “奴才领命。”
    “另外…宁夏山西都需要清洗一番了,在这两个地方,多派些人,和朱威有关的,一个不留。”
    何令愣了,急忙道:“陛下,宁夏那里有很多士子,还有陛下新封的屯田伯。这些人若是清理了,免不了天下哗然啊!”
    朱由校冷哼一声:“孔家都没了,士林算什么?至于屯田伯…大明有红薯,就够用了,再弄出别的东西来,都不缺粮食了,也都饿不着了,免不了被有心人利用生事端。你好好办,影响尽量降到最低就行。”
    何令无法,只能领命!
    ……
    宁夏,荡寇城。
    本是举人的尹秋,身边放着两个酒壶,还有一碟花生,捧着书摇头晃脑,读两句书就捏起一颗花生扔进嘴里,又或者吸溜一口美酒,好不惬意。
    这是他新置办的宅子,宁夏的宅子不贵,凭借他在学堂每月二十两的俸禄,也是能置办起来一个三进院子的。
    这是他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做一县教谕的时候,他每年俸禄不过十三两,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清贫,还要靠他在外润笔贴补家用。
    那时候的他,哪里享过这样的福?
    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没钱置办彩礼或者嫁妆,慢慢都耽误了。
    要说娶妻嫁女,以他的身份倒也不难,可是他是读书人啊,还是个官啊,哪里能随便和一个土腿子结亲家?
    读书人的体面还是要有的,可就是因为他坚持读书人的体面,让姑娘快二十了还在家中,让两个儿子也在朋友亲戚面前抬不起头。
    为了这事,他没少被家中埋怨。
    儿子女儿,更是对他怨念极深,要不然他也不会放下官老爷的身份架子,来这鸟不拉屎的宁夏做教书先生。
    可是现在呢?
    他不但买了大宅子,两个儿子都成了亲,还都是官家的小姐,虽说品级低了一些,但也是官啊。
    女儿嫁的更好,姑爷已经考取功名,在这荡寇城中,也是天之骄子一般的人物,现在的尹秋,只要出门,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一片恭敬。
    扬眉吐气,想必就是如此了。
    前两日更有喜事传来,说是自家女儿已经有孕,家中大儿媳的肚子也已经显怀,后继有人,安居乐业,人这一辈子,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
    尹秋刚到此处的时候,还是放不下架子,但是朱威开出的条件让他无法拒绝,受够了穷苦的日子,这教书先生也是受人尊敬的职责,原先想着做半年一年的,赚够了银子就回老家,翻修祖宅,给儿女结亲。
    现在倒是不想这事了。
    “此间乐,不思蜀矣!哈哈哈…”
    尹秋的笑声很快引来儿子的看望:“父亲,天气转凉了,少喝些酒吧。”
    原先的尹秋为了保持家长的做派,对儿女的关心永远都是冷脸对待,现在也不一样了,转头看着自己的儿子笑道:“好好好…不喝了,我儿懂得孝顺,有心了啊。”
    就在这父慈子孝的瞬间,院门被敲响。
    尹秋有些不悦,他在荡寇城中,已经是没几个人敢惹的大人物了,怎么有这种不长眼的东西,扰人安定?
    “我儿去看看,是谁这么不长眼?”
    “是,父亲。”
    尹秋的儿子还没走到大门,轰隆一声巨响,实木的大门竟然直接被推倒,险些砸到尹秋儿子。
    “你们是谁?知道这是哪里吗?”
    烟尘散去,门外是整齐的一队带甲军士,领头的,却是一身飞鱼服的锦衣卫。
    “锦…锦衣卫?”
    尹秋儿子的声调都变了,这时代,谁见了锦衣卫,都会害怕的。
    为首的锦衣卫,一手按刀柄,一手举起一张文书,大跨步进入院中。
    “治学,乃国之根本,乃社稷之基石,现有宁夏私办私学,教授离经叛道之文书,现奉令,予以取缔,私学有关一干人等,尽数关押,等待发落。”
    读完之后,那锦衣卫一挥手,身后的军士齐齐冲了进来,将愣神的尹秋还有他的儿子,甚至是在房中养胎的大儿媳,全都抓住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