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红丸
作者:沐风叶   明末:边军不退最新章节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万历在弘德殿去世,终年五十八岁,二十二日发丧,二十三日颁布遗诏,命皇太子朱常洛嗣位。
    新皇登基,改元泰昌。
    原秉笔太监周琦,奉旨守陵,已搬到定陵督工。
    原锦衣卫指挥使毛纪,赏世袭锦衣卫千户,卸任锦衣卫指挥使,改为南京府参军。
    内阁首辅冯伟杰告老还乡,新任首辅方文哲上位。
    补增内阁大学士何宗彦,徐光启二人。
    罢徐光启兵部尚书,转任刑部尚书。
    而有督师辽东经验的孙承宗被升为兵部尚书。
    任命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刘铤为山海关总兵。
    补充六部、九道、十三科等各级官员三百四十九人。
    罢免盐税,矿税,召回镇守太监。
    由内努出钱二百万两,再次封赏九边。
    一系列的大动作,让天下人振奋。
    有不合时宜之人提出罢商税,被内阁一致否决。
    消息传来之后,朱威终于松了一口气。
    让朱威放下心的,不止是因为自己的命暂时能够保住,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那就是女真。
    原本在万历年间发展起来的女真,因为朱威,也因为其余各方势力的乱战,没有如后世那般真正有和大明争锋的实力了,这一世,没有辽东战争,没有萨尔浒惨败,大明还有余力。
    世人都说,明亡于万历,其实朱威以朱威这些年对万历的了解,对于这个说法,并不是很认同。
    万历6岁被立为太子,并于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即位。因明王朝政治腐败,财政枯竭,危机四伏,朝事主要依靠内阁大学士张居正。
    其在内政方面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饬,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
    万历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
    后因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上朝。
    虽然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后并没有宦官之乱,也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万历对于日军攻打朝鲜、女真入侵和梃击案都有反应,虽然忽略一般朝政,但还是关心国家大事,并透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说实在的,大明中后期的皇帝大都憋屈,除了嘉靖这么一个大智近妖的怪胎之外,万历已经算是可以的了。
    说明亡于万历,朱威主要觉得是因为辽东局势严峻,万历曾经三次加赋,统称为明末三饷,可是这一世,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闻着弥漫天地的红薯香味,朱威笑了笑,对呀…很多事都没有发生,大明…能赶上的。
    ………
    京城,魏忠贤私宅。
    “魏公公安。”
    魏忠贤躺在摇椅上,有丫鬟奴婢捶腿按摩,一个个都是身着清凉。
    听到有人叫他,魏忠贤这才睁开眼睛:“哦~李可灼李大人啊,北京比南京如何啊?”
    “北京龙气十足,下官过来不过两天,都觉得精神不少。”
    魏忠贤笑了:“你呀,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南京毕竟是不如北京的,你在南京是南京鸿胪寺主事,现在成了北京鸿胪寺丞,可是高升啊!”
    李可灼腰弯的更低了,赔笑道:“都是公公抬爱,下官才能有今日!”
    魏忠贤突然板起了脸:“李大人请慎言啊,咱家只是一个阉人,怎么可能有那本事,宦官干政是大忌,李大人是想要咱家的脑袋?”
    “不敢不敢…小的失言,请公公责罚。”
    前一句刚说自己不干政,也没本事,可是后一秒魏忠贤就道:“给自己两个嘴巴子,这事就算了。”
    李可灼也是文官清流,可是现在哪里还有清流该有的风骨?满脸堆笑的给了自己两个耳光。
    “哈哈哈…哎呀…李大人啊,你就是这点不好,太实诚了些,像咱家。”
    “小的能有两分像公公,是小的福气!”
    取笑完了之后,魏忠贤突然道:“你觉得当今陛下如何?”
    李可灼一惊,这可不能乱说啊,他刚刚入京,只见过一次朱常洛,不过魏忠贤手里有着自己的把柄,这话也不能不回,于是用词极为小心:“陛下正值壮年,所行之事,有明君之像…”
    魏忠贤一挥手:“咱家问你的是,你觉得陛下身子如何?”
    “这…身子…有些虚弱,但是好在年轻。”
    魏忠贤摇头:“不…陛下虽然正值壮年,但是早都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登基之后,更是夜夜笙歌,咱家觉得…势头不对啊!”
    “啊?公公…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看李可灼这模样,魏忠贤心中嗤笑,一介文人还不如他一个太监有胆色。
    “你放心,咱家这院子机密的很,没人会知道的。”
    李可灼用眼神瞥着魏忠贤身边的丫鬟奴婢,魏忠贤看的清楚:“放心,都是些聋子哑巴,还是你们文人会玩啊,这些贱人都是从吴仁宝的宅子里搜出来的,一个个嫩的啊…哈哈哈…”
    李可灼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一个死太监,只能摸吃不到,知道什么叫嫩吗?
    不过面上还是露出一副佩服得神色。
    魏忠贤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子,扔给李可灼。
    “这里面的东西,是咱家求了名医大家专门配置的大补之药,与陛下的症状,正好合适,你知道改怎么做了吗?”
    李可灼手一抖,差点将瓶子摔到地上,脸色都有些发白:“公公,宫里有御医,这个东西…不合适啊。”
    魏忠贤嗤笑一声:“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是陛下的臣子,忧心陛下身体,又有何错?哪怕陛下不接受,也会承你的情的。”
    “可是公公…”
    “闭嘴…咱家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再随便说话,咱家让你整个淮阴李家鸡犬不留!”
    李可灼连忙跪下:“公公莫气,小的知道了,肯定办好。”
    魏忠贤这才笑了:“好,那就去准备吧,想必陛下很快就会需要的。”
    李可灼冒着冷汗从魏府侧门出来,大夏天的,好似整个人是从凉水中被人捞出来一般。
    走到拐角处,看四下无人,李可灼小心打开那瓶子,将里面的药丸倒在自己手上,鲜红色的药丸在月光下好似鲜血流动一般,有种让人眩晕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