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难道鬼子没有火箭炮?
作者:毫端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最新章节     
    总部收到消息后,马上通报给386旅,让他们有所准备。
    陈旅长命令炮兵团持续炮击沁县到武乡最近的那条路,也就是长条沟、良庄、北坡这一线。
    迟滞鬼子行进。
    同时加强侦察,发现鬼子暴露出来的疑似火箭炮,立即炮火覆盖。
    这一下,后勤的压力巨大无比。
    不得不减少了李云龙那边的炮弹供给,让李云龙省着点打。
    独立旅物资中转站:
    “报告!特战三营营长胡显泗率20名特战队员,奉命赶到,请指示!”
    胡营长风尘仆仆地赶到物资中转站,挺起胸膛,向李云龙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大声报告。
    李云龙回了一礼,拿出一叠照片道:
    “胡营长,看看这个,这是无人机拍下的鬼子新武器,可能是火箭炮。今天上午,刚刚送到了沁县。
    如果真的是火箭炮,虽然它口径不大、射程不会远,但是轻便易用,会给我们造成很大伤亡。
    你们的任务是弄清楚鬼子的这种东西到底是不是火箭炮。
    如果真的是火箭炮,要摸清楚它的性能。最好能偷一门回来。
    但是,如果下不了手,只要确定了它是不是火箭炮,估计一下它的口径就算完成了任务。
    不要为了完成任务,牺牲我们的特战队员!”
    “是!保证完成任务!”胡营长立正答道。
    “先带队员们吃点东西,带上压缩饼干,马上出发吧。
    我知道你们很累,但是没时间给你们休息,任务要尽快完成。”
    “是!我们立即出发!”胡营长敬了个礼,马上去安排任务。
    李云龙想过,其实这次任务最合适的人选是自己。
    只要自己接近了鬼子的火箭炮,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火箭炮装进系统空间。
    不要说鬼子了,连自己人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后勤处减少了炮弹供应,还指望着自己变出炮弹呢,实在是分身乏术。
    特战队如果走大路到沁县,全程要八十余公里。
    特战队员为了避人耳目并且尽快赶到,选择了一条近乎直线的小路。
    他们走的是丰宜、河神庙、里柏崖、王彦岭、老北岭、小南沟。
    几乎是一条直线。只不过都是小路,还要翻山越岭。
    至次日凌晨,已经赶到了沁县附近。
    特战队员们已经接近24小时没有休息,前一天的晚饭也是边走边吃的。
    确实辛苦,不过对特战队来说,这都不算什么。
    平时训练要比这辛苦多了。
    鬼子大部前一天就出发赶往武乡,在386旅重炮的持续轰击下,一天时间才赶到武乡外围,与17团的第一条防线战士交战在一起。
    但也只是小规模交战,鬼子准备也不充分。比如火箭炮还没有拉上来。
    鬼子把它当成宝贝,害怕被炸掉。要把已经组装好的火箭炮重新拆解,然后还要夜间,借着夜色运输。
    到了之后,天也亮了,这时候又不敢组装。因为我军的炮火特别邪门,只要几头鬼子凑在一起,几分钟之后准挨炮轰。
    这个时候组装,很可能被做成钢铁炒肉沫。
    所以,它们还要等到晚上再组装,这样就需要再等一白天。
    因此,这第一天的进攻也就是试探一下,烈度不大。
    而我军得知了鬼子有火箭炮这种武器,也相当小心,不是躲在防炮洞里,就是在步战车、自行迫榴炮里。
    所以这第一天的交战就在“麻秸秆打狼——两头害怕”中度过了。
    这一天的重头戏在特战队这边。
    沁县也留下了几门火箭炮,毕竟41师团的重武器已经损失光了,这几门火箭炮就是最重的武器。
    军之重器,肯定不会轻易示人。这些火箭炮,被鬼子雪藏了起来。
    假扮鬼子混进去不容易,即使一路都没鬼子问话,就这人高马大的,一看就不是小鬼子!
    假扮伪军也很难,伪军没有这么精壮。
    剩下的办法只有趁着夜色,悄悄摸进去。
    特战队员们分为两队,一队奔向鬼子军火库;另一队悄悄寻找鬼子炮兵联队。
    在一处大户人家改造成的军火库旁边,有一棵大树。两名队员在大树和屋顶间架了一条索道。
    其实,这是临时性军火库,围墙并不高。
    沁县已经没有老百姓,都是鬼子,连伪军都没有。
    鬼子认为这里不可能出问题,因此防范并不严密。
    连围墙都没有设置探照灯。
    但是墙上有碎瓷片,从墙头翻越,容易划伤或者弄出声音。
    这才想了一个通过大树,越过围墙的办法。
    沿着绳索爬进了军火库,解决了两名守卫,进到军火库里,翻找了好几阵也没发现照片上的东西。
    只得撤了出来,在确定另一队也一无所获后,出门前设置了诡雷。只要鬼子触碰,整个军火库都得跟着爆炸。
    鬼子炮兵联队也被设置了诡雷。
    特战队撤离后不到二十分钟,先是军火库方向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又有数声小巨响,升起一个大火球。
    很快,炮兵联队也传来了爆炸声。
    特战队在沁县没找到火箭炮,队员们都在怀疑:是不是所有的火箭炮都被其他师团、旅团带到了武乡方向,沁县一门也没留?
    还是说,鬼子根本就没有火箭炮?
    最后,不得不给李云龙发了个电报:
    “我们有负旅长重托,未能找到鬼子火箭炮。我们潜入鬼子军火库;又混入炮兵联队,均未找到照片上的那种物体。
    我们怀疑,要么鬼子根本没有火箭炮;要么,全部带到了武乡。
    请指示。”
    收到电报后,李云龙给楚云飞打了电话:
    “老楚啊,关于火箭炮的消息准确吗?”
    虽然天还没亮,楚云飞还是马上接了电话,精神抖擞地回答道:
    “应该是准确的,我从视频上看,特别像火箭炮。而且,后面还来了好几门,组装过程都一样,应该错不了。出什么问题了吗?”
    仿佛一直守在电话边一样。
    “我派了一个特战小队到沁县,军火库和炮兵联队都没有找到这种炮。
    难道说,鬼子把它们全部带到了武乡?”
    楚云飞把电话放在胸前,思索了一会儿,又重新拿起电话。
    “老李啊,我也希望这不是真的。但是,我实在找不到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鬼子的那个东西太像火箭炮了!
    全部带到武乡不太可能,鬼子41师团重武器损失殆尽,正急需补充。
    这样,我立刻组织进攻。借你的炮兵团一用,先把沁县的城墙给我拆干净,我用迫击炮和重机枪,把鬼子的火箭炮打出来!”
    “老楚,不要冲动!即使确定不了,咱们就按照它们有火箭炮来打就是了!
    犯不着为了打探个消息,搭上战士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