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作者:毫端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最新章节     
    各连将任务完成情况报告给了岳仞。
    “各连,收集鬼子弹药,堆在一起,布置诡雷。
    让鬼子尝尝被自己弹药炸的滋味。
    之后一连、二连在营东村西北方一公里左右设伏;三连在营东村西阻击西援之敌。”
    各连相继执行命令,在几个碉堡和炮楼处布置了诡雷。
    自从上次歼灭224联队后,到现在差不多两个月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特战团又学会了新的技能。
    已经能够有效地布置诡雷了。
    周边几个村子的敌畜听到从来没听过的枪炮声,不敢轻易出来,把这边听到枪炮声的消息报告到了阳县。
    阳县的鬼子又报告给自己的联队长,联队长又报告给花水县四。
    花水县四首先询问了215联队的位置。
    目前这个联队已经按照花水县四的命令,以分队为单位,做好了分组。
    有的分队已经出发了。
    花水县四又命令这个联队立即把派出的这些鬼子再召回来。
    现在知道了八路军另外一支部队的位置,已经不用它们到处寻找了。
    包括笹原联队长在内的215联队鬼子们,纷纷把花水县四全家问候了一遍。
    这才不情不愿地又集合在一起。
    这来回一折腾,两个小时过去了。
    花水县四命令它们两个大队从次营出发,攻向营东村;
    另一个大队从董封出发,经赤头、上义,攻击庄头村。
    周边村镇的汉奸组织守好各自的村子,有情况直接上报师团部,不必再经阳县中转。
    215联队出发的同时,黄龙沟的鬼子,发起了又一次进攻。
    “连长,鬼子又要进攻咧。这次咋不放毒气了呢?
    额还想着,反正咱也中毒咧,光脚不怕穿鞋的。
    再毒能毒到哪去?它们把毒气弹用光了,后边的兄弟们就好打咧。
    可惜呀,鬼子学精咧。”
    “呵呵呵,你以为鬼子的防毒面具能一直用?
    它大概就能用半个小时,它们已经用过一回咧。要是再用,连它们自己也得中毒!
    包说咧,鬼子快上来咧,给老子瞄准点打,节约子弹!
    今天,可能是老子带你们打的最后一仗!
    但闻黄河水长啸,不求马革裹尸还!
    给老子打出秦军团的气势来!”
    现在阵地上的毒气消散地差不多了。
    我军没必要用毛巾捂鼻;鬼子也不需要戴防毒面具。
    这对鬼子更加有利。
    因为鬼子没有防毒面具遮挡视线,战术动作得以充分发挥。
    而即使毒气消散了,已经中毒的战士不可能马上恢复。
    所以,鬼子这一次进攻,给我军造成的伤亡比前一次更大,很快阵地上就没几个人了。
    加上鬼子前一次进攻,短短一个小时,我军阵亡了70余人。
    当鬼子将要爬上我军阵地时,重伤的战士,选择抱着炸药包,冲进鬼子群中,和鬼子同归于尽。
    最后一个排连忙接替了阵地,同时向团长求援。
    这一个排的战士都没有中毒,带伤的也只是轻伤,战斗力很强。
    一下子打死了十几头鬼子,鬼子的进攻又一次被打退了。
    主阵地只剩下一个排,显然兵力不够。
    团长只得又派了一个连。同时命令其余部队,准备向鬼子发动反冲锋。
    鬼子退下去之后,就又开始炮击。
    还是老一套,炮击过后再组织冲锋。
    这里山路崎岖,否则鬼子还会把战车带来。
    如果鬼子战车参战,对没有反坦克武器的98军来说,将异常艰难。
    现在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太阳渐渐西沉,但还很刺眼。
    而我军需要迎着太阳射击,影响了射击精准度。
    98军黄龙沟阵地上,只残存一挺马克沁重机枪。
    剩下的,都被炸坏了。
    在牺牲了30名士兵后,终于打退了鬼子这一次进攻。
    至此,前面的一个连已伤亡殆尽。
    鬼子退下去的时候,团长指挥三个连发起了反冲锋。
    鬼子并没有惊慌,马上停下来,相互配合,与我军交战。
    鬼子只是打累了退下去休息一下,是有序撤退,而不是溃退。
    因此,受到袭击后,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我军没有占到便宜,毙敌二十,自损四十。
    即使如此,与之前我方五名战士才能换得一头鬼子的战损比来看,算是战果辉煌了。
    鬼子退下去后照例又用重炮轰击我军防御工事。
    当炮火延伸,我军进入阵地后,鬼子又一次使用的毒气弹。
    而这一次,使用完毒气弹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静等我军丧失战斗力。
    在阵地上的两个排,无一例外,全部中毒。丧失了近半战斗力。
    当毒气消散,鬼子开始进攻时,团长又派了两个排,替下了中毒的两个排战士。
    而这一次,鬼子不再像前几次一样那么有耐心。投入的兵力多了一倍。
    炮火密度增加不止一倍,迫击炮弹不断在我军阵地上爆炸。
    鬼子的掷弹筒打得又刁又准,也给我军造成了很大伤亡。
    没过几分钟,更加严峻的事情发生了:唯一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没子弹了!
    这同时意味着,步枪和轻机枪子弹也不多了。
    因为此时的马克沁子弹和战士们的步枪、轻机枪是通用的。
    甚至没在战场上的战士们手中的枪,也没有几发子弹。
    团长没有一批一批地增派援兵,而是亲自带队,都上了阵地。
    当我军重机枪停止射击、步枪射击密度也明显下降时,鬼子猜到了我军弹药不足的现状。
    更加像打了鸡血一样往前冲。想要一鼓作气攻下黄龙沟。
    已经打了一天多了,还没有打下来,鬼子的耐心也快消磨光了。
    战士们扔掉没有子弹的枪,抽出大砍刀,躺在战壕里,等着鬼子上来后展开肉搏。
    这个团的战士,人人背着一口大刀。
    团长高声唱起了歌:“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很快,阵地上的战士们,也都跟着唱;“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据说,此歌词曲,均出自原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之手。
    专为陕军团而作!
    负伤的战士们,相互搀扶着,拄着大刀,滴着血,也在跟着吟唱: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鬼子即将攻入阵地,炮声停了,枪声也不再响起。
    唯有歌声,响彻天地。
    团长一把摔掉帽子,喊了一声:“杀!”,跳出战壕,率先向鬼子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