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赈灾
作者:卿岁岁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时光就那么安稳地过着,朝堂上刘胡两人互相制衡,偶尔打个嘴仗罢了,倒也没什么大事发生。
    直到洪武八年七月初二的夜晚,一封灾报快速地入了皇宫,打破了这几个月以来的平静。
    温州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狂风暴雨和海溢之灾?
    潮水倒灌城镇,整个府郡的沿海、沿江受灾严重。
    其中平阳县最为严重,已经死了二千多的人口。
    房屋被大水冲去一空,而庄稼也因为潮水所浸、腐烂,瞧着这模样,今年是没有收获了。
    几处受灾地区房屋全部被毁,还有不少受伤的老百姓。
    然后就是驻防的军队人员物资,受损情况也很是严重,官兵溺死,船只漂没,一片哀嚎。
    出了这种事,朝廷自然要赈灾,朱元璋当即下令,让官员带着粮草、衣物前往温州府。
    为了防止贪污,监察御史自然也得跟着去。
    此次灾情不容小觑,老朱共派了郑士元、顾晨、高以然、范从文四位御史跟随粮草前往平阳县。
    他们去的是最严重的郡县,而陈宁的人则被派去了不严重的地方。
    可见,对于陈宁这家伙,老朱还是不怎么相信的。
    “呕~相公,你怎么现在要出门……那我怎么办?”
    苏婉盈刚查出来怀孕,吐得厉害,听到丈夫要出远门,当即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转。
    “那么多御史,难不成就你一个能用么?”
    她都这么辛苦了,没有丈夫陪着,想想就难过。
    孕妇本就敏感多思,这时候徒留媳妇一人在家确实说不过去。
    “娘子,圣命难违。”顾晨也不想去,可老朱已经降旨了,他安慰道:“我给嫂嫂去了信,见她过来陪着你好不好?”
    “你放心,至多不过两三个月,我一定也就回来了。”
    根据史料,貌似温州府,明年还有一场大灾呢。
    “真的,说好了,三个月便回来?”
    苏婉盈泪眼朦胧地看着他,她还以为要许久呢。
    “真的,真的。”
    安抚好妻子以后,顾晨便匆匆赶去和郑士元他们集合,这才发现,燕王朱棣也在其中。
    而太子朱标,正拉着弟弟,温声嘱咐些什么。
    “郑大人,这是,燕王也要去?”
    顾晨有些好奇,朱小四今年才不过十五而已。
    老朱和朱标就舍得,让他这么小就去灾地辛苦了?
    要知道,大灾过后就是时疫,他们就不怕朱小四染病么?
    “嗯,陛下和太子殿下,貌似很看重燕王殿下。”
    郑士元和顾晨曾经合作过,所以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封地北平,先生宋濂,处处教导都是与太子殿下相同,可见,将来会是太子殿下的左膀右臂。”
    顾晨看着不远处,那一对正依依惜别的兄弟俩不免感慨。
    若是历史上的朱标没有死,朱棣还会起兵吗?
    如果,朱标登基,他还会削弟弟们的番吗?
    还会有靖难之役吗?
    如果……
    如果朱标不死,大明会不会,走的又是另一条路?
    导师曾经对自己说过,朱标乃是位仁义之人。
    他要是登基的话,很有可能会和朱高炽和朱瞻基一样缩边。
    从而做一位守成之君,肯定不会想着拿下安南,也不会着立,让人惊叹的永乐大典。
    因为朱小四是因为造反,所以才会想着把事业做的强大,好有脸面下去见自己的祖宗。
    可朱标若是顺位继承,怕是就不会想干这些了。
    所以,朱棣会比朱标,更加适合当大明的皇帝。
    可顾晨却认为,朱标仁义是真,却也不见得会缩边守城。
    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人虽然也不错,却也和朱标比不得。
    朱标是有狠劲的,只不过是在其父和其弟弟们的衬托下,才显得稍微仁慈而已罢了。
    好在如今时间还早,他还有十年时间研制为朱标的救命药。
    只要能研制出来,救活朱标,不就知道到底是他登基好,还是燕王朱棣登基好了么?
    此时顾晨只想着印证,自己当年和导师争论的结果。
    反正来都来了,不如就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吧。
    因为涨水,所以不能走水路,又因为急着去救灾。
    所以大家走的很快,每到一个官驿就换一批马,然后带着粮食继续往前走。
    吃也在马上吃,主要是干粮,顾晨头一次骑这么久的马,他又是文人,大腿早就磨得出了血。
    加上有时还下雨,雨水浸透了衣裳碰到伤口。
    那种痛感虽然不强烈,却也让人挺难受的。
    “给,擦擦吧。”休息时,郑士元从怀里掏出一瓶药丢给他:“擦擦吧,不然到了地方更没时间了。”
    顾晨也不矫情,道了谢,接过药就开始擦了起来。
    “燕王殿下年纪那么小,瞧着体力倒是比咱们都好。”
    出发五天了,每日只睡两个时辰,可人家依旧精神抖擞。
    不像他们这些,不说是叫苦连天,却也没好到哪里去。
    “你以为呢,燕王殿下的武功,可是常遇春将军教的。”
    如果说李景隆和朱祁镇的战神,是一种讽刺的话。
    那常遇春战神,就是真挚的褒奖了。
    若不是其死得太早了,那北元说不准早就被打下来了。
    徐达将军虽然非常厉害,可孤拳难免不敌四手。
    “倒也是。”
    顾晨上好药以后,便连忙闭上眼睛眯了一会儿。
    接下来的几个月,别想睡好觉,为了不猝死,最好是能多睡上一会儿,那就多睡上一会儿。
    “喂,顾御史。”朱棣见他骑马也搁那儿打哈欠,不由地慢下马来,好奇道:“你有那么困么?”
    “平阳县的百姓,此时苦不堪言,你还有心情打瞌睡?”
    就算是困得厉害,也不能表现出来,装也要装出个忧国忧民吧,别的大人都是如此。
    只有顾晨,一直打瞌睡。
    “急。”顾晨先肯定,自己是有忧国忧民的心思的,然后道:“臣只是身子不好,气血不足,所以总想瞌睡,还望燕王殿下见谅。”
    还是不是人啊,怎么连打个瞌睡都要管这么多?
    “真的?”
    朱棣表示不信,然后语气带着些警告道。
    “顾御史,路上就算了,到了地方你要是还敢打瞌睡。”
    “本王就回去告诉我爹和大哥,让他们治你的罪。”
    他此次跟着来,除了见见灾难以外,也是监督的意思。
    老爹生怕官员懈怠贪污,怕官员不作为和钱粮长翅膀飞了。
    “是,臣不敢。”
    顾晨此时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看向朱小四。
    “臣听闻,陛下和娘娘,已经在为殿下相看王妃了,不知看中了哪家的姑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