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大唐:我要天下太平(26)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登基大典刚举行完,外面便跑来一个小兵。
    “报.........”
    “启禀陛下,边境传来消息,突厥已灭。”
    闻言在场的大臣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困扰了边境几百年的突厥,就这么被灭了?
    虽然知道突厥早已被大唐打得苟延残喘,但猛然听到突厥被灭的消息传来,他们还是忍不住的惊讶。
    毕竟突厥就是压在大唐百姓心中的一座大山,强大如太宗,当初都拿突厥没什么办法,如今突厥轻轻松松就被灭了,他们一时间,实在有些难以置信。
    带着怀疑的态度,众人偷偷看向了站在百官前方,坦然自若的之玉。
    别的不说,太平公主,打仗真有一手。
    短短几年,竟灭了两国..........
    还不待众人接受突厥被灭的消息,不一会,一个小兵再次小跑了上来。
    “启禀陛下,程怀默带着程家寨的人来投降了。”
    听到小兵这么说,武则天的视线落到了之玉身上一瞬,月儿,倒是会为她造势。
    “宣程怀默。”
    “是。”
    众臣被程怀默投降的消息砸得晕乎乎的,程怀默不是死都不降吗?如今为何又主动归降了?
    对于程怀默这个四处烧杀抢掠的人,众臣自然恨得牙痒痒,可朝堂派去剿匪的人,就没有成功过,他们也实在没办法。
    派大军围剿不了他,派人说服他投降 他却放言死都不回来..........
    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一身粗布麻衣的程怀默踏入了金銮殿。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对她恭敬行礼的程怀默,武则天霸气一笑,“程怀默,听说你要归降?”
    程怀默点头:“正是。 ”
    “程怀默,你这些年在民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今你怎还有脸站在金銮殿上。”
    看到程怀默出现,一些被灭了家族的大臣实在忍不了,冲上去就想打他。
    不过程怀默始终是武将,这些文官,又哪能是他的对手。所以他微微侧身,就躲过了了攻击。
    眼看自己进晚店瞬间乱作一团,武则天微微皱眉 ,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下去,
    “都给朕住手。”
    新皇的话,大家还是要听的人,众人在怎么恨程怀默,也不得不收手站回了原位。
    不过他们看程怀默的眼神,却恨不得吃了他。
    程怀默淡淡的看了一眼冲上来打他的人,冷言讥讽道:“我程怀默灭人家族之前,都会列举罪证。”
    “既然你们的家族被我动了,那就说明,你们的家族干的坏事必然不少。”
    “怎么?只允许你们动别人,不准别人动你们?”
    见程怀默不知悔改,众人气红了眼,当即站出来对武则天拱手道:
    “陛下,还请严惩程怀默,还无数生命一个公道。”
    武则天看来言众人,语气冷淡的道:“朕派人去招安时,向他承诺了,不会因为他这些年做的事对他出手。”
    “若此时朕严惩了他,那朕.....,岂不言而无信。”
    听到武则天这么说,众人失望至极,只能狠狠的盯着程怀默。
    若眼神能杀人,此时的程怀默,早已被众人千疮百孔。
    程怀默此时倒也淡然,他挺直脊背,一脸无畏的站着,看到有人瞪他时,他甚至还回了个挑衅的目光。
    程怀默此时看起来高傲极了,但他心中却极为忧郁,当初离开时,他是大唐的少年将军,是已故的英国公之子,处处都受人尊敬。
    如今回来,他成了归降的反贼,仇人满天下..........
    看着满朝文武仇视的眼神,程怀默毫不怀疑,今天晚上可能就会有人跑去刺杀他了。
    想到这里,程怀默偷偷看了一眼站在前方的之玉,公主手中的金吾卫挺闲的,不派他们去当杀手可惜了..........
    言归正传,朝堂安静下来后,武则天看向程怀默。
    “你如何让朕相信,你是真心来降的。”
    程怀默淡然一笑,恭敬的拱手道:“陛下,臣此番来洛阳,带来了程家寨的全部金银和粮食。”
    “另外,程家寨跟着我的一众兄弟们,我也全部带来了。”
    闻言武则天淡淡点头,“既如此,朕先派人去钦点你带来的东西吧 。”
    “若你说的属实,朕自会信守承诺,让你官复原职。”
    程怀默闻言不卑不亢的拱手:“多谢陛下。”
    听到程怀默要官复原职,朝中大臣瞬间不淡定了。
    程怀默这种人渣,不立即处死都算好的了,还官复原职?
    他们怎能接受一手覆灭自己家族的人,成为自己的同僚,日日在自己面前晃悠。
    然而无论他们怎么反对,武则天都不给予理会,一句她要信守承诺,成功让这些欲言又止的大臣瞬间闭了嘴。
    不出程怀默所料,他来洛阳的当晚,就遭到了连二连三的刺杀。
    第二日,他推开驿站的门时,入目的,就是侍卫来不及擦干净的血迹。
    程怀默打了个哈欠,看向守在门外的侍卫问道:“昨天晚上,来了多少人想刺杀我?”
    侍卫木然着脸,沉默着道:“回大当家的,昨夜一共来了两百四十五人。”
    “这两百多个人,分别来自七十多个势力。”
    闻言程怀默无奈的摇头,低声呢喃道:“果然,报应来了。”
    侍卫淡淡的看了程怀默一眼,郑重的道:“大当家的放心,无论来了多少刺客,他们都动不了你分毫。”
    程怀默摆手,“得得得,我知道你们金吾卫的武功高,你不必再说。”
    “你派个人去公主府,看看公主在干嘛,要是公主没事,我去拜访她一番。”
    侍卫拱手,“大当家的,公主早上派人来说,外面的饭菜不干净,让你去公主府用膳。”
    闻言程怀默松了口气,“行,都去公主府吃吧,你让手底下的兄弟跟着一起,这里的饭菜,谁知道有没有被人投毒。”
    —
    时隔多年,再次见到自己的上司,程怀默只觉得一阵恍惚。
    “公主,臣可算回来了。”
    之玉放下手中的书,含笑看着他:“恭喜你,任务圆满完成。”
    程怀默叹息着看向之玉,“公主,臣的名声,如今可算是臭了。”
    之玉淡然摇头:“放心,有本宫在,你的名声臭不了多久。”
    “你这段时间你先忍耐一下,待母皇惩治了该惩治的人,本宫就让人洗白你。”
    程怀默:“洗白?”
    “把你臭了的名声洗白。”
    “原来如此,那臣就先多谢公主了。”
    —
    武则天登基后,作为前皇帝,李旦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一边要安抚李氏宗族的人,一边要在武则天眼皮子底下战战兢兢的讨生活,过得也算如履薄冰。
    他上书给武则天,祈求武则天赐他武姓, 可武则天并没有理会他,而是封了他相王后,就把他赶出洛阳。
    出洛阳之前,李旦突然想起之玉之前说的话,当即把李隆基打包送去了太平公主府。
    看着尚且懵懂的李隆基,李旦慈爱的摸了摸他的头:“去你姑姑府上后,一定要听话。”
    尚且年幼的李隆基懵懵懂懂的盯着李旦:“阿耶,姑姑是谁?”
    李旦淡淡一笑,神情苦涩的道:“你姑姑,是阿耶的妹妹。是大唐的公主。”
    “她带兵打仗很是厉害,你以后跟在她身边,可要好好学习,千万别学阿耶.......,做事犹犹豫豫,文不成武不就的。”
    闻言李隆基点了点头,拍着胸脯保证道:“阿耶放心,我将来长大了也很厉害,也能带兵打仗。”
    听到李隆基稚嫩的声音,李旦不由失笑:“你若真能带兵打仗,那是你的福气。”
    “不过.......,若没那天赋,记得保命要紧,千万别逞强。”
    “阿耶.......”
    听到李旦的话,李隆基顶着清澈愚蠢的眼神直直的盯着李旦,表示不知道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李旦无奈一叹,疲惫的道:“你姑姑再怎么说,也是我亲妹妹,她对你不会太差的,你就安心去她府上吧...........”
    —
    看到被李旦打包送过来的李隆基,之玉伸手戳了戳他圆润的脸蛋,“你就是隆基?”
    李隆基人虽小,但身在皇家,他自然是懂礼的。
    见之玉这么问,他拱了拱手,奶声奶气的道:“回姑姑,我是隆基。”
    “月儿.........”
    见之玉对李隆基没表现出什么恶意,李旦松了口气后,情绪复杂的叫了之玉一声。
    之玉抬头,“皇兄有话但说无妨。”
    李旦的视线落到了李隆基的身上,叹息着道:“月儿,看在皇兄这么多年对你还不错的份上,你保他一命吧..........”
    之玉摇头,“皇兄别说丧气话。你是母皇的儿子,便是出了洛阳,也无人敢动你。”
    李旦闻言自嘲一笑,涩然道:“月儿,五哥(李弘)和六哥(李贤)不也是母皇的儿子。”
    之玉淡淡摇头,“皇兄,放心吧,你会没事的。”
    说着,之玉的视线放到了李隆基的身上。
    “战场上刀剑无眼,我无法保证他能活着回来。”
    “但我会尽我所能的保护他。”
    听到之玉这么说,李旦心中长长的松了口气,“月儿,有你这句话,隆基我就交给你了。”
    “他若有学武的天赋,你就让他学,若实在没有,你随便养着就行。”
    “我一生都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不希望我的儿子,如我一般的活着。”
    之玉颔首,“好。”
    见之玉答应了,李旦疲惫的笑了笑,朝之玉拱手道:“月儿,那日母皇的登基大典上,皇兄多有得罪。”
    “皇兄在此给你赔罪了...........”
    之玉上前扶起了李旦,“兄妹之间,有点矛盾实属正常。”
    “那日发生的事情,我差不多都记不清了,皇兄不必介怀于心。”
    听到之玉这么说,李旦含笑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道:月儿,隆基,为兄就交给你了。”
    —
    李旦离京后,之玉进了趟宫,给武则天推荐了一人。
    “母皇,徐清莲是儿臣身边的老人了,你把她带在身边一段时间,找个时间给她升个官吧。”
    听到之玉毫不客气的话,武则天并没有生气,反而含笑点头道:“行,你把她送进宫来吧。”
    “若真有才,朕还能亏待了她不成。”
    之玉颔首,“母皇,那我晚些时候就让她来宫里。”
    武则天伸手指向旁边的一字,示意之玉坐下,这才淡淡问道:“你皇兄把隆基送去你府上了?”
    之玉点头,“母皇,我准备带隆基去攻倭国,你觉得行吗?”
    听到之玉的话,武则天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倭国?早些年求朕给他们改名的那个国家。”
    之玉颔首:“正是。”
    武则天挑眉,颇为不解的道,“好端端的,你怎想着要攻它了?”
    之玉耸肩:“无他,看它不顺眼。”
    武则天放下手中的茶杯,沉思片刻后摇头道:“它距大唐太远了,没必要攻下。”
    “而且........,它和我大唐的中间,还隔着海呢。”
    之玉淡淡一笑,“母皇,据儿臣派去的探子来报,那里.......,金矿和银矿特别多。”
    闻言武则天原本淡然的神色瞬间变得认真了起来,“月儿,这个消息可靠吗?”
    之玉颔首,“这是自然。”
    听之玉这么说,武则天思考了一瞬,皱眉道:“大唐离倭国太远,若派兵去攻,怕是要损耗不少人力物力。”
    “而且......,这么远的距离,就算那里有金矿银矿,也不好运来大唐。”
    之玉淡然一笑,“母皇,如今国库充盈,咱们派人多建些船便是。”
    “倭国的人都派遣唐使来我大唐了,我大唐送点士兵过去,倒也不过分吧.............”
    听到之玉别有深意的话,武则天沉默了片刻,“此事,容朕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