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力挽狂澜,大隋女帝(66)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魏征无奈,“夫人,你说的轻松,这些人要是处理不当,恐会引起国家动荡。”
    “公主把人抓了,我就不能轻易放人,不然不就向世人证明公主做错了?”
    “可这些人要是不放,天下读书人怕是要骂皇家专横...................”
    暕魏征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魏夫人不由白了他一眼,“你啊,就是想得太多了。”
    “既然公主都派人把这些人抓起来了,你为何还想着要放了他们呢?”
    “照我说,公主只是把他们抓起来而已,都已经便宜他们了。”
    ”写文章讽刺未来国君,这种人就该派去修长城,看他们还站着说话腰还疼不疼?”
    听到魏夫人口无遮拦的话,魏征被吓了一跳,他抬手捂住魏夫人的嘴,警惕的看了周围一圈,这才严肃的道:
    “夫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可不能说。”
    魏夫人挣脱魏征,无语的看了他一眼,“我又没说错,怎么就乱说了。”
    “就陛下膝下那几个歪瓜裂枣的儿子,他们能成得了什么大器,最后这储君之位,早晚会落到镇国公主头上............”
    “再说了,陛下出征之前也亲自说了,他要是在战场上有什什么不测,镇国公主可以在洛阳登基。”
    魏征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夫人,皇位继承,哪有这么简单。”
    “夏周以来,哪个皇帝是女子?”
    “陛下就算有心立镇国公主为储君,皇室和天下百姓也不会轻易答应的。”
    魏夫人很不雅的翻了个白眼:“我看不答应的,是你们这些男子吧。”
    “反正作为老百姓,我对镇国公主将来登基的事情乐见其成。”
    “公主登基有什么不好?她还没监国的时候,你都被逼得跑去瓦岗寨当反贼了。”
    “她一接手国务,整个国家安乐一片,连你这个反贼都得到了朝堂的重用。”
    “反正我是支持公主登基的,这皇帝,凭什么就你们男子当,我们女子难道就当不得?”
    见魏夫人字字句句都在维护之玉,魏征无奈苦笑:“夫人,朝堂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立公主为皇储,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魏夫人切了一声,“只要陛下想立公主为储君,你们再怎么阻拦也没有用。”
    “说来说去,这江山是陛下的江山,他想给谁就给谁,你们这些给陛下打工的,反对来反对去有意思吗?”
    “公主要是和齐王一样无才无能,那你们反对倒也正常,可公主的治国之能,举国上下都有目共睹,都这样了你们还反对些什么?”
    “难不成你们想让齐王登基,然后让他把你们这一大群逆着他的大臣杀了,这样你们心中才舒服?”
    见魏夫人说得毫不无情,魏征苦笑连连:“夫人,这不一样。 ”
    魏夫人嗤笑,“有什么不一样的,要是以后咱儿子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咱闺女能文能武前途光明,你准备把家业交给谁。”
    魏征闻言思索了片刻,这才谨慎的道:“闺女。 ”
    魏夫人点头,“这不就是了。”
    “那你再想想,要是你把家业交给闺女,咱们家里的丫鬟仆人却跑出来说,老爷我不答应,你的家业必须交给你儿子,不能交给你闺女,这时候你作何感想。”
    听到魏夫人这接地气的比喻,魏征愣在原地。若他面临陛下那样的处境,他又该如何抉择呢?
    见魏征久久不语,魏夫人好笑的摇了摇头,“老爷,我读的书不多,不知道你们所谓的大道理。”
    “但人在这世上,得懂变通才是,你们张口闭口就是圣人云。”
    “可圣人没出现之时,人们还不是一样在生活,再说了,谁又规定圣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呢?”
    听到魏夫人温温和和的话,魏征沉默良久,重重的叹了口气道:“夫人之言,不无道理。”
    见魏征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魏夫人淡淡一笑,
    “陛下是皇帝,在他心中,最重要的不是谁继承皇位,而是他的皇位该怎么传,国家才不会灭亡。”
    “陛下的儿子不成器,他肯定想着要把皇位传给女儿。”
    “你也别说过继,你千辛万苦打下来的家业,你舍的送给族中的人吗?”
    “反正要是我的话,我肯定舍不得,我的东西,我就只留给我的儿女。”
    听到魏夫人的话,魏征沉默了良久,“夫人之言 ,为夫会仔细思考的。”
    —
    再次来到镇国公主府,李世民的心情有些复杂。
    打量着四周未曾变化过的景色,他心中轻轻一叹,“这里的景色,和当初我初来这里时差不多。”
    跟在他身后的大汉听到他感慨的话,不由大声道:“李兄,这护国公主府,你以前来过?”
    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李世民听到突如其来的大嗓音,不由吓了一跳。
    “尉迟兄,你怎么突然出声了?”
    大汉李世民被他吓着了,不由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李兄,没吓到你吧?”
    李世民摇头,“没有。”
    见李世民没事,大汉也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打量着四周的景色,啧啧称奇道:
    “都说镇国公主最得陛下宠爱,我还以为她的府里是金碧辉煌的,没想到竟如此典雅。”
    听到大汉这么说,李世民好笑的摇了摇头,“公主心怀苍生,从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
    “当初大隋国库空虚时,公主府中的后花园,都拿来给我们司农局的人种地了.........”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大汉眼中隐隐升起几分敬佩之意:“没想到公主竟是如此大义之人。”
    李世民含笑摇头,“尉迟兄,公主最看中有才之人,一会见到公主,记得把你的本领都展现出来。”
    “你本事越大,官职越高。”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大汉猛的点头,“李兄你放心吧,我和人打架打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输过。”
    听到大汉这么说,李世民含笑点了点头,“那我在这,就先祝尉迟兄你前程似锦了。”
    两人说完,刚好到他们的目的地了。
    看到走在门口的罗羽,李世民娴熟的上去打招呼,“罗将军,公主可在?”
    “李大人。”
    罗羽一丝不苟的对李世民行了个礼,这才颔首道:“我这就进去通传。”
    李时民含笑点头:“劳烦罗将军了。”
    听到李世民来求见她,之玉不由挑眉,李世民的假期也差不多完了,他此时不该回南方研究稻谷吗?干嘛还来她的公主府?
    “让他进来吧。 ”
    “是。”
    不一会,之玉的书房里,出现了两个“黑”人。
    这两人,一个是种田种黑的,看起来黑中带黄的,另一个就是单纯的黑。
    之玉心中咋舌,这个时代的紫外线这么强的吗?想当初李世民只是被晒黄了而已,如今的他怎又黑又黄了?
    “拜见公主。”
    李世民进来后,对着书桌后的之玉拱手道。
    他身后的人见此,也有样有学样的拱手,对着之玉微微一拜:“拜见公主。 ”
    之玉对两人微微颔首,“不必多礼。”
    “谢公主。”
    李世民往旁边挪了两步,把他身后的大汉露了出来,“公主,臣在南方时,结识了一个武艺高强的能人。”
    “臣想着,如此能人,不效力大隋实在可惜,就把他带来见公主了。”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之玉的视线放到了大汉身上。
    大汉见此,连忙上前拱手道,“草民尉迟恭,拜见公主。”
    之玉点头,“不必多礼。”
    “既是李大人带来的,想来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知你今日可能比武?”
    尉迟恭点头,“启禀公主,草民随时都可以。”
    之玉含笑点头,“也是巧了,今日刘宏基刘将军恰好在我府上,既然如此,你去与他打一场如何。”
    “刚好刘将军也是李大人推荐过来的。”
    闻言尉迟恭自然没有异议,“但凭公主吩咐。”
    见尉迟恭没意见,之玉招手,让人把他带去了比武场。
    “公主,尉迟兄他武艺高超,胆识过人,是个不可多得的武将苗子。”
    “不过他有小缺点,就是不这么识字。”
    “臣与他结识了后,教了他一些,可武功高强的人,性情都比较浮躁,静不下心来学习。”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之玉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没事,他要是不识字,本宫就把他送去父皇那里。”
    “想当初镇远将军也是个不识字的,跟着我父皇没两年,他如今都能单独写信了。”
    听之玉提起程咬金的往年糗事,李世民的脸有些红。
    不过此时的他,皮肤黝黑一片,就是脸红了之玉也看不到。
    之玉起身,笑眯眯的道:“走吧,去比武场上瞧瞧,本宫倒想看看,到底是刘将军厉害呢,还是尉迟恭更胜一筹。
    听之玉这么说,李世民思考了片刻,斩钉截铁的道:“刘兄他,不是尉迟兄的对手。”
    闻言之玉倒没有意外,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尉迟恭,怎可能连刘宏基都打不过。
    今日她之所以让尉迟恭和刘宏基比武,也只是想看看,尉迟恭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之玉和李世民到比武场时,并不见刘宏基和尉迟恭打斗。
    之玉挑眉,看向了比武台上干站着的两人,“打完了?”
    刘宏基把佩剑放回腰间,羞愧的道:“公主,臣不敌他。”
    听到刘宏基的话,之玉点了点头,“你们过了几招。”
    刘宏基有些挫败的叹了口气,“回公主,十招不到。”
    闻言之玉微微颔首,看向尉迟恭的眼神充满了满意。
    “尉迟恭,听李大人说,你不怎么识字,想做将军,不识字可不行。”
    “你看你是要留在洛阳,去国子监学习。”
    “还是要去战场上,边打仗边习字?”
    听到战场这两个字,尉迟恭的眼睛亮了起来。
    之玉说完后,他也不考虑,便直截了当的道:“回公主,草民要去战场。”
    见尉迟恭这么选,下面的李世民有些欲哭无泪。
    陛下又不是专业的夫子,他教人,可比夫子严厉多了。
    他那新鲜出炉的三姐夫,看起来多放荡不羁的一个人,还不是被陛下逼着日日学习..............
    见尉迟恭选择去战场,之玉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你这几日先来公主府,本宫让人教你一些军中常识。”
    “过几日司农局的人刚好要押运粮草去战场,你就和他们一同去吧。”
    闻言尉迟恭没有任何的异议:“是,公主。”
    —
    北方,正在攻突厥的嬴政突然打了个喷嚏。
    他沉默了一瞬,当即召来了御医。
    如今的他,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玉儿画下来的舆图,他一半都还没打下来,他可不能倒下。
    前世他才打下那么点疆土,这一世,他无论如何也要开疆扩土,让大隋这个名字,成为华夏子孙的骄傲..............
    被紧急招来的御医,还以为嬴政出什么事了?所以提着药箱就往嬴政的营帐跑。
    谁知他们气喘吁吁到了营帐后,却发现嬴政面色红润身强力健,一点事都没有。
    两个御医对视了一眼,接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苦涩。
    他们跑了这么大半天,还以为陛下出什么大事了,没想到陛下啥事也没有............
    “参见陛下。”
    两人背着药箱,表情无奈的对嬴政行礼道。
    嬴政摆手,“免礼。”
    “朕方才咳了一下,你们给朕号号脉,看看朕的身体到底如何?”
    闻言两个御医连忙打开自己的药箱,把诊脉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经过两人轮番查看,最终他们得到了一致的结果:“陛下,您身体康健,并无不适。”
    听到御医这么说,嬴政这才放下心来,“如此甚好。”
    “你们下去后开些养身体的方子来,朕没事的时候喝喝.........”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