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力挽狂澜,大隋女帝(57)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独孤僧达平静的把视线从程咬金身上移开,“将军,我眨眼了,只是你没看到。”
    闻言程咬金哦了一声,“那你干嘛一直盯着我看。”
    “将军看花眼了,我并没有一直盯着你看。”
    程咬金有些怀疑的瞅着独孤僧达,“真的是我看花眼了?”
    独孤僧达颔首,“是的将军。”
    见程咬金还想与独孤僧达争论,李秀宁把元帅印章收了起来,笑意盈盈道:
    “程大哥,我们你不是说要烤羊腿吗?”
    听李秀宁提起烤羊腿,程咬金瞬间把独孤僧达抛之脑后。
    “李家妹子,你饿了吗?”
    “我这就下去烤。”
    “我跟你说,我这段时间研究出了一种新的烤法,烤出来的羊腿外焦里嫩,味道鲜美,我这就去烤,你来试试味道。”
    李秀宁颔首,“那就麻烦程大哥了。”
    程咬金大气的摆手:“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是我妹子,我能把你饿着了不成?”
    说着,程咬金抛下营帐中的众人,迈着愉快的步伐烤羊腿去了。
    程咬金走后,独孤僧达有些讶异的看向李秀宁,“没想到你竟认识程将军。
    同为杨广麾下大臣的子女,独孤僧达和李秀宁自然是认识的。
    两人在京中,算得上是点头之交,正因如此,独孤僧达这才有些惊讶。
    程咬金被公主推举到陛下身边时,李秀宁还在和瓦岗寨打仗。
    李秀宁班师回朝后,程咬金早就跟在陛下身边了,按理说,两人不该有交集才对。
    李秀宁淡淡一笑,解释道:“我与程大哥是故交。”
    孤僧达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
    —
    如今北方和东方都在打仗,但之玉这个监国公主,并没有坐镇洛阳,反而微服私访,带着人悄悄出了洛阳城。
    整个国家的政务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她在不在洛阳,国家都不会乱。
    之玉带着人,一路南下直接去了江都。
    九月,江都建起来一座崭新的书院,名为航海书院。
    之玉对于海外的物资,觊觎了许久,特别是那些产量极高的农作物。
    现在国家还算安定,得早早发展航海技术,争取把海外的好东西都移来大隋............
    把航海书院的事情解决了了后,之玉并没有急着回洛阳,而是带着贺善窈和罗羽隐于民间,亲自感受百姓如今的生活水平。
    对于贺善窈,之玉是毫不掩饰的器重,贺善窈是第一个来公主府考试的女子,也是之玉监国以来朝中的第一个女官。
    之玉带她来感受百姓的生活,也是意想磨练她。
    朝堂官员不能和现实脱节,不然一切政令将会变成空谈 。
    贺善窈出身武将世家,自小锦衣玉食的长大,若不让她走入百姓的生活,她是无法共情百姓的。
    自古以来,诗人文豪描述百姓时,通常会用一个苦字。
    他们觉得百姓过得苦,但他们不知道百姓到底苦在哪里,也不想着解决百姓的苦,他们只是单纯的觉得百姓过得苦。
    可百姓为什么过得苦,这个问题一直很少有人深究。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东西又怎么可能会是一样的呢?
    就在之玉带着贺善窈和其他几个她看好的官员体察民情时,洛阳这边,没和来多久的义成公主也在默默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洛阳。
    长公主府。
    吴王妃泪眼朦胧的看向义成公主,“我的儿啊,好端端的,你为何要离开洛阳。”
    “你是不是在洛阳受委屈了。”
    “是谁欺负了你,你告诉母亲,母亲帮你出气.........”
    眼见吴王妃要哭起来了,义成公主连忙扔下手中的东西,上前安慰道:“母亲,没有人欺负我。”
    “我想离开洛阳,是因为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我在突厥生活了十几年,对突厥还算了解。”
    “如今二堂兄正在攻突厥,我得去前线帮忙。”
    “好歹我也做了突厥可汗十几年的可贺敦,突厥人对我,也算有几分尊重在,此时由我前去安抚突厥民众,是最好不过的。 ”
    听到义成公主准备去前线,吴王妃微微皱眉,“义成,前线条件艰苦,你又何必去受这个罪。”
    “你为了大隋,做的已经做得够多了,何必再去那伤心之地?”
    义成公主摇头,坚决的道:“母亲,我是大隋的公主,大隋需要我,我怎能躲在洛阳不出去?”
    吴王妃满是不解的叹了口气:“义成,你才回来没多久,你就不想留在洛阳多陪陪我和你父亲吗?”
    “咱们骨肉分离了十几年,母亲如今,如何舍得你再去突厥那苦寒之地。”
    听到吴王妃不舍的话,义成公主抱住了她,待吴王妃情绪稳定下来,她这才道:
    “母亲,如今国家战事未平,孩儿无法安然待在洛阳。”
    “突厥不灭,我大隋....,将来定然还会送公主去和亲。 ”
    “和亲那么苦,孩儿怎忍心让宗室里的侄女走孩儿的路..........”
    “孩儿命好,远嫁突厥十几年后,还能回来在父母膝下承欢。”
    “可其他公主,她们若是和亲了,最终的结果,肯定和安义姐姐一样.............”
    听义成公主提起安义公主,吴王妃脸上满是唏嘘之色,安义公主临到死,都没能再回大隋。
    “母亲,为了大隋其他公主不再重复和亲的命运,孩儿......一定要去前线。”
    “义成,你是突厥可汗的可贺敦,你去前线,必然危险万分。”
    “你二堂兄骁勇善战,定能攻下突厥,你又何必亲自去前线,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我和你父亲已经失去你十几年了,我们不想你再离开我们的身边.........”
    听到吴王妃的话,义成公主心中无比酸涩。
    半晌,她松开吴王妃,后退两步后,对吴王妃跪了下来:
    “母亲,请恕孩儿不孝。”
    “义成和亲过,知道和亲公主有多苦,孩儿不忍我大隋的其他公主,重复孩儿和亲的命运。”
    “孩儿不知道,二堂兄此次攻突厥是否会成功,但孩儿总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义成公主是暗中离开的,知道的人并不多。
    她临行前,除了吴王一家都来送行外,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人也来了。
    看到端庄淑仪的南阳公主从马车中出来时,义成公主有些讶异。
    她与南阳公主私底下并没有什么来往,想不到今日南阳公主竟然会来给自己送行。
    “见过义成姑姑。”
    南阳公主欠了欠身,对义成公主行了一礼。
    义成公主上前扶起她,“南阳,你怎么来了?”
    看着眼前明明与自己差不多年岁,脸上却满是风霜的义成公主,南阳公主心中五味杂陈的叹了口气。
    “听说义成姑姑你要去战场,我来送送你。”
    义成公主闻言,温和的点了点头,“多谢。”
    南阳公主摇头,“姑姑不必客气。”
    说着,南阳公主从袖中拿出了一个荷包递给义成公主。
    “义成姑姑,母后听闻你要去前线,就去求了个护身符。”
    “义成姑姑出门在外,定要把护身符带在身上。”
    义成公主接过南阳公主递来的荷包,对其颔首道:
    “如今我出门在即,无法去宫中叩谢皇后,劳烦南阳你帮我向皇后娘娘传达我的感激之情。”
    南阳公主闻言连忙摆手,“姑姑客气了。”
    义成公主把荷包收入怀中,对南阳含笑道:“南阳,我要走了。”
    “你在洛阳,多多保重。”
    南阳公主颔首,“姑姑,一路平安。”
    义成公主笑了笑,转身拜别了吴王和吴王妃后,便上了马车。
    眼看义成公主的马车逐渐走远,南阳公主的目光逐渐迷茫了起来。
    同为公主,二皇妹监国,为父皇管内政,把大隋治理得越来越好。
    义成姑姑和亲突厥十几年,把自己奉献给了大隋。
    她......,她作为父皇的嫡长女,既不能为父皇分忧,也没有能力为大隋做些什么...........
    就在南阳公主惆怅之时,一道急匆匆的脚步打乱了她的思绪。
    “公主不好了,出大事了。”
    一个老太监迈着虚浮的步伐,快步跑到南阳公主身后跪着道。
    听到太监焦急的声音,南阳公主连忙转过头去:“柳公公,发生何事了?”
    “你此时,不该陪在二哥身边吗?”
    老太监涕泗横流的抹了把眼泪,言简意赅的道:“公主,公子他,他找了一群江湖术士,让这群术士使庆胜之术,对.....对镇国公主和燕王、越王、代王进行诅咒。 ”
    “唐国公府的小公子去公子府上玩,无意中撞破了此事。”
    “现如今,尚书省的李大人已经带着六部官员去府上了。”
    听到柳公公的话,南阳公主只觉得眼前一黑。
    “二哥他,他怎么敢的啊........”
    柳公公六神无主的看向南阳公主,“公主,如今只有你能救公子了,你一定要救救她。”
    南阳公主被这个消息雷得晕乎乎的,她这二哥,怎经常做这种不光彩的事情?
    他勾结突厥,想要促使二皇妹和亲这件事情就已经够离谱的了,他如今怎还让人弄邪术诅咒二皇妹和倓儿他们。
    二皇妹是他的亲妹妹,倓儿他们三个,更是大皇兄留下的孩子,是他的亲侄子,他怎狠得了心去诅咒?
    见南阳公主久久不语,柳公公当即就在磕起了头,把头在地上磕得砰砰作响。
    “公主,求求你救救公子吧,公子他只是一时糊涂,才会犯下如此大错。 ”
    南阳公主疲惫的叹了口气 ,对身后侍卫使了个眼色,让侍卫把柳公公扶起来。
    “柳公公,你先别急,咱们先去二哥的府上看看吧。”
    被扶起来的柳公公哭丧着脸,失魂落魄的道:“陛下早年间就下了令,禁止民间使用一切邪术。”
    “六部的人,会不会把公子抓去天牢......”
    南阳公主无奈叹息道:“柳公公,我二哥如此糊涂,你们怎不劝着点。”
    “如今这事若是让父皇知道了,二哥怕是不死也要半伤。”
    柳公公无奈,“公主,公子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我们这些做下人的怎么劝,他都是不听的。”
    南阳公主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递给六六神无主的柳公公道:“你现在拿着本宫的令牌进宫去找母后,如实给她说二哥那里的情况。”
    “本宫现在先去二哥府上看看。”
    听到南阳的公主的话,柳公公连忙接过令牌,辞别南阳公主就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看着柳公公老态龙钟的背影,南阳公主疲惫的叹息了一声。
    她这二哥,惹的事怎么一次比一次大。
    如今父皇和二皇妹都不在洛阳,遇到这种事情,她也不知该如何处理的好。
    父皇出征的时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他的佩剑给了二皇妹,还说他若战死,二皇妹即可登基。
    二皇妹如今,虽无储君之名,却有储君之实。
    二哥闹出这种事情,实在不好处理.......
    “南阳公主到。”
    随着侍卫通传的声音响起,原本嘈杂的大厅瞬间安静了下了。
    “拜见南阳公主。”
    听到南阳公主来了,六部大臣连忙对着急匆匆赶来的南阳公主行礼。
    刚一进大厅,南阳公主就看到地上跪着的一众江湖术士,还有地上堆着的,看起来阴森恐怖各种的道具。
    她面色凝重的看了一圈周围的人:“诸位大人不必多礼。”
    “南阳,你可算来了,快过来二哥这里。”
    主位上,桀骜不驯的杨暕看到南阳公主赶来了,连忙招手让她过去。
    南阳公主并没有上前,而是看向一众官员中清秀俊朗的李建成。
    “李大人,你们查得怎么样了?”
    李建成没有正面回答南阳公主的问题,而是弯腰,随手在地上捡了一个奇形怪状的道具。
    “启禀公主,这里面刻有燕王的生辰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