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力挽狂澜,大隋女帝(47)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得吾儿,是朕之幸,是大隋之幸啊。”
    听到嬴政的话,站在之玉身后的杨暕瞬间白了脸。
    父皇对二皇妹,宠爱也太过了些。
    这种话,如何能对一个公主说.........
    得公主是大隋之幸,那他这个皇子呢?
    之玉垂眸,一副乖巧的样子,“父皇秒赞,孩儿愧不敢当。”
    嬴政豪爽一笑,手掌有力的拍在之玉的肩上。
    “吾儿做得很好,把大隋内政交给你,朕放心。”
    说罢,嬴政的视线看向前方,对着一众新面孔官员道:“都回去吧。”
    “莫要因为迎接朕,耽误了你们手头的事。”
    “凡事该以百姓为重。”
    嬴政善解人意的话,让人群中的不少人有些诧异,特别是这几年通过科举考上来的学子。
    不是说陛下好大喜功,骄奢淫逸吗?不是说陛下弑杀,一言不合就会砍人脖子吗?怎么今日一见,陛下与传说中的相差甚远?
    不待这些人消化见到嬴政后的惊讶,此时的嬴政,已在之玉和杨暕的拥护下往洛阳城中而去。
    面对在他面前大献殷勤的杨暕,嬴政脸上的笑意逐渐收了起来。
    这杨暕,比之胡亥,倒也相似.......
    见嬴政一直盯着他看,杨暕还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连忙把之玉挤出去,扶着嬴政一脸关心的道:
    “父皇,你在外面这两年可还好。”
    “孩儿每日都在思念父皇,唯恐父皇在外过得不舒心.........”
    嬴政斜了他一眼,并不说话。
    之玉见杨暕赶着上去献殷勤,不由在无人处翻了个白眼。
    这小子戏真多。
    平时在齐王府醉生梦死,现在老祖宗一回来,他倒是比谁都起的早。
    也不知他这积极样,能装多少天。
    见嬴政对他态度冷淡,杨暕心中有些不舒服。
    父皇走之前,对他也算和颜悦色,如今父皇对他,怎如此冷淡了。
    难道是二皇妹背着他,写信给父皇告状了?
    可二皇妹看起来老实,应该做不出这种事才对。
    就在杨暕胡思乱想期间,众人俨然到了皇宫。
    宫门口,萧皇后携众妃,一同迎接嬴政的到来。
    面对后宫妃嫔满含殷切的目光,嬴政移开视线,不看众人一眼。
    “朕不在期间,皇后管理后宫辛苦了。”
    “朕在江南带了不少新鲜玩意,一会让人全部送去你宫里。”
    听到嬴政的话,萧皇后努力压下嘴角的笑意,端庄贤淑的行礼道:“多谢陛下。”
    嬴政摆手,目光落到了之玉身上:“朕舟车劳顿,其他事情,吾儿来处理吧。”
    之玉颔首,在杨暕愤怒不解的目光中站了出来。
    她自然知道老祖宗为什么会有这么一说。如今老祖宗面前站着的,是杨广的妃嫔。
    老祖宗虽然变成了杨广,但他有自己的骄傲,他自然不会和杨广的妃嫔虚与委蛇。
    所以这个事情,还得她这个做女儿的来处理。
    “父皇一路辛苦了。”
    “其余事情,父皇交给孩儿便好,父皇去休息吧。”
    嬴政颔首,带着他的亲卫,浩浩荡荡进了皇宫。
    就在嬴政身影快要消失在宫门口时,之玉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父皇,明日要祭祀,你今日记得要沐浴焚香哦。”
    “儿臣一会便让人把祭祀的服饰送去你的寝殿。”
    听到之玉的话,嬴政的脚步微微一顿。
    他今日才到洛阳,明日就要祭祀?
    什么祭祀,需要这么赶?
    这不孝女,都不知道让他好好休息的吗?
    嬴政进宫后,之玉笑意盈盈的看向萧皇后。
    “母后,父皇舟车劳顿需要要休息,你带诸位娘娘先回后宫吧。”
    萧皇后见嬴政走得毫不犹豫,脸上的笑意有些勉强。
    “好。”
    杨暕白了之玉一眼,阴阳怪气的道:“想不到二皇妹竟如此得父皇宠爱。”
    “皇兄我,可真是望尘莫及啊。”
    之玉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皇兄说这话,可是羡慕皇妹我得宠?”
    听到之玉这么说,杨暕呵呵一笑,“羡慕?本王乃皇子,需要羡慕你一个公主?”
    之玉淡淡一笑,“这皇妹就不知道了?”
    见杨暕和之玉之间的气氛有些剑拔弩张,萧皇后面色不虞的看杨暕一眼。
    “暕儿,随本宫来后宫。”
    听到萧皇后这么说,杨暕不情不愿的应了声,跟在萧皇后和众妃嫔的身后进了宫里,走之前,他还不忘瞪之玉一眼。
    之玉自然看到了杨暕的小动作,不过她懒得管,她现在忙得很,可没有时间陪草包玩。
    后宫中,萧皇后恨铁不成钢的盯着杨暕。
    语气满是无奈:“大庭广众之下,你和你二皇妹斗什么嘴,无端让外人笑话。”
    杨暕不爽的冷哼一声,语气不满的道:“母后,你看杨胜月,她仗着父皇宠他,都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我可是他皇兄,她这样无视我,我能吞得下这口恶气?”
    萧皇后无奈的叹了口气,“护国公主深得你父皇宠爱,你无事惹她做些什么。”
    “你与她交恶,对你并不好处。”
    杨暕不屑的哼了一声:“我是皇子,是嫡子,还会怕她一个庶出的公主不成?”
    “照我说,父皇就是老糊涂了。”
    “从前也不见他有多宠杨胜月,这几年倒好,监国之权他都力排众议给杨胜月了。”
    “也不知杨胜月一个庶出的公主哪里好,能得父皇如此信任。”
    “我这个嫡出的皇子,都没监国过呢。”
    听到杨暕愤懑不平的话,萧皇后只觉得头疼,“你也不看看你,但凡你有出息点,你父皇还会把监国之权给护国公主吗?”
    “你每天在你的齐王府里面歌舞升平,你是当你父皇看不见?”
    杨暕不服气的哼了一声:“我是父皇的儿子,他屁股下的皇位,早晚都得给我。”
    “他现在不让我监国,将来我如何有经验.....”
    “住口。”
    萧皇后被口出狂言的杨暕吓到了,连忙大声的呵斥了他一声,打乱他的话。
    萧皇后左右看了看,确定宫殿中除了他们母子二人,再无其他人后,这才伸出手,手指颤抖的指向杨暕。
    “暕儿,这些年母后教了你那么多,你是什么都没听进去是吗?”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怎可挂在嘴边,”
    “你父皇他可不是一个心软的人,你的话要是传到他耳中,你这条命还要不要了?”
    见萧皇后反应这么大,杨暕无奈,“母后,这宫殿中,就只有我们母子二人。”
    “咱们母子二人关起门来说的话,如何能传到父皇耳中。 ”
    “而且,儿臣说的也是实话。”
    “父皇的皇位,除了给我,他还能给谁?”
    “总不能是杨杲那个牙都没长齐的小子吧?”
    萧皇后瘫坐在椅子上,只觉得心力交瘁。
    陛下英明,她也不算苯,可她怎就生出了这么一个儿子呢?
    要是昭儿还在就好了,可惜........,天妒英才。
    半晌,萧皇后深叹了口气,无力的道:“既然你父皇宠着护国公主,那你又何必与她闹得不愉快呢?”
    “你父皇想看到的,是你们二人和睦相处,你和护国公主闹僵,只会惹得你父皇对你的印象更差。”
    “你介怀护国公主监国,可你也不想象,你前几年到底做了多少蠢事?”
    “你但凡有护国公主一半的能力,你父皇今日都不会给你冷脸。”
    听萧皇后提到他前些年做的蠢事,杨暕表情有些不自然,“那还不是姑母做事不周全。”
    “既是送给父皇的女人,干嘛又送我,这不是存了心离间我和父皇的关系吗?”
    萧皇后无奈的摇头,看向杨暕的眼眸中藏着极深的担忧色。
    “如今你父皇回来了,你好好表现吧,莫要再做出什么荒唐事来了。”
    杨暕哦了一声,并不把萧皇后的话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他压根就没做错什么,都是他父皇鸡蛋里挑骨头,觉得他做什么都是错的。
    “母后,杨胜月年纪也不小了,你赶紧给她找个好人家让她嫁了得了。”
    “免得她整天拿着鸡毛当令箭,总觉得自己监国就了不起,连我都不放在眼里。”
    萧皇后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有些苦涩,
    “护国公主及竿的时候,你父皇就传信来,说护国公主的婚事,本宫不用插手。”
    听到萧皇后这么说,杨暕气得跳脚,“父皇这是什么意思,他是信不过母后你吗?”
    “母后你是皇后,是父皇的结发妻子,父皇怎能如此。”
    萧皇后掩下眼中的落寞,摇头道:“我也不知你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但你父皇的话,我哪敢不从。”
    听萧皇后这么说,杨暕眼皮微微跳了一下,心中生出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他看向萧皇后,脸色不好的道:“母后,我府中还有事,我先回去了。”
    说完,不等萧皇后答应,他便急匆匆的离开了。
    此时的杨暕,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父皇之所以让杨胜月监国,是想立他大哥的儿子为太孙。
    他大哥留下的的那几个孩子还小,父皇之所以让杨胜月监国,不就是想让她先管着大隋吗?
    等大哥的孩子长大了,父皇肯定会下诏.........
    杨暕脸色惨白的回了齐王府,当晚就召来了他的幕僚,和幕僚彻夜长谈至天明。
    —
    嬴政回来后,第二日就人被拉去祭祀了。
    因为这次祭祀,目的是感谢苍天让大隋这一年风调雨顺,让粮食得到丰收。
    所有司农局的人,全部都来到了祭祀现场。
    李世民在司农局的一众青年才俊中,显得并不突出。
    因为他的皮肤,既不是最黑的,也不是最白的,所以一眼看过去,想注意到他都难。
    祭祀后,按例,嬴政该封赏司农局的一众官员。
    之玉早就让人把封赏的内容送去给嬴政,嬴政只需按照圣旨上的内容念一遍,表示对司农局的看重就好。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嬴政并没有急着念出圣旨中的内容,而是把目光放到了之玉身上。
    “吾儿上前。”
    见嬴政不按商量好的来,祭台下的之玉一脸懵,老祖宗这是要做什么?
    心中虽疑惑,但之玉还是提起裙摆,在杨暕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走向台阶,一步一步往祭台上而去。
    看着正在上台阶的红色身影,嬴政眼神闪过一丝恍惚。
    当年送秦军攻楚时,他也曾把玉儿叫上祭台,向秦军介绍他们的大公主.......
    那时,他心想,若扶苏实在烂泥扶不上墙,那他把江山交给自己的女儿又何妨?总好过让大秦二世而亡。
    社稷大业不能守旧,想要江山永存,就不能把目光只放在男子身上。
    “儿臣,拜见父皇。”
    之玉踏上最后一步阶梯后,双手作揖,对嬴政恭敬行了一礼。
    嬴政看了一眼作揖的之玉,缓缓说了一字:“跪。”
    随着嬴政话音落下,之玉掀袍,听话的跪了下来。
    嬴政慈爱的看着之玉,目光中满是欣慰。
    “吾女胜月,文武兼备,心怀百姓,监国有功,故...册为镇国公主。”
    说罢,嬴政招手,让一旁的太监把册封之玉的圣旨拿过来。
    之玉双手抬起,接过了明黄色的圣旨,“儿臣,多谢父皇。”
    祭台下,杨暕看之玉的眼神,仿佛要喷火了一般。
    父皇到底怎么想的,封杨胜月做护国公主还不够吗?还封什么镇国公主。
    又是护国又是镇国的,父皇的心,还真是偏...........
    他的封号,还是早些年父皇随口封的,比起杨胜月带国字的封号,他的齐字怎么看都有些黯然。
    一个公主,拿那么好的封号做什么?
    祭台之上,嬴政一身黑色龙袍,目光雄浑的看向祭台下的文武百官,
    “镇国公主监国期间,大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朕在江南,时常听到百姓夸赞公主,想来.........,我大隋百姓,对公主监国很是满意。”
    “所以朕决定,从今往后,大隋内政,一律由镇国公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