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力挽狂澜,大隋女帝(32)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李渊有苦不能言,内心郁闷至极,晚上下值后,他让人叫来了李世民,拿着棍子对李世民就是一顿爱的输出。
    李世民突然被打,心中冤枉至极,想要出口询问,谁知道张口就是疼痛的惨叫。
    听到李世民的叫声一声比一声悲惨,唐国功夫人心疼极了,连忙把他护在身后,“老爷,世民这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吗?你为何要如此对他?”
    见自家夫人护着李世民,自然不能再打,只得愤怒的把手中棍子扔了,指着李世民道:“夫人,你生的好儿子。”
    “堂堂国公府之子,居然跑去护国公主府种田。”
    “老夫的脸面,都被他给丢光了。”
    见李渊如此瞧不起他如今的职位,李世民拖着浑身伤痛的身子上前,与李渊对峙道:“父亲,你怎能如此想?”
    “农是天下之本,若农业不兴,江山社稷如何能兴?”
    见李世民不但没有悔改,反而义正言辞的反问自己,李渊刚刚压下去的气焰瞬间飙了上来。
    “来人,上家法。”
    李世民听到李渊的话后,没有任何的害怕,反而忍着疼痛,站到了李渊面前。
    “爹,无论选何路,都是儿子自己的选择。”
    “各部官职,本无高低贵贱之分。”
    “无论入朝为官,还是下地种田,为的,都是天下百姓。”
    “父亲您曾为官一方,难道你忘了?当初那些被活活饿死的百姓了吗?”
    “大业十一年, 多郡水患,大业十二年,多地干旱。”
    ”短短两年,大隋百姓,饿死的人何止上万?”
    “便是公主赈灾及时,我大隋粮仓,也十仓九空。”
    “陛下如此好战的人,如今为何宁愿与突厥缓和关系,也不愿对突厥发兵,那还不是因为,我大隋的粮仓空了...........
    “孩儿进司农局,若能种出高产粮食,这于天下来说,不是功德一件吗?”
    李渊沉着脸看李世民高谈阔论,眼神晦暗不明。
    李世民说完后,他有些讽刺看向李世民,“我倒是不知道,我儿竟有如此高尚之志。”
    “千百年来,投身农家的人不少,可又有几人能培育出高产粮食?”
    “你出生国公府,自小锦衣玉食的长大, 别说种地了,怕是草和粮食长在一起,你都分辨不清。”
    李世民垂眸,眼中满是坚定之色:“分不清,可以学。”
    “父亲,母亲,二弟。”
    刚下值的李建成一进门,便看到了大厅中剑拔弩张的一幕。
    “这.....这是怎么了?”
    听到李建成的声音,李世民下意识的抬头看去。便看到了英俊挺拔,公子如玉般的李建成正满含关心的看向他。
    “大哥。”
    李世民对着李建成颔首打了招呼。
    李建成对李世民回以一笑,这才看向面色不善的李渊,“父亲,世民可是犯了什么事?”
    李渊闻言瞪了李世民一眼,这才对自己端方如玉的大儿子道:“国公府的公子,跑去护国公主府种地,你说他犯了什么事。”
    “他若想入朝,为父自会禀明圣上,让圣上赐他个一官半职。”
    “可他偏偏.....,他这不是打我唐国公府的脸吗?”
    “整个洛阳的世家,有哪家的公子是种地的?”
    听到李渊生气的点后,李建成淡然一笑,劝慰道:“父亲,孩儿倒是觉得,世民去司农局挺好的。”
    “陛下兴科举之制,摆明了就是说,他想要的,是有才能的人。”
    “世民通过公主府的招考,这不就是说明,他是有能力的人,是陛下想要的人才吗?”
    李渊叹息,“他有能力?他有能力怎不直接参加科考?”
    “公主府举办的考试而已,能证明得了什么呢?”
    李建成闻言淡然一笑,从怀中掏出了一张被折得很好的纸。
    “父亲看看,这是世民的考卷。”
    “也许父亲看了,就知道公主为何会把世民派去司农局。”
    李世民有些惊讶的看着李建成手中的东西,“大哥,这东西,怎会出现在你手里?”
    李建成温润一笑:“你们的考卷,就是我批改的,它出现在我手里,不是很正常吗?”
    说完他看向李渊,宽慰道:“父亲,您看看这题目,可不比科举的简单。”
    “世民能在一众人才中脱颖而出,他的能力定然不差。”
    李渊将信将疑的接过李建成递来的考卷:“你怎把这东西带来了?考题不是不允许外泄吗?”
    “父亲,这是我禀明公主后誊抄的。”
    “我看世民答的不错,便想着拿回来给父亲看看。”
    闻言李渊没再说些什么 ,只是漫不经心的打开考卷看了起来。
    良久后,李渊沉着的脸色好了许多,他抬头,神情莫名的盯着李世民看了良久,直到把李世民看的心里发毛,他这才叹息道:“难怪护国公主要让你去司农局。”
    “你李二少爷,还真是心怀苍生.......”
    李世民被李渊的话搞得有些懵,父亲这是在夸他呢?还是在骂他?
    李渊仰天长叹一声,这才看向温文尔雅的李建成:“护国公主把你调去她麾下之后,有没有为难你?”
    李建成摇头:“父亲,护国公主向来公事公办,从不为难人。”
    李渊闻言点了点头,“如此变好,既是这样,就让他去司农局呆吧。”
    说完不等李世民开心,李渊又补充道:“若三年之内他没做出什么政绩来,老夫再去求陛下,把他从公主府调出来。”
    见李渊不再反对,李世民面上一喜,等着疼痛便对李渊拱手道:“多谢父亲。”
    李渊摆了摆手,让人把李世民带下去。
    “建成,跟我来趟书房。”
    李建成闻言温文尔雅的行了个礼,“是,父亲。”
    书房中。
    李渊拍了拍李健成的肩膀,满脸慈爱的道:“我儿这段时间健壮了不少。”
    李建成淡然一笑:“父亲,您这段时间身体还好吧?”
    听到李建成关心的话,李渊点了点头,语气柔和的道:“没什么大碍。”
    “你和齐王,私底下可以联系?”
    闻言李建成有些莫名:“孩儿与齐王,向来都是点头之交。”
    “父亲何故有此问?”
    李渊长叹了口气,满是皱纹的脸上多了几分深思。
    “建成,如今陛下态度不明,咱们李家,尽量不要与皇子皇孙走得太近。”
    李建成点头,郑重的道:“父亲放心,孩儿省得。”
    李渊叹道:“世民向来不安分,让他待在护国公主府也好。”
    “这样他就不会出去惹事生非了。”
    听到李渊的话,李建成有些哭笑不得:“父亲,世民虽然顽劣一些,但心底并不坏。”
    “待过几年,他长大了,人也就稳重了。”
    李渊摇头,颇为心累的道:“希望如此吧。”
    “陛下突然对护国公主荣宠至极,也不知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
    李建成淡然的笑了笑:“父亲,陛下膝下,只得三子。”
    “其中元德太子早逝,齐王杨暕风流成性,小皇子年纪还小。”
    “护国公主既是陛下的子嗣,又只是个公主,才能也还不错。”
    “若陛下有意培养皇孙的话,把朝政交给护国公主,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李渊皱眉,“依建成的意思,陛下如此,其实是在培养皇孙?”
    李建成摇头,“孩儿也只是猜测。”
    “陛下避开齐王,直接把监国之权给了护国公主,想来是不想让齐王染指朝政。 ”
    ”齐王是陛下唯一成年的皇子,也是嫡子,陛下不让他染指朝政,那就只有这个可能。”
    李渊有些头痛的皱眉:“可陛下此次巡游,一个皇孙都没有带走。 ”
    “陛下若有意培养皇孙,就该把皇孙带在身边才对。”
    李建成闻言摇了摇头,“这一点,孩儿也想不通。”
    听到李建成这么说,李渊眉目中多了一丝沉思。
    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
    宇文化及战死后,瓦岗寨势力迅速扩张 ,周边几个郡,全部被瓦岗寨拿下。
    此时的之玉,正笑意盈盈的看向李秀宁。
    李秀宁一身盔甲站在城墙下,“公主,臣走了。”
    之玉点头,意味深长的笑道:“秀宁表姐,此时正是木兰军立功的好时机。”
    “记得带着荣耀而归哦。”
    说完之玉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秀宁表姐,这个锦囊你拿着,若遇事不决,再打开也不迟。”
    李秀宁没有多言,把锦囊放在怀中后,便对之玉恭敬的拱手道:“公主,臣告退。”
    之玉挥手,“秀宁表姐,早些回来哦。”
    之玉身后,一个妇人看着远去的队伍,眼中有骄傲和欣慰,亦有担忧。
    她的秀宁,从小便与众不同。
    小时候看到哥哥练武,就会悄悄跟着的小女孩,如今也披上铠甲上战场了.......
    队伍离开后,之玉转身,对唐国公夫人道:“夫人,秀宁表姐走远了,我们回去吧。”
    唐国公夫人抬手擦了擦脸上的眼泪,温柔的道:“公主,你先回去吧,我还想在这里多待一会。 ”
    闻言之玉点了点头,“好,那夫人早些回去。”
    城墙上,柴绍一身白衣,眼神空洞的看着远方,脸上的表情有些愣神。
    直到马背上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少女消失在视野中,他这才收回视线,低头苦笑道:“这才是你想要的,是吗?”
    —
    李秀宁离开后,之玉便收到了嬴政的来信,让她随意处置宇文家。
    见此之玉不再拖着此事,让人把宇文家的人都查了个遍,然后按罪行处置。
    该杀的杀,该放的放,该送去俢长城的,就连夜带去北方。
    处置宇文士及之前,之玉派人送信给南阳公主,问她要不要见宇文士及一面。
    南阳公主拒绝了,只让人送来和离书让宇文士及签字。
    把宇文家的事情彻底解决后,时间进入了四月。
    之玉在此期间,在朝廷开辟了多个部门,研究农业的,研究医术的,研究各种机关技巧的都应有尽有。
    同一时间,活字印刷术正式问世。
    活字印刷术问世的第二日,之玉便在朝堂上宣布,大隋准备在每个县建藏书阁,供世人读书。
    与此同时,在人们没注意的时候,一个行走于茶楼饭馆间的职业悄然诞生,那就是说书先生。
    之玉要建藏书阁的提议,毫无疑问大臣们被反对了。
    反对的理由也很正当,如今国库空虚,没有银钱创办藏书阁。
    对此之玉并没有在意,朝臣反对,她便每日提一遍。
    直到有一日,前去剿匪的李秀宁 派人送来了在瓦岗寨缴获的金银。
    看着瞬间把金銮殿占满了的箱子,朝臣心中颇为复杂。
    这么多金银,瓦岗寨这是打劫了多少世家?
    都说瓦岗所在之处,世家寸草不生。
    如今看来,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之玉眨了眨眼,笑意盈盈的看着朝中大臣道:“如今国库有钱了,建藏书阁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听到之玉这么说,户部的人连忙站了出来,“公主,国库空虚得厉害。”
    “这些钱财,得用来做其他的。”
    之玉闻言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看着下面成堆的箱子无奈的道:“好吧,既然如此,本宫就先不俢了。”
    说完之玉看向苏威,“苏大人,这些钱财放在国库,够我大隋的其他支出了吗?”
    被点名的苏威站了出来,他快速的扫了一眼金銮殿中的箱子,对之玉拱手道:“启禀公主,这些钱财,够我大隋两年的支出了。”
    之玉点头,“如此便好。”
    语罢她摆了摆手,让人把这些箱子搬去国库。
    良久,在一众大臣复杂的目光中,最后一箱金银被搬走了。
    就在众人松了口气的同时,立马就有士兵重新搬了箱子进来。
    没一会,空旷的金銮殿,便被堆成了小山。
    众大臣面面相觑,瓦岗寨,到底抢了多少世家的私库?
    之玉看向下面的女兵,“这些也是金银吗。”
    女兵摇头,“启禀公主,这些不是金银,是古玩字画和奇珍异石。”